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今年暑假档的最大赢家莫过于由徐峥所主演的影视作品《我不是药神》,截止到7月25日,该电影已经上映了21天之久,票房也达到了29.69亿之多。当《我不是药神》上映到第15天的时候,传奇影业出品、好莱坞巨制《摩天营救》也于国内上映,而在上映首日,《摩天营救》便以单日一亿元的票房成为了票房冠军,同时一举将此前一度保持冠军的《药神》打下宝座,在排片上竟然开始碾压《我不是药神》。
《摩天营救》上映24小时破亿,43小时迅速破2亿,连续两日票房第一,观影人次第一,上映6天票房已达4.6亿多,这种成绩相信让许多国产电影望尘莫及。
虽然北美票房比较惨淡,但中国地区票房足以达到其出品方传奇影业的预期值;据外媒Deadline报道,美国传奇影业完成了一笔额度10亿美元的融资,这笔新的融资取代了此前在2021年到底的5.85亿美元的信贷融资。换言之,传奇影业获得了更多的融资。
虽然明里暗里,传奇影业早就被王健林剔除在万达电影的重组方案之外,但是自身融资的完成和影片的中国票房成功总算让传奇影业找到了一条重新做回自己的出路。《摩天营救》在北美地区大败而归,在中国却有希望冲击1亿美元的票房成绩,这对于传奇来说还是敲响了一个警钟:虽然万达“抛弃”了自己,但是中国市场却并没有,未来自己的影片无论如何变化,恐怕最牢靠的一块市场还是会在中国。
1
剧情如此简单
为什么还能吸引众多的中国观众?
事实上,《摩天营救》并不是一部“高分”电影,它在豆瓣上仅获得了6.6分的评价,甚至还不如姜文执导的《邪不压正》评分高(7.1分),而且从《摩天营救》提前一周在北美上映的票房来看,它的票房数据并不理想,在国外专业的影评网站“烂番茄”上其新鲜度也只有50%(可以理解为评分只有5分)。但在好莱坞电影国内低迷的情况下,如此成绩已经算是相当难得。
就是这样一部口碑和票房在北美均不佳的电影,在国内却获得了非常高的票房,可见国内观众对它的喜爱程度,抛开豆瓣上专业的评分不说,猫眼app上《摩天营救》的观影评分竟然达到了9.2分,而连续三日破亿的表现,《摩天营救》中国市场的票房形势一片大好。这部制片成本高达1.25亿美元,宣发费用也高达数千万美元的好莱坞大片,虽然在北美受挫,但似乎可以凭借中国市场“捞回”成本,并获得不错的利润。
作为一部快餐电影,这部电影的内容很简单——攀爬高达1000米的摩天大楼,打败罪犯,救出自己的家人,甚至还被调侃抄袭小游戏《勇闯魔塔》的剧情。其实不单单和小游戏像,好莱坞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几乎都是这种套路,遇到危机,开外挂闯关,打败反派,救下家人。
难道好莱坞的炒饭就是比较香?当然不是,电影作为影像媒介,除了拓宽其文本价值,还有就是对视觉可能性的挖掘,《摩天营救》这种封闭空间营救的题材设定,80年代的经典电影《虎胆龙威》用过,但本片的节奏更紧凑,特效和剧情逻辑都在水平线上。观看强森的电影,追求的不是剧情上的思考,而是感官上的刺激,就算你看的时候觉得电影有些剧情不科学,但是你走出电影院还是会说一句,好刺激啊。
除了小游戏,导演更坦言《摩天营救》的灵感来自《虎胆龙威》和《火烧摩天轮》,尽管是“借鉴”而来的作品,但是他们能够把电影变成自己的作品,就算他在电影中做一些不合常理的事,也会让人觉得合情合理。
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认为,在国内,这种灾难、动作、英雄类型的电影其实基本一年都没有一两部。所以,只能依靠海外进口片,尤其是好莱坞电影来填补市场饥渴。
2
电影的粉丝经济怎么玩?
粉丝愿意给这场电影带来什么?
坦白说,现在的后宫粉亲妈粉后妈粉癫狂粉们,他们真的很舍得花钱。
粉丝所能做的不仅仅是贡献真金白银给票房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乐意去制造社会话题。有秩序地把偶像捧上热门话题,启动刷屏模式,引来全民关注,这种营销力量岂是一般宣传公司可比?
而“粉丝经济”影响下什么人会走进电影院呢?除了粉丝,影迷,普通观众,还有看热闹的。在“社群时代”的带领下,一场舆论往往是被有组织地发起,间接带动了票房的增长,这就是粉丝社群所具备的价值潜力。
主角的观众吸引力很强大,巨石强森从《速度与激情》系列开始,就在内地渐渐有了很多粉丝。之后的《末日崩塌》《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狂暴巨兽》都在内地上映,且很受欢迎。票房、口碑都不算差,甚至良好。
不置可否,IP效应、明星效应的确可以给电影平添不少票房。一部电影,也许只要有一个粉丝量巨大的明星参演,它就有可能创造出高性价比票房。
3
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中仓片
都要了解粉丝的需求
岩石强森主演的《摩天营救》在中国地区票房打响开门红,三天三亿,有望成为暑期档仅次于《我不是药神》的第二名,但是其北美票房却一片惨淡,票房收入目前还不到3000万美元,远远落后于预期,并且这部电影在其他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很一般,在57个放映市场仅拿到了4000万多万美元的票房。
换算一下,中国地区以外的票房大概不过也就4亿多人民币的水准,很有可能这部《摩天营救》又将成为一部由中国票房主导的好莱坞“中仓片“。
事实上,中国电影市场的体量在逐年增大,已经超过北美市场的60%,好莱坞影片在中国的收入可以和北美地区相比已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那么,中国电影和中仓影片到底谁能干掉谁?中国并不缺少好的电影及电影人,只是从现在市场环境看,资方可以改变规则、外行话语权过大、相关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丛生。
电影究竟“是商品还是艺术品”这个问题,估计一直到人类灭绝都不会得出统一的答案。但如果想要自身市场繁荣发展,就必须要搞清楚你的主力消费群体需求是什么。想想就不难发现,这个群体当下面临的,是生活的压力,要买房子、买车、养活家人,在每天都面临被现实生活教育、折磨的情况下,难道还指望他们花两个小时进电影院继续受教育?所以,或许对于他们来说,进电影院更多就是两个目的:跟上潮流or发泄压力。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