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腾讯新文创,《爱情公寓》2.6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腾讯新文创,《爱情公寓》2.6

腾讯影业如今通过电影版的《爱情公寓》这种方式只图挣钱,而完全不顾影片质量以及背后的文化价值,这难道不是对新文创最好的讽刺吗?

作者|浮萍

潘乱写《腾讯没有梦想》文章的时候,我是没有感觉的,因为至少在文娱内容领域的布局,不论是自己的腾讯视频等公司,还是投资的斗鱼、B站等公司,客观来说做得还不错,至少比阿里布局更早、显得更强。

当互联网圈群起攻击腾讯投资自媒体差评的时候,我是没有参与的,虽然同为自媒体,也很痛恨抄袭,但是本就不属于互联网圈,对于互联网圈这些事也不是很熟悉,没有能力也没有理由跟着大家一起去批评。

但是现在终于忍不了了,腾讯影业在电影版《爱情公寓》上的事情太恶心,让人难以接受,这种赤裸裸的用情怀割韭菜的行为让整个电影圈、甚至是文娱圈都觉得有些羞耻。

群情激愤的原著粉丝更是跑到《逐梦演艺圈》和毕志飞那里道歉,“看了爱情公寓,我想给你道歉”“打个10分,让爱情公寓成最低,毕竟毕志飞导演还在坚持原创呢”。

从不敢公布影片信息、到推迟上映,这一切都是为了蹭《爱情公寓》的IP,豆瓣2.6分的电影看上去又尬又难受,作为第一出品方的腾讯影业要负主要责任,难道这就是你们口口声声高喊的新文创吗?

“在钱面前,还有什么操守,想起6年前全国都在骂郭敬明的电影,6年后电影行业的人和公司自己反而干起来这种没操守的事情。”

作为第一出品方的腾讯影业,代表互联网力量杀入影视圈,难道就是这样做电影的吗?

烂俗且割情怀的电影《爱情公寓》,豆瓣2.6分

电影版的《爱情公寓》为什么会遭到全网群嘲呢?

或许可以从自媒体泉城时光《假电影烂电影坏电影,三毒俱全的〈爱情公寓〉...》这篇文章的标题就能够了解,这部电影真的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带有某种欺骗性。

首先从电影本体上来说,这部电影从内容上来看虽然是一部没有诚意的电影,但是内容勉强合格,全片在讲述爱情公寓的几个人带着主角光环,和盗墓笔记的三个主人公一起去长白山盗墓,然后设置一个大反派,两边开始逗着玩。

这个《爱情公寓》的剧情,同时实现了对盗墓剧情的嘲讽——无外乎就是先组队,然后有个反派大佬带着队伍跟随,组队的盗墓者们先面对各类机关,然后面对各类怪兽怪鸟怪物,然后找到真正的好玩意,然后与反派大佬火拼。

这样的电影没有什么逻辑、完全是在戏谑。

虽然影片导演在事后发布微博为自己辩解,称这种《爱情公寓》嫁接《盗墓笔记》的做法完全是为了皮一下,开一个脑洞,是奔着艺术追求的想法去的。

但是这样的诡辩明显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条微博底下充满着愤怒网友的的评论“可我们就想在四四方方的房子里,兄弟们赞我”“别骗人”……

如果说内容创作这么皮可以容忍的话,整个影片的宣发或者说营销就是在赤裸裸的骗人,是利用情怀割韭菜的典型、最极致的行为。

这部电影除了是爱情公寓几位演员主演之外,和《爱情公寓》剧情没有半点关系,却刻意引导观众这是电影版的《爱情公寓》,事前极力掩饰,目的就是利用粉丝们的怀旧情怀将他们吸引进电影院。

这不是在骗人吗,观众是不是有知情权,这是不是在割韭菜,已经买票上当受骗的观众能不能退票?

高举新文创的腾讯影业,成了《爱情公寓》的第一出品方

这个事件谁需要负责?​

导演编剧自然不必说,而最该负责的是影片的出品方,他们是这一闹剧背后的操盘手,我们必须要记住这几家公司,他们是如何在影视寒冬的情况下,做出这样刷新底线的行为。

根据影片最后上映的版本,这部电影的出品方包括腾讯影业、高格影视、南派泛娱、动霸影业等六家公司,此前南派三叔接受采访极力撇清与这部电影的关系,但是署名出现在影片上,这是怎么洗也洗不了的。

这几家公司中,最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腾讯影业,因为这种做法和这段时间高举新文创的理念完全是南辕北辙。

腾讯副总裁程武在去年提到,“新文创,是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通过更广泛的主体连接,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与IP构建。”同时,程武还将数字文化称为“新文创”,认为“这是面向未来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

说白了,腾讯希望通过新文创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靠文化来赚钱,这也是一种升级,也曾经被认为是代表未来的文娱行业发展想象之一,注重内容质量、赋予内容文化价值。

嘴上说不要,但是身体很诚实。

腾讯影业如今通过电影版的《爱情公寓》这种方式只图挣钱,而完全不顾影片质量以及背后的文化价值,这难道不是对新文创最好的讽刺吗?

难怪网友嘲讽这部电影是电影界的拼多多,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而腾讯影业这些出品公司就是拼多多的背后推手,为了票房、为了钱,他们没有什么底线意识,进一步透支社会对影视行业的信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腾讯新文创,《爱情公寓》2.6

腾讯影业如今通过电影版的《爱情公寓》这种方式只图挣钱,而完全不顾影片质量以及背后的文化价值,这难道不是对新文创最好的讽刺吗?

作者|浮萍

潘乱写《腾讯没有梦想》文章的时候,我是没有感觉的,因为至少在文娱内容领域的布局,不论是自己的腾讯视频等公司,还是投资的斗鱼、B站等公司,客观来说做得还不错,至少比阿里布局更早、显得更强。

当互联网圈群起攻击腾讯投资自媒体差评的时候,我是没有参与的,虽然同为自媒体,也很痛恨抄袭,但是本就不属于互联网圈,对于互联网圈这些事也不是很熟悉,没有能力也没有理由跟着大家一起去批评。

但是现在终于忍不了了,腾讯影业在电影版《爱情公寓》上的事情太恶心,让人难以接受,这种赤裸裸的用情怀割韭菜的行为让整个电影圈、甚至是文娱圈都觉得有些羞耻。

群情激愤的原著粉丝更是跑到《逐梦演艺圈》和毕志飞那里道歉,“看了爱情公寓,我想给你道歉”“打个10分,让爱情公寓成最低,毕竟毕志飞导演还在坚持原创呢”。

从不敢公布影片信息、到推迟上映,这一切都是为了蹭《爱情公寓》的IP,豆瓣2.6分的电影看上去又尬又难受,作为第一出品方的腾讯影业要负主要责任,难道这就是你们口口声声高喊的新文创吗?

“在钱面前,还有什么操守,想起6年前全国都在骂郭敬明的电影,6年后电影行业的人和公司自己反而干起来这种没操守的事情。”

作为第一出品方的腾讯影业,代表互联网力量杀入影视圈,难道就是这样做电影的吗?

烂俗且割情怀的电影《爱情公寓》,豆瓣2.6分

电影版的《爱情公寓》为什么会遭到全网群嘲呢?

或许可以从自媒体泉城时光《假电影烂电影坏电影,三毒俱全的〈爱情公寓〉...》这篇文章的标题就能够了解,这部电影真的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带有某种欺骗性。

首先从电影本体上来说,这部电影从内容上来看虽然是一部没有诚意的电影,但是内容勉强合格,全片在讲述爱情公寓的几个人带着主角光环,和盗墓笔记的三个主人公一起去长白山盗墓,然后设置一个大反派,两边开始逗着玩。

这个《爱情公寓》的剧情,同时实现了对盗墓剧情的嘲讽——无外乎就是先组队,然后有个反派大佬带着队伍跟随,组队的盗墓者们先面对各类机关,然后面对各类怪兽怪鸟怪物,然后找到真正的好玩意,然后与反派大佬火拼。

这样的电影没有什么逻辑、完全是在戏谑。

虽然影片导演在事后发布微博为自己辩解,称这种《爱情公寓》嫁接《盗墓笔记》的做法完全是为了皮一下,开一个脑洞,是奔着艺术追求的想法去的。

但是这样的诡辩明显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条微博底下充满着愤怒网友的的评论“可我们就想在四四方方的房子里,兄弟们赞我”“别骗人”……

如果说内容创作这么皮可以容忍的话,整个影片的宣发或者说营销就是在赤裸裸的骗人,是利用情怀割韭菜的典型、最极致的行为。

这部电影除了是爱情公寓几位演员主演之外,和《爱情公寓》剧情没有半点关系,却刻意引导观众这是电影版的《爱情公寓》,事前极力掩饰,目的就是利用粉丝们的怀旧情怀将他们吸引进电影院。

这不是在骗人吗,观众是不是有知情权,这是不是在割韭菜,已经买票上当受骗的观众能不能退票?

高举新文创的腾讯影业,成了《爱情公寓》的第一出品方

这个事件谁需要负责?​

导演编剧自然不必说,而最该负责的是影片的出品方,他们是这一闹剧背后的操盘手,我们必须要记住这几家公司,他们是如何在影视寒冬的情况下,做出这样刷新底线的行为。

根据影片最后上映的版本,这部电影的出品方包括腾讯影业、高格影视、南派泛娱、动霸影业等六家公司,此前南派三叔接受采访极力撇清与这部电影的关系,但是署名出现在影片上,这是怎么洗也洗不了的。

这几家公司中,最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腾讯影业,因为这种做法和这段时间高举新文创的理念完全是南辕北辙。

腾讯副总裁程武在去年提到,“新文创,是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通过更广泛的主体连接,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与IP构建。”同时,程武还将数字文化称为“新文创”,认为“这是面向未来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

说白了,腾讯希望通过新文创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靠文化来赚钱,这也是一种升级,也曾经被认为是代表未来的文娱行业发展想象之一,注重内容质量、赋予内容文化价值。

嘴上说不要,但是身体很诚实。

腾讯影业如今通过电影版的《爱情公寓》这种方式只图挣钱,而完全不顾影片质量以及背后的文化价值,这难道不是对新文创最好的讽刺吗?

难怪网友嘲讽这部电影是电影界的拼多多,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而腾讯影业这些出品公司就是拼多多的背后推手,为了票房、为了钱,他们没有什么底线意识,进一步透支社会对影视行业的信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