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90后董秘,没有秘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90后董秘,没有秘密

2011年11月,年仅24岁,硕士毕业的女生王寒朵担任ST博元的董秘,在随后一年的第八届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时,王寒朵在平均年龄为43岁的董秘行列中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什么样的职业可以年薪近亿或者至少数百万,助你早日实现传说中的财务自由呢?

董秘。

尽管董秘常常面临着自我介绍时要澄清自己是董事会秘书,而非董事长秘书的头疼问题,但实实在在的有钱,却能给他们一份站着就把钱挣了的硬气与骄傲:

2017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Top20

高居董秘(税前)薪酬榜首位的是万科的朱旭,2017年的税前薪资八百多万。即使是第20位董秘,年薪也达到了三百多万。如果把观察的范围再扩大一些,根据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来看,2017年上市公司共给董秘发工资:17.93亿元,相比2016年(16.12亿元),上涨约11%。多金,是这个群体最显眼的标签。

知乎上有一个很经典的提问,有钱是怎样的体验?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被贫穷限制了想象,也许,董秘的生活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董秘的前世今生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但这句话反过来看,也只有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决断杀伐的勇士,才能担得起重金。比如2016 年,万科召开董事会,讨论深圳地铁资产注入方案是否通过。会议进行地波澜不惊,但空气中又分明能感到紧张的谨慎,每个人绷紧的神经。会议进行到关键时刻,大家开始表决。独董张利平游移不定,和律师通了电话,再三推敲后,环视在场的其他人,缓慢而清晰地说:“我已征求我律师的意见,我有利益冲突,所以我弃权”。董秘朱旭则马上机警地追问“那您这样的话,属于利益关联,您就属于回避表决,是这样吗?”张利平确认。朱旭再度确认,“回避表决,对吗?”张利平确认。令大家惊讶的是,朱旭居然不依不饶,第三次重复,并且提醒张利平,“回避表决的话,必须给我们书面回避理由,签字,然后我们会在公告里公告。”最终得到张利平确定出具书面意见的答复。

为什么朱旭会反复确认?她当然无法预见华润对结果的不服,以及日后万科白热化的股权大战,她下意识所遵循的,是一个董秘的逻辑与职责。11个董事,如果1票回避表决,那就是10票有效,7票赞成,赞成票大于总票数三分之二,议案通过;如果这1票是弃权,则11票有效,那赞成票就没有形成多数,议案不通过。董秘就是这样,尽管平时我们意识不到其存在,甚至分不清其与董事长秘书的区别,然而他们在关键历史节点的作用,终会在某一刻显示出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朱旭所担任的董秘,是在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协调的重要角色,这是一个非常中国特色的设置。以汽车来比喻,美国的治理设计包括一个油门(管理层),一个刹车(董事会),两者之间权力的扩张与相互抑制是现代公司发展必然存在的内在冲突。因为中国公司的治理设计包括了两个刹车(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国人则想出了自己的方法来应对这种更为复杂的权力关系。在中国资本市场以及世界金融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建行董秘陈彩虹,在对外国人解释董秘的角色时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董事会成员如同一场盛大宴会的主人,管理层成员是掌勺的厨师,董秘则是协助主人点餐,督促厨师做菜,协调整个宴会的组织和安排工作。管理层总希望可以扩大自己的权力,而董事会出于安全考虑要尽可能地约束管理层的权力,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就是董秘大展身手之处。

这一切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96年5月,中国资本市场第一批上市公司董秘在上海参加董秘资格证书考试,拿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颁发的董秘从业执照,资本市场董秘圈的“黄埔一期”就此诞生。黄埔江边刚起步的他们料想不到,自己正好踩准了中国经济巨轮起航的鼓点,也得以因应风云,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中重要的一环。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步伐,今日的董秘所要承担的任务则远非当年前辈可以想象的。今天的董秘,所要面对的对象已经不仅仅是投资者、董事会和管理层,监管部门、媒体、一些小股东,简言之,牵扯公司利益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他们出场周旋。比如曾经的华谊兄弟董秘胡明,亲自到媒体上向大众解释公司的政策,计划,更不用提与其他各种行业的利益相关人士进行沟通和协商。

也因此,“做了这么多事情,促成了这么大的生意,一般的薪酬激励对他们来说不是很够。”一名业内人士透露。所以很多董秘在遇到薪酬瓶颈时,会考虑跳去拟上市公司,加盟的条件往往是以很便宜的价格购买公司股份,甚至也有公司开出无偿赠予的条件来挖这些人才。“有些甚至市值过亿元。”

董秘的下一站

言下之意是,董秘这个身份所能带来的不只是肉眼可见的金钱之类的物质财富。通过董秘岗位所表现出来的职业能力,以及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人脉,成为职业身份之外真正的硬通货,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轻而易举转化为物质财富。

自2005年起,首届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活动启动,一方面是对那些杰出工作者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成为对董秘能力的盖棺论定,印上认证章。到2016年,除了那些坚守在原有岗位上的金牌董秘,部分金牌董秘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晋升,到总经理或者董事长,也有成功跳槽到其他公司成为高管,或转型成为私募大佬。在招商地产获得三次金牌董秘,日后创办了神农投资的陈宇,回忆起当年的岁月时,这样评价董秘,“一个优秀的董秘,他的资本运作,可以给这家上市公司,插上翅膀。”

而每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都会引来众人哄抢,进而导致准入门槛的水涨船高,最后预期的富矿反而被加固了进入壁垒。当董秘成为类似于游戏里物资丰富的基地、通往多个可能方向的交叉路口时,遭遇这样的命运也就不足为奇。更何况董秘本就是一个门槛极高的职业。所以2011年11月,年仅24岁,硕士毕业的女生王寒朵担任ST博元的董秘,在随后一年的第八届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时,王寒朵在平均年龄为43岁的董秘行列中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董秘群体数据统计(部分)

大家一度艳羡不已,似乎董秘的大门正逐渐开启,不过随后尴尬地发现,当年王寒朵领取的报酬只有3.55万元。所在的公司也是业绩萎靡,在退市边缘挣扎。直到2015年3月,证监会发言人称,ST博元构成涉嫌违规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和伪造变造金融票据罪,证监会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016年3月,博元投资被终止上市。

而王寒朵则早在2015年1月即从ST博元离职,7月进入地处吉林长春的中科英华担任董秘。一时间有朋友感叹,铁打的上市公司,流水的董秘,毕竟怀揣技能,则不愁下家。而意外的是,两年之后,证监会对博元投资和15名投资人进行处罚时,王寒朵也名列其中,被给予警告以及3万元的罚款。随后,上交所上市公司监管一部对王寒朵现在的公司董事长及她本人作出予以监管关注的决定。

“一旦受到监管机构处罚,相当于董秘职业的市场禁入。”一位已离职的资深董秘说。在高压的董秘圈,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丝毫不敢出半点差错。

内外交加的压力

这实际上也牵扯到董秘不为人知的尴尬一面。

韩哥是永威安防的投资者。这家主营高压装饰板、警用防护器材及消防工程等产品的企业,在2016年到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是4124万元和4661万元,同比增长13.03%。上个月底,韩哥一点半给公司的董秘打电话,想了解一下回购的状况,并没有接通。对方在两点的时候回过来,居然说“你不知道中午休息吗?”,对方接着还骂了一句,韩哥就愣住了。“这个董秘我也是第一次遇见,窝火,这态度感觉我欠他钱一样”韩哥苦笑着说,但他顺手把自己这段经历在微信群里转发,也引来群友的同情和支持,以及对公司印象的恶评。这大概也是公司最不想看到的。

但当我问及同为董秘的同学,他们却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6月15日A股大跌,随后的沪指不断探底,Thompson所在公司的股票连续跌停,他也向我诉苦“一天几十个电话,掩饰投资者打来要求停牌的,有的直接就骂人,祖宗十八代都被他们问候了一遍。”Thompson无奈地叹口气,“停牌了,股价要上涨了,他们又打电话谩骂你为何不复牌。”即使是韩哥这种,算是在股市经历比较多的人,也不敢保证自己总是能理性,更何况一些情绪激烈的散户。而无论对方情绪如何,董秘都要成为他们最直接的交谈对象。被利益直接牵动的对话,一边心情迫切,一边疲于应对,平静和理性最后往往成了奢侈品。

但更为致命的矛盾,有可能来自公司内部。董秘角色的出现,本就是嫁接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信息的桥梁,至于外部大众、投资人、股东的问题,实质上是随着整个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前者才是最根深蒂固、影响董秘职业的关键因素。上个月贤丰控股董秘张志刚选择跳楼离世,引发董秘圈许多人的唏嘘。

他的妻子则很快发表一封公开信,称生前张志刚曾说过,董秘是“当背锅挡枪子”,如同刀尖上跳舞,不仅工作压力大,“比如个别领导对你的当面斥责和公然辱骂,比如公司眼花缭绕乱的资本运作”,甚至还有一些“提心吊胆的操作手法”。在张志刚跳楼之前不久,公司也确实收到了来自深交所的问询函。

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尚无从知晓,只是在我们谈起这件事的时候,一个朋友摇摇头,“游离在公司决策圈之外,很多核心事情根本无法插手,也没办法获得或者向别人提供有效的信息,你其实是强势企业中的弱势群体。”“扛枪背锅,”Thompson突然坐直,告诉我,“这可能也是董秘的常态。”

我想不到安慰他们的方法,仔细想了想,也否定了安慰他们的理由。

痛苦不应该被美化,即使它是必须的。咬着牙的挣扎与努力,才是当下,年轻人的常态。

毕竟,那个不需要董秘的,被一些人缅怀的、纵酒放歌的、单纯或混沌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图片/来源网络

-En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90后董秘,没有秘密

2011年11月,年仅24岁,硕士毕业的女生王寒朵担任ST博元的董秘,在随后一年的第八届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时,王寒朵在平均年龄为43岁的董秘行列中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什么样的职业可以年薪近亿或者至少数百万,助你早日实现传说中的财务自由呢?

董秘。

尽管董秘常常面临着自我介绍时要澄清自己是董事会秘书,而非董事长秘书的头疼问题,但实实在在的有钱,却能给他们一份站着就把钱挣了的硬气与骄傲:

2017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Top20

高居董秘(税前)薪酬榜首位的是万科的朱旭,2017年的税前薪资八百多万。即使是第20位董秘,年薪也达到了三百多万。如果把观察的范围再扩大一些,根据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来看,2017年上市公司共给董秘发工资:17.93亿元,相比2016年(16.12亿元),上涨约11%。多金,是这个群体最显眼的标签。

知乎上有一个很经典的提问,有钱是怎样的体验?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被贫穷限制了想象,也许,董秘的生活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董秘的前世今生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但这句话反过来看,也只有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决断杀伐的勇士,才能担得起重金。比如2016 年,万科召开董事会,讨论深圳地铁资产注入方案是否通过。会议进行地波澜不惊,但空气中又分明能感到紧张的谨慎,每个人绷紧的神经。会议进行到关键时刻,大家开始表决。独董张利平游移不定,和律师通了电话,再三推敲后,环视在场的其他人,缓慢而清晰地说:“我已征求我律师的意见,我有利益冲突,所以我弃权”。董秘朱旭则马上机警地追问“那您这样的话,属于利益关联,您就属于回避表决,是这样吗?”张利平确认。朱旭再度确认,“回避表决,对吗?”张利平确认。令大家惊讶的是,朱旭居然不依不饶,第三次重复,并且提醒张利平,“回避表决的话,必须给我们书面回避理由,签字,然后我们会在公告里公告。”最终得到张利平确定出具书面意见的答复。

为什么朱旭会反复确认?她当然无法预见华润对结果的不服,以及日后万科白热化的股权大战,她下意识所遵循的,是一个董秘的逻辑与职责。11个董事,如果1票回避表决,那就是10票有效,7票赞成,赞成票大于总票数三分之二,议案通过;如果这1票是弃权,则11票有效,那赞成票就没有形成多数,议案不通过。董秘就是这样,尽管平时我们意识不到其存在,甚至分不清其与董事长秘书的区别,然而他们在关键历史节点的作用,终会在某一刻显示出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朱旭所担任的董秘,是在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协调的重要角色,这是一个非常中国特色的设置。以汽车来比喻,美国的治理设计包括一个油门(管理层),一个刹车(董事会),两者之间权力的扩张与相互抑制是现代公司发展必然存在的内在冲突。因为中国公司的治理设计包括了两个刹车(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国人则想出了自己的方法来应对这种更为复杂的权力关系。在中国资本市场以及世界金融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建行董秘陈彩虹,在对外国人解释董秘的角色时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董事会成员如同一场盛大宴会的主人,管理层成员是掌勺的厨师,董秘则是协助主人点餐,督促厨师做菜,协调整个宴会的组织和安排工作。管理层总希望可以扩大自己的权力,而董事会出于安全考虑要尽可能地约束管理层的权力,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就是董秘大展身手之处。

这一切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96年5月,中国资本市场第一批上市公司董秘在上海参加董秘资格证书考试,拿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颁发的董秘从业执照,资本市场董秘圈的“黄埔一期”就此诞生。黄埔江边刚起步的他们料想不到,自己正好踩准了中国经济巨轮起航的鼓点,也得以因应风云,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中重要的一环。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步伐,今日的董秘所要承担的任务则远非当年前辈可以想象的。今天的董秘,所要面对的对象已经不仅仅是投资者、董事会和管理层,监管部门、媒体、一些小股东,简言之,牵扯公司利益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他们出场周旋。比如曾经的华谊兄弟董秘胡明,亲自到媒体上向大众解释公司的政策,计划,更不用提与其他各种行业的利益相关人士进行沟通和协商。

也因此,“做了这么多事情,促成了这么大的生意,一般的薪酬激励对他们来说不是很够。”一名业内人士透露。所以很多董秘在遇到薪酬瓶颈时,会考虑跳去拟上市公司,加盟的条件往往是以很便宜的价格购买公司股份,甚至也有公司开出无偿赠予的条件来挖这些人才。“有些甚至市值过亿元。”

董秘的下一站

言下之意是,董秘这个身份所能带来的不只是肉眼可见的金钱之类的物质财富。通过董秘岗位所表现出来的职业能力,以及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人脉,成为职业身份之外真正的硬通货,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轻而易举转化为物质财富。

自2005年起,首届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活动启动,一方面是对那些杰出工作者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成为对董秘能力的盖棺论定,印上认证章。到2016年,除了那些坚守在原有岗位上的金牌董秘,部分金牌董秘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晋升,到总经理或者董事长,也有成功跳槽到其他公司成为高管,或转型成为私募大佬。在招商地产获得三次金牌董秘,日后创办了神农投资的陈宇,回忆起当年的岁月时,这样评价董秘,“一个优秀的董秘,他的资本运作,可以给这家上市公司,插上翅膀。”

而每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都会引来众人哄抢,进而导致准入门槛的水涨船高,最后预期的富矿反而被加固了进入壁垒。当董秘成为类似于游戏里物资丰富的基地、通往多个可能方向的交叉路口时,遭遇这样的命运也就不足为奇。更何况董秘本就是一个门槛极高的职业。所以2011年11月,年仅24岁,硕士毕业的女生王寒朵担任ST博元的董秘,在随后一年的第八届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时,王寒朵在平均年龄为43岁的董秘行列中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董秘群体数据统计(部分)

大家一度艳羡不已,似乎董秘的大门正逐渐开启,不过随后尴尬地发现,当年王寒朵领取的报酬只有3.55万元。所在的公司也是业绩萎靡,在退市边缘挣扎。直到2015年3月,证监会发言人称,ST博元构成涉嫌违规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和伪造变造金融票据罪,证监会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016年3月,博元投资被终止上市。

而王寒朵则早在2015年1月即从ST博元离职,7月进入地处吉林长春的中科英华担任董秘。一时间有朋友感叹,铁打的上市公司,流水的董秘,毕竟怀揣技能,则不愁下家。而意外的是,两年之后,证监会对博元投资和15名投资人进行处罚时,王寒朵也名列其中,被给予警告以及3万元的罚款。随后,上交所上市公司监管一部对王寒朵现在的公司董事长及她本人作出予以监管关注的决定。

“一旦受到监管机构处罚,相当于董秘职业的市场禁入。”一位已离职的资深董秘说。在高压的董秘圈,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丝毫不敢出半点差错。

内外交加的压力

这实际上也牵扯到董秘不为人知的尴尬一面。

韩哥是永威安防的投资者。这家主营高压装饰板、警用防护器材及消防工程等产品的企业,在2016年到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是4124万元和4661万元,同比增长13.03%。上个月底,韩哥一点半给公司的董秘打电话,想了解一下回购的状况,并没有接通。对方在两点的时候回过来,居然说“你不知道中午休息吗?”,对方接着还骂了一句,韩哥就愣住了。“这个董秘我也是第一次遇见,窝火,这态度感觉我欠他钱一样”韩哥苦笑着说,但他顺手把自己这段经历在微信群里转发,也引来群友的同情和支持,以及对公司印象的恶评。这大概也是公司最不想看到的。

但当我问及同为董秘的同学,他们却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6月15日A股大跌,随后的沪指不断探底,Thompson所在公司的股票连续跌停,他也向我诉苦“一天几十个电话,掩饰投资者打来要求停牌的,有的直接就骂人,祖宗十八代都被他们问候了一遍。”Thompson无奈地叹口气,“停牌了,股价要上涨了,他们又打电话谩骂你为何不复牌。”即使是韩哥这种,算是在股市经历比较多的人,也不敢保证自己总是能理性,更何况一些情绪激烈的散户。而无论对方情绪如何,董秘都要成为他们最直接的交谈对象。被利益直接牵动的对话,一边心情迫切,一边疲于应对,平静和理性最后往往成了奢侈品。

但更为致命的矛盾,有可能来自公司内部。董秘角色的出现,本就是嫁接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信息的桥梁,至于外部大众、投资人、股东的问题,实质上是随着整个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前者才是最根深蒂固、影响董秘职业的关键因素。上个月贤丰控股董秘张志刚选择跳楼离世,引发董秘圈许多人的唏嘘。

他的妻子则很快发表一封公开信,称生前张志刚曾说过,董秘是“当背锅挡枪子”,如同刀尖上跳舞,不仅工作压力大,“比如个别领导对你的当面斥责和公然辱骂,比如公司眼花缭绕乱的资本运作”,甚至还有一些“提心吊胆的操作手法”。在张志刚跳楼之前不久,公司也确实收到了来自深交所的问询函。

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尚无从知晓,只是在我们谈起这件事的时候,一个朋友摇摇头,“游离在公司决策圈之外,很多核心事情根本无法插手,也没办法获得或者向别人提供有效的信息,你其实是强势企业中的弱势群体。”“扛枪背锅,”Thompson突然坐直,告诉我,“这可能也是董秘的常态。”

我想不到安慰他们的方法,仔细想了想,也否定了安慰他们的理由。

痛苦不应该被美化,即使它是必须的。咬着牙的挣扎与努力,才是当下,年轻人的常态。

毕竟,那个不需要董秘的,被一些人缅怀的、纵酒放歌的、单纯或混沌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图片/来源网络

-En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