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业头条 | 医疗美容成为新业态 男性医美参与度提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业头条 | 医疗美容成为新业态 男性医美参与度提升

三分钟了解最近美业国内外大事小事。

1. 中国消费品市场总销售6年来首次回升

近日,贝恩咨询联合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了《2018中国购物者报告》。报告指出,在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消费者消费升级,积极追求改善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推动下,2017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迎来反弹。2017年中国消费品市场总销售额增长率从2016年的3.6%提高为4.3%,为六年来首次回升。

2. 男性医美参与度提升,凸显4大消费特征

随着男性医美市场的拓宽,男性消费者进行医美项目选择的特质和规律也逐渐清晰。医美市场中,选择医美项目的男性数量在上升,但增长比例没有女性高,上升空间显著;演艺圈人士、白领、大学生为男性医美的主要受众;男性医美年龄结构上,年轻男性占大多数,中老年顾客则集中于植发和抗衰老项目;男性选择医美主要是为了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或者生理上的刚需,出于审美考虑而进行医美治疗的男性并不占大多数。

3. 上海对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立法

日前,国内首部管理单用途预付卡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将从明年1月1号起实施。此次新规的出台,表明上海市政府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和消费者资金的安全,提出了严格监管,对于全国其他省份都具有借鉴意义。同时,新规真正落地实施后,将对上海美容健康行业产生根本性变革,迫使美业经营者树立守法经营的意识。

4. 医疗美容成为新业态

医疗美容成为新业态,中国美容协会预计,到2019年我国每年整形人数将超过 2000万人次, 或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美容市场。目前中国医美市场规模约1250亿元,同比增长 43.7%,预计未来将以不到 40%的增速翻倍式增长,至 2020年有望达到4600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复合增长超过40%。

5. 2018零售趋势半年报三大趋势洞察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艾瑞咨询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及京东电商消费数据等,联合推出《2018中国零售趋势半年报》。报告认为, 2018年上半年零售发展主要呈现三大趋势,线上线下融合加速落地,社交电商异军突起,泛零售品类不断扩展。另外从消费人群和行为来看,代际变迁与消费升级为主要特征。报告还发现,2018年地区间消费日趋均衡,高质量发展是方向。

6. 丸美第4次上会被取消

证监会7月30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称鉴于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113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据悉,丸美原定于7月31日过会,这已是丸美第四次过会。

7. 珀莱雅开健身房推动彩妆

7月29日消息,为推出旗下首个彩妆子品牌INS.BAHA,珀莱雅近日在广州新开了一家潮流粉色健身房INS.BAHA pink gym & café。

据悉,INS.BAHA主要面向90后年轻消费人群,定位于“运动美妆”,是一种可以在运动时可以使用的化妆品。

8. 市场监管总局对拼多多“售假”展开调查

据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监司1日表示,高度重视媒体反映的拼多多平台上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等问题,已经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约谈平台经营者,并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关地方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对媒体反映的以及消费者、商标权利人投诉举报的拼多多平台上销售山寨产品、傍名牌等问题,认真开展调查检查,不管是第三方平台还是平台内经营者,只要构成违法,都将依法严肃处理。

9. 欧莱雅半年报出炉,高端美妆持续增长

欧莱雅发布了 2018 年第二季度财报和半年报,高端美妆品牌继续增长,大众和专业线的表现乏力。据财报,本季度欧莱雅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了7.3%至 66.12 亿欧元,上半年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6.6%至 133.9 亿欧元,净利润增涨了 11.9% 至 22.8 亿欧元。这些品牌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

10. 韩企研发功能性化妆品原料成趋势

自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2017年5月宣布将功能性化妆品的范围从原来的3种扩大到11种,抢占具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化妆品市场的企业之间开始展开激烈竞争。今年韩国很多企业纷纷通过股东大会,宣布增开化妆品业务,并聚焦功能性化妆品成为趋势。韩国一位业界有关人士表示“功能性化妆品的研发需要很多资金与时间,韩国国内许多中坚企业为确保增长动力,纷纷进军功能性化妆品市场。

11. 造血干细胞调控激素,或可干预白血病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日前发布消息称,该所的周波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的郑俊克研究组合作研究,首度揭示了促黄体生成素在维持造血干细胞数量稳定中的重要调控功能,目前相关论文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The EMBO Journal(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杂志)。

12. “品质化”美业或迎来新增长点

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化妆品使用习惯的培育,80后、90后的白领和学生已成为美妆消费用户的主流人群,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趋向“品质化”,这正给化妆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据统计,2018年前6月,我国的化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达到14.2%,远超其他消费品类。预计到2020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

13. 十三部门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三部门日前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决定自2018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底,在全国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求,严格规范医疗机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电话营销行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依职责分工负责,加强医疗机构和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执业(经营)监管,规范母婴保健、医疗美容等医疗行为以及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无证行医、非法医疗美容和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保健食品。

14. 缇丽莎尔被人民日报列入了传销组织名单

最近,人民日报整理了一份传销组织名单,其中微商品牌缇丽莎尔赫然在列。缇丽莎尔由武汉缇丽莎尔时尚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目前,该公司已经处于注销的状态,注销日期为2018年04月16日。曾注册的“珍嗖啦”套用“南京同仁堂“字样惹纠纷。

15. 美国500强老牌医药集团推出彩妆品牌

美国最大连锁药店运营商沃尔格林推出美妆品牌CYO,面向年轻女性为适合脸部、眼部和唇部提供了160种多功能的彩妆产品,鼓励女性自己探索和实验。CYO将在8月初的英国最佳音乐节Bestival上开一家快闪店。在活动上,CYO的彩妆帐篷将为到场的音乐迷们提供夏季彩妆,以及适合节日的化妆造型。

 

来源:成都美博会

原标题:美业头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业头条 | 医疗美容成为新业态 男性医美参与度提升

三分钟了解最近美业国内外大事小事。

1. 中国消费品市场总销售6年来首次回升

近日,贝恩咨询联合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了《2018中国购物者报告》。报告指出,在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消费者消费升级,积极追求改善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推动下,2017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迎来反弹。2017年中国消费品市场总销售额增长率从2016年的3.6%提高为4.3%,为六年来首次回升。

2. 男性医美参与度提升,凸显4大消费特征

随着男性医美市场的拓宽,男性消费者进行医美项目选择的特质和规律也逐渐清晰。医美市场中,选择医美项目的男性数量在上升,但增长比例没有女性高,上升空间显著;演艺圈人士、白领、大学生为男性医美的主要受众;男性医美年龄结构上,年轻男性占大多数,中老年顾客则集中于植发和抗衰老项目;男性选择医美主要是为了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或者生理上的刚需,出于审美考虑而进行医美治疗的男性并不占大多数。

3. 上海对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立法

日前,国内首部管理单用途预付卡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将从明年1月1号起实施。此次新规的出台,表明上海市政府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和消费者资金的安全,提出了严格监管,对于全国其他省份都具有借鉴意义。同时,新规真正落地实施后,将对上海美容健康行业产生根本性变革,迫使美业经营者树立守法经营的意识。

4. 医疗美容成为新业态

医疗美容成为新业态,中国美容协会预计,到2019年我国每年整形人数将超过 2000万人次, 或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美容市场。目前中国医美市场规模约1250亿元,同比增长 43.7%,预计未来将以不到 40%的增速翻倍式增长,至 2020年有望达到4600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复合增长超过40%。

5. 2018零售趋势半年报三大趋势洞察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艾瑞咨询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及京东电商消费数据等,联合推出《2018中国零售趋势半年报》。报告认为, 2018年上半年零售发展主要呈现三大趋势,线上线下融合加速落地,社交电商异军突起,泛零售品类不断扩展。另外从消费人群和行为来看,代际变迁与消费升级为主要特征。报告还发现,2018年地区间消费日趋均衡,高质量发展是方向。

6. 丸美第4次上会被取消

证监会7月30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称鉴于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113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据悉,丸美原定于7月31日过会,这已是丸美第四次过会。

7. 珀莱雅开健身房推动彩妆

7月29日消息,为推出旗下首个彩妆子品牌INS.BAHA,珀莱雅近日在广州新开了一家潮流粉色健身房INS.BAHA pink gym & café。

据悉,INS.BAHA主要面向90后年轻消费人群,定位于“运动美妆”,是一种可以在运动时可以使用的化妆品。

8. 市场监管总局对拼多多“售假”展开调查

据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监司1日表示,高度重视媒体反映的拼多多平台上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等问题,已经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约谈平台经营者,并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关地方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对媒体反映的以及消费者、商标权利人投诉举报的拼多多平台上销售山寨产品、傍名牌等问题,认真开展调查检查,不管是第三方平台还是平台内经营者,只要构成违法,都将依法严肃处理。

9. 欧莱雅半年报出炉,高端美妆持续增长

欧莱雅发布了 2018 年第二季度财报和半年报,高端美妆品牌继续增长,大众和专业线的表现乏力。据财报,本季度欧莱雅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了7.3%至 66.12 亿欧元,上半年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6.6%至 133.9 亿欧元,净利润增涨了 11.9% 至 22.8 亿欧元。这些品牌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

10. 韩企研发功能性化妆品原料成趋势

自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2017年5月宣布将功能性化妆品的范围从原来的3种扩大到11种,抢占具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化妆品市场的企业之间开始展开激烈竞争。今年韩国很多企业纷纷通过股东大会,宣布增开化妆品业务,并聚焦功能性化妆品成为趋势。韩国一位业界有关人士表示“功能性化妆品的研发需要很多资金与时间,韩国国内许多中坚企业为确保增长动力,纷纷进军功能性化妆品市场。

11. 造血干细胞调控激素,或可干预白血病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日前发布消息称,该所的周波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的郑俊克研究组合作研究,首度揭示了促黄体生成素在维持造血干细胞数量稳定中的重要调控功能,目前相关论文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The EMBO Journal(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杂志)。

12. “品质化”美业或迎来新增长点

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化妆品使用习惯的培育,80后、90后的白领和学生已成为美妆消费用户的主流人群,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趋向“品质化”,这正给化妆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据统计,2018年前6月,我国的化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达到14.2%,远超其他消费品类。预计到2020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

13. 十三部门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三部门日前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决定自2018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底,在全国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求,严格规范医疗机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电话营销行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依职责分工负责,加强医疗机构和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执业(经营)监管,规范母婴保健、医疗美容等医疗行为以及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无证行医、非法医疗美容和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保健食品。

14. 缇丽莎尔被人民日报列入了传销组织名单

最近,人民日报整理了一份传销组织名单,其中微商品牌缇丽莎尔赫然在列。缇丽莎尔由武汉缇丽莎尔时尚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目前,该公司已经处于注销的状态,注销日期为2018年04月16日。曾注册的“珍嗖啦”套用“南京同仁堂“字样惹纠纷。

15. 美国500强老牌医药集团推出彩妆品牌

美国最大连锁药店运营商沃尔格林推出美妆品牌CYO,面向年轻女性为适合脸部、眼部和唇部提供了160种多功能的彩妆产品,鼓励女性自己探索和实验。CYO将在8月初的英国最佳音乐节Bestival上开一家快闪店。在活动上,CYO的彩妆帐篷将为到场的音乐迷们提供夏季彩妆,以及适合节日的化妆造型。

 

来源:成都美博会

原标题:美业头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