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述的,是一对刺绣鸳鸯的故事。两人青梅竹马,小学时还是同桌,如今携手传承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大家不妨以这首歌作BGM阅读全文。
1 | 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请问你是否愿意无论贫穷或富有,
健康或疾病,都爱他、珍视他、尊重他,
直到死亡将你们分离?”
“我愿意。”
相信大家一看到这段誓词,脑海里都会自动浮现这样一个场景:穿着白色婚纱美得动容的新娘满眼爱意,盈盈含泪;西装笔挺的新郎也一脸幸福地看着眼前最美的女子。
但,若是看到下面这段,是不是会觉得脑子有点卡壳儿?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此证。”
这是民国时期结婚证上的证言。
从桃花盛开的好日子谈婚论嫁,到祝愿他日子孙延绵,再到白头到老,就像红叶题诗一样的天赐良缘。
若不是配上凤冠霞帔,如此有美好画面感的场景,岂非逊色不少?
见惯了纯洁明净的西式婚纱,你该想起来我们还有这红艳堂皇的传统嫁衣了。
邓启荣
小茹裙褂工作室 | 创始人之一
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 |传承人
2 |
“彼时的大不列颠,没有人比我更幸福了。”
“我的丈夫,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英国人。三年前,我穿着裙褂在英国一座建于17世纪的古堡前嫁给了他,至今都难以忘记当外国人看到我这身嫁衣啧啧称赞地说‘Fabulous!’(难以置信)”
小米修来自广东中山,她说这段话的时候,语气里仍洋溢着难以忘怀的甜蜜。
当时她英国的婆婆已经宠溺地替她准备好了英国婚礼所用的传统礼服,尽管小米修很感激婆婆的好意,但她还是说出了希望穿着裙褂出嫁的小执拗。
因为,那是带着婚姻生活中最全寓意的嫁衣。
小米修穿的嫁衣,正是出自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传承人——邓启荣和唐志茹,这一对出生于裙褂制作世家的“刺绣鸳鸯”之手,如今提起广府钉金绣裙褂,大概无人不识他们。
Q: 什么是裙褂?
A: 裙褂,亦称龙凤褂,上褂下裙,源自满族服饰,所以满清时期尤为鼎盛。每一套均是纯手工一针一针缝制的衣服,用的是钉金绣法,一套只能由一位手艺人完成,是极其个人的传统工艺。
尽管耗费时力颇多,但裙褂能够代代传承,无论物换星移,它仍旧能散发出独特的美丽。穿着这样的嫁衣,嫁给那个要白头到老的人,又怎会不幸福呢?
3 |
“这不是简单的女红绣花,它是工艺美术。”
Q: 裙褂上的图案都有什么寓意?
A: 如今的裙褂图案,以龙凤为主,配以花鸟虫鱼作衬。
龙凤既有高贵感,但更有深意的是它代表龙凤呈祥;通常绣五个蝙蝠代表五福临门,牡丹寓意花开富贵,祥云则寄望一家人和和气气,石榴图案是祝福百子千孙。
其实在旧时,一整套裙褂是传家宝来的,意思是要把家族的福气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Q: 你为什么会选择做一个男“绣娘”?
A: 说实话,我这样子看起来更像一个黑社会大哥。(笑)
所以每次作为非遗传承人在展会上绣裙褂的时候,耳边的“咔嚓”声总是不停,还会有人下意识地惊奇“啊呀怎么这个男的也会绣花?!”
一开始确实有点压力,也会不好意思,但制作裙褂带给我的喜悦感和满足感令我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一直很喜欢工艺美术,和小茹(邓启荣妻子,同是裙褂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因此结缘并决定牵手终生的;加上家族原因,看着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便自然地肩负起把它传承下去的责任。
一针一线自思量,谁说男子不如娘?
在最秀气的技艺中,他不仅是调和阴阳的“一朵奇葩”,更是心意难得的绣匠!
4 |
一生就一次,出嫁那天,一定要堂堂正正。
以前,只有大户人家娶正房才能穿龙凤褂,娶侧房(偏房或妾)只能穿小凤仙。现在虽是一夫一妻制,但这寓意还是不变的。
Q: 做一件裙褂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A: 这得看裙褂种类,根据刺绣密度来分,裙褂可分为小五福、中五福、大五福、褂后和褂皇。小五福刺绣密度约60%,绣一件至少三个月;褂皇是用金银线把红丝绸底料绣至完全看不到红色,刺绣密度100%,至少要花一年才能完成。香港著名演员胡杏儿大婚时穿的就是褂皇,也是由我们制作的。
这样一件带着绣匠手感的艺术品,难道不是对新人们最好的祝福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