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全球第一款搭载谷歌安卓系统的手机HTC Dream(G1)正式问世。当时的HTC意气风发,市场份额占比一度高达到21%,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
可惜好景不长,HTC手机业务没能撑过智能手机市场的争夺大战,市场份额一步步跌落至如今的0.68%。最终,谷歌在去年以11亿美元价格收购了HTC原本打造Google Pixel手机团队的员工。
不过,HTC并不打算就此退场。公司保留了手机品牌和部分研发团队,期望能够等待机会重振旗鼓。
在此背景下,HTC U12+应运而生了。
一如既往的3D水漾玻璃机身
界面新闻记者拿到了U12+的陶瓷黑版本,其他还有透明蓝和烈焰红两种版本。
从外观设计上看,HTC U12+和U11+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采用了6英寸的Super LCD屏幕,18:9的全面屏设计,并没有采用当下最流行的“刘海”设计。

不同的是,U12+使用的是3D曲面玻璃屏幕,但不是OPPO Find X那种大弧面,而是在边缘直接进行了直角折叠。如果不仔细看,用户可能会觉得这和U11+的普通2.5D玻璃没什么区别。当然,U12+和U11+还是有显著区别的,前者在前后分别配置了两组双摄像头。

不过,U12+真正展现外观魅力的还是3D水漾玻璃机身。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这种机身背部使用了分光混合成色技术,该技术将高折射率的材料融入玻璃背板中,所以手机背部的光泽变化十分奇特,不同角度的颜色都不一样。

这款陶瓷黑版本U12+看起来更像是棕色或是深蓝色,很少出现纯粹的黑色,并且具有极佳的反射效果,甚至可以当镜子用。


根据官方介绍,透视蓝版本的U12+是半透明机身,更具视觉冲击效果。

放弃实体按键 升级边框触控
HTC U12+是全球首款无实体键的手机。
目前,许多手机已经放弃了Home按键,但连音量键和电源键也一并放弃的却只有U12+。尽管用户依旧能够在熟悉的位置发现类似按键,但它们其实已经取消了机械结构,并和边框连为一体了。比如,用户按压电源键时,U12+会发生震动,示意用户的按压产生了作用,但按键却无法真的被按下去。这些按键被HTC称为“力反馈压感按键”,即通过震动的方式对用户操作做出反馈。

HTC放弃实体键的行为能否引发热潮尚未可知,毕竟这个功能更多是为了配合U12+的边框触控(Edge Sense),有点类似于苹果的3D Touch。这是HTC最具创新的交互手段。
去年5月,HTC U11首次预设了边缘触控功能,而U12+则搭载了功能更加强大的Edge Sense边框触控2.0。这个功能允许用户通过握压、双击边框等方式完成手机的某些操作,比如截屏、照相、启动应用程序等。

从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边框触控功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用。
界面新闻记者将短握压设置为唤醒相机,长握压设置为截图,双击设置为Edge Launcher(边框快捷启动)。除了双击边框,短握压和长握压操作都需要使用很大的力气,否则就无法触发操作,多次握压还会导致手指很疼,而且容易误触屏幕产生其他操作。

除此之外,短握压和长握压的尺度也很难把控,界面新闻记者希望通过长握压触发截图操作时,经常会弹出相机界面。


不过,边框触控无疑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操控手机的方法。在此之前,HTC依然要为这项功能的舒适度进行更多优化。
拍照、游戏两不误
作为当下手机必备功能,HTC U12+在拍摄领域的表现还算不错,在DxOMark上获得了103分(iPhone X是97分,华为P20 Pro是109分),性能不输高端智能手机。
U12+前后共有4个摄像头,分别是800万+8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和1200万+1600万像素的主摄像头。其中,主摄像头支持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和激光对焦,拍照支持1.85倍至2倍光学变焦,数码变焦最高可达10倍,具有单反级背景虚化效果;疾速HDR 2.0功能可以让用户在光线充足或昏暗的场景,都能拍出清晰画质。


除了静态拍照能力,U12+在视频方面的表现也极为出色。手机附带的音源变焦可以针对画面的特定方向强化音源接受,并提供360°全方位录音功能。
除此之外,HTC U12+搭载了骁龙845处理器,还配备了3500mAh的电池,足以畅玩市面上所有大型手游,还配备了“来电勿扰”游戏模式。

不过,U12+算不上纯粹的游戏手机。界面新闻记者体验了较为消耗性能的《王者荣耀》“边境突围”模式,连续试玩1小时候后,游戏能保持稳定的帧数和延迟,但很快就变得特别烫手,可见手机的散热并不出色。

总体来说,HTC U12+算得上一款不错的手机,但5888元的售价还是太贵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