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
很多地方都有糍粑,但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色。糍粑在客家地区最为流行,人们习惯于在节日或粮食丰收时制作,象征着喜庆、团圆、丰收。
糍粑用糯米做原料,洗净蒸熟后用木杵舂米饭,直到米饭粘稠如泥状,挑起不断为止,俗称“打糍”,是项考验功力的力气活。经过用力舂捣,使之成羹状,然后做成如鸡蛋般大小的糍粑。蘸上炒米、花生、芝麻、黄糖等配制的佐料粉,吃起来柔韧鲜滑,香甜可口。
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子碌碌烧。”说的是每逢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做的糍粑热气腾腾。
烤地瓜
上北下南都有的烤地瓜,在美食众多的梅州怎么会缺席?
客家人是热爱地瓜的“吃瓜群众”,很多家庭在饭前或饭后都会蒸上三四条地瓜,不仅美味,而且健康。马路旁的烤地瓜也都是选取本地新鲜的地瓜,一个普普通通的大炉,一堆普普通通的煤炭,就能将地瓜烤得如此之香,说明地瓜可真是个宝。闻过烤地瓜的人又怎么会忘记那阵香味呢。
麦香包
热爱包点的朋友一定吃过这款香甜可口的麦香包。
略有嚼劲的外皮,些许麦粒点缀在上面。内馅是金黄色的“流沙”,有麦子香味,浓郁美味。
早餐的时候来一个,甜甜的不仅让心情美好,而且饱腹之后十分满足,过口不忘,一个之后还想再来一个。
煎堆
煎堆又叫麻团、珍袋,麻球,传统小吃,流行于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在广东是指拳头大小、油炸糯粉团,表面满是芝麻的食品。它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锅里用油煎成。
节后,妇女回娘家总要带上几包自己做的煎堆孝敬娘家。平时,在茶摊也有煎堆摆卖,供顾客喝茶饮酒作佐料。
煎堆风味独特,制作考究。色泽金黄,外形浑圆中空,口感芳香酥脆体积膨大滚圆,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软粘连,馅又香甜可口。有团圆甜蜜的寓意。
蜜柚
梅州的蜜柚也就是俗称的沙田柚,多产于大埔县,肉质柔嫩,无核或少核,酸甜适中,已被评为广东省优稀水果。而梅州市的梅县区,是全国最大的沙田柚生产基地,被称为“中国金柚之乡”。
在众多的秋令水果中,柚子可算是个头最大的了,皮厚耐藏,一般可存放三个月而不失香味,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家里通常是备上两三颗蜜柚,便于招待客人,也便于平日食用。
生活固然会将苦辣酸甜都一一尝过,但甜食却能让我们“甜”的部分有了具体的实物和寄望,愿你的生活,多一点甜。
来源:梅州旅游
原标题:来梅州,开启“甜蜜的”味蕾之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