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演员兼监制背后逻辑:演员徐峥不是药神,监制徐峥未必不是神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演员兼监制背后逻辑:演员徐峥不是药神,监制徐峥未必不是神药

试图转型做监制的演员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开启跨界之路离不开影视市场的肯定与支持。

作者:水诺

2018年暑期伊始,山争大哥徐峥又火了。一则,徐峥领衔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短短十天有余票房破24亿,豆瓣评分高达8.9。二则,徐峥回归电视荧屏挑战反派角色,在《猎毒人》中扮演起了大毒枭,其表现颇受观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我不是药神》与《猎毒人》一个是大银幕作品,一个是电视剧,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其背后却有着某种相似的影视制作逻辑。这种相似逻辑的外在体现就是——前者的主演徐峥和后者的主演于和伟都不仅仅是主演,徐峥兼任《我不是药神》的监制,于和伟兼任《猎毒人》的艺术总监。

徐峥为何一边反复强调自己并非《我不是药神》的导演,一边却又不遗余力地为电影宣传四处奔波?区区一部电视剧《猎毒人》为何不仅惊动半个娱乐圈为其打Call,还可以邀请到吴秀波、徐峥、侯勇、王劲松等知名老戏骨参与特别出演?这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和艺术规律?

演员的跨界:不想当监制的演员不是好导演​

担任影视作品的导演或监制对于演员来说无疑意味是一次跨界。演员于和伟曾在高希希版《三国演义》中饰演刘备,2017年又因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饰演刘备的死对头曹操而走红。不甘于仅做演员的于和伟在电视剧《猎毒人》兼任了艺术总监,于和伟工作室则参与了剧本统筹。

于和伟不是第一个跨界转型参与制作的电视剧演员。在于和伟之前,早年有范冰冰工作室出品了电视剧《武媚娘传奇》,范冰冰任该剧主演兼制作人。近年有吴秀波担任《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主演和监制,新晋“老干部”靳东是以出品人的身份推出了电视剧《龙器》并担任了该剧的主演。

就这些跨界转型的电视剧演员及其作品而言,一个鲜明的特征是:作品被赋予了鲜明的“主演烙印”。换言之,知名演员参与监制、制片的电视剧作品大多是以其自身人设定位为基点展开创作的。《武媚娘传奇》中的武媚娘自有古装“豪门女星”的贵气和霸气;司马懿一角也与吴秀波本人“隐忍而又风趣”的荧屏形象十分契合。

此种创作思路本身并无问题,但其可能导致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演员本人的戏路窄化;二是作品本身背负过于浓厚的演员本人的个性化色彩。《猎毒人》将大量笔墨放在吕云鹏这一角色身上,而主要女性角色江伊楠的人设却肤浅、扁平,频遭吐槽。吴秀波和范冰冰对于历史角色的描绘更是大大偏离了历史的正常轨迹。

与想要以兼任主演和监制、制片的方式把控剧作的电视剧演员不用,电影演员则倾向于以导演身份直接控制电影创作的命脉。赵薇跨界到电影圈执导《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大获成功。其后,国产电影票房担当徐峥、邓超、黄渤甚至傻根儿王宝强等也都跻身于“电影导演”的行列。

导演不是谁想干,想干就能干,“演员作者电影”的成绩有喜也有忧。到底是国际章最早看清时局,作为国内电影演员转型做监制、制片的先驱者,早在09年有机会深度参与《非常完美》的制作时章子怡只是在主演之外兼任了制作人和监制,而后在《非常幸运》中兼任了出品人和监制,始终并未打过“导演”之位的主意。

公司跨界:成也专业、资源,败也专业、资源​

演员兼任监制现象的背后是各种类型大公司跨界做影视的行业背景。有上市公司转型成为传媒公司,游戏公司拓展影视业务,亦有三只松鼠、58、途牛旅游等品牌想要分一杯羹。

早在7月5日正式上映之前,《我不是药神》自6月点映时已经收获了专业电影人的极高评价。据悉,6月22日至7月10期间,该片的发行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文化)的股价由9.22元一路蹿升至13.56,涨幅32.2%,市值涨约40亿,其间,7月3日和7月4日,北京文化更是连续两日涨停。

这家接连推出了《战狼2》《我不是药神》等爆款电影的公司为何如此独具慧眼?事实上,北京文化原本是一家旅游公司。通过收购,摩天轮公司与工夫影业的合作关系以及摩天轮董事长、前万达影视总经理宋歌,原世纪伙伴的创始人、电视剧投资人娄晓曦以及原浙江星河的法人、金牌经纪人王京花的人脉都成为北京文化的重要资源。

专业人才和行业资源赋予了北京文化以洞若观火的眼光和一窥先机的能力。电影《我不是药神》不仅选题好,剧本佳,有实力演员加盟,更有导演宁浩、资深演员徐峥亲任监制把控整个生产、创作流程。有专业基础厚重、人脉资源丰富的大公司投资,有实力演员、监制加持,《我不是药神》怎能不火?

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蓬勃发展,大量资金涌入影视圈,想要转型做影视的公司绝不只有北京旅游一家,然而并非每家公司都能有如此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行业资源。目前而言,以游戏起家的完美世界和由北京旅游变更而来的北京文化是跨界而成的上市影视公司中的潜力股和佼佼者。而在这转型热潮中,亦不乏力不从心的失败者。

有上市公司试图跨界并购,以东方网络为例,前身为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的东方时代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收购数字电视营运服务提供商中辉乾坤和动漫制作公司水木动画有限公司为起点涉足影视行业。然而该公司投身影视业三、四年以来,并未推出拿得出手的影视作品,被曝2017年亏损2.7亿,且深陷“被质疑财务造假”的困境。

有财大气粗者创办影视公司,陈欧的聚美影视成立近四年才推出了过时总裁剧《温暖的弦》;通灵珠宝董事长沈东军创办了钻石影业有限公司,曾参投《克拉恋人》。然而,毕竟隔行如隔山,《克拉恋人》之后,通灵珠宝参投的《翡翠恋人》深受限韩令影响,钻石影业出品的《归还世界给你》迟迟未播。无疑,专业能力与行业资源的欠缺是影视公司的致命缺陷。

演员监制之于影视剧:是骗子、药商还是药神?​

跨界的演员想要深度参与影视作品的生产与制作,跨界的公司也需要业内人脉为其保驾护航,双方自然一拍即合。然而,曾经跃跃欲试想要转型做导演、创作属于自己的“作者电影”的大咖们又何谓将目光投向了监制一之职?监制到底承担了怎样的功能?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监制不同于制片、制片人。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指出,“监制和制片人在工作范畴上既有交叉又有不同……对制片人与导演进行双重制衡的人选,监制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监制比制片更懂艺术,比导演更懂市场,既能引导投资,也能规约创作。

资深电影人赵军曾指出,监制在电影立项、摄制等多个环节以及影片质量、完成周期、成本把关等多个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恰恰因为监制做出相关判断、考量的能力“都是经验所由,不在于理论,监制所以值得珍惜,就在这里。”

正因为如此,只有导演、制片等处于影视行业中心的专业人士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监制。

虽然并非每个影视演员都能成功转型为监制,但是资深影视演员确实都有成长为监制的人脉基础和专业潜力。目前看来,章子怡、宁浩、徐峥、吴秀波等人是具备监制潜能的。

陈旭光说,“也许,监制是国内电影体制从‘导演中心制’向‘制片人中心制’转变的一个中间过渡产物,但监制制度的成效在近年中国电影生产中的正能量作用是颇为明显的。”英雄不问出处,科班出身的监制也罢,半路出家的监制也罢,能够为中国影视制作把脉、引航的都是好监制。

客观来说,资深演员转行做监制、为影视监制队伍成长贡献力量是件好事。但是,不得不承认地是,跨界转型的演员中也不乏投机分子。事实上,正如徐峥在《我不是药神》中扮演的程勇,身为药商,他是有机会、有渠道接触到医药资源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他有没有能力拿下代理权,二是他有没有心施善于人。

转型做监制或是导演的演员或许很难像不求利益只为救人的药神一样,忘却利益一心献身于艺术创作;但可能会成为张长林一样无人脉且少善念只为骗钱的“假药贩子”,也有可以成为有诉求亦有善念、名利双收的“药商”。演员不是“药神”,但,有心且有力的资深演员或可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的一剂“神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徐峥

  • 2月网剧备案:古装升温、男频起势、尾鱼IP出新剧,徐峥《囧徒》系列通过备案
  • “美丽家园”施工期间,老小区怎样解决“停车难”?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演员兼监制背后逻辑:演员徐峥不是药神,监制徐峥未必不是神药

试图转型做监制的演员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开启跨界之路离不开影视市场的肯定与支持。

作者:水诺

2018年暑期伊始,山争大哥徐峥又火了。一则,徐峥领衔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短短十天有余票房破24亿,豆瓣评分高达8.9。二则,徐峥回归电视荧屏挑战反派角色,在《猎毒人》中扮演起了大毒枭,其表现颇受观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我不是药神》与《猎毒人》一个是大银幕作品,一个是电视剧,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其背后却有着某种相似的影视制作逻辑。这种相似逻辑的外在体现就是——前者的主演徐峥和后者的主演于和伟都不仅仅是主演,徐峥兼任《我不是药神》的监制,于和伟兼任《猎毒人》的艺术总监。

徐峥为何一边反复强调自己并非《我不是药神》的导演,一边却又不遗余力地为电影宣传四处奔波?区区一部电视剧《猎毒人》为何不仅惊动半个娱乐圈为其打Call,还可以邀请到吴秀波、徐峥、侯勇、王劲松等知名老戏骨参与特别出演?这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和艺术规律?

演员的跨界:不想当监制的演员不是好导演​

担任影视作品的导演或监制对于演员来说无疑意味是一次跨界。演员于和伟曾在高希希版《三国演义》中饰演刘备,2017年又因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饰演刘备的死对头曹操而走红。不甘于仅做演员的于和伟在电视剧《猎毒人》兼任了艺术总监,于和伟工作室则参与了剧本统筹。

于和伟不是第一个跨界转型参与制作的电视剧演员。在于和伟之前,早年有范冰冰工作室出品了电视剧《武媚娘传奇》,范冰冰任该剧主演兼制作人。近年有吴秀波担任《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主演和监制,新晋“老干部”靳东是以出品人的身份推出了电视剧《龙器》并担任了该剧的主演。

就这些跨界转型的电视剧演员及其作品而言,一个鲜明的特征是:作品被赋予了鲜明的“主演烙印”。换言之,知名演员参与监制、制片的电视剧作品大多是以其自身人设定位为基点展开创作的。《武媚娘传奇》中的武媚娘自有古装“豪门女星”的贵气和霸气;司马懿一角也与吴秀波本人“隐忍而又风趣”的荧屏形象十分契合。

此种创作思路本身并无问题,但其可能导致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演员本人的戏路窄化;二是作品本身背负过于浓厚的演员本人的个性化色彩。《猎毒人》将大量笔墨放在吕云鹏这一角色身上,而主要女性角色江伊楠的人设却肤浅、扁平,频遭吐槽。吴秀波和范冰冰对于历史角色的描绘更是大大偏离了历史的正常轨迹。

与想要以兼任主演和监制、制片的方式把控剧作的电视剧演员不用,电影演员则倾向于以导演身份直接控制电影创作的命脉。赵薇跨界到电影圈执导《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大获成功。其后,国产电影票房担当徐峥、邓超、黄渤甚至傻根儿王宝强等也都跻身于“电影导演”的行列。

导演不是谁想干,想干就能干,“演员作者电影”的成绩有喜也有忧。到底是国际章最早看清时局,作为国内电影演员转型做监制、制片的先驱者,早在09年有机会深度参与《非常完美》的制作时章子怡只是在主演之外兼任了制作人和监制,而后在《非常幸运》中兼任了出品人和监制,始终并未打过“导演”之位的主意。

公司跨界:成也专业、资源,败也专业、资源​

演员兼任监制现象的背后是各种类型大公司跨界做影视的行业背景。有上市公司转型成为传媒公司,游戏公司拓展影视业务,亦有三只松鼠、58、途牛旅游等品牌想要分一杯羹。

早在7月5日正式上映之前,《我不是药神》自6月点映时已经收获了专业电影人的极高评价。据悉,6月22日至7月10期间,该片的发行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文化)的股价由9.22元一路蹿升至13.56,涨幅32.2%,市值涨约40亿,其间,7月3日和7月4日,北京文化更是连续两日涨停。

这家接连推出了《战狼2》《我不是药神》等爆款电影的公司为何如此独具慧眼?事实上,北京文化原本是一家旅游公司。通过收购,摩天轮公司与工夫影业的合作关系以及摩天轮董事长、前万达影视总经理宋歌,原世纪伙伴的创始人、电视剧投资人娄晓曦以及原浙江星河的法人、金牌经纪人王京花的人脉都成为北京文化的重要资源。

专业人才和行业资源赋予了北京文化以洞若观火的眼光和一窥先机的能力。电影《我不是药神》不仅选题好,剧本佳,有实力演员加盟,更有导演宁浩、资深演员徐峥亲任监制把控整个生产、创作流程。有专业基础厚重、人脉资源丰富的大公司投资,有实力演员、监制加持,《我不是药神》怎能不火?

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蓬勃发展,大量资金涌入影视圈,想要转型做影视的公司绝不只有北京旅游一家,然而并非每家公司都能有如此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行业资源。目前而言,以游戏起家的完美世界和由北京旅游变更而来的北京文化是跨界而成的上市影视公司中的潜力股和佼佼者。而在这转型热潮中,亦不乏力不从心的失败者。

有上市公司试图跨界并购,以东方网络为例,前身为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的东方时代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收购数字电视营运服务提供商中辉乾坤和动漫制作公司水木动画有限公司为起点涉足影视行业。然而该公司投身影视业三、四年以来,并未推出拿得出手的影视作品,被曝2017年亏损2.7亿,且深陷“被质疑财务造假”的困境。

有财大气粗者创办影视公司,陈欧的聚美影视成立近四年才推出了过时总裁剧《温暖的弦》;通灵珠宝董事长沈东军创办了钻石影业有限公司,曾参投《克拉恋人》。然而,毕竟隔行如隔山,《克拉恋人》之后,通灵珠宝参投的《翡翠恋人》深受限韩令影响,钻石影业出品的《归还世界给你》迟迟未播。无疑,专业能力与行业资源的欠缺是影视公司的致命缺陷。

演员监制之于影视剧:是骗子、药商还是药神?​

跨界的演员想要深度参与影视作品的生产与制作,跨界的公司也需要业内人脉为其保驾护航,双方自然一拍即合。然而,曾经跃跃欲试想要转型做导演、创作属于自己的“作者电影”的大咖们又何谓将目光投向了监制一之职?监制到底承担了怎样的功能?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监制不同于制片、制片人。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指出,“监制和制片人在工作范畴上既有交叉又有不同……对制片人与导演进行双重制衡的人选,监制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监制比制片更懂艺术,比导演更懂市场,既能引导投资,也能规约创作。

资深电影人赵军曾指出,监制在电影立项、摄制等多个环节以及影片质量、完成周期、成本把关等多个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恰恰因为监制做出相关判断、考量的能力“都是经验所由,不在于理论,监制所以值得珍惜,就在这里。”

正因为如此,只有导演、制片等处于影视行业中心的专业人士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监制。

虽然并非每个影视演员都能成功转型为监制,但是资深影视演员确实都有成长为监制的人脉基础和专业潜力。目前看来,章子怡、宁浩、徐峥、吴秀波等人是具备监制潜能的。

陈旭光说,“也许,监制是国内电影体制从‘导演中心制’向‘制片人中心制’转变的一个中间过渡产物,但监制制度的成效在近年中国电影生产中的正能量作用是颇为明显的。”英雄不问出处,科班出身的监制也罢,半路出家的监制也罢,能够为中国影视制作把脉、引航的都是好监制。

客观来说,资深演员转行做监制、为影视监制队伍成长贡献力量是件好事。但是,不得不承认地是,跨界转型的演员中也不乏投机分子。事实上,正如徐峥在《我不是药神》中扮演的程勇,身为药商,他是有机会、有渠道接触到医药资源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他有没有能力拿下代理权,二是他有没有心施善于人。

转型做监制或是导演的演员或许很难像不求利益只为救人的药神一样,忘却利益一心献身于艺术创作;但可能会成为张长林一样无人脉且少善念只为骗钱的“假药贩子”,也有可以成为有诉求亦有善念、名利双收的“药商”。演员不是“药神”,但,有心且有力的资深演员或可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的一剂“神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