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瑶寨、女书、异蛇……原始不起眼的永州居然有这么多惊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瑶寨、女书、异蛇……原始不起眼的永州居然有这么多惊喜

不是航拍的话,很难发现。

图文丨钱玮

编辑丨槟榔

制图丨熊二

很多人对永州的第一印象

来自于唐·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其中《捕蛇者说》篇提及的异蛇

更是叫人印象深刻

永州

位于湖南西南部,与两广接壤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接地带

地处南岭山脉北麓,潇水与湘江汇合处

素有“锦绣潇湘”之名

同时,永州也是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广西瑶族和湖南汉族的缓冲地带

以江永、江华两县为代表

从传说中的瑶族起源地--千家峒

到隐在山谷中的自然村落--香草源

“永邑四大民瑶”之一的勾蓝瑶...

到底何谓永州,来了就知道了

线路简介  synopsis

路线里程:约800公里

行程节点:永州-勾蓝瑶寨-香草源-永州

旅程用时:行车时间3天,推荐4-5天

难度指数:★★☆☆☆

风光指数:★★★★☆

最佳出行时间:4-10月

线路行程  distance

Day 1

永州 60km 茶林乡 40km 柏家坪镇 70km 上茶村 70km 女书岛 35m 千家峒 40km 上甘棠 15km 勾蓝瑶寨

G55-G76-S13-X74-S325

<里程330km  预计时间5H>

当日行程路况较好,全程柏油路,沿途山水众多,景色优美。

Day 2

勾蓝瑶寨 15km 夏层铺镇 20km 江永县 15km 黄甲岭乡30km 江华瑶族县 35km 涔天河水库 40km 千年瑶寨 30km 香草源

S325-S13-G207-X081

<里程185km  预计时间4H>

当日行程前半段为省道,一路通畅,后半段为县乡道,盘山水泥路较多,注意行车安全;沿途能看到不少山瑶的木结构吊脚楼,感受原始风貌的瑶寨。

Day 3

香草源 80km 蓝山县 70km 柏家坪镇 40km 茶林乡 60km 永州

X081-G55

<里程250km  预计时间3H>

当日行程路况较好,县乡道出来后是国道,全程柏油路,一路畅通。

永州

有专为女性存在的文字--女书

瑶民心中的世外桃源--千家峒

“盛产”双胞胎的千年汉族福村--上甘棠

隐藏在山谷中的瑶族清肺圣地--香草源

湖南头号水利工程--涔天河水库

山路十八弯的水库公路

游玩之余

还能尝一尝瑶族美食--油茶

品一品由蝮蛇、五步蛇等异蛇炮制的异蛇酒

最重要的是,游玩永州

有一个地方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它就是

勾蓝瑶寨

一座曾经很神秘的瑶寨

勾蓝瑶寨一山之隔就是广西

周边地势险要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合成一幅天然屏障

过去时

明朝洪武年间

勾蓝瑶与官府爆发了一场“诏安大战”后

被朝廷归化入籍

与清溪、古调、扶灵成为“永邑四大民瑶”

(永邑指今湖南江永县西南,紧邻都庞岭东南麓一带)

这些归化的民瑶在湖南西南部边境呈链状分布

得到了历代中央政权的特殊福利政策

有效缓冲了湖南汉族与广西瑶族的矛盾

制图@《自驾地理》

历史上

作为湘桂征途上重要节点的勾蓝瑶寨

不管是黄巾军、太平天国

还是日本军

都无法攻破这座瑶寨的防御

只能绕路而行

只因勾蓝瑶寨不是一座简单的寨子

而是被瑶民亲手打造成了一座堡寨

第一层防御来自山间树林中石墙和石门的拱卫

不是航拍的话,很难发现~

第二层防御来自进村的总入口

有守夜屋、射击孔和警钟

一有风吹草动,很快能警示到全村

第三层防御就更厉害啦

勾蓝瑶民人丁兴旺,讲究家族聚居

每个姓氏聚居的入口

都设有专门守卫的关厢和门楼

再加上当地

不论男女都“武力值爆表”

这样周全的堡寨防御体系

堪称完美~

现在时

现在的勾蓝瑶寨由上村、下村、大径村

三个千年古村组成

清·当地诗人李正当曾赞之:

“四周青嶂合,一路绿阴稠。

凉风生六月,炎署似新秋。”

去年芒果台的《我们来了2》把寨子带到公众眼前

好在目前寨子的商业化还未开始

仍是一片原始的田园景色

夏季有皮薄肉脆的夏橙和向日葵花海

春天则是油菜花海

因着依山傍水的缘故

村子里的水井和泉口特别多

百井之冠的蒲鲤井深不见底

被勾蓝瑶人奉若神明

再加上“民瑶”出身的影响

寨子里的建筑不是瑶族传统木楼

而是以青砖和红砖为主的砖房

瑶族烧纸的红砖因工艺和材质问题

砖块斑驳

砖木混合结构让这里的建筑比传统木屋

更牢固,也更耐火

而不懂行的人常误以为这些砖房是现代建筑

其实这都是明、清年间的老砖房

有些老房子翻新时

还能在砖上找到当时的制作年号刻字

目前寨子里还保留有300多栋明清民居

最老的房龄有600多岁了

老房的后人们一直在小心维护

不知是不是这里山水养人的缘故

当地的老人们挺长寿

以前封闭的时候

勾蓝瑶有句俚语:好女不出石墙门

即好女不外嫁,多为入赘成亲

因此有人戏称勾蓝瑶为“勾郎瑶”

不过据《自驾地理》会员--钱玮亲测

当地的妹子真的很漂亮哦

而且地位颇高

按照传统

勾蓝瑶男方入赘只需四个鸡蛋

你没看错

这就是所谓的“四个蛋子定终身”

如果女方父母同意了亲事

会搬个红板凳给男方

意味着他可以留宿了...

婚事留着娃出来再说...

品完瑶族风情

别忘了买点油茶、异蛇酒做伴手礼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瑶寨、女书、异蛇……原始不起眼的永州居然有这么多惊喜

不是航拍的话,很难发现。

图文丨钱玮

编辑丨槟榔

制图丨熊二

很多人对永州的第一印象

来自于唐·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其中《捕蛇者说》篇提及的异蛇

更是叫人印象深刻

永州

位于湖南西南部,与两广接壤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接地带

地处南岭山脉北麓,潇水与湘江汇合处

素有“锦绣潇湘”之名

同时,永州也是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广西瑶族和湖南汉族的缓冲地带

以江永、江华两县为代表

从传说中的瑶族起源地--千家峒

到隐在山谷中的自然村落--香草源

“永邑四大民瑶”之一的勾蓝瑶...

到底何谓永州,来了就知道了

线路简介  synopsis

路线里程:约800公里

行程节点:永州-勾蓝瑶寨-香草源-永州

旅程用时:行车时间3天,推荐4-5天

难度指数:★★☆☆☆

风光指数:★★★★☆

最佳出行时间:4-10月

线路行程  distance

Day 1

永州 60km 茶林乡 40km 柏家坪镇 70km 上茶村 70km 女书岛 35m 千家峒 40km 上甘棠 15km 勾蓝瑶寨

G55-G76-S13-X74-S325

<里程330km  预计时间5H>

当日行程路况较好,全程柏油路,沿途山水众多,景色优美。

Day 2

勾蓝瑶寨 15km 夏层铺镇 20km 江永县 15km 黄甲岭乡30km 江华瑶族县 35km 涔天河水库 40km 千年瑶寨 30km 香草源

S325-S13-G207-X081

<里程185km  预计时间4H>

当日行程前半段为省道,一路通畅,后半段为县乡道,盘山水泥路较多,注意行车安全;沿途能看到不少山瑶的木结构吊脚楼,感受原始风貌的瑶寨。

Day 3

香草源 80km 蓝山县 70km 柏家坪镇 40km 茶林乡 60km 永州

X081-G55

<里程250km  预计时间3H>

当日行程路况较好,县乡道出来后是国道,全程柏油路,一路畅通。

永州

有专为女性存在的文字--女书

瑶民心中的世外桃源--千家峒

“盛产”双胞胎的千年汉族福村--上甘棠

隐藏在山谷中的瑶族清肺圣地--香草源

湖南头号水利工程--涔天河水库

山路十八弯的水库公路

游玩之余

还能尝一尝瑶族美食--油茶

品一品由蝮蛇、五步蛇等异蛇炮制的异蛇酒

最重要的是,游玩永州

有一个地方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它就是

勾蓝瑶寨

一座曾经很神秘的瑶寨

勾蓝瑶寨一山之隔就是广西

周边地势险要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合成一幅天然屏障

过去时

明朝洪武年间

勾蓝瑶与官府爆发了一场“诏安大战”后

被朝廷归化入籍

与清溪、古调、扶灵成为“永邑四大民瑶”

(永邑指今湖南江永县西南,紧邻都庞岭东南麓一带)

这些归化的民瑶在湖南西南部边境呈链状分布

得到了历代中央政权的特殊福利政策

有效缓冲了湖南汉族与广西瑶族的矛盾

制图@《自驾地理》

历史上

作为湘桂征途上重要节点的勾蓝瑶寨

不管是黄巾军、太平天国

还是日本军

都无法攻破这座瑶寨的防御

只能绕路而行

只因勾蓝瑶寨不是一座简单的寨子

而是被瑶民亲手打造成了一座堡寨

第一层防御来自山间树林中石墙和石门的拱卫

不是航拍的话,很难发现~

第二层防御来自进村的总入口

有守夜屋、射击孔和警钟

一有风吹草动,很快能警示到全村

第三层防御就更厉害啦

勾蓝瑶民人丁兴旺,讲究家族聚居

每个姓氏聚居的入口

都设有专门守卫的关厢和门楼

再加上当地

不论男女都“武力值爆表”

这样周全的堡寨防御体系

堪称完美~

现在时

现在的勾蓝瑶寨由上村、下村、大径村

三个千年古村组成

清·当地诗人李正当曾赞之:

“四周青嶂合,一路绿阴稠。

凉风生六月,炎署似新秋。”

去年芒果台的《我们来了2》把寨子带到公众眼前

好在目前寨子的商业化还未开始

仍是一片原始的田园景色

夏季有皮薄肉脆的夏橙和向日葵花海

春天则是油菜花海

因着依山傍水的缘故

村子里的水井和泉口特别多

百井之冠的蒲鲤井深不见底

被勾蓝瑶人奉若神明

再加上“民瑶”出身的影响

寨子里的建筑不是瑶族传统木楼

而是以青砖和红砖为主的砖房

瑶族烧纸的红砖因工艺和材质问题

砖块斑驳

砖木混合结构让这里的建筑比传统木屋

更牢固,也更耐火

而不懂行的人常误以为这些砖房是现代建筑

其实这都是明、清年间的老砖房

有些老房子翻新时

还能在砖上找到当时的制作年号刻字

目前寨子里还保留有300多栋明清民居

最老的房龄有600多岁了

老房的后人们一直在小心维护

不知是不是这里山水养人的缘故

当地的老人们挺长寿

以前封闭的时候

勾蓝瑶有句俚语:好女不出石墙门

即好女不外嫁,多为入赘成亲

因此有人戏称勾蓝瑶为“勾郎瑶”

不过据《自驾地理》会员--钱玮亲测

当地的妹子真的很漂亮哦

而且地位颇高

按照传统

勾蓝瑶男方入赘只需四个鸡蛋

你没看错

这就是所谓的“四个蛋子定终身”

如果女方父母同意了亲事

会搬个红板凳给男方

意味着他可以留宿了...

婚事留着娃出来再说...

品完瑶族风情

别忘了买点油茶、异蛇酒做伴手礼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