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邪不压正:姜文离杀死自己还有多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邪不压正:姜文离杀死自己还有多远

对迈过那道“门槛”的作者而言,如果没有看到自己的天花板,姜文式的“作”,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许知远问姜文怎么看待“反叛”,姜文对此嗤之以鼻,他说,他只想表达自己。

作者:文娱铁锈区

费尽心思打磨每个镜头和场景。

让每个句子都有意义,像金子一样金光肆溢,成为串联片段的那条丝线。可回到作品本身,主题和意义却不重要。这是姜文想要的。

姜文是“讲究人“,如同他在电影里讲的“讲究是根本”。因此画面、配乐、剪辑、演技、台词,场景,道具,都十分讲究。他讲究的“电影语言”。

意义不重要

观影群体一分为二,一边是水,一边是火。

看到姜文讲究之处的人,视其为神。看到姜文不讲究之处的人,视他为神经病。后者将姜文电影主题和整体指向模糊,看作最大的“不讲究”,认为姜文在“臭显摆”,报以恨铁不成钢的“批评”。

其实,艺术史上总有些作品是多意多元的,本身就没有明确的意义,导致外部解读同样是多元多意的。解读无尽,则作品的生命不衰。这种审美趋势,从后现代主义开始,然后越走越远。

因此,不要试图从整体或主题上读懂它们,即便作者本人,未必能看懂自己的作品。因为创作之初,意义和整体指向就不是目的。

姜文上“十三邀”和许知远尬聊。许知远问他,“你在创作过程中,也经常带有一种戏谑吗?”姜文对外部的这种解读,持某种变相承认的态度。许知远接着问,历史就是这么戏谑的?

面对有点儿咄咄逼人的质疑,姜文答:“不是我戏谑。你觉得他们严肃吗?外国历史也不严肃,你看狄更斯写过英国史,他写英国诺曼底的贵族打来打去,最后找着仇人一下把头砍下来,说我终于找到你,报仇了,接着把敌人鼻子都咬下来了。这严肃吗?很不严肃我觉得。”

姜文看待“世界和意义”这种宏大主题,骨子里显示出“不屑”的气味。他似乎觉得这世界本来就不严肃。不严肃,还需要什么意义?既然历史都不严肃,干嘛还要装模作样的赋予它意义呢。

对“邪不压正”在整体上的“意义”,姜文的确很不屑。

“没有意义本身,就是意义”,这是不是姜文的潜台词?

如果是,很符合他的口气。里面也多少有点儿萨特的“存在主义”味道。电影中,明明可以用故事制造意义,可全都被姜文自己有意识的堵上了。

一个打着复仇主题的故事,最后变成对“复仇”意义的消解,或者说,姜文对复仇本身固有的意义不屑一顾,就像对待冰箱里的隔夜菜一样。给你制造意义的期待,在意义呈现过程中消解它。给你点燃火苗的预期,照亮黑暗的中途吹灭它。姜文依旧延续“一步之遥”对大众的俯瞰。

05年,姜文接受专访时,记者拿顾长卫的“孔雀”问姜文:“你觉得顾导通过这部片子想反映什么主题?”

姜文反问记者,“拿主题说事,那是评论家的事。中国现在有很多影片拿出来是散的,摄影、导演、演员好像是用连环画粘在一起。而‘孔雀’拍得是浑然一体,这样的境界很高,也很难做到。”

显然,对电影的主题和意义的不care,是由来已久的态度。电影中,蓝青峰十五年做“局”,电影的节奏和安排,也算步步为营。对观众而言,这个局无论走向国家情怀,还是朴素的杀人偿命,或许都可接受。

但姜文偏偏不如你们愿,半路杀出来,把这个局给砸烂了。“局”的意义是什么?不需要意义。姜文告诉所有人,“古典叙事”不是他追逐的地平线。

为了拍北京城的房顶,他去云南找了块地,搭出四万平米的屋顶,瓦片很容易碎,每次拍完一场飞檐走壁的戏,瓦片都会碎成一地,因此又要重新整理、搭建。

对现实的姜文而言,他给自己和他人打造了一片望不到尽头的“屋顶”,那里可以自由奔跑,可大多数人依旧爬不上这片自由之地。“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都可以算是姜文无拘无束的屋顶。

不过,“邪不压正”的屋顶还是有烟火气的,房子是造在地面上的,“一步之遥”那座大教堂,则是立于云端。那里的风景,只有姜文孤独的看着日落与云海。

语言可自证存在

演员时代的姜文,曾对海外电影节上映的中国电影很不满,参加电影节观影时,一度还想从影厅里逃走,深怕别人知道他是片里的演员。

他认为中国电影最门槛的事都没做好:“中国电影虽然有很多思考在里面,但节奏又慢,颜色也不好,很多电影的技术、手段都没有充分利用上。好多国外电影并不高级,思想性也一般,但是他们的技术做得非常好,就是要声有声,要色有色,光是声音和色彩,你就有很大的享受。”

姜文认为这事儿是可以做好的,“于是我就一直在追求,起码把它做好”,上海电影节有人问他中国电影的变化。他答:“起码现在电影拍得让人乍一看还都像电影,样儿都没错。这其实是挺大一进步,以前连样儿都不是。”

因此,相对于“故事”本身,姜文显然更关心“语言”,看看“邪不压正”每个镜头和画面的质感,每个精致的场景,密度很大,很重。他在“圆桌派”与窦文涛对话时就直言:“难的是,你能不能不讲一个故事。”

故事是标准化的,早写完了,通过故事“表意”和跨出熟知边界,被艺术家视为“有限”的。语言更能彰显野心。从语言角度看,除了对词汇、句式训练带来的审美未知,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往往也代表了作者的可能性。

追求“语言”是伟大作者的第一道门槛。表现在电影中是对细节反复斟酌、反经验的冗长对话,及故事逻辑退居幕后和角色行为驱动力不足。无论“邪不压正”还是“一步之遥”,语言都成为替代电影的主体。

因此,姜文的电影中,语言本身才是节点,是最大的那个“意义”,将表意的主体替换为语言,而不是电影本身,这是姜文电影创作的门槛和追求。所以,语言逻辑构成了整个电影的逻辑。

语言逻辑和故事逻辑不一样。比如,彭于晏在电影中没头没脑的被打了一针,然后拉出了“偷刀,把章盖到女人屁股上”这条重要线索。这些情节是突然出现的,不是小心翼翼铺陈出来的。这不符合故事推进原则,不符合一个复仇者的角色行为。

姜文却这么做了。这条导致剧情急剧走向的线索,是彭于晏毫无目的走到街上,不小心碰倒店铺的下水。不知哪儿跑出来个烟鬼,拿走了他的钱。因为拿不到钱,被免费赠送了一剂鸦片针,带出一系列荒诞情节和行为。

没有交代与伏笔,算得上“任意妄为”。如同上帝在说,彭于晏要遭罪,于是彭于晏就遭了罪。姜文就是那个枉顾故事逻辑的“上帝”。

这也符合姜文看待世界、生活、历史的那种戏谑的世界观。因为在他的眼里,这个世界本来就不严肃的。所以,他的电影中,人之常情的“逻辑”往往是“无效”的。

另一面,在电影的局部是精彩绝伦的:抓烟鬼,烟鬼把钱给了鸦片贩子,他就跟鸦片贩子要钱,伸到窗口内拿钱,可对方不给钱,说是可以免费打针。然后给了彭于晏一针。打了鸦片针的彭于晏,在迷幻中干下一系列导致命运和剧情转折的荒唐事。

这里,视觉逻辑是流畅的,语言是连续性的,有趣的,气味是统一的,前后相接的。这种局部呈现,是姜文巴不得把满汉全席塞进饭盒。试图让观众从故事,回到语言,制造反经验的阅读。

姜文试图通过语言对片段进行排列和连接,重建电影叙述。情节、逻辑和故事,退到幕后。因此,观众试图从故事和逻辑进入电影,很难。

这就导致,我们在电影的阅读中,不得不随时“急刹车”,停下来,来深入内里品位这种“密度”。

从语言角度看,彭于晏“走到街道,挨了一针”,堪称神来之笔。轻松写意,迷离魔幻。所谓历史和大事,姜文用这种戏谑和无所谓的态度告诉大家,都来自琐碎和无常。就像电影中那句暗号“C’estla vie”,意思是“这就是生活”。

语言的目的是,逃出“故乡”和熟知区域,在制造“陌生感官”的道路上,寻找符合经验主义的内里,用大白话讲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然后,突破大众审美,开拓新的边疆。

语言追求这种“美感”的同时,往往表现出反主流、反次序的特点,可是,语言的内部结构,又是被作者进行精致有序排列的。这真的需要大的才华。

语言足够“出色”,可以解构作品的整体性和主题指向。

某种意义上,“语言”的确也可以“自证存在”,让一部没有“意义”的作品找到存在的意义。

因此,对语言投资没有任何问题,浓稠的密度也没问题,姜文的问题是,一方面,因为故事的反逻辑,导致观众无法从故事本身进入电影,另一面,语言体现出来的审美倾向,又没找到反大众深处的“大众共鸣”。因此,观众也无法从语言本身进入,或者说,进入很不容易。

姜文把无限风光和百花盛开,围在高墙内的花园里,然后跟我们说春色满园。这是招来批评的重要原因。

结尾:个人表达同样可以通往大众共鸣​

对迈过那道“门槛”的作者而言,如果没有看到自己的天花板,姜文式的“作”,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许知远问姜文怎么看待“反叛”,姜文对此嗤之以鼻,他说,他只想表达自己。

个人表达和大众之间,通俗理解上的确是相悖的,前者代表了反主流,后者代表了通俗文化。但个人表达,依然可以通过“反大众”,找到伟大的“大众”。

黑泽明当年从“大众娱乐”的角度切进去,切出来一部名留青史的经典。姜文会不会搞出一部中国式的《七武士》。至少,他是很有希望的那个。

可是,如果姜文永远停留于对“词汇和句子”的训练,停留于享受寻找那些隐秘的“分叉的小径”的窃喜,他同样也会杀死自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姜文

  • 一月电影:《你好旧时光》、光线《白夜行》立项,姜文有了新项目
  • 演而优则导的三次浪潮:姜文破局、大咖组盘、腰部演员自救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邪不压正:姜文离杀死自己还有多远

对迈过那道“门槛”的作者而言,如果没有看到自己的天花板,姜文式的“作”,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许知远问姜文怎么看待“反叛”,姜文对此嗤之以鼻,他说,他只想表达自己。

作者:文娱铁锈区

费尽心思打磨每个镜头和场景。

让每个句子都有意义,像金子一样金光肆溢,成为串联片段的那条丝线。可回到作品本身,主题和意义却不重要。这是姜文想要的。

姜文是“讲究人“,如同他在电影里讲的“讲究是根本”。因此画面、配乐、剪辑、演技、台词,场景,道具,都十分讲究。他讲究的“电影语言”。

意义不重要

观影群体一分为二,一边是水,一边是火。

看到姜文讲究之处的人,视其为神。看到姜文不讲究之处的人,视他为神经病。后者将姜文电影主题和整体指向模糊,看作最大的“不讲究”,认为姜文在“臭显摆”,报以恨铁不成钢的“批评”。

其实,艺术史上总有些作品是多意多元的,本身就没有明确的意义,导致外部解读同样是多元多意的。解读无尽,则作品的生命不衰。这种审美趋势,从后现代主义开始,然后越走越远。

因此,不要试图从整体或主题上读懂它们,即便作者本人,未必能看懂自己的作品。因为创作之初,意义和整体指向就不是目的。

姜文上“十三邀”和许知远尬聊。许知远问他,“你在创作过程中,也经常带有一种戏谑吗?”姜文对外部的这种解读,持某种变相承认的态度。许知远接着问,历史就是这么戏谑的?

面对有点儿咄咄逼人的质疑,姜文答:“不是我戏谑。你觉得他们严肃吗?外国历史也不严肃,你看狄更斯写过英国史,他写英国诺曼底的贵族打来打去,最后找着仇人一下把头砍下来,说我终于找到你,报仇了,接着把敌人鼻子都咬下来了。这严肃吗?很不严肃我觉得。”

姜文看待“世界和意义”这种宏大主题,骨子里显示出“不屑”的气味。他似乎觉得这世界本来就不严肃。不严肃,还需要什么意义?既然历史都不严肃,干嘛还要装模作样的赋予它意义呢。

对“邪不压正”在整体上的“意义”,姜文的确很不屑。

“没有意义本身,就是意义”,这是不是姜文的潜台词?

如果是,很符合他的口气。里面也多少有点儿萨特的“存在主义”味道。电影中,明明可以用故事制造意义,可全都被姜文自己有意识的堵上了。

一个打着复仇主题的故事,最后变成对“复仇”意义的消解,或者说,姜文对复仇本身固有的意义不屑一顾,就像对待冰箱里的隔夜菜一样。给你制造意义的期待,在意义呈现过程中消解它。给你点燃火苗的预期,照亮黑暗的中途吹灭它。姜文依旧延续“一步之遥”对大众的俯瞰。

05年,姜文接受专访时,记者拿顾长卫的“孔雀”问姜文:“你觉得顾导通过这部片子想反映什么主题?”

姜文反问记者,“拿主题说事,那是评论家的事。中国现在有很多影片拿出来是散的,摄影、导演、演员好像是用连环画粘在一起。而‘孔雀’拍得是浑然一体,这样的境界很高,也很难做到。”

显然,对电影的主题和意义的不care,是由来已久的态度。电影中,蓝青峰十五年做“局”,电影的节奏和安排,也算步步为营。对观众而言,这个局无论走向国家情怀,还是朴素的杀人偿命,或许都可接受。

但姜文偏偏不如你们愿,半路杀出来,把这个局给砸烂了。“局”的意义是什么?不需要意义。姜文告诉所有人,“古典叙事”不是他追逐的地平线。

为了拍北京城的房顶,他去云南找了块地,搭出四万平米的屋顶,瓦片很容易碎,每次拍完一场飞檐走壁的戏,瓦片都会碎成一地,因此又要重新整理、搭建。

对现实的姜文而言,他给自己和他人打造了一片望不到尽头的“屋顶”,那里可以自由奔跑,可大多数人依旧爬不上这片自由之地。“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都可以算是姜文无拘无束的屋顶。

不过,“邪不压正”的屋顶还是有烟火气的,房子是造在地面上的,“一步之遥”那座大教堂,则是立于云端。那里的风景,只有姜文孤独的看着日落与云海。

语言可自证存在

演员时代的姜文,曾对海外电影节上映的中国电影很不满,参加电影节观影时,一度还想从影厅里逃走,深怕别人知道他是片里的演员。

他认为中国电影最门槛的事都没做好:“中国电影虽然有很多思考在里面,但节奏又慢,颜色也不好,很多电影的技术、手段都没有充分利用上。好多国外电影并不高级,思想性也一般,但是他们的技术做得非常好,就是要声有声,要色有色,光是声音和色彩,你就有很大的享受。”

姜文认为这事儿是可以做好的,“于是我就一直在追求,起码把它做好”,上海电影节有人问他中国电影的变化。他答:“起码现在电影拍得让人乍一看还都像电影,样儿都没错。这其实是挺大一进步,以前连样儿都不是。”

因此,相对于“故事”本身,姜文显然更关心“语言”,看看“邪不压正”每个镜头和画面的质感,每个精致的场景,密度很大,很重。他在“圆桌派”与窦文涛对话时就直言:“难的是,你能不能不讲一个故事。”

故事是标准化的,早写完了,通过故事“表意”和跨出熟知边界,被艺术家视为“有限”的。语言更能彰显野心。从语言角度看,除了对词汇、句式训练带来的审美未知,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往往也代表了作者的可能性。

追求“语言”是伟大作者的第一道门槛。表现在电影中是对细节反复斟酌、反经验的冗长对话,及故事逻辑退居幕后和角色行为驱动力不足。无论“邪不压正”还是“一步之遥”,语言都成为替代电影的主体。

因此,姜文的电影中,语言本身才是节点,是最大的那个“意义”,将表意的主体替换为语言,而不是电影本身,这是姜文电影创作的门槛和追求。所以,语言逻辑构成了整个电影的逻辑。

语言逻辑和故事逻辑不一样。比如,彭于晏在电影中没头没脑的被打了一针,然后拉出了“偷刀,把章盖到女人屁股上”这条重要线索。这些情节是突然出现的,不是小心翼翼铺陈出来的。这不符合故事推进原则,不符合一个复仇者的角色行为。

姜文却这么做了。这条导致剧情急剧走向的线索,是彭于晏毫无目的走到街上,不小心碰倒店铺的下水。不知哪儿跑出来个烟鬼,拿走了他的钱。因为拿不到钱,被免费赠送了一剂鸦片针,带出一系列荒诞情节和行为。

没有交代与伏笔,算得上“任意妄为”。如同上帝在说,彭于晏要遭罪,于是彭于晏就遭了罪。姜文就是那个枉顾故事逻辑的“上帝”。

这也符合姜文看待世界、生活、历史的那种戏谑的世界观。因为在他的眼里,这个世界本来就不严肃的。所以,他的电影中,人之常情的“逻辑”往往是“无效”的。

另一面,在电影的局部是精彩绝伦的:抓烟鬼,烟鬼把钱给了鸦片贩子,他就跟鸦片贩子要钱,伸到窗口内拿钱,可对方不给钱,说是可以免费打针。然后给了彭于晏一针。打了鸦片针的彭于晏,在迷幻中干下一系列导致命运和剧情转折的荒唐事。

这里,视觉逻辑是流畅的,语言是连续性的,有趣的,气味是统一的,前后相接的。这种局部呈现,是姜文巴不得把满汉全席塞进饭盒。试图让观众从故事,回到语言,制造反经验的阅读。

姜文试图通过语言对片段进行排列和连接,重建电影叙述。情节、逻辑和故事,退到幕后。因此,观众试图从故事和逻辑进入电影,很难。

这就导致,我们在电影的阅读中,不得不随时“急刹车”,停下来,来深入内里品位这种“密度”。

从语言角度看,彭于晏“走到街道,挨了一针”,堪称神来之笔。轻松写意,迷离魔幻。所谓历史和大事,姜文用这种戏谑和无所谓的态度告诉大家,都来自琐碎和无常。就像电影中那句暗号“C’estla vie”,意思是“这就是生活”。

语言的目的是,逃出“故乡”和熟知区域,在制造“陌生感官”的道路上,寻找符合经验主义的内里,用大白话讲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然后,突破大众审美,开拓新的边疆。

语言追求这种“美感”的同时,往往表现出反主流、反次序的特点,可是,语言的内部结构,又是被作者进行精致有序排列的。这真的需要大的才华。

语言足够“出色”,可以解构作品的整体性和主题指向。

某种意义上,“语言”的确也可以“自证存在”,让一部没有“意义”的作品找到存在的意义。

因此,对语言投资没有任何问题,浓稠的密度也没问题,姜文的问题是,一方面,因为故事的反逻辑,导致观众无法从故事本身进入电影,另一面,语言体现出来的审美倾向,又没找到反大众深处的“大众共鸣”。因此,观众也无法从语言本身进入,或者说,进入很不容易。

姜文把无限风光和百花盛开,围在高墙内的花园里,然后跟我们说春色满园。这是招来批评的重要原因。

结尾:个人表达同样可以通往大众共鸣​

对迈过那道“门槛”的作者而言,如果没有看到自己的天花板,姜文式的“作”,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许知远问姜文怎么看待“反叛”,姜文对此嗤之以鼻,他说,他只想表达自己。

个人表达和大众之间,通俗理解上的确是相悖的,前者代表了反主流,后者代表了通俗文化。但个人表达,依然可以通过“反大众”,找到伟大的“大众”。

黑泽明当年从“大众娱乐”的角度切进去,切出来一部名留青史的经典。姜文会不会搞出一部中国式的《七武士》。至少,他是很有希望的那个。

可是,如果姜文永远停留于对“词汇和句子”的训练,停留于享受寻找那些隐秘的“分叉的小径”的窃喜,他同样也会杀死自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