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进红砖美术馆就相遇了埃利亚松,那个原本遥远无边的宇宙之景居然被他用光影幻化的方式浓缩并展开。在可以触摸的宇宙想象中,我内心只有一个声音:“舞蹈吧,宇宙看得见……”
——高艳津子
7月23日晚,红砖美术馆携手北京现代舞团共同推出的“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展览特别互映项目《形隐·不离》在红砖美术馆首演。装置作品与舞蹈艺术这一动一静的碰撞,两位在各自领域都极富热情与表达欲的创作者的相遇,让每一位观众忘却了北京倾盆如柱的大雨。
作为“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展览的特别互映项目,《形隐·不离》由高艳津子编舞,北京现代舞团全员演出,共分为《光》、《风》、《影》和《水》四件演出作品。在演展现场,基于身体直觉和独特视角的舞蹈,在埃利亚松光色气象的“自然剧场”中次第上演,与观众零距离共振。
《光》

舞者们身装黑衣,从第三视角看去象繁忙的蚂蚁,在奔跑与旋转中追逐、挣扎、梦想与爱。观者也参与到表演当中,仿佛这些奔忙的身影上就附着着自己的灵魂。
《影》
影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心灵照见,它即是人与自己的相伴也是神与魔的存在。舞者们象一群城市幽灵,在自顾行走或茫然发呆的人群中游动,寻找记忆和制造故事……
《风》
舞者走在人群中,心却生活在云处,当相遇召唤的风,她就以舞的方式穷尽全力的倾巢而动……
《水》
全程1小时30分钟的表演几乎让每一位观众都凝神注视,在自然、风与光的感召,在舞者自由奔放的灵魂中迸发出的生命力和最原始的美感,让人们被震动,也在最后环节结束之后久久回味。“矮大紧”高晓松老师更是在观看之后对高艳津子的表演发出如是评价:“ 在艺术里,你是现代的,在世俗里,你是古典的。”

多年来,埃利亚松不仅关注艺术创作本身,更加关注观众如何理解感官体验,以及这种体验如何激发变革。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者曾以舞蹈为媒介参与到埃利亚松的作品生成中,包括伦敦泰特美术馆涡轮大厅的《气候计划》、达拉斯那西尔雕塑中心的作品《不确定的美术馆》及巴黎先贤祠广场前的《冰钟》等。另外,他曾使用镜子和彩色屏幕的组合为韦恩·麦克格雷格(Wayne McGregor)的芭蕾舞剧《密码之树》(2017)创作抽象舞台场景。
在开幕式上,著名音乐家、现代派作家刘索拉作为北京现代舞团的顾问首先发言。她谈到,从皮娜·鲍什的舞蹈开始,她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的美,女性不再是被观赏者,而是完整的人性的袒露者。正是这样的新时代让我们看见了高艳津子,她“永远感觉她的舞蹈让宇宙可以看到”,让我们感受到挣扎出她身体的血液和筋骨。
图片提供 / 红砖美术馆
演出信息
公众场时间:7月27日-7月29日
地址:北京红砖美术馆
舞蹈时长:1小时30分钟(19:30-21:00)
公众场次:
7月27日18:30-21:30
7月28日18:30-21:30
7月29日18:30-21:30
招募观众:80人/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