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现在户外旅行圈
有一个让人很无奈的现象:
我们头次听说的好地方
大多不是从正面得知的
而是因遭受到生态破坏问题,导致
管制!
限客!
禁入!
太黑色幽默了。
1
有多少人知道普若岗日冰川?
普若岗日冰川,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位于可可西里的最南端,除南、北极外的世界第三大冰川。这里冰川、湖泊、沙漠相伴相生,三位一体,很是罕见。图/米修图雅
直到它公布
▼
有多少人知道“天神的后花园”
——年宝玉则?
年保玉则被称作“天神的后花园”,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索呼日麻乡境内,是巴颜喀拉山的最高峰,山峰长40公里,宽25公里,主峰海拔5369米,2005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图/黑客
直到它公布
▼
那些还未到达
就宣布“禁令”的户外天堂
又岂止上述两个...
青海湖的鸟岛和沙岛
去年8月29日起,青海湖的两大王牌
鸟岛景区和沙岛景区关停
停止一切旅游经营活动
青海湖鸟岛地处青海湖的西北部,面积0.8k㎡,近年来由于注入的水量少于蒸发量,湖水逐渐下降,基本上已成为半岛。在长约500m,宽约150m的鸟岛上栖息着近十万只候鸟,堪称“鸟的王国”。
每年四月,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的班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鸬鹚等十多种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秋天,它们又携儿带女飞回南方。
沙岛位于青海湖东北部,海晏县境内,是湖中最大的岛屿,长约13公里,最宽处2.8公里,面积18.00平方公里。
岛上最高点海拔3252米,高出湖面58米,颇象一个新月型大沙丘,是湖中沙垄突出水面受风沙作用堆积而成的,恰似一个新月新型沙丘漂浮在水面上,为湖中的一大奇观。
今年夏天
为维护周边生态系统
鸟岛景区和沙岛景区继续停止对外营业
▼
扎陵湖、鄂陵湖
在广袤的青藏高原北部,有着万里黄河第一县--玛多,散布着大片湿地湖泊。
玛多县城以上约2万多平方公里的黄河源区,附近便是黄河源鼎鼎大名的两湖一碑:鄂陵湖&扎陵湖&湖边的牛头碑。图/《中国国家地理》
黄河源区示意图 / 制作@《自驾地理》
2018年5月22日
青海省玛多县发布通告:为保护黄河源头
禁止一切单位和个人随意进入
扎陵-鄂陵湖、星星海自然保护区旅游
▼
除此之外
还有八一冰川
海陀山、门源岗什卡地区...
都在今年采取禁游令!!
从发 现到“消 失”
这个过程,是不是太快了点?!
2
你知道“天空之镜”吗?
天空之镜:很难分辨出湖泊的终点和云层的开始
盐湖常年有很浅的积水
水面平整,湖的面积也足够大
使得光线充足的情况下
可以很轻易地出现反射效果
由于盐滩上所呈现的天空与地面
融为一体的画面太过梦幻
所以称之为“天空之镜”
玻利维亚波托西省西部高原内有一个:
乌尤尼盐沼
澳洲有一个:
墨尔本的蒂勒尔湖
咱们中国也有一个:
茶卡盐湖
▼
摄影@一蕊Aries
摄影@一蕊Aries
很美好是吗
可是近日,它成了这样...
@VV冬九
7月30日
“天空之境”茶卡盐湖正值旅游旺季
湖面走廊上的游客无视垃圾桶
竟将穿过的鞋套遍地乱扔
加重了环卫工的工作量
据景区环卫工人介绍
为收捡这些垃圾
他们每天要工作13个小时
高峰期一天清12吨的垃圾!
本应纯洁无暇的“天空之镜”
成了垃圾场
讽刺不?
其实近年来
随着茶卡盐湖的名气越来越大
环境被破坏、景区接待力不够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景区早于去年11月1日不得不闭园改造
直到今年4月26日才正式重新开园了
现在这是
又要逼着“天空之镜”关闭吗?
那些还不知道茶卡盐湖的人
又要通过景区关闭的消息
来得知这个地方吗?
发现即意味着“消失”
难道这就是中国独特的“国情”吗?
这到底是景区的问题
还是游客的问题?
我们总是渴望发现一个秘境、净土
可这个地方往往会被蜂拥而至
像夏花经过短暂的灿烂后迅速凋零
难道我们的发现,是为了让它毁灭?
你能想象吗?这是以美景著称的川藏线。图/林鹏
3
悲观之余
好在还有很多热爱自驾旅行的人
他们没有怨言地
在用自己的行动来对抗这种“现象”
2017年
90后江西小伙林鹏单车环游中国
一人一车连续骑行10个多月
行程27000多公里,行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在西藏珠峰大本营周边
四处散布的垃圾触痛了他的心
“我上次在珠峰大本营周边看到
垃圾真的非常多
路面上、河沟里都是垃圾
让我内心觉得十分难受。”
于是今年4月19日,林鹏再次出发
孤身一人前往川藏线
开始了他的环保之旅
“一方面是看到很多漂亮地方被污染
我就一直想到说要不要走一趟
专门为环保而走。
还一个就是之前骑单车环游
遇到好多好心人给予我很多帮助
也希望通过这件事做回馈。”
三轮车标语上写着:最美的净土,是人的心
一辆二手三轮车
一双手套,一把火钳
每天徒步20多公里
在川藏线上整整捡了两个月垃圾
两个多月来,林鹏每天捡垃圾
越来越多的路人、驴友加入他
和他一同行动、倡议
不止林鹏
其实还有更多的户外爱好者
希望用身体力行来改变这种
从“发现到消失”的现状
随身携带垃圾袋,把垃圾带走。图/古越
前段时间
有一项火遍欧美的运动项目叫
Plogging
把plucking(捡拾)与
jogging(慢跑)混搭起来
在慢跑的同时,顺手把垃圾清走
“有人随意在扔,有人在用心捡。”
为了给下一代留住美丽净土
不管是游客还是驴友
请大家爱护一切自然环境
除了美好的记忆,不带走任何东西。
来源:自驾地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