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你的外国同学真的喜欢你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你的外国同学真的喜欢你吗?

留学生印象里本地学生大部分都是友好的。不过一项研究显示:“拖慢课堂节奏”、“吸引过多老师的注意力”这些却也是挂在国际生身上的标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外大学录取国际学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来自不同地区的国际生能为课堂带来多样化的背景和文化交融,在灵感与交流的碰撞中共同学习和进步。不过近来一个研究数据显示,本地学生似乎不像预想中的如此欢迎国际学生。他们对国际学生的态度“明显不够热切”,也并没有像大家预想中的对国际生有好奇心。调查问卷调查了12000名英国本科学生,结果显示,超过半数学生认为国际生能带给他们“更好的世界观”;将近24%的人认为国际生“在课堂上更多吸引了教授的注意”。

同时,由英国高等教育政策机构(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和高等教育调查研究机构(Advance HE)发布的2018年学生学术体验调查报告(2018 Student Academic Experience Survey)显示,22%的人认为国际生“拖慢了课堂节奏”;16%的人认为国际生的存在“降低学术质量”。这并不是国际生的问题第一次被放上话题来讨论。早在2012年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就发现:国际生的加入使大部分本地学生的学术成绩有所下降。尤其是英语为母语的本地学生。

那么传说中的文化交流、多样化课堂背景这些所谓的好处到底存不存在呢?

英国雷丁大学的副校长Vincenzo Raimo认为是存在的。不过英国大学需要更加推进本地学生与国际学生的的互动与交流,将这些好处付诸于实际。光是盲目地扩招国际生却不完善交流与互动的课程和项目,并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建立友谊,文化融合。而且很多英国大学在这一方面做的不够好,所以导致本地学生可能并没有那么欢迎国际生。打着培养国际公民的意识、扩大国际视野的旗号,大学需要做的不仅仅只是一味地招收国际生,而忽略了本地学生的诉求和感受。

文化差异也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很大原因。很多留学生在学校里喜欢扎堆行动,并没有积极地去融入本地学生的群体,因此在他们眼中国际学生也许对于社交方面表现得“不那么热切。”扎堆现象也是国际学生群体一个界定舒适区的一种表现,在熟悉的人群、语言和文化背景中他们可以更游刃有余,心理上得到安全感。

而且教育背景的不同也会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中国留学生在传统教育背景的熏陶下或许不那么注重社交关系,反而将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绩上。这也导致了本地学生对国际学生另一个排斥的原因:国际学生竞争力太强,让他们感觉到有威胁。很多国际生的学术成绩优异,导致本地学生的表现并不是那么突出,自然而然他们会开始抵触国际生群体。其二便是国际生的团体舞弊现象层出不穷,破坏了学术公正和诚信,令人所不喜。这些问题都是大学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单单扩大国际生的数量却忽略了本地生的感受;过于排外而失去了课堂文化多样性的大学都是不合格的。

而改进措施可以落到几个方面。其一,课程设置增加互动性。增加课程的国际化程度以及学生的学术体验,让本地学生与国际生学习、合作的时候能更加融洽。其二,发展和鼓励国外交换项目。大学为本地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国文化,学习去理解作为国际生的困难和挑战。这样一来同为“留学生”,本地学生与国际学生才更加惺惺相惜。同时,英国政府的政策也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改进,敦促大学一昧地培养国际视野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国际生所带来的好处也并不是全方位覆盖给所有本地学生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你的外国同学真的喜欢你吗?

留学生印象里本地学生大部分都是友好的。不过一项研究显示:“拖慢课堂节奏”、“吸引过多老师的注意力”这些却也是挂在国际生身上的标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外大学录取国际学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来自不同地区的国际生能为课堂带来多样化的背景和文化交融,在灵感与交流的碰撞中共同学习和进步。不过近来一个研究数据显示,本地学生似乎不像预想中的如此欢迎国际学生。他们对国际学生的态度“明显不够热切”,也并没有像大家预想中的对国际生有好奇心。调查问卷调查了12000名英国本科学生,结果显示,超过半数学生认为国际生能带给他们“更好的世界观”;将近24%的人认为国际生“在课堂上更多吸引了教授的注意”。

同时,由英国高等教育政策机构(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和高等教育调查研究机构(Advance HE)发布的2018年学生学术体验调查报告(2018 Student Academic Experience Survey)显示,22%的人认为国际生“拖慢了课堂节奏”;16%的人认为国际生的存在“降低学术质量”。这并不是国际生的问题第一次被放上话题来讨论。早在2012年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就发现:国际生的加入使大部分本地学生的学术成绩有所下降。尤其是英语为母语的本地学生。

那么传说中的文化交流、多样化课堂背景这些所谓的好处到底存不存在呢?

英国雷丁大学的副校长Vincenzo Raimo认为是存在的。不过英国大学需要更加推进本地学生与国际学生的的互动与交流,将这些好处付诸于实际。光是盲目地扩招国际生却不完善交流与互动的课程和项目,并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建立友谊,文化融合。而且很多英国大学在这一方面做的不够好,所以导致本地学生可能并没有那么欢迎国际生。打着培养国际公民的意识、扩大国际视野的旗号,大学需要做的不仅仅只是一味地招收国际生,而忽略了本地学生的诉求和感受。

文化差异也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很大原因。很多留学生在学校里喜欢扎堆行动,并没有积极地去融入本地学生的群体,因此在他们眼中国际学生也许对于社交方面表现得“不那么热切。”扎堆现象也是国际学生群体一个界定舒适区的一种表现,在熟悉的人群、语言和文化背景中他们可以更游刃有余,心理上得到安全感。

而且教育背景的不同也会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中国留学生在传统教育背景的熏陶下或许不那么注重社交关系,反而将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绩上。这也导致了本地学生对国际学生另一个排斥的原因:国际学生竞争力太强,让他们感觉到有威胁。很多国际生的学术成绩优异,导致本地学生的表现并不是那么突出,自然而然他们会开始抵触国际生群体。其二便是国际生的团体舞弊现象层出不穷,破坏了学术公正和诚信,令人所不喜。这些问题都是大学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单单扩大国际生的数量却忽略了本地生的感受;过于排外而失去了课堂文化多样性的大学都是不合格的。

而改进措施可以落到几个方面。其一,课程设置增加互动性。增加课程的国际化程度以及学生的学术体验,让本地学生与国际生学习、合作的时候能更加融洽。其二,发展和鼓励国外交换项目。大学为本地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国文化,学习去理解作为国际生的困难和挑战。这样一来同为“留学生”,本地学生与国际学生才更加惺惺相惜。同时,英国政府的政策也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改进,敦促大学一昧地培养国际视野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国际生所带来的好处也并不是全方位覆盖给所有本地学生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