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熊猫直播30亿“卖身”?独家回应:在商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熊猫直播30亿“卖身”?独家回应:在商谈

熊猫直播正在经历一场浩劫,王思聪可能要永远抛弃他了。

近日,熊猫直播对之前30亿“卖身”的传言给出回应:近期确实有资本运作,但交易方不是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交易性质为融资或整体出售,具体的信息暂时不方便对外透露,最后的结果将在两个月内对外公布。

对此,麻辣娱投也联系到熊猫直播内部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负责这次资本项目的是熊猫直播COO张菊元,目前一切还在商谈中,关于具体涉及哪些合作公司,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方便告知,从成立时的光鲜亮丽,到突然被爆出“卖身”消息,熊猫直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早在6月23日起,熊猫直播就深陷“资金链断裂”的传言。网曝自今年年初,熊猫直播开始拖欠合作公会工资,甚至熊猫直播员工工资都无法按时结算,并且已有多位头部主播出走熊猫。对此熊猫公关部称,“资金链断裂纯属谣言,熊猫下一轮融资现在已经到了非常末尾的时期,很快就会公布消息。”但直到现在,这笔融资还没有着落。

为了了解熊猫直播的融资历程,麻辣娱投通过企查查获取了熊猫的融资记录,并与斗鱼、虎牙三个平台进行对比,通过对比,麻辣娱投发现,自平台成立以来,斗鱼、虎牙都保持在每年两次的融资频率,且每次融资金额均过亿,熊猫直播2017年也拿到了两笔融资,最后一笔融资在2017年5月,时隔一年,再看到熊猫在资本方面的动态却变成了欠薪、资金链断裂。

熊猫直播融资进程

斗鱼融资进程

虎牙融资进程

当时,熊猫直播COO张菊元还出面澄清,表示公司的C轮融资金额将在10亿元以上,之后这一融资就再没音讯。7月份,熊猫直播30亿“卖身”的消息传开并被官方证实(可能出售也可能是融资)。

此时业内的普遍看法是,熊猫直播融不到钱了。

熊猫直播成立不到3年,从大手笔挖角优质直播到缺乏资金运营平台,不仅融资困难,就连创始人王思聪也急于甩手走人,熊猫内部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所有人都不看好该平台呢?

1

缺乏运营能力,熊猫盈利成难题

熊猫直播从入局开始,凭借强大的财力四处挖角,构建出一个阵容强大的主播阵容。大批量引进头部主播可以看出熊猫直播对优质资源的重视,但却忽略了平台整体内容的协调性,这点与虎牙斗鱼的运营方式不同。

完成优质直播的引进后,熊猫直播认为自己的内容生态基本已经建立,在对小主播的招募上显得有些随意。

而斗鱼、虎牙除了关注头部主播之外,还招募了大量腰部主播,这些腰部主播不但丰富了直播内容,还拥有成为头部直播的潜力,这些平台完善了自我造血能力,避免出现大部分优质主播不再续约,平台陷入流量枯竭的尴尬境地。这就是为什么在平台大战后,斗鱼能很快恢复状态的原因。

如果说熊猫直播因为刚入行,还没有总结出像斗鱼虎牙那些资深平台的商业打法,那么对于主播工作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就是运营能力欠佳的问题。有用户反映,熊猫主播的直播时间不固定,很多时候打开熊猫都找不到想看的直播内容。

造血能力弱,运营理念走偏使得熊猫内部出现致命短板,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此外,熊猫的品牌建设也令人诟病。

熊猫直播在品牌建设上过于关注“人”。虽然名人效益确实能为平台赢得不少关注度,但这只是短期的,之前热力赛车请来TFBOYS做代言人也没能吸引多少流量,用户粘度也没得到大幅提升。没有品牌曝光是最大的问题,而斗鱼、虎牙在媒体资源、活动曝光上投入资源颇多,相较而言,熊猫过于低调,这并不是说熊猫没有在品牌建设上做出的努力与投入,但主要依靠王思聪,明星和热门主播营造话题远远不够,在当下,不做广告宣传的企业一定会缺乏知名度,拿抖音举例,如今抖音的体量已经发展到如此庞大的规模,但抖音仍然没有停止广告投放。对比来看,熊猫对品牌外现的重视程度较低。

2

被资本遗弃的熊猫直播

如果斗鱼和虎牙没做出现在的成绩,熊猫可能会好过一些。

2017年初,斗鱼宣布平台实现盈利,虎牙今年递交的招股书中则显示该平台在2017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此后不久,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其2018年第一季度也较上年同期扭亏,也就是说虎牙已经连续两季度盈利,脱离了游戏直播只赔不赚的标签,虎牙和斗鱼已经成为行业标杆,而熊猫则深陷欠薪的负面新闻中,没有任何的向好形式,比如对于平台来说最重要的流量。

在直播行业,没有流量就意味着没有未来,从这个指标来看,熊猫一直处于劣势。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斗鱼直播、YY和虎牙直播过去半年的DAU均值分别为670.8万、580.6万和474.6万,名列前三,而熊猫直播仅272.9万。

取数周期:2017.9-2018.2 

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 

此外,在新增用户方面,半年时间熊猫仅增长12.3万,与YY、斗鱼和虎牙相比,差距甚远。

 

取数周期:2017.9-2018.2

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

人们常说投资是一场赌博,但又不完全是。做了多年游戏业务的腾讯,直到2018年3月才对游戏直播进行投资,投资对象正是刚刚出现盈利趋势后的斗鱼和虎牙。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近期企业开始扎堆上市,一级市场已经厌倦做无底洞的烧钱投资。

在这样毫无优势的情况下,熊猫在融资上必然会受挫。

3

直播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

王思聪的介入对于游戏行业来讲不知道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有业内人士表示,直播行业发展初期的时候,主播的薪酬在一两万左右,跟普通白领差不多。直到2016年,熊猫直播等平台入局后,抢人大战导致主播的薪酬倍增,头部主播每年薪水达到百万甚至千万。

为了不掉队,几乎每家平台都开始拼命砸钱聘用头部主播,于是欠债成了直播行业的标签。

当时,游戏直播行业引人关注的要数龙珠被苏宁收购后,创始人用大半年时间清偿3.8亿债务的新闻。在2016年到2017年间,直播行业的公司从两三百家直接降到了目前二三十家,九成直播公司在这轮烧钱大战中倒闭。

有业内人士表示,烧钱是行业的必经阶段,只有当平台最终只剩下两三家,整个行业才可能进入盈利阶段,并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熊猫直播的入局加速了整个行业的洗牌进度,但是由于没有做好平台布局,熊猫自己先败下阵来,也算是给其他平台提供了些行业经验吧。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熊猫直播30亿“卖身”?独家回应:在商谈

熊猫直播正在经历一场浩劫,王思聪可能要永远抛弃他了。

近日,熊猫直播对之前30亿“卖身”的传言给出回应:近期确实有资本运作,但交易方不是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交易性质为融资或整体出售,具体的信息暂时不方便对外透露,最后的结果将在两个月内对外公布。

对此,麻辣娱投也联系到熊猫直播内部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负责这次资本项目的是熊猫直播COO张菊元,目前一切还在商谈中,关于具体涉及哪些合作公司,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方便告知,从成立时的光鲜亮丽,到突然被爆出“卖身”消息,熊猫直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早在6月23日起,熊猫直播就深陷“资金链断裂”的传言。网曝自今年年初,熊猫直播开始拖欠合作公会工资,甚至熊猫直播员工工资都无法按时结算,并且已有多位头部主播出走熊猫。对此熊猫公关部称,“资金链断裂纯属谣言,熊猫下一轮融资现在已经到了非常末尾的时期,很快就会公布消息。”但直到现在,这笔融资还没有着落。

为了了解熊猫直播的融资历程,麻辣娱投通过企查查获取了熊猫的融资记录,并与斗鱼、虎牙三个平台进行对比,通过对比,麻辣娱投发现,自平台成立以来,斗鱼、虎牙都保持在每年两次的融资频率,且每次融资金额均过亿,熊猫直播2017年也拿到了两笔融资,最后一笔融资在2017年5月,时隔一年,再看到熊猫在资本方面的动态却变成了欠薪、资金链断裂。

熊猫直播融资进程

斗鱼融资进程

虎牙融资进程

当时,熊猫直播COO张菊元还出面澄清,表示公司的C轮融资金额将在10亿元以上,之后这一融资就再没音讯。7月份,熊猫直播30亿“卖身”的消息传开并被官方证实(可能出售也可能是融资)。

此时业内的普遍看法是,熊猫直播融不到钱了。

熊猫直播成立不到3年,从大手笔挖角优质直播到缺乏资金运营平台,不仅融资困难,就连创始人王思聪也急于甩手走人,熊猫内部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所有人都不看好该平台呢?

1

缺乏运营能力,熊猫盈利成难题

熊猫直播从入局开始,凭借强大的财力四处挖角,构建出一个阵容强大的主播阵容。大批量引进头部主播可以看出熊猫直播对优质资源的重视,但却忽略了平台整体内容的协调性,这点与虎牙斗鱼的运营方式不同。

完成优质直播的引进后,熊猫直播认为自己的内容生态基本已经建立,在对小主播的招募上显得有些随意。

而斗鱼、虎牙除了关注头部主播之外,还招募了大量腰部主播,这些腰部主播不但丰富了直播内容,还拥有成为头部直播的潜力,这些平台完善了自我造血能力,避免出现大部分优质主播不再续约,平台陷入流量枯竭的尴尬境地。这就是为什么在平台大战后,斗鱼能很快恢复状态的原因。

如果说熊猫直播因为刚入行,还没有总结出像斗鱼虎牙那些资深平台的商业打法,那么对于主播工作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就是运营能力欠佳的问题。有用户反映,熊猫主播的直播时间不固定,很多时候打开熊猫都找不到想看的直播内容。

造血能力弱,运营理念走偏使得熊猫内部出现致命短板,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此外,熊猫的品牌建设也令人诟病。

熊猫直播在品牌建设上过于关注“人”。虽然名人效益确实能为平台赢得不少关注度,但这只是短期的,之前热力赛车请来TFBOYS做代言人也没能吸引多少流量,用户粘度也没得到大幅提升。没有品牌曝光是最大的问题,而斗鱼、虎牙在媒体资源、活动曝光上投入资源颇多,相较而言,熊猫过于低调,这并不是说熊猫没有在品牌建设上做出的努力与投入,但主要依靠王思聪,明星和热门主播营造话题远远不够,在当下,不做广告宣传的企业一定会缺乏知名度,拿抖音举例,如今抖音的体量已经发展到如此庞大的规模,但抖音仍然没有停止广告投放。对比来看,熊猫对品牌外现的重视程度较低。

2

被资本遗弃的熊猫直播

如果斗鱼和虎牙没做出现在的成绩,熊猫可能会好过一些。

2017年初,斗鱼宣布平台实现盈利,虎牙今年递交的招股书中则显示该平台在2017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此后不久,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其2018年第一季度也较上年同期扭亏,也就是说虎牙已经连续两季度盈利,脱离了游戏直播只赔不赚的标签,虎牙和斗鱼已经成为行业标杆,而熊猫则深陷欠薪的负面新闻中,没有任何的向好形式,比如对于平台来说最重要的流量。

在直播行业,没有流量就意味着没有未来,从这个指标来看,熊猫一直处于劣势。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斗鱼直播、YY和虎牙直播过去半年的DAU均值分别为670.8万、580.6万和474.6万,名列前三,而熊猫直播仅272.9万。

取数周期:2017.9-2018.2 

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 

此外,在新增用户方面,半年时间熊猫仅增长12.3万,与YY、斗鱼和虎牙相比,差距甚远。

 

取数周期:2017.9-2018.2

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

人们常说投资是一场赌博,但又不完全是。做了多年游戏业务的腾讯,直到2018年3月才对游戏直播进行投资,投资对象正是刚刚出现盈利趋势后的斗鱼和虎牙。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近期企业开始扎堆上市,一级市场已经厌倦做无底洞的烧钱投资。

在这样毫无优势的情况下,熊猫在融资上必然会受挫。

3

直播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

王思聪的介入对于游戏行业来讲不知道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有业内人士表示,直播行业发展初期的时候,主播的薪酬在一两万左右,跟普通白领差不多。直到2016年,熊猫直播等平台入局后,抢人大战导致主播的薪酬倍增,头部主播每年薪水达到百万甚至千万。

为了不掉队,几乎每家平台都开始拼命砸钱聘用头部主播,于是欠债成了直播行业的标签。

当时,游戏直播行业引人关注的要数龙珠被苏宁收购后,创始人用大半年时间清偿3.8亿债务的新闻。在2016年到2017年间,直播行业的公司从两三百家直接降到了目前二三十家,九成直播公司在这轮烧钱大战中倒闭。

有业内人士表示,烧钱是行业的必经阶段,只有当平台最终只剩下两三家,整个行业才可能进入盈利阶段,并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熊猫直播的入局加速了整个行业的洗牌进度,但是由于没有做好平台布局,熊猫自己先败下阵来,也算是给其他平台提供了些行业经验吧。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