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发现好物】云南有100多种茶等着你,带上这套茶具去喝个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发现好物】云南有100多种茶等着你,带上这套茶具去喝个够

这套德化白瓷功夫茶具,不烫手,易清洗。

每次出门前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无论是行囊还是知识储备,希望能尽快融入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有一个更加愉悦的旅程。这次的目的地是云南,当地的朋友提醒我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充水分,不然这样的季节根本扛不住。

初到云南,天气是真热,这里的食物口味也比较咸重,去朋友家做客,一天之内就喝了三种茶,苦荞茶、鲜花茶还有普洱茶。

事实上,云南因为土壤和环境优势,特别适合茶树生长,茶叶的种类特别多,长期以来经过各族人民的辛苦培育,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滇红、绿茶、普洱茶、紫压茶、花茶五大类,共100多个花色品种。

尤其是云南大叶种茶已成为驰名中外的优良茶树品种,以其鲜叶制出的各类茶叶,如滇红、滇绿、普洱茶、沱茶、七子饼茶等等,色艳、香浓、味醇、形美,深受人们喜爱。

不过,在各种茶文化主流中,云南茶作为一种边缘化文化一直没有得到普遍的推广和认同,而且还给外界留下“又黑又粗”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云南茶在观感上给外界留下“又黑又粗”的印象。主要是大叶种茶本身的壮硕和制茶工艺所致,大叶种茶,特别是古乔木茶,其显著的感观特点就是“粗大”,其叶片大可盈掌,其长长的叶柄被俗称“老梗”,其实极嫩,若按绿茶的观感评判标准,大叶种茶的这一特性,加上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其观感上的“粗枝大叶”。但这并没有影响口感,云南人喝的大叶种茶和潮汕功夫茶的酽、苦、香,可是有得一拼。

从地域文化来说,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过去,云南的少数民族边民们刀耕火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围着火塘啃着兽肉,喝着又黑又粗的晒青烤茶,喝随手可摘的大叶种茶,抵抗高海拔,冬季空气干燥、夏季湿热高温带来的生理不适,逐渐养成了喜好浓酽之茶的独特喝茶习惯。人们对于茶道功夫也比较随性,没有严格的标准,喝茶的器物更是形形色色。

总拿云南人火塘边的烤茶来说事的话未免太极端,不过用硕大的咖啡瓶替代茶杯泡茶,还是存在的。看那云南老式茶馆里头,各自一瓶不说,决不兑水,泡开的“蒸酶”、“磨锅”或是“大渡岗”,茶叶几乎漫到瓶口,几口酽茶下去,回甘往上一涌,带出一口老痰后,茶客脸上才有了舒坦。

云南的茶文化比之中国内地的茶文化粗犷豪放多了,加上这里交通不便、相对闭塞,历史上与中国主流茶文化背离脱节,在所难免。

做为一个赶路的旅人,除了游山玩水,还忍不住觊觎云南各地形形色色的茶,想要走一路品一路,这种豪爽的茶文化太有意思了。

有趣的是,同行的朋友中,一个来自潮汕、一个来自泉州,什么概念呢?这两个地方可都是盛产茶叶、讲究茶道的地区,他们俩人虽然对豪爽的云南茶文化感到好奇,不过在喝茶这件事上却一点儿都不含糊。

特别是来自泉州的朋友,听说此行有很多种滇茶可以品,他甚至从家乡——“世界陶瓷之都”泉州德化县带了一套非常考究的白瓷功夫茶具过来一路随行,说是要作为伴手礼送给请大家喝茶的云南朋友。

打开之后,这套茶具可真不简单。盖碗一套、公道杯、茶滤、盖置各一个、品茗杯8个。

且看这套茶具壁身素朴无纹饰,胎釉洁白似雪,胎质温润如玉,盖碗如一朵缓缓绽放的花,开合有致,曲度清雅淡然,韵味中带着大家闺秀风骨。

若要对茶汤最本质的忠实体现,白瓷是首选,不易串味,迭留茶香。要知道福建德化的传统瓷雕塑烧制技艺之一,传统德化粘土烧出的陶瓷很白、半透明。

这套茶具优选高岭土泥料和特研釉,采用传统古法制瓷技艺高温烧制而成。做工精致细腻,手感绵柔白嫩。高密度的德化白瓷,不易渗色,茶渍附着只需冲洗清抹即可去渍,保养简单省心。

工匠们经历无数次的调整与尝试,碗口浅圈、规整优美;碗盖之间,宽弧恰当,在清、幽、雅、丽高雅享受之间,做到防烫止滑。

有了这套白瓷茶具,喝起茶来更加开心了。

最后,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不久前,“发现好物”栏目给经常出差、出游的朋友们推荐了一款北欧风便携电水壶,硅胶的壶体,折叠起来只有手掌那么大。(点击此处回顾:《这个北欧的电水壶,折叠后竟然只有手掌那么大》)这款电水壶很是抢手,很多人纷纷把它收入囊中。

福建的朋友茶具都带出来了,索性我也把这款电水壶也塞进了旅行箱。

天热酷暑,多喝茶水,旅途愉快!

快点击下方链接,带走你的便携式电水壶和茶具,赶紧出门享受生活吧!

nathome 折叠差旅电水壶

原价:¥199.00,促销价:¥179.00 

功夫茶具 德化白瓷三才盖碗套组礼盒装

优惠价:¥380.00

更多德化白瓷茶具,请点击这里

 

下面这两款滇红茶自己烹煮和赠礼两相宜。

茶研室滇红功夫三支装

优惠价:¥118.00

滇红功夫桐木盒茶礼

优惠价:¥358.00

更多好物,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发现好物】云南有100多种茶等着你,带上这套茶具去喝个够

这套德化白瓷功夫茶具,不烫手,易清洗。

每次出门前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无论是行囊还是知识储备,希望能尽快融入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有一个更加愉悦的旅程。这次的目的地是云南,当地的朋友提醒我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充水分,不然这样的季节根本扛不住。

初到云南,天气是真热,这里的食物口味也比较咸重,去朋友家做客,一天之内就喝了三种茶,苦荞茶、鲜花茶还有普洱茶。

事实上,云南因为土壤和环境优势,特别适合茶树生长,茶叶的种类特别多,长期以来经过各族人民的辛苦培育,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滇红、绿茶、普洱茶、紫压茶、花茶五大类,共100多个花色品种。

尤其是云南大叶种茶已成为驰名中外的优良茶树品种,以其鲜叶制出的各类茶叶,如滇红、滇绿、普洱茶、沱茶、七子饼茶等等,色艳、香浓、味醇、形美,深受人们喜爱。

不过,在各种茶文化主流中,云南茶作为一种边缘化文化一直没有得到普遍的推广和认同,而且还给外界留下“又黑又粗”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云南茶在观感上给外界留下“又黑又粗”的印象。主要是大叶种茶本身的壮硕和制茶工艺所致,大叶种茶,特别是古乔木茶,其显著的感观特点就是“粗大”,其叶片大可盈掌,其长长的叶柄被俗称“老梗”,其实极嫩,若按绿茶的观感评判标准,大叶种茶的这一特性,加上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其观感上的“粗枝大叶”。但这并没有影响口感,云南人喝的大叶种茶和潮汕功夫茶的酽、苦、香,可是有得一拼。

从地域文化来说,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过去,云南的少数民族边民们刀耕火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围着火塘啃着兽肉,喝着又黑又粗的晒青烤茶,喝随手可摘的大叶种茶,抵抗高海拔,冬季空气干燥、夏季湿热高温带来的生理不适,逐渐养成了喜好浓酽之茶的独特喝茶习惯。人们对于茶道功夫也比较随性,没有严格的标准,喝茶的器物更是形形色色。

总拿云南人火塘边的烤茶来说事的话未免太极端,不过用硕大的咖啡瓶替代茶杯泡茶,还是存在的。看那云南老式茶馆里头,各自一瓶不说,决不兑水,泡开的“蒸酶”、“磨锅”或是“大渡岗”,茶叶几乎漫到瓶口,几口酽茶下去,回甘往上一涌,带出一口老痰后,茶客脸上才有了舒坦。

云南的茶文化比之中国内地的茶文化粗犷豪放多了,加上这里交通不便、相对闭塞,历史上与中国主流茶文化背离脱节,在所难免。

做为一个赶路的旅人,除了游山玩水,还忍不住觊觎云南各地形形色色的茶,想要走一路品一路,这种豪爽的茶文化太有意思了。

有趣的是,同行的朋友中,一个来自潮汕、一个来自泉州,什么概念呢?这两个地方可都是盛产茶叶、讲究茶道的地区,他们俩人虽然对豪爽的云南茶文化感到好奇,不过在喝茶这件事上却一点儿都不含糊。

特别是来自泉州的朋友,听说此行有很多种滇茶可以品,他甚至从家乡——“世界陶瓷之都”泉州德化县带了一套非常考究的白瓷功夫茶具过来一路随行,说是要作为伴手礼送给请大家喝茶的云南朋友。

打开之后,这套茶具可真不简单。盖碗一套、公道杯、茶滤、盖置各一个、品茗杯8个。

且看这套茶具壁身素朴无纹饰,胎釉洁白似雪,胎质温润如玉,盖碗如一朵缓缓绽放的花,开合有致,曲度清雅淡然,韵味中带着大家闺秀风骨。

若要对茶汤最本质的忠实体现,白瓷是首选,不易串味,迭留茶香。要知道福建德化的传统瓷雕塑烧制技艺之一,传统德化粘土烧出的陶瓷很白、半透明。

这套茶具优选高岭土泥料和特研釉,采用传统古法制瓷技艺高温烧制而成。做工精致细腻,手感绵柔白嫩。高密度的德化白瓷,不易渗色,茶渍附着只需冲洗清抹即可去渍,保养简单省心。

工匠们经历无数次的调整与尝试,碗口浅圈、规整优美;碗盖之间,宽弧恰当,在清、幽、雅、丽高雅享受之间,做到防烫止滑。

有了这套白瓷茶具,喝起茶来更加开心了。

最后,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不久前,“发现好物”栏目给经常出差、出游的朋友们推荐了一款北欧风便携电水壶,硅胶的壶体,折叠起来只有手掌那么大。(点击此处回顾:《这个北欧的电水壶,折叠后竟然只有手掌那么大》)这款电水壶很是抢手,很多人纷纷把它收入囊中。

福建的朋友茶具都带出来了,索性我也把这款电水壶也塞进了旅行箱。

天热酷暑,多喝茶水,旅途愉快!

快点击下方链接,带走你的便携式电水壶和茶具,赶紧出门享受生活吧!

nathome 折叠差旅电水壶

原价:¥199.00,促销价:¥179.00 

功夫茶具 德化白瓷三才盖碗套组礼盒装

优惠价:¥380.00

更多德化白瓷茶具,请点击这里

 

下面这两款滇红茶自己烹煮和赠礼两相宜。

茶研室滇红功夫三支装

优惠价:¥118.00

滇红功夫桐木盒茶礼

优惠价:¥358.00

更多好物,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