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崔永元:这是世界上最干净的电影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崔永元:这是世界上最干净的电影节

FIRST更像是电影界里的摇滚音乐节——纯粹、自由、热情、奔放。

2018年7月21日至30日,第十二届FIRST青年电影展在西宁如约而至。

 

和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不同的是,FIRST是专门面向中国青年导演的电影节。

《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心迷宫》导演忻钰坤就是从这里走出。

导演文牧野

导演忻钰坤

对于中国青年导演、电影爱好者来说,FIRST一点都不“正经”,它就像一个乌托邦,所有喜欢电影的人都可以在这儿自由撒野。

崔永元说:这是世界上最干净的电影节。

为什么?因为FIRST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

比如,看电影不要钱,只要走心。

比如,电影节的奖项没有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只有最佳演员。因为在这里,好演员不分男女。

比如,在他们心里,“法律和新闻无法进入的地方,就是电影进入的地方。”

而在小猩看来,FIRST更像是电影界里的摇滚音乐节——

纯粹、自由、热情、奔放。

开幕——大象席地而坐

还记得前段时间,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电影《小偷家族》一票难求,不仅炒到了1500元一张票,还有网友喊“一张票换上海二环一套房”。

当时各大影视媒体纷纷报道,不管真假,但可以确认的是:

不是影迷疯了,而是电影太好了。

如今,有一部国产电影却有了与之相媲美的经历。

FIRST影展开票,不到几分钟,开幕影片《大象席地而坐》一售而空。

《大象席地而坐》海报

这部神奇的电影有很多标签——

从未在国内正式公映;

豆瓣评分8.1;

时长230分钟;

胡波导演遗作。

胡波导演

而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小猩会认为是——

特别。

电影将近4小时,却把人牢牢锁住,几乎没有一位观众离场。

它压抑深沉尖锐,与和谐主旋律格格不入;

它粗糙稚嫩,青涩感性;

它直指人心,只说真话。

这是《大象席地而坐》,也是FIRST里的每一部电影。

因为只有在这儿,你才能真正听见大象的嘶吼。

露天放映——回到最初的电影圣境

7月23日晚上8点,第一场露天放映在西宁最繁华的市中心举办。播放的影片是《旺扎的雨靴》。

对了,这部电影的导演拉华加最终也凭此片获得最佳导演奖。

《旺扎的雨靴》海报

 开场前,FIRST联合创始人李子为发言。她穿着短裤,扎起马尾,三两步跳上台,开场一声吼,随后说着说着就坐在了地板上。

露天放映现场

没有束缚没有阶级,在电影面前,一切都只有“自由”二字。

说回电影。

《旺扎的雨靴》讲述了生活在藏地农区的小男孩旺扎的故事,他是全校唯一没有雨靴的孩子,雨天时旺扎总是踩着泥泞不堪的鞋子,受了很多嘲笑欺侮。

可是当他真的得到了一双全新的浅蓝色雨靴时,老天又不下雨了。此后,他的愿望就是下一场大雨从而能够在雨天穿上这双雨靴……

故事很简单,但却能让每个人产生共鸣。因为旺扎的故事,也是我们童年的故事。

旺扎天真单纯,因为被嘲笑,所以想要雨靴;因为有了雨靴,所以希望下雨,希望想跟所有人炫耀。

但他不会知道,成人世界的复杂纠葛。父母亲为了生计发苦,为了更好的收成与邻居争田里的水,为了躲避灾害而日日祈祷。

他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希望下的雨,会毁掉整个村子所有的收成。

故事的结尾,导演并没有告诉我们到底有没有下雨。

这个做法很善良,他不想无视成人的现实,更不想毁掉孩子甜蜜的梦。

用《旺扎的雨靴》做露天放映的第一场电影,FIRST或许也想传达电影里的单纯与复杂——

电影世界并不纯粹,阴阳合同、天价片酬、商业烂片……

当我们理想中的电影被肮脏掩盖,你还可以回到这里,回到FIRST,看一场露天放映,感受最初的电影圣境。

闭幕——永远悸动,永远热泪盈眶

闭幕影片选择了《盛夏》,这是一个关于摇滚的故事,关于前苏联摇滚之父维克多·崔的故事。

维克多·崔

它依旧与FIRST的一切紧紧重合。

前苏联的政治环境不必多说也能想象——

人们偷偷摸摸跑进小型演奏厅,观众坐得整整齐齐,摇滚乐队缩着手弹琴唱歌,台上台下每个人都用脚点着节奏,蠢蠢欲动。

《盛夏》电影画面

无奈身边总有警卫监视,像举应援牌这样的“不雅行为”都是无法被允许的,就不要想象狂跳pogo了。

但爱摇滚的人是不会屈服的。

《盛夏》电影画面

躁动的情绪不断沸腾,唱歌的权利不能被剥夺,即便失去生命,也要拼命反击。

而唯有如此,留下的才是艺术,才是不会被忘却的故事。

《盛夏》电影画面

 影片结束后,FIRST策展总监段炼上台发言,说着说着,他就哽咽了。

 

现场的每个人都能理解他的感受,在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里,青年炙热的希望,才是不死的回音。

是的,爱电影的人也是不会屈服的。

2018年7月27日,众所期待的颁奖盛典终于揭开结局。

《郊区的鸟》夺夏最佳剧情片。

最佳纪录片归属《四个春天》。

一种立场得主为刘晓雷导演的《狂热自白》。

&

获得最佳艺术探索奖的是古涛导演的《驯马》。

最佳导演奖花落拉华加导演《旺扎的雨靴》。

最佳演员由《美丽》女主角池韵斩获。

这个结局有人惊喜,有人欢喜,有人失落。

然而,正如FIRST所说:

当大幕拉开,我们席地而坐看电影,

当大幕降下,我们与电影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因为,它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干净的电影节。

- E N D -

撰文:倪小猩

出品:影视猩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崔永元:这是世界上最干净的电影节

FIRST更像是电影界里的摇滚音乐节——纯粹、自由、热情、奔放。

2018年7月21日至30日,第十二届FIRST青年电影展在西宁如约而至。

 

和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不同的是,FIRST是专门面向中国青年导演的电影节。

《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心迷宫》导演忻钰坤就是从这里走出。

导演文牧野

导演忻钰坤

对于中国青年导演、电影爱好者来说,FIRST一点都不“正经”,它就像一个乌托邦,所有喜欢电影的人都可以在这儿自由撒野。

崔永元说:这是世界上最干净的电影节。

为什么?因为FIRST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

比如,看电影不要钱,只要走心。

比如,电影节的奖项没有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只有最佳演员。因为在这里,好演员不分男女。

比如,在他们心里,“法律和新闻无法进入的地方,就是电影进入的地方。”

而在小猩看来,FIRST更像是电影界里的摇滚音乐节——

纯粹、自由、热情、奔放。

开幕——大象席地而坐

还记得前段时间,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电影《小偷家族》一票难求,不仅炒到了1500元一张票,还有网友喊“一张票换上海二环一套房”。

当时各大影视媒体纷纷报道,不管真假,但可以确认的是:

不是影迷疯了,而是电影太好了。

如今,有一部国产电影却有了与之相媲美的经历。

FIRST影展开票,不到几分钟,开幕影片《大象席地而坐》一售而空。

《大象席地而坐》海报

这部神奇的电影有很多标签——

从未在国内正式公映;

豆瓣评分8.1;

时长230分钟;

胡波导演遗作。

胡波导演

而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小猩会认为是——

特别。

电影将近4小时,却把人牢牢锁住,几乎没有一位观众离场。

它压抑深沉尖锐,与和谐主旋律格格不入;

它粗糙稚嫩,青涩感性;

它直指人心,只说真话。

这是《大象席地而坐》,也是FIRST里的每一部电影。

因为只有在这儿,你才能真正听见大象的嘶吼。

露天放映——回到最初的电影圣境

7月23日晚上8点,第一场露天放映在西宁最繁华的市中心举办。播放的影片是《旺扎的雨靴》。

对了,这部电影的导演拉华加最终也凭此片获得最佳导演奖。

《旺扎的雨靴》海报

 开场前,FIRST联合创始人李子为发言。她穿着短裤,扎起马尾,三两步跳上台,开场一声吼,随后说着说着就坐在了地板上。

露天放映现场

没有束缚没有阶级,在电影面前,一切都只有“自由”二字。

说回电影。

《旺扎的雨靴》讲述了生活在藏地农区的小男孩旺扎的故事,他是全校唯一没有雨靴的孩子,雨天时旺扎总是踩着泥泞不堪的鞋子,受了很多嘲笑欺侮。

可是当他真的得到了一双全新的浅蓝色雨靴时,老天又不下雨了。此后,他的愿望就是下一场大雨从而能够在雨天穿上这双雨靴……

故事很简单,但却能让每个人产生共鸣。因为旺扎的故事,也是我们童年的故事。

旺扎天真单纯,因为被嘲笑,所以想要雨靴;因为有了雨靴,所以希望下雨,希望想跟所有人炫耀。

但他不会知道,成人世界的复杂纠葛。父母亲为了生计发苦,为了更好的收成与邻居争田里的水,为了躲避灾害而日日祈祷。

他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希望下的雨,会毁掉整个村子所有的收成。

故事的结尾,导演并没有告诉我们到底有没有下雨。

这个做法很善良,他不想无视成人的现实,更不想毁掉孩子甜蜜的梦。

用《旺扎的雨靴》做露天放映的第一场电影,FIRST或许也想传达电影里的单纯与复杂——

电影世界并不纯粹,阴阳合同、天价片酬、商业烂片……

当我们理想中的电影被肮脏掩盖,你还可以回到这里,回到FIRST,看一场露天放映,感受最初的电影圣境。

闭幕——永远悸动,永远热泪盈眶

闭幕影片选择了《盛夏》,这是一个关于摇滚的故事,关于前苏联摇滚之父维克多·崔的故事。

维克多·崔

它依旧与FIRST的一切紧紧重合。

前苏联的政治环境不必多说也能想象——

人们偷偷摸摸跑进小型演奏厅,观众坐得整整齐齐,摇滚乐队缩着手弹琴唱歌,台上台下每个人都用脚点着节奏,蠢蠢欲动。

《盛夏》电影画面

无奈身边总有警卫监视,像举应援牌这样的“不雅行为”都是无法被允许的,就不要想象狂跳pogo了。

但爱摇滚的人是不会屈服的。

《盛夏》电影画面

躁动的情绪不断沸腾,唱歌的权利不能被剥夺,即便失去生命,也要拼命反击。

而唯有如此,留下的才是艺术,才是不会被忘却的故事。

《盛夏》电影画面

 影片结束后,FIRST策展总监段炼上台发言,说着说着,他就哽咽了。

 

现场的每个人都能理解他的感受,在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里,青年炙热的希望,才是不死的回音。

是的,爱电影的人也是不会屈服的。

2018年7月27日,众所期待的颁奖盛典终于揭开结局。

《郊区的鸟》夺夏最佳剧情片。

最佳纪录片归属《四个春天》。

一种立场得主为刘晓雷导演的《狂热自白》。

&

获得最佳艺术探索奖的是古涛导演的《驯马》。

最佳导演奖花落拉华加导演《旺扎的雨靴》。

最佳演员由《美丽》女主角池韵斩获。

这个结局有人惊喜,有人欢喜,有人失落。

然而,正如FIRST所说:

当大幕拉开,我们席地而坐看电影,

当大幕降下,我们与电影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因为,它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干净的电影节。

- E N D -

撰文:倪小猩

出品:影视猩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