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集中持股还是分散投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集中持股还是分散投资

作为非职业投资者,维护一个行业的能力圈已经比较吃力,更不要说涉足多个不同的行业建立能力圈。

红刊财经 ice-招行谷子地

集中持股还是分散投资是投资者经常要面对的一个抉择。这个问题其实相当于问你是希望以较低的风险获取较平庸的收益,还是以较高的风险获取较高的收益。分散投资的好处是不容易被黑天鹅一次击倒,也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低风险相对也意味着低收益,大量标的分散投资的结果就是收益和风险都趋向于指数基金。

我经常看到初入市场的投资者,总共十几万本金,分散到8至10只股票上。问他为什么买这么多,他回答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防止风险。我听到这种回答是又好气又好笑。姑且不论这种策略会增加多少交易成本,就算放到一个篮子里,十几万鸡飞蛋打了又能怎么样?

所谓风险是那种你碰上永世翻不了身的,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十几万不过就是2、3年的事情。我特别想问这些投资者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股票作为投资方向?投资股票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从2005年入市至今将近14年,基本上每天要花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去检索和阅读信息,再把这些信息跟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验证形成自己的知识库。如果我花了如此多的时间,只是为了追求一个和指数基金接近的收益,那么我不如直接投资ETF300或者红利指数拉倒,何必费心费力研究市场和公司?

所以,答案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期望通过自己的学习超越市场均值。但是想做到这一点,真的非常非常困难。

投资人必须建立自己的能力圈。巴菲特一直跟他的信徒强调能力圈的重要,只有建立了能力圈,你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才能超越市场的均值。但是,建立一个能力圈谈何容易。我投资招行10多年,每天搜集和阅读大量关于银行业的信息,每一份定期报告都要反复阅读好几遍。经过了大量的信息摄入,反复思考感悟后,直到最近2到3年才勉强建立起银行业的能力圈。我才逐渐认识到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那里,哪些是好银行哪些是坏银行,才逐渐认识到行业的动态对于我选择的公司会产生什么影响。

作为非职业投资者,维护一个行业的能力圈已经比较吃力,更不要说涉足多个不同的行业建立能力圈。在不是自己能力圈范围内进行投资无异于裸奔。在自己能力圈有限的情况下,选择自己能力圈内最优秀的企业长期投资对于多数非职业投资者才是正道。因此,我一直强调绝大多数非职业投资人应该集中投资而不是分散投资。只有建立了自己的能力圈,你才会知道什么价格是有价值的,什么价格是泡沫。相比于把鸡蛋放在10个够不着的篮子里,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小心地看护好,每天都去检查篮子有没有风险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举个例子说明分散持股和相对集中持股的效果。我同事老A也是个老股民了,他遵从的是分散投资不精研的策略。2014年牛市启动前市值有50万以上,但是他的持仓股票数超过20个。行业涵盖金融、地产、锂电池、消费等多个领域,基本上市场关注的热点他都有一点。牛市开启,他那里可热闹了,今天一个涨停,明天一根大阳线,午饭时间给没炒股的同事吹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而我的资金基本就蹲在银行股上,总共持仓只有5只银行股,主力是招行和建行,另外3只银行是观察仓。

前几天碰见老A,问他股票做得如何?他说马马虎虎,这几年虽然没亏钱,但也没挣到什么大钱。我很诧异,热点大牛股在他的股票池内很多啊,问他缘由。他说,牛股是抓了一些,但是涨了没多久就换了,你们只看到我涨的好的,有些不好的亏30%也不少,综合到一起几年下来没亏没赚吧。我心里一阵唏嘘,对比我的持仓招行帮我赚了大钱,建行赚了小钱,其他几个虽然有点亏损但是也不影响大局。之所以我能守住招行好几年,关键就是在于我在银行业建立的能力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不打算投入太多精力研究投资的人,完全可以直接购买场内的ETF基金。ETF基金的好处是严格跟踪指数,交易成本低,管理费用低。对于初入市场本金较小的投资者应该以集中投资为主,并力图在几年内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圈。对于浸淫市场多年,并且建立起多个能力圈后,如果市值超过10年税后收入后可以考虑在能力圈内适度分散。

注:作者系某合资IT公司技术经理,银行股投资达人,招商银行忠实坚守者,雪球人气用户@ice_招行谷子地,微信自媒体@价投谷子地博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集中持股还是分散投资

作为非职业投资者,维护一个行业的能力圈已经比较吃力,更不要说涉足多个不同的行业建立能力圈。

红刊财经 ice-招行谷子地

集中持股还是分散投资是投资者经常要面对的一个抉择。这个问题其实相当于问你是希望以较低的风险获取较平庸的收益,还是以较高的风险获取较高的收益。分散投资的好处是不容易被黑天鹅一次击倒,也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低风险相对也意味着低收益,大量标的分散投资的结果就是收益和风险都趋向于指数基金。

我经常看到初入市场的投资者,总共十几万本金,分散到8至10只股票上。问他为什么买这么多,他回答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防止风险。我听到这种回答是又好气又好笑。姑且不论这种策略会增加多少交易成本,就算放到一个篮子里,十几万鸡飞蛋打了又能怎么样?

所谓风险是那种你碰上永世翻不了身的,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十几万不过就是2、3年的事情。我特别想问这些投资者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股票作为投资方向?投资股票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从2005年入市至今将近14年,基本上每天要花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去检索和阅读信息,再把这些信息跟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验证形成自己的知识库。如果我花了如此多的时间,只是为了追求一个和指数基金接近的收益,那么我不如直接投资ETF300或者红利指数拉倒,何必费心费力研究市场和公司?

所以,答案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期望通过自己的学习超越市场均值。但是想做到这一点,真的非常非常困难。

投资人必须建立自己的能力圈。巴菲特一直跟他的信徒强调能力圈的重要,只有建立了能力圈,你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才能超越市场的均值。但是,建立一个能力圈谈何容易。我投资招行10多年,每天搜集和阅读大量关于银行业的信息,每一份定期报告都要反复阅读好几遍。经过了大量的信息摄入,反复思考感悟后,直到最近2到3年才勉强建立起银行业的能力圈。我才逐渐认识到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那里,哪些是好银行哪些是坏银行,才逐渐认识到行业的动态对于我选择的公司会产生什么影响。

作为非职业投资者,维护一个行业的能力圈已经比较吃力,更不要说涉足多个不同的行业建立能力圈。在不是自己能力圈范围内进行投资无异于裸奔。在自己能力圈有限的情况下,选择自己能力圈内最优秀的企业长期投资对于多数非职业投资者才是正道。因此,我一直强调绝大多数非职业投资人应该集中投资而不是分散投资。只有建立了自己的能力圈,你才会知道什么价格是有价值的,什么价格是泡沫。相比于把鸡蛋放在10个够不着的篮子里,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小心地看护好,每天都去检查篮子有没有风险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举个例子说明分散持股和相对集中持股的效果。我同事老A也是个老股民了,他遵从的是分散投资不精研的策略。2014年牛市启动前市值有50万以上,但是他的持仓股票数超过20个。行业涵盖金融、地产、锂电池、消费等多个领域,基本上市场关注的热点他都有一点。牛市开启,他那里可热闹了,今天一个涨停,明天一根大阳线,午饭时间给没炒股的同事吹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而我的资金基本就蹲在银行股上,总共持仓只有5只银行股,主力是招行和建行,另外3只银行是观察仓。

前几天碰见老A,问他股票做得如何?他说马马虎虎,这几年虽然没亏钱,但也没挣到什么大钱。我很诧异,热点大牛股在他的股票池内很多啊,问他缘由。他说,牛股是抓了一些,但是涨了没多久就换了,你们只看到我涨的好的,有些不好的亏30%也不少,综合到一起几年下来没亏没赚吧。我心里一阵唏嘘,对比我的持仓招行帮我赚了大钱,建行赚了小钱,其他几个虽然有点亏损但是也不影响大局。之所以我能守住招行好几年,关键就是在于我在银行业建立的能力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不打算投入太多精力研究投资的人,完全可以直接购买场内的ETF基金。ETF基金的好处是严格跟踪指数,交易成本低,管理费用低。对于初入市场本金较小的投资者应该以集中投资为主,并力图在几年内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圈。对于浸淫市场多年,并且建立起多个能力圈后,如果市值超过10年税后收入后可以考虑在能力圈内适度分散。

注:作者系某合资IT公司技术经理,银行股投资达人,招商银行忠实坚守者,雪球人气用户@ice_招行谷子地,微信自媒体@价投谷子地博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