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广东改革开放成果红色路线五日游攻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广东改革开放成果红色路线五日游攻略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广东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值四十周年之际,从深圳到珠海再到汕头,感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走进新时代,传颂春天的故事”。

第1天: 大鹏古城 - 深圳商局历史博物馆 - 深圳博物馆

大鹏古城

大鹏古城即大鹏所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始建于公元1394年,为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开所筑。是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简称"大鹏所城"。当年大鹏所城占地约10万平方米,城墙高6米、长1200米,城墙由山麻石、青石砖砌成。深圳今天的简称"鹏城"即源于此。

古城呈不规则四边形,城内有三条主要街道,分别为东门街、南门街和正街,主要建筑有左营署、参将府、守备署、军装局、火药局、关帝庙、赵公祠、天后庙等。原有格局基本保留,东、西、南三城门仍保存完好。城内现存主要建筑物有振威将军第、刘起龙将军第等,建筑规模宏伟,保存完好。

大鹏所城原为防御海盗、倭寇侵扰而设,清初为大鹏所防守营,康熙年间(1662-1722)又改为大鹏水师营,成为一个管辖珠江外洋东部海路的海防军事机构。在海上要塞设有九汛,后又增建南头、大屿山等4座炮台。鸦片战争期间,在抗击英国侵略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鹏所城是广东保存较好的一处所城旧址。

深圳招商局历史博物馆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位于蛇口沿山路,占地面积达343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153平方米,用于展览的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整个展馆采用新古典风格设计,含蓄、稳重、简洁、现代。

提起招商局,不少人必谈李鸿章,在博物馆收藏的招商局历史文物中,就展出了李鸿章创立招商局的奏折以及开办之初的招商入股书、招商局第一个章程、招商局股票、龙头印章、晚清漕运文献、招商局抗日沉船的船体遗骸、招商局海员起义生死状、李先念主席批准建立蛇口工业区时圈划的香港明细全图、邓小平题写的“海上世界”等近400件文献文物,真切地再现了招商局130年来的风雨足迹,也反映了我国民族工商企业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艰难历程,对研究招商局史、民族工商业发展史、近现代经济史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馆于1992年11月28日开馆,最初坐落于南山脚下悠静的龟山别墅区。到2003年,换到蛇口沿山路21号,2003年11月档案馆乔迁新馆。

步入新馆,最夺目的亮点便是全新设计布展的史料陈列馆。它采用写实手法,构思新颖,图文并茂,色彩凝重而又赏心悦目,明暗有致的灯光效果,久远深邃的历史气息,令人叹为观止。它以时间为主线,展出了包括李鸿章创立招商局的奏折、开办之初的招商入股书、招商局第一个章程、招商局股票、龙头印章、晚清漕运文献、招商局抗日沉船的船体遗骸、招商局海员起义生死状、李先念主席批准建立蛇口工业区时圈划的香港明细全图、邓小平题写的“海上世界”等近500件文物,再现了招商局130年来的风雨历程,也反映了我国民族工商企业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艰难发展。许多参观者看后,很是感慨、激动,一方面觉得所展史料丰富珍贵、反映的内容与社会历史互为映证,真实、可信,另一方面,对招商局历史有了深入地了解后,为经历这么多坎坷如今依旧生机盎然的民族企业、为伟大祖国的复兴,感到自豪、振奋。曾有外国客商看后表示,这样一个展示悠久历史的企业史料陈列馆,在国外也是不多见的。

深圳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新馆位于深圳市民中心东翼,是深圳标志性大型建筑市民中心的组成部分。建筑设计方案采用国际招标,由美国著名设计师李铭仪中标设计。市民中心整体造型如大鹏展翅,气势磅礴而博物馆自身则庄重内敛,耐人寻味。新馆建筑用地1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展览区三层,办公北区五层,办公南区三层。其中中厅面积2160平方米,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

第2天: 深圳市莲花山公园 - 深圳沙头角中英街 - 罗湖口岸 - 盐田区港口

深圳市莲花山公园

深圳市莲花山公园位于深圳市中心区的最北端,莲花山公园占地面积194公顷,南临红荔路,北到莲花路,东起彩田路,西至新洲路。莲花山公园东、南、西、北都有入口,其中,南面入口是主入口。

莲花山公园筹建于1992年10月,1997年6月23日正式开放,迄今已开发面积为80多公顷。绿色、环保、自然、和谐是整个公园的基调。2016年12月,莲花山公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公园主峰建有 4000㎡的山顶广场,目前是深圳市内最高的室外广场,山顶广场是广大市民和国内外来宾缅怀一代伟人风采、登高望远、放风筝、眺望深圳市中心区的最好去处。

邓小平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铜像高6米重7吨 ,为青铜铸造,基座高3.68米。塑像的造型为具有动感的 、邓小平同志大步向前走路的姿态。铜像由白澜生等四位著名雕塑家集体创作,上海造船厂铸造。江泽民同志为铜像题字,并于2000年11月14日亲自为铜像揭幕。

不少旅行团将公园作为旅游接待点,许多海外客人也来公园参观、游览;山顶广场也是市委、市政府接待贵宾的重要接待点。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曾来公园参观视察。莲山春早被选为深圳八景之一。在广场北侧300㎡的城市规划展览厅,是广大市民和游人了解深圳市城市建设历程,了解城市规划、未来发展的重要场所。除了山顶广场外,园区还有风筝广场、雨林溪谷、晓风漾日等景致,引人入胜。

深圳沙头角中英街

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的中英街,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成,原名“鹭鹚径”。长不足0.5公里,宽不够7米,街心以“界碑石”为界,街边商店林立,有来自五大洲的产品,品种十分齐全。因到特区的人要到深圳市公安局办理一张“前往边防禁区特许通行证”,才能进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因为里面有香港区域,入景区需要办通行证,普通人办蓝证,每人十元,办证工作时间为8:30~12:00和13:00~16:00,就在景区门口的办证大厅。

自2018年1月1日起,进入中英街必须办理的《边境特别管理通行证》10元办证工本费已经取消。据悉,到春节前夕,中英街办证将实现网上预约,游客不再需要现场排队办证。

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将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港)界沙头角,故名“中英街”。1899年6月9日,在英帝国主义武力逼迫下,李鸿章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条约规定将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租给英国,期限为99年。次年3月16日,中英两国的勘界人员来到了沙头角,从海边开始沿着河道进行测量和勘界,在测量好的点位竖立了木质界桩,界桩上书写着:“大清国新安县界”。3月18日,沙头角勘界结束。界桩在沙头角一条干涸的河道上一字排开、向前延伸着,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了“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勘界后不久,有人在河床两侧搭建房屋,陆续出现了摆摊做生意的乡民,这里逐步形成了一条小街的雏形,它就是今天的中英街前身。

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称为“黑色圣诞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从深圳沙头角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中英街随即首先被攻占。1951年2月15日,广东省政府开始实行边境管理,所有人员均须从正式口岸凭深圳市的公安机关签发的《出入境通行证》进出境。“中英街”非正式口岸,因而开始限制人流往来。加之建国初期中英关系仍比较紧张,中方开始执行政治边防和军事边防政策,港英政府则在“新界沙头角”实行“宵禁”,中英街变成了边防禁区。

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的中英街,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而成,原名“鹭鹚径”。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立于街中心,将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港)界沙头角,故名“中英街”。至今仍为“一国两制”分界线的标志。中英街长不足0.5公里,宽不够7米,街心以“界碑石”为界,街边商店林立,有来自五大洲的产品,品种十分齐全。因到特区的人要到深圳市公安局办理一张“前往边防禁区特许通行证”,才能进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

罗湖口岸

深圳罗湖口岸,位于广东深圳,中国目前客流量第二大的旅客入出境陆路口岸,是联结香港和内地的“第一口岸”,也是对外交往的窗口——改革开放前外国人多也由此入境。2005年6月开始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旅客自助查验系统,通关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罗湖口岸位于深圳罗湖商业中心南侧,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深港两地由一座双层人行桥和一座铁路桥相连。 罗湖口岸是改革开放前深圳仅有的两个陆路口岸之一,罗湖口岸多年来是中国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入出境陆路口岸。

联检大楼

1984年1月,新联检大楼开始动工兴建,1986年6月14日竣工启用。占地面积18107平方米,主楼高12层(含地下一层),南、北附楼各3层,总建筑面积共70623平方米。楼内地下B层和一层为入境(北行)查验场地,建筑面积18107平方米;二层和三层为出境(南行)查验场地,建筑面积17558平方米。2002年罗湖口岸经过大规模改造后,查验通道从原来的137条增加到173条,具体设置如下:地下B层设为港澳旅客入境检查通道48条,一层为非港澳旅客入境检查通道39条,二层为非港澳旅客出境检查通道39条,三层为港澳旅客出境检查通道47条。口岸设计通过能力由八十年代每天20万人次,提高到目前每天40万人次。罗湖口岸经多次延长口岸开放时间,目前每天早晨6:30时开闸,晚上12:00时关闸,运行17.5小时。

火车站

罗湖火车站的设计,将口岸联检大搂、车站和广场联为一体,由口岸联检站及广场、火车站及其东、西广场等组成,范围北至亚洲大酒店的北则道路,南至深圳河,西至和平路,东至人民路(包括开通沿河路),总面积约29公顷,总投资为5亿元人民币。以1997年的人、车流量考虑,预测罗湖口岸人员通过量(双向)为4090.5万人次,火车站为2183.4万人次;日峰人员出入三个广场(联检广场、东广场和西广场)为32.98万人次,高峰期平均每小时双向人流为3.3万人次,高峰期平均每小时双向车流为4811辆次。

城市候机楼

2009年12月6日上午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在市区的第三座城市候机楼———罗湖口岸(侨社)候机楼正式启用。位于盐田、罗湖的居民乘机将会更便利快捷。该候机楼设在罗湖区和平路华侨大厦一层,毗邻罗湖口岸联检楼和深圳火车站。这一带交通便利,人流密集,是深圳与香港及内地的重要连接点。与深圳机场开通的其他城市候机楼一样,在这里,工作人员可以帮旅客代办深圳机场始发航班的值机服务、提供深圳机场航班动态、提供航空旅客休息区、代售航空机票及相关航空业务咨询。

其服务流程为:查阅航班信息———购买飞机票———办理登机牌———乘车直达机场———进安检(有行李托运须办理行李托运)。往来该候机楼和深圳机场间的巴士快线由深圳机场运输公司的330巴士提供。从罗湖口岸(侨社候机楼)前往深圳机场的巴士票价为20元人民币,行车时间约1小时。此外,该候机楼所在的华侨酒店属深圳市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企业,可为旅客提供吃、住、休闲娱乐、旅游等服务。

深圳机场负责人在开通仪式上介绍说,罗湖口岸(侨社汽车站)城市候机楼的开通,除了便利盐田、罗湖等深圳市民外,香港-内地往返客流将是该候机楼的目标客户群。

深圳机场在东莞、惠州、珠海、澳门、香港、中山等周边地区已经开通了城市候机楼20座,在珠三角地区编织出了完善的地面运输服务网。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深圳机场城市候机楼的旅客运输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长。2009年前三季度,深圳机场各城市候机楼的城际快线已运输旅客125万人次,同比增长42%,为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的稳定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预计2009年全年,深圳机场城际快线将能完成旅客运输量160万人次。

盐田区港口

深圳盐田港的开发者是盐田港集团,该集团是深圳市属大型国企,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1月的深圳东鹏实业,1994年更名为深圳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盐田港集团的大股东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是深圳市主管基建、房地产领域的大型国有投资公司。盐田港集团受深圳市政府委托,负责统一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盐田港区及其后方开发区,承担建设盐田国际中转大港、港口配套服务和港口卫星城建设的任务。其经营范围包括港口开发和经营、港区仓储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开发与经营、疏港铁路经营管理、疏港隧道、公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经营等。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以80万元起家,20多年来依托优良的自然、区位条件,利用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实施高度市场化的港口发展模式,经过创业、合资建港、快速发展等发展阶段,已成长为一个以港口建设投资、综合物流以及港口配套服务业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

自开港以来,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已发展成为全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一港区,也是目前中国大陆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最高的单个集装箱码头。

第3天: 莲花山广场邓小平雕塑 - 珠海渔女像

莲花山广场邓小平雕塑

邓小平塑像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2000年11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之际塑像落成,江泽民同志为塑像揭幕。塑像高6米,重6吨,由主体塑像和底座组成。主体塑像为小平同志身披风衣,气宇轩昂,步伐坚实,大步向前行走形象,硅青铜材质。

钢筋混凝土底座以花岗岩石包封。背面大理石碑刻“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 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六日”。基座南面刻有行书繁体文字题记“邓小平同志。江泽民 二〇〇〇年十月一日”。 这是全国第一座由中央批准,以城市雕塑形式竖立的小平同志塑像,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寄托了特区大步向前,实践创新的精神和深圳市民对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对研究和保护改革开放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2005年经“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评选”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通过考察评选,该塑像入选“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

珠海市风景秀丽的香炉湾畔,矗立着一尊巨型石雕──珠海渔女。她项戴项珠,身掮渔网,裤脚轻挽,双手高擎着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带着喜悦而又含羞的神情,向世界召示着光明,向人类奉献上珍宝。

关于珠海渔女的 民间传说是这样的:相传远古时代有位仙女被香炉湾美丽的风光迷住了,扮成渔女下凡到人间,以其心灵手巧,美丽善良而深受渔民喜爱,并与憨厚老实的渔民海鹏私定终身。但海鹏听信谗言,执意要仙女摘下维系性命的手镯作定情信物,仙女为表明心志,毅然拉下手镯,旋即昏死在情人怀中,海鹏悔恨已晚,饮声泣血,哀天恸地。九洲长老为这深情厚爱所感动,引导海鹏采来一枝还魂草,用鲜血浇灌成长,救活了仙女。从此仙女成了真正的渔女。成亲那天,渔女把她挖到的一颗举世无双的宝珠,献给了德高望重的九洲长老。

这座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潘鹤根据南海渔民的美丽传说而设计制作的大 型石雕,身高 8.7米,重量达10吨, 用花岗岩分七十件组合而成。如今, 这座石雕已成为珠海市的 象征,凡 是来珠海旅游的人,都要争先一 睹 她的芳容 。

第4天: 拱北口岸 - 九洲城博物馆

拱北口岸

拱北口岸位于珠海市东南部,毗邻澳门,陆路与澳门相连,地理位置特殊,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2011年首次超越罗湖口岸成为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也是珠海市最繁华的城区。

拱北是全国口岸重地,当年设立海关是以当时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拱桥(旧址在珠海市水湾路海湾酒店旁)的“拱”字和著名地点北岭的“北”字定名为拱北关。从此,拱北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拱北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近10万,拱北由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拱北街道办事处管辖。

九洲城博物馆

九洲城改建为博物馆后,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古朴优雅的建筑风格,成为国内有特色的园林式博物馆之一。本馆藏品包括陶瓷器、青铜器、书画、玉石器、竹木漆器、雕塑、玺印、钱币、少数民族工艺品等21个门类,既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珠海先民的生活生产用具,又有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珠海历史名人的文物资料。

珠海博物馆经常有免费的展览,建筑古色古香,有大首都天安门的范。博物馆对面就是公交站九州岛站,交通方便,很多线路去到,还有地下逛街的地方。凭着有效的身份证件就能免费参观,平日里周末有时间就可以去逛逛,里面收藏的东西也很多,有很多个展厅,一个一个参观下來还是能学习到很多东西的,是中小学生的教育基地。

第5天: 升腾雕塑 - 汕头海湾大桥 - 汕头礐石大桥

升腾雕塑

该建筑物亦称“升”雕塑,位于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龙湖区的政府广场中央。是汕头经济特区的标志性雕塑。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座北向南。雕塑矗立于八级台阶的黑色花岗岩平台之上,由三根各高度为8米、11米、14米银色方柱,连结三颗星星。主体银柱左右为直径约3米的半圆球硕果状的铜球,构成整体雕塑。雕塑建于1990年12月,由广州美术学院钟宝驹设计。雕塑体分别由石、铜、不锈钢三部分材料组成,设计理念是借助人类所经历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历史进程,发展至高科技时代,也喻意汕头经济特区事业发展日日上升。1994年,中国邮政总局发行首套《中国特区》纪念邮票,将“升”与“开荒牛”、“海珠女”、“白鹭”和“鹿回头”五组雕塑分别为汕头、深圳、珠海、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的标志印入邮票中。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汕头站)起跑仪式,就在此雕塑群台基上隆重举行。

汕头海湾大桥

汕头海湾大桥位于汕头港东部出入口妈屿岛海域处,为跨海公路桥;桥面跨越礐石海,全长2500米。分北引桥、正桥、南引桥及两岸引线路堤。其中正桥长961.8m;北引桥1129.1m;南引桥409.1m;主桥桥面宽24.2m,引桥桥面全宽28.1m,双向6车道,桥主孔通航净跨度452m,通航净高46m,可以通过5万吨级船舶。主跨为三跨双铰预应力混凝土加劲箱梁悬索桥,桥跨布置为154m+452m+154m,两根主缆各长1030m,直径0.56m,由10100根直径5mm的镀锌高强钢丝组成,重约15t。加劲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型,双向预应力薄壁结构,宽26.25米,长5.7米,高2.2米,每段重170吨。它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大桥投资3亿元,于1991年12月17日汕头经济特区成立10周年之际奠基,1992年3月28日正式开工,1995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整座桥由3部分组成:南面是跨黄沙湾南航道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加大桥劲梁悬索桥;北面是跨北航道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式桥;中部为横跨妈屿岛上的预应力高架旱桥。这座大桥是深汕两地一级汽车专用公路的配套设施,是连结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的陆地交通纽带。

海湾大桥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汕头市以往靠轮渡交通南北城区的历史。它连接深汕高速公路以及汕潮汾高速公路,成为我国沿海高等公路主干线的重要纽带,使深圳、珠海、厦门与汕头四个经济特区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海湾大桥与礐石大桥东西相向,双虹凌空,尽显粤东门户今日神韵,在汕头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象一架巨制竖琴,钢索是弦,厢梁为身,线谱流畅,配以澎湃涛韵,弹奏着一曲曲扣人心弦的现代化乐章。

汕头礐石大桥

汕头礐(音que)石大桥位于汕头市区西部,是继海湾大桥后又一座连接汕头市南北城区的大型桥梁。大桥为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全长3500米,比海湾大桥长1000米,桥宽30米,双向6车道,主桥两侧设观光人行道,主跨通航净高38米。南接国道324线,跨越汕头港,北接旧城西堤片区市区道路及金凤-西港路桥项目,与汕头海湾大桥构成市区过海交通环线,并延接省道S233线、国道G206线及G324线。大桥项目总投资16.25亿元,工程于1995年4月动工,1999年2月通车。大桥的建成通车对改善汕头市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大桥主桥及主引桥设计行车速度 60KM/h;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主桥宽30.35m、主引桥宽25.5m,设双向六车道;主通航孔净空38m。桥址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大桥抗震按8度设防。大桥设计基准风速为54m/s,颤振临界风速大于100m/s,安全运营风速应小于28.5m/s。

来源:广东省旅游局资讯网

原标题:广东改革开放成果红色游线五天游

最新更新时间:07/20 10:4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广东改革开放成果红色路线五日游攻略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广东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值四十周年之际,从深圳到珠海再到汕头,感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走进新时代,传颂春天的故事”。

第1天: 大鹏古城 - 深圳商局历史博物馆 - 深圳博物馆

大鹏古城

大鹏古城即大鹏所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始建于公元1394年,为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开所筑。是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简称"大鹏所城"。当年大鹏所城占地约10万平方米,城墙高6米、长1200米,城墙由山麻石、青石砖砌成。深圳今天的简称"鹏城"即源于此。

古城呈不规则四边形,城内有三条主要街道,分别为东门街、南门街和正街,主要建筑有左营署、参将府、守备署、军装局、火药局、关帝庙、赵公祠、天后庙等。原有格局基本保留,东、西、南三城门仍保存完好。城内现存主要建筑物有振威将军第、刘起龙将军第等,建筑规模宏伟,保存完好。

大鹏所城原为防御海盗、倭寇侵扰而设,清初为大鹏所防守营,康熙年间(1662-1722)又改为大鹏水师营,成为一个管辖珠江外洋东部海路的海防军事机构。在海上要塞设有九汛,后又增建南头、大屿山等4座炮台。鸦片战争期间,在抗击英国侵略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鹏所城是广东保存较好的一处所城旧址。

深圳招商局历史博物馆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位于蛇口沿山路,占地面积达343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153平方米,用于展览的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整个展馆采用新古典风格设计,含蓄、稳重、简洁、现代。

提起招商局,不少人必谈李鸿章,在博物馆收藏的招商局历史文物中,就展出了李鸿章创立招商局的奏折以及开办之初的招商入股书、招商局第一个章程、招商局股票、龙头印章、晚清漕运文献、招商局抗日沉船的船体遗骸、招商局海员起义生死状、李先念主席批准建立蛇口工业区时圈划的香港明细全图、邓小平题写的“海上世界”等近400件文献文物,真切地再现了招商局130年来的风雨足迹,也反映了我国民族工商企业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艰难历程,对研究招商局史、民族工商业发展史、近现代经济史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馆于1992年11月28日开馆,最初坐落于南山脚下悠静的龟山别墅区。到2003年,换到蛇口沿山路21号,2003年11月档案馆乔迁新馆。

步入新馆,最夺目的亮点便是全新设计布展的史料陈列馆。它采用写实手法,构思新颖,图文并茂,色彩凝重而又赏心悦目,明暗有致的灯光效果,久远深邃的历史气息,令人叹为观止。它以时间为主线,展出了包括李鸿章创立招商局的奏折、开办之初的招商入股书、招商局第一个章程、招商局股票、龙头印章、晚清漕运文献、招商局抗日沉船的船体遗骸、招商局海员起义生死状、李先念主席批准建立蛇口工业区时圈划的香港明细全图、邓小平题写的“海上世界”等近500件文物,再现了招商局130年来的风雨历程,也反映了我国民族工商企业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艰难发展。许多参观者看后,很是感慨、激动,一方面觉得所展史料丰富珍贵、反映的内容与社会历史互为映证,真实、可信,另一方面,对招商局历史有了深入地了解后,为经历这么多坎坷如今依旧生机盎然的民族企业、为伟大祖国的复兴,感到自豪、振奋。曾有外国客商看后表示,这样一个展示悠久历史的企业史料陈列馆,在国外也是不多见的。

深圳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新馆位于深圳市民中心东翼,是深圳标志性大型建筑市民中心的组成部分。建筑设计方案采用国际招标,由美国著名设计师李铭仪中标设计。市民中心整体造型如大鹏展翅,气势磅礴而博物馆自身则庄重内敛,耐人寻味。新馆建筑用地1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展览区三层,办公北区五层,办公南区三层。其中中厅面积2160平方米,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

第2天: 深圳市莲花山公园 - 深圳沙头角中英街 - 罗湖口岸 - 盐田区港口

深圳市莲花山公园

深圳市莲花山公园位于深圳市中心区的最北端,莲花山公园占地面积194公顷,南临红荔路,北到莲花路,东起彩田路,西至新洲路。莲花山公园东、南、西、北都有入口,其中,南面入口是主入口。

莲花山公园筹建于1992年10月,1997年6月23日正式开放,迄今已开发面积为80多公顷。绿色、环保、自然、和谐是整个公园的基调。2016年12月,莲花山公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公园主峰建有 4000㎡的山顶广场,目前是深圳市内最高的室外广场,山顶广场是广大市民和国内外来宾缅怀一代伟人风采、登高望远、放风筝、眺望深圳市中心区的最好去处。

邓小平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铜像高6米重7吨 ,为青铜铸造,基座高3.68米。塑像的造型为具有动感的 、邓小平同志大步向前走路的姿态。铜像由白澜生等四位著名雕塑家集体创作,上海造船厂铸造。江泽民同志为铜像题字,并于2000年11月14日亲自为铜像揭幕。

不少旅行团将公园作为旅游接待点,许多海外客人也来公园参观、游览;山顶广场也是市委、市政府接待贵宾的重要接待点。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曾来公园参观视察。莲山春早被选为深圳八景之一。在广场北侧300㎡的城市规划展览厅,是广大市民和游人了解深圳市城市建设历程,了解城市规划、未来发展的重要场所。除了山顶广场外,园区还有风筝广场、雨林溪谷、晓风漾日等景致,引人入胜。

深圳沙头角中英街

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的中英街,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成,原名“鹭鹚径”。长不足0.5公里,宽不够7米,街心以“界碑石”为界,街边商店林立,有来自五大洲的产品,品种十分齐全。因到特区的人要到深圳市公安局办理一张“前往边防禁区特许通行证”,才能进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因为里面有香港区域,入景区需要办通行证,普通人办蓝证,每人十元,办证工作时间为8:30~12:00和13:00~16:00,就在景区门口的办证大厅。

自2018年1月1日起,进入中英街必须办理的《边境特别管理通行证》10元办证工本费已经取消。据悉,到春节前夕,中英街办证将实现网上预约,游客不再需要现场排队办证。

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将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港)界沙头角,故名“中英街”。1899年6月9日,在英帝国主义武力逼迫下,李鸿章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条约规定将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租给英国,期限为99年。次年3月16日,中英两国的勘界人员来到了沙头角,从海边开始沿着河道进行测量和勘界,在测量好的点位竖立了木质界桩,界桩上书写着:“大清国新安县界”。3月18日,沙头角勘界结束。界桩在沙头角一条干涸的河道上一字排开、向前延伸着,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了“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勘界后不久,有人在河床两侧搭建房屋,陆续出现了摆摊做生意的乡民,这里逐步形成了一条小街的雏形,它就是今天的中英街前身。

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称为“黑色圣诞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从深圳沙头角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中英街随即首先被攻占。1951年2月15日,广东省政府开始实行边境管理,所有人员均须从正式口岸凭深圳市的公安机关签发的《出入境通行证》进出境。“中英街”非正式口岸,因而开始限制人流往来。加之建国初期中英关系仍比较紧张,中方开始执行政治边防和军事边防政策,港英政府则在“新界沙头角”实行“宵禁”,中英街变成了边防禁区。

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的中英街,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而成,原名“鹭鹚径”。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立于街中心,将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港)界沙头角,故名“中英街”。至今仍为“一国两制”分界线的标志。中英街长不足0.5公里,宽不够7米,街心以“界碑石”为界,街边商店林立,有来自五大洲的产品,品种十分齐全。因到特区的人要到深圳市公安局办理一张“前往边防禁区特许通行证”,才能进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

罗湖口岸

深圳罗湖口岸,位于广东深圳,中国目前客流量第二大的旅客入出境陆路口岸,是联结香港和内地的“第一口岸”,也是对外交往的窗口——改革开放前外国人多也由此入境。2005年6月开始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旅客自助查验系统,通关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罗湖口岸位于深圳罗湖商业中心南侧,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深港两地由一座双层人行桥和一座铁路桥相连。 罗湖口岸是改革开放前深圳仅有的两个陆路口岸之一,罗湖口岸多年来是中国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入出境陆路口岸。

联检大楼

1984年1月,新联检大楼开始动工兴建,1986年6月14日竣工启用。占地面积18107平方米,主楼高12层(含地下一层),南、北附楼各3层,总建筑面积共70623平方米。楼内地下B层和一层为入境(北行)查验场地,建筑面积18107平方米;二层和三层为出境(南行)查验场地,建筑面积17558平方米。2002年罗湖口岸经过大规模改造后,查验通道从原来的137条增加到173条,具体设置如下:地下B层设为港澳旅客入境检查通道48条,一层为非港澳旅客入境检查通道39条,二层为非港澳旅客出境检查通道39条,三层为港澳旅客出境检查通道47条。口岸设计通过能力由八十年代每天20万人次,提高到目前每天40万人次。罗湖口岸经多次延长口岸开放时间,目前每天早晨6:30时开闸,晚上12:00时关闸,运行17.5小时。

火车站

罗湖火车站的设计,将口岸联检大搂、车站和广场联为一体,由口岸联检站及广场、火车站及其东、西广场等组成,范围北至亚洲大酒店的北则道路,南至深圳河,西至和平路,东至人民路(包括开通沿河路),总面积约29公顷,总投资为5亿元人民币。以1997年的人、车流量考虑,预测罗湖口岸人员通过量(双向)为4090.5万人次,火车站为2183.4万人次;日峰人员出入三个广场(联检广场、东广场和西广场)为32.98万人次,高峰期平均每小时双向人流为3.3万人次,高峰期平均每小时双向车流为4811辆次。

城市候机楼

2009年12月6日上午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在市区的第三座城市候机楼———罗湖口岸(侨社)候机楼正式启用。位于盐田、罗湖的居民乘机将会更便利快捷。该候机楼设在罗湖区和平路华侨大厦一层,毗邻罗湖口岸联检楼和深圳火车站。这一带交通便利,人流密集,是深圳与香港及内地的重要连接点。与深圳机场开通的其他城市候机楼一样,在这里,工作人员可以帮旅客代办深圳机场始发航班的值机服务、提供深圳机场航班动态、提供航空旅客休息区、代售航空机票及相关航空业务咨询。

其服务流程为:查阅航班信息———购买飞机票———办理登机牌———乘车直达机场———进安检(有行李托运须办理行李托运)。往来该候机楼和深圳机场间的巴士快线由深圳机场运输公司的330巴士提供。从罗湖口岸(侨社候机楼)前往深圳机场的巴士票价为20元人民币,行车时间约1小时。此外,该候机楼所在的华侨酒店属深圳市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企业,可为旅客提供吃、住、休闲娱乐、旅游等服务。

深圳机场负责人在开通仪式上介绍说,罗湖口岸(侨社汽车站)城市候机楼的开通,除了便利盐田、罗湖等深圳市民外,香港-内地往返客流将是该候机楼的目标客户群。

深圳机场在东莞、惠州、珠海、澳门、香港、中山等周边地区已经开通了城市候机楼20座,在珠三角地区编织出了完善的地面运输服务网。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深圳机场城市候机楼的旅客运输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长。2009年前三季度,深圳机场各城市候机楼的城际快线已运输旅客125万人次,同比增长42%,为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的稳定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预计2009年全年,深圳机场城际快线将能完成旅客运输量160万人次。

盐田区港口

深圳盐田港的开发者是盐田港集团,该集团是深圳市属大型国企,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1月的深圳东鹏实业,1994年更名为深圳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盐田港集团的大股东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是深圳市主管基建、房地产领域的大型国有投资公司。盐田港集团受深圳市政府委托,负责统一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盐田港区及其后方开发区,承担建设盐田国际中转大港、港口配套服务和港口卫星城建设的任务。其经营范围包括港口开发和经营、港区仓储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开发与经营、疏港铁路经营管理、疏港隧道、公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经营等。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以80万元起家,20多年来依托优良的自然、区位条件,利用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实施高度市场化的港口发展模式,经过创业、合资建港、快速发展等发展阶段,已成长为一个以港口建设投资、综合物流以及港口配套服务业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

自开港以来,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已发展成为全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一港区,也是目前中国大陆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最高的单个集装箱码头。

第3天: 莲花山广场邓小平雕塑 - 珠海渔女像

莲花山广场邓小平雕塑

邓小平塑像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2000年11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之际塑像落成,江泽民同志为塑像揭幕。塑像高6米,重6吨,由主体塑像和底座组成。主体塑像为小平同志身披风衣,气宇轩昂,步伐坚实,大步向前行走形象,硅青铜材质。

钢筋混凝土底座以花岗岩石包封。背面大理石碑刻“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 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六日”。基座南面刻有行书繁体文字题记“邓小平同志。江泽民 二〇〇〇年十月一日”。 这是全国第一座由中央批准,以城市雕塑形式竖立的小平同志塑像,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寄托了特区大步向前,实践创新的精神和深圳市民对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对研究和保护改革开放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2005年经“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评选”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通过考察评选,该塑像入选“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

珠海市风景秀丽的香炉湾畔,矗立着一尊巨型石雕──珠海渔女。她项戴项珠,身掮渔网,裤脚轻挽,双手高擎着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带着喜悦而又含羞的神情,向世界召示着光明,向人类奉献上珍宝。

关于珠海渔女的 民间传说是这样的:相传远古时代有位仙女被香炉湾美丽的风光迷住了,扮成渔女下凡到人间,以其心灵手巧,美丽善良而深受渔民喜爱,并与憨厚老实的渔民海鹏私定终身。但海鹏听信谗言,执意要仙女摘下维系性命的手镯作定情信物,仙女为表明心志,毅然拉下手镯,旋即昏死在情人怀中,海鹏悔恨已晚,饮声泣血,哀天恸地。九洲长老为这深情厚爱所感动,引导海鹏采来一枝还魂草,用鲜血浇灌成长,救活了仙女。从此仙女成了真正的渔女。成亲那天,渔女把她挖到的一颗举世无双的宝珠,献给了德高望重的九洲长老。

这座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潘鹤根据南海渔民的美丽传说而设计制作的大 型石雕,身高 8.7米,重量达10吨, 用花岗岩分七十件组合而成。如今, 这座石雕已成为珠海市的 象征,凡 是来珠海旅游的人,都要争先一 睹 她的芳容 。

第4天: 拱北口岸 - 九洲城博物馆

拱北口岸

拱北口岸位于珠海市东南部,毗邻澳门,陆路与澳门相连,地理位置特殊,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2011年首次超越罗湖口岸成为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也是珠海市最繁华的城区。

拱北是全国口岸重地,当年设立海关是以当时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拱桥(旧址在珠海市水湾路海湾酒店旁)的“拱”字和著名地点北岭的“北”字定名为拱北关。从此,拱北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拱北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近10万,拱北由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拱北街道办事处管辖。

九洲城博物馆

九洲城改建为博物馆后,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古朴优雅的建筑风格,成为国内有特色的园林式博物馆之一。本馆藏品包括陶瓷器、青铜器、书画、玉石器、竹木漆器、雕塑、玺印、钱币、少数民族工艺品等21个门类,既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珠海先民的生活生产用具,又有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珠海历史名人的文物资料。

珠海博物馆经常有免费的展览,建筑古色古香,有大首都天安门的范。博物馆对面就是公交站九州岛站,交通方便,很多线路去到,还有地下逛街的地方。凭着有效的身份证件就能免费参观,平日里周末有时间就可以去逛逛,里面收藏的东西也很多,有很多个展厅,一个一个参观下來还是能学习到很多东西的,是中小学生的教育基地。

第5天: 升腾雕塑 - 汕头海湾大桥 - 汕头礐石大桥

升腾雕塑

该建筑物亦称“升”雕塑,位于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龙湖区的政府广场中央。是汕头经济特区的标志性雕塑。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座北向南。雕塑矗立于八级台阶的黑色花岗岩平台之上,由三根各高度为8米、11米、14米银色方柱,连结三颗星星。主体银柱左右为直径约3米的半圆球硕果状的铜球,构成整体雕塑。雕塑建于1990年12月,由广州美术学院钟宝驹设计。雕塑体分别由石、铜、不锈钢三部分材料组成,设计理念是借助人类所经历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历史进程,发展至高科技时代,也喻意汕头经济特区事业发展日日上升。1994年,中国邮政总局发行首套《中国特区》纪念邮票,将“升”与“开荒牛”、“海珠女”、“白鹭”和“鹿回头”五组雕塑分别为汕头、深圳、珠海、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的标志印入邮票中。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汕头站)起跑仪式,就在此雕塑群台基上隆重举行。

汕头海湾大桥

汕头海湾大桥位于汕头港东部出入口妈屿岛海域处,为跨海公路桥;桥面跨越礐石海,全长2500米。分北引桥、正桥、南引桥及两岸引线路堤。其中正桥长961.8m;北引桥1129.1m;南引桥409.1m;主桥桥面宽24.2m,引桥桥面全宽28.1m,双向6车道,桥主孔通航净跨度452m,通航净高46m,可以通过5万吨级船舶。主跨为三跨双铰预应力混凝土加劲箱梁悬索桥,桥跨布置为154m+452m+154m,两根主缆各长1030m,直径0.56m,由10100根直径5mm的镀锌高强钢丝组成,重约15t。加劲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型,双向预应力薄壁结构,宽26.25米,长5.7米,高2.2米,每段重170吨。它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大桥投资3亿元,于1991年12月17日汕头经济特区成立10周年之际奠基,1992年3月28日正式开工,1995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整座桥由3部分组成:南面是跨黄沙湾南航道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加大桥劲梁悬索桥;北面是跨北航道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式桥;中部为横跨妈屿岛上的预应力高架旱桥。这座大桥是深汕两地一级汽车专用公路的配套设施,是连结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的陆地交通纽带。

海湾大桥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汕头市以往靠轮渡交通南北城区的历史。它连接深汕高速公路以及汕潮汾高速公路,成为我国沿海高等公路主干线的重要纽带,使深圳、珠海、厦门与汕头四个经济特区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海湾大桥与礐石大桥东西相向,双虹凌空,尽显粤东门户今日神韵,在汕头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象一架巨制竖琴,钢索是弦,厢梁为身,线谱流畅,配以澎湃涛韵,弹奏着一曲曲扣人心弦的现代化乐章。

汕头礐石大桥

汕头礐(音que)石大桥位于汕头市区西部,是继海湾大桥后又一座连接汕头市南北城区的大型桥梁。大桥为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全长3500米,比海湾大桥长1000米,桥宽30米,双向6车道,主桥两侧设观光人行道,主跨通航净高38米。南接国道324线,跨越汕头港,北接旧城西堤片区市区道路及金凤-西港路桥项目,与汕头海湾大桥构成市区过海交通环线,并延接省道S233线、国道G206线及G324线。大桥项目总投资16.25亿元,工程于1995年4月动工,1999年2月通车。大桥的建成通车对改善汕头市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大桥主桥及主引桥设计行车速度 60KM/h;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主桥宽30.35m、主引桥宽25.5m,设双向六车道;主通航孔净空38m。桥址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大桥抗震按8度设防。大桥设计基准风速为54m/s,颤振临界风速大于100m/s,安全运营风速应小于28.5m/s。

来源:广东省旅游局资讯网

原标题:广东改革开放成果红色游线五天游

最新更新时间:07/20 10:4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