正在阅读:

家长不能只盯着孩子的期末分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家长不能只盯着孩子的期末分数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家校都容易陷入“分数至上”的怪圈,让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禄永峰

近日,浙江省杭州中小学校放假,发放学期成绩单。而杭州凤凰小学收到一条投诉:因学校不公布期末成绩,家长怒打市长热线12345。投诉人称:“我们五年级所有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语文、数学、英语的分数,而全区其他学校的五年级学生都知道,学校回应这是校方规定,我不认可,要求给予合理解释并答复。”凤凰小学校长缪华良表示,不会因为家长的投诉而改变学校的做法,“不公布期末分数”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本来,一次考试只是对学生一个阶段性学习的测验,学校不公布分数,推行等级制学业评定,是淡化分数竞争,注重多元评价的举措。这一做法旨在着力改革学业评价制度,推行小学生取消分数,实行等级制学业评定,以此促进学生学习、关注个体进步、减少学生间的横向比较,是一种促进以学生为本的学习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减轻学校、家长、学生的分数焦虑。

众所周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家校都容易陷入“分数至上”的怪圈,让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观念和思维的束缚之下,培养善于考试的应试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成才臆想症,不足为取。毕竟,高分数不等于高能力,善于考试与能力培养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过度渲染的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岂不是一批批以分数论成功的“考王”,这样教出的学生,不一定都是真正的好学生。显然,这种以“考试为业”的教育,自然与培养学生以学问为业、以探索为业的终极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了。

问题是,似乎总是有一对矛盾存在:一方面,虽然都在强调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掣肘因素,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部分地方已经前移至小学“入校”“择校”考试了。一个现象是,学校考核老师,离不开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评判老师甚至学校,同样脱离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很显然,我们秉承这种教育模式,所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是“考生”,即以考试为业的学生。

另一方面,各地教育教学唯分数至上,分数成为评判、衡量老师和当地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标尺之一,甚至各项物质精神奖励、升迁提拔、教育项目争取无不与此涉及。在诸多“利己”思想的诱导下,唯有分数论高低,素质教育就会或多或少被抛之脑后,如何靠真水平提高学生分数自然成了为师者一道最紧迫的考题。

题海之战、应试之战,倒逼应试教育当止或者进行有效改善,这就应该从小学开始,将素质教育当作重中之重。传授知识也罢,释疑解惑也好,始终突出以人为本,启发和谐发展的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此设想,对一个学生、对一所学校,甚至对我们整个社会素质教育氛围的营造都十分有利。否则,一旦学生时刻都在为考试准备着,因为过度劳累和紧张,他们的身上,是否早已缺少了一些少年应有理想和激情?

从这一点上来说,等级评定是比较人性化的,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科学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更全面、科学和健康。改变“分数至上”,对学生实行等级评定,明眼人都知道是一件好事,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毕竟,相较以往“分数至上”的惯性思维而言,把等级与分数剥离,淡化分数的竞争,等级评定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以杭州市为例,该市“小学生等级制学业评定方案”已经下发20年,多数学校为什么还是没有把分数和等级的关系处理好,关键原因还是因为“知易行难”,实属不易。

“分数至上”存在中国教育这么多年,短期内改变的确存在不小难度。一方面,需要家长配合,尤其是要给家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初衷;一方面,应该尽快将等级评定的试点工作推广,让更多学校参与进来,共同推进这一项新的改革。正如家长所言,这种尝试低年级还好说,待到五六年级面临“小升初”,分数又成门槛。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马蓉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家长不能只盯着孩子的期末分数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家校都容易陷入“分数至上”的怪圈,让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禄永峰

近日,浙江省杭州中小学校放假,发放学期成绩单。而杭州凤凰小学收到一条投诉:因学校不公布期末成绩,家长怒打市长热线12345。投诉人称:“我们五年级所有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语文、数学、英语的分数,而全区其他学校的五年级学生都知道,学校回应这是校方规定,我不认可,要求给予合理解释并答复。”凤凰小学校长缪华良表示,不会因为家长的投诉而改变学校的做法,“不公布期末分数”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本来,一次考试只是对学生一个阶段性学习的测验,学校不公布分数,推行等级制学业评定,是淡化分数竞争,注重多元评价的举措。这一做法旨在着力改革学业评价制度,推行小学生取消分数,实行等级制学业评定,以此促进学生学习、关注个体进步、减少学生间的横向比较,是一种促进以学生为本的学习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减轻学校、家长、学生的分数焦虑。

众所周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家校都容易陷入“分数至上”的怪圈,让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观念和思维的束缚之下,培养善于考试的应试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成才臆想症,不足为取。毕竟,高分数不等于高能力,善于考试与能力培养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过度渲染的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岂不是一批批以分数论成功的“考王”,这样教出的学生,不一定都是真正的好学生。显然,这种以“考试为业”的教育,自然与培养学生以学问为业、以探索为业的终极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了。

问题是,似乎总是有一对矛盾存在:一方面,虽然都在强调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掣肘因素,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部分地方已经前移至小学“入校”“择校”考试了。一个现象是,学校考核老师,离不开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评判老师甚至学校,同样脱离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很显然,我们秉承这种教育模式,所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是“考生”,即以考试为业的学生。

另一方面,各地教育教学唯分数至上,分数成为评判、衡量老师和当地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标尺之一,甚至各项物质精神奖励、升迁提拔、教育项目争取无不与此涉及。在诸多“利己”思想的诱导下,唯有分数论高低,素质教育就会或多或少被抛之脑后,如何靠真水平提高学生分数自然成了为师者一道最紧迫的考题。

题海之战、应试之战,倒逼应试教育当止或者进行有效改善,这就应该从小学开始,将素质教育当作重中之重。传授知识也罢,释疑解惑也好,始终突出以人为本,启发和谐发展的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此设想,对一个学生、对一所学校,甚至对我们整个社会素质教育氛围的营造都十分有利。否则,一旦学生时刻都在为考试准备着,因为过度劳累和紧张,他们的身上,是否早已缺少了一些少年应有理想和激情?

从这一点上来说,等级评定是比较人性化的,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科学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更全面、科学和健康。改变“分数至上”,对学生实行等级评定,明眼人都知道是一件好事,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毕竟,相较以往“分数至上”的惯性思维而言,把等级与分数剥离,淡化分数的竞争,等级评定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以杭州市为例,该市“小学生等级制学业评定方案”已经下发20年,多数学校为什么还是没有把分数和等级的关系处理好,关键原因还是因为“知易行难”,实属不易。

“分数至上”存在中国教育这么多年,短期内改变的确存在不小难度。一方面,需要家长配合,尤其是要给家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初衷;一方面,应该尽快将等级评定的试点工作推广,让更多学校参与进来,共同推进这一项新的改革。正如家长所言,这种尝试低年级还好说,待到五六年级面临“小升初”,分数又成门槛。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马蓉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