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创新思维之辩:传统媒体创新不能只盯着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创新思维之辩:传统媒体创新不能只盯着钱

传统媒体的外部环境的确日趋恶劣,但心态上还是要再放开些,行为上要再从容一些。如是,才能更脚踏实地一些。

从12月开始,一直到春节前,是各种公司的各种年底活动。

有些公司还办了一些“内部创新大赛”,目的倒也明确:培养组织内部的创新精神乃至创业精神。

被邀请参加了两个公司的内部创新大赛担当评委。前者这里代称为A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互联网公司。后者这里代称为B公司,是一家标准的传统媒体。

从比赛的获胜刺激来说,B公司比A公司丰厚,三类奖项,现金,数字很动人。

两家公司的内部创新大赛的套路之不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不敢说A就代表了所有的互联网公司玩法,B就代表了所有传统媒体的玩法,但管中窥豹,倒也可见一斑。

项目的目的。

A公司还在亏损期间,但他们的创新大赛上的项目,几乎没有一个是直接冲着商业模式去的;B公司依然有盈利,但他们的创新大赛上的项目,几乎个个都在绞尽脑汁赚钱。A的一些项目,离钱远。B的项目,离钱近。

这事倒也有趣。还在亏钱的公司倒不想钱,还在盈利的公司很想钱。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预期。A预期自己赚钱这种事,就是个时间问题。B预期自己亏钱这事,怕也是明后年就会来到(如果不改变的话)。

A公司的很多项目,很有娱乐性。比如有个团队做了一个供用户判断自己是否正常的项目。设计很简单,但相当好玩。已经有的一些内容,让人忍俊不禁,甚至要哈哈大笑。笑过之后,谁也不知道怎么赚钱,不过好像不要紧。

B公司的很多项目,强调功能性,强调某种需求解决(咦,这不是很多互联网创业项目的套路?),唯一的一个有些娱乐性质的项目,被讲演者也讲得功能性十足:我要解决人们的选择困难症。他们通常还有很详尽的三年规划,要用多少钱,发展了多少用户,赚了多少钱。做不做得到另说,但着实开动了一番脑筋。

从某种意义上讲,A公司的员工,其压力和危机感远远不如B公司的员工——这话是很中性的描述,他们可能也活得更随性一些。B公司,传统媒体嘛,唱衰声实在太多,自觉不自觉的,都在那里想明年就能赚钱的事。

项目的演示。

风格同样完全不同。

A公司几乎所有的项目,都至少有了产品的“高保真模型”,极少是纯靠PPT讲的。大多数创新项目都能拿出来演示。

B公司所有的项目(不是几乎),都没有高保真模型,好一点的,能做几张效果图,差一点的,就纯靠PPT了。而且,还有不少项目,依然在“创意阶段”。

这就意味着他们在讲述的时候,是截然不同的。

A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手上已经有一个至少可以把玩的产品了,在限定的时间下,他们尽可能地在演示这个产品。B公司的员工,则喜欢用一半的时间讲述宏大的数据、需求存在与否的分析,当然,还有需求一旦实现后的未来大饼。

客观地讲一句,我在听讲的时候,心里一直在默念:好了好了,这事前景很大,我们都知道。讲讲你是怎么样满足需求的吧?眼看着你已经用了五分钟了。

所以,A公司的人,更关注实际的“解决方案”,而B公司的人,则喜欢琢磨需求。

我的一位笔名叫胡澈的朋友,最近写了一本名为《产品经理是这样炼成的》的书。我个人很喜欢他在书中这样的描述。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要有光——是需求。有了光——是需求满足的供给。但如何有光,什么样的光,光谱构成为何,这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是解决方案。只有上帝,可以“于是”一下,他不用考虑解决方案。

时髦点讲,产品经理的职责。

公允地讲,B公司的人,由于出身媒体,的确有更强的敏感性,而且因为要转型,压力大,逼迫着自己去“见多识广”。一天路演了二十个项目,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和互联网热点有关:O2O、社交、电子商务。

A公司的人,理工科思维相对重一些,他们更为注重的是某个小细节如何解决掉。大多数产品技术上并不复杂,寻求的都是单点突破。

这也造成了视野上的差别。

B公司的项目更倾向于水平性质,比如说有一个团队想出来一个几乎要把今天的人人互助类产品全部一网打尽的idea:称之为消灭所有中介公司。还有个团队,如果他们的产品真做成的话,所有的电商都会睡不着觉了。如此宏大的理想,在A公司里没看见过。

A公司路演的最后一个项目,竟然是采访了很多A公司员工来讲述自己在公司里最难忘的一件事,然后把视频一剪辑就拿了出来。这让所有的评委都很为难,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打分。这种项目,我的确很难想像会在B公司的路演里出现。

B公司的一些项目,对产品名字并没有太多的琢磨——其实可以看出来,都比较直白。而A公司的每个项目,都起了一个花里胡哨的名字,互联网公司的员工们,还真挺关注这种细节问题的。

这两家公司的内部创新大赛,的确让我有些感慨。

所谓基因不同,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方式:的确基因不同。不是公司高层的不同,而是一路渗透到普通员工里的不同。

但我不想用对错来判断。

没什么对错,只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

我只是想说的一点是,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外部环境的确日趋恶劣,但心态上还是要再放开些,行为上要再从容一些。

如是,才能更脚踏实地一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创新思维之辩:传统媒体创新不能只盯着钱

传统媒体的外部环境的确日趋恶劣,但心态上还是要再放开些,行为上要再从容一些。如是,才能更脚踏实地一些。

从12月开始,一直到春节前,是各种公司的各种年底活动。

有些公司还办了一些“内部创新大赛”,目的倒也明确:培养组织内部的创新精神乃至创业精神。

被邀请参加了两个公司的内部创新大赛担当评委。前者这里代称为A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互联网公司。后者这里代称为B公司,是一家标准的传统媒体。

从比赛的获胜刺激来说,B公司比A公司丰厚,三类奖项,现金,数字很动人。

两家公司的内部创新大赛的套路之不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不敢说A就代表了所有的互联网公司玩法,B就代表了所有传统媒体的玩法,但管中窥豹,倒也可见一斑。

项目的目的。

A公司还在亏损期间,但他们的创新大赛上的项目,几乎没有一个是直接冲着商业模式去的;B公司依然有盈利,但他们的创新大赛上的项目,几乎个个都在绞尽脑汁赚钱。A的一些项目,离钱远。B的项目,离钱近。

这事倒也有趣。还在亏钱的公司倒不想钱,还在盈利的公司很想钱。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预期。A预期自己赚钱这种事,就是个时间问题。B预期自己亏钱这事,怕也是明后年就会来到(如果不改变的话)。

A公司的很多项目,很有娱乐性。比如有个团队做了一个供用户判断自己是否正常的项目。设计很简单,但相当好玩。已经有的一些内容,让人忍俊不禁,甚至要哈哈大笑。笑过之后,谁也不知道怎么赚钱,不过好像不要紧。

B公司的很多项目,强调功能性,强调某种需求解决(咦,这不是很多互联网创业项目的套路?),唯一的一个有些娱乐性质的项目,被讲演者也讲得功能性十足:我要解决人们的选择困难症。他们通常还有很详尽的三年规划,要用多少钱,发展了多少用户,赚了多少钱。做不做得到另说,但着实开动了一番脑筋。

从某种意义上讲,A公司的员工,其压力和危机感远远不如B公司的员工——这话是很中性的描述,他们可能也活得更随性一些。B公司,传统媒体嘛,唱衰声实在太多,自觉不自觉的,都在那里想明年就能赚钱的事。

项目的演示。

风格同样完全不同。

A公司几乎所有的项目,都至少有了产品的“高保真模型”,极少是纯靠PPT讲的。大多数创新项目都能拿出来演示。

B公司所有的项目(不是几乎),都没有高保真模型,好一点的,能做几张效果图,差一点的,就纯靠PPT了。而且,还有不少项目,依然在“创意阶段”。

这就意味着他们在讲述的时候,是截然不同的。

A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手上已经有一个至少可以把玩的产品了,在限定的时间下,他们尽可能地在演示这个产品。B公司的员工,则喜欢用一半的时间讲述宏大的数据、需求存在与否的分析,当然,还有需求一旦实现后的未来大饼。

客观地讲一句,我在听讲的时候,心里一直在默念:好了好了,这事前景很大,我们都知道。讲讲你是怎么样满足需求的吧?眼看着你已经用了五分钟了。

所以,A公司的人,更关注实际的“解决方案”,而B公司的人,则喜欢琢磨需求。

我的一位笔名叫胡澈的朋友,最近写了一本名为《产品经理是这样炼成的》的书。我个人很喜欢他在书中这样的描述。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要有光——是需求。有了光——是需求满足的供给。但如何有光,什么样的光,光谱构成为何,这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是解决方案。只有上帝,可以“于是”一下,他不用考虑解决方案。

时髦点讲,产品经理的职责。

公允地讲,B公司的人,由于出身媒体,的确有更强的敏感性,而且因为要转型,压力大,逼迫着自己去“见多识广”。一天路演了二十个项目,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和互联网热点有关:O2O、社交、电子商务。

A公司的人,理工科思维相对重一些,他们更为注重的是某个小细节如何解决掉。大多数产品技术上并不复杂,寻求的都是单点突破。

这也造成了视野上的差别。

B公司的项目更倾向于水平性质,比如说有一个团队想出来一个几乎要把今天的人人互助类产品全部一网打尽的idea:称之为消灭所有中介公司。还有个团队,如果他们的产品真做成的话,所有的电商都会睡不着觉了。如此宏大的理想,在A公司里没看见过。

A公司路演的最后一个项目,竟然是采访了很多A公司员工来讲述自己在公司里最难忘的一件事,然后把视频一剪辑就拿了出来。这让所有的评委都很为难,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打分。这种项目,我的确很难想像会在B公司的路演里出现。

B公司的一些项目,对产品名字并没有太多的琢磨——其实可以看出来,都比较直白。而A公司的每个项目,都起了一个花里胡哨的名字,互联网公司的员工们,还真挺关注这种细节问题的。

这两家公司的内部创新大赛,的确让我有些感慨。

所谓基因不同,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方式:的确基因不同。不是公司高层的不同,而是一路渗透到普通员工里的不同。

但我不想用对错来判断。

没什么对错,只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

我只是想说的一点是,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外部环境的确日趋恶劣,但心态上还是要再放开些,行为上要再从容一些。

如是,才能更脚踏实地一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