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佛山禅城“文化+”的文化产业融合新路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佛山禅城“文化+”的文化产业融合新路径

从佛山提出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那一刻起,禅城就因兼具岭南文化与陶文化深厚底蕴被寄予厚望。禅城要走的,是一条发挥文化独特功能、引领产业发展的路。

作者:王晓丹、邓磊、周文琪

从佛山提出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那一刻起,禅城就因兼具岭南文化与陶文化深厚底蕴被寄予厚望。

禅城在用一条漂亮的曲线回应这样的厚望。前不久,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暨迎接佛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工作会议公布,今年1~6月,禅城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注册企业数281户,同比增长116%,文化创意相关项目5个,投资额超17亿元。

数据注释崛起。几乎是润物细无声地,禅城创意设计、影视文化等文化产业新业态如繁花次第盛开。

禅城要走的,是一条发挥文化独特功能、引领产业发展的路。如禅城区区长孔海文所言,这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禅城要创造创新文化产品,通过创意设计,推动“文化+”跨界融合,从而推动文化发展再上台阶。

从文化产业看禅城,又一个想象空间已经打开。

全面开花的爆发式增长

水清岸绿,花香阵阵,岭南风格的建筑倒映在河涌,如诗如画。这是隐藏在禅城区中心地带的丰收涌。这几天,河涌东岸一派繁忙景象,十几名工人正在加固和美化6栋旧建筑群,不久后,这个占地2000㎡的地方将很快成为又一个影视产业文创园区。

在河对岸的乐怡海创文华荟,早有一番精彩。开园半年多来,多家“网红店”让其成为佛山潮人最喜欢的去处。园区临文华路一侧是一栋两层半建筑,华南首个全息剧场即将在此全新亮相。

一年前,乘佛山打造南方影视中心之势,祖庙丰收涌首次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广邀影视企业进驻,区位优势、文化底蕴及政策红利叠加,让这名新兵迅速冒尖。

祖庙街道投资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严毅朗表示,截至今年8月1日,祖庙新增影视企业62家,预计到年底,进驻祖庙的这批影视企业中将培育新增5家优质文化企业,成为祖庙新的经济亮点。

禅城发力影视文化产业,有后来者祖庙丰收涌,也有先行者中国陶谷,后者持续聚焦创意设计领域,蹄疾而步稳。

如今,从石湾沿公仔街向前,广东陶瓷博物馆、玩陶大厅分列两侧,这里一边连接南风古灶,数百家陶瓷、文创产品工作室散落其间;另一边连接佛山首个以陶文化为主题升级的石湾公园,大大小小的创意设计公司在环公园的产业园区里聚集。

南风古灶国际创意园以“陶”为主题,分为设计创客、陶艺创客、大学生陶艺创客、电商创客四大平台。园区融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设计及互联网等元素进行跨界创新,推动产业裂变。

从影视文化到创意设计,以“文化”为名,各种新生的产业力量在禅城这片古老而富有活力的土地上蓄势待发,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成为佛山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打开文经相促发展新格局的鲜明注脚。

“最近半年,禅城文化产业逐渐迎来爆发式增长。”禅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化体育局局长何永庆表示,今年1~6月,禅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注册企业数281户,同比增长116%,新注册文化产业企业增长势头迅猛。

堪称井喷的文化产业,既为禅城区域经济提质转型打开想象空间,培育出新的增长点、新引擎,也为城市能级提升注入文化和艺术的张力。

来自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禅城区新增签约、动工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40个,投资总额156.617亿元,其中,文化创意、文化体验类项目5个,涉及投资额17.35亿元。

事实上,影视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有显现。广东精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佛山首家挂牌新三板的文创企业,今年上半年就有4部网络电影票房超千万元,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预计可达5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0%。

“文化+”的融合新路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推动文化产业迅猛成长,是一场考验耐力和智慧的长跑。

今年7月,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促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高水平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平台,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一个星期后,聚焦推动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禅城区委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发挥文化在引领产业发展中的独特功能。

这一表述,既是中心城区因应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的顺势而为,也是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的战略判断。

一方面,作为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禅城是文化富矿。有影视从业人员认为,禅城一年适合开机的日子超过300天,加之粤剧、陶瓷等文化元素,极其适合打造文化IP。另一方面,立足佛山超2万亿工业产值的制造市场,禅城也有动力为佛山制造注入文化附加值。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高怡冰认为,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具有经济密度高、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等特点,禅城经济纵深腹地不足,亟待寻找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释放文化底蕴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适逢其时。

由此不难理解禅城为何在近年以“大文化产业”概念推进“文化+”引领战略,推动文化与制造、旅游、商业等统筹发展,推动产业不同门类深度融合,并在几年积淀后迅速迎来文化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战略层面的谋划,既为全区文化产业划定新航向,也为市场主体的涌入带来足够的信心。战术层面的设计,则让聚集而来的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在禅城各处茁壮成长。

何永庆表示,这两年,禅城以影视文化产业和创意设计产业为突破口,既推动各镇街打造特点突出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平台,也不断完善文化产业链条,推动产业生态形成闭环:

石湾以中国陶谷为龙头,一谷十园围绕陶瓷元素,从陶瓷工业设计、陶瓷文化旅游、陶醉文化等方面入手,聚集了近2000家企业。

张槎街道则以广东新媒体创意产业园为载体,近百家文化企业落户,涵盖空间设计、工业设计、影视拍摄、信息传媒等,产值占据园区总产值一半以上。

南庄镇已在绿岛湖布局大量文化服务产业,新启动的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又在此基础上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护。

打造园区载体,健全产业链的同时,禅城也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今年4月,《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印发实施,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发展文化产业。禅城区文体局还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泛设计人才专项扶持政策。此外,禅城区三部门联合印发《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联动机制方案》,区、镇(街)及部门打破层级和部门界限,实现文化产业大数据互利共享,在文化产业招商与服务方面发挥联动机制作用。

打破瓶颈的禅城探索

群雄逐鹿文化产业的道路上,禅城有多少同伴,就有多少对手。

深圳早在2004年就提出“文化立市”战略,14年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平均20%的增长速度,成为国内文化输出的重要基地; 在无锡,越来越多的明星、剧组扎堆出现于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电影界的“无锡现象”引起广泛关注。

知不足,然后奋起。何永庆坦承,文化市场的需求巨大,但禅城还处在起步阶段,聚集度仍待加强,整体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兴奋点和重磅项目,要真正成为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禅城的创意文化产业已聚集起2万多名设计人才,但主要围绕陶瓷企业生产而存在,既未形成规模效应,也未对家具、不锈钢、针织等传统产业形成扩散效应。

“没有‘带头大哥’,缺乏聚集地,一些设计公司也外迁了。”回顾这些年的企业发展,李维卡服装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光焰不无遗憾。陈光焰说,2000年左右,禅城和周边涌现几十家体育服装设计公司,为彪马、李宁、安踏等知名品牌做设计,但公司之间彼此分散,未成抱团之势,加之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产业下行,制造工厂外迁,这些企业转而远走泉州晋江,当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体育服装产业基地。

前不久发布的《佛山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也指出,佛山文化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骨干和龙头企业,2万家文化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只见星星,不见月亮,这使得佛山的文化企业产业化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

禅城坐拥中心城区聚才之利,在打破文化产业发展瓶颈方面,被寄予厚望。

高怡冰建议禅城抓住大型龙头项目、重点人才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有时一个项目就能促使一个特色产业的集聚和成形。”

事实上,过去两年,禅城面向全国,接连举办建陶设计周、旅游文化周等重磅活动,用意就在于以“文化+”为依托,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为文化、产业、资本、人才的对接搭建更多、更大的平台,吸引文化产业人才和项目进驻。

这一谋划已见收获。去年,禅城区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设计联盟。今年6月,该联盟就承办了2018年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佛山·禅城”杯高校尖兵团·泛家居创新创业活动,吸引来自广州、深圳、佛山、江门和珠海5市10所高校的团队设计出60件泛家居原型作品。

中国陶谷计划引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佛山市软件园设立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目前已经在办理相关注册手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柳冠中等行业领军人物也将在禅城设立工作室。

然而,要让因活动导入的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融会贯通,变为禅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生产力,还有待产业平台的支撑,创业生态的浇灌。

禅城区文体局提出,接下来将以重点园区为发力点,带动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由南风古灶、石湾古镇文创园、新石湾美术陶瓷厂、陶瓷研究所、国际艺术家村、互联网+创新创意产业园构成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和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空间。

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李凯表示,下半年要做好石湾古镇文创园、互联网+创新创意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的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批重点文化产业招商平台,为“研发及创意设计”类企业、孵化器或平台的入驻提供载体支撑。

 

来源:佛山日报

原标题:禅城文化产业是如何被引爆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佛山禅城“文化+”的文化产业融合新路径

从佛山提出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那一刻起,禅城就因兼具岭南文化与陶文化深厚底蕴被寄予厚望。禅城要走的,是一条发挥文化独特功能、引领产业发展的路。

作者:王晓丹、邓磊、周文琪

从佛山提出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那一刻起,禅城就因兼具岭南文化与陶文化深厚底蕴被寄予厚望。

禅城在用一条漂亮的曲线回应这样的厚望。前不久,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暨迎接佛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工作会议公布,今年1~6月,禅城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注册企业数281户,同比增长116%,文化创意相关项目5个,投资额超17亿元。

数据注释崛起。几乎是润物细无声地,禅城创意设计、影视文化等文化产业新业态如繁花次第盛开。

禅城要走的,是一条发挥文化独特功能、引领产业发展的路。如禅城区区长孔海文所言,这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禅城要创造创新文化产品,通过创意设计,推动“文化+”跨界融合,从而推动文化发展再上台阶。

从文化产业看禅城,又一个想象空间已经打开。

全面开花的爆发式增长

水清岸绿,花香阵阵,岭南风格的建筑倒映在河涌,如诗如画。这是隐藏在禅城区中心地带的丰收涌。这几天,河涌东岸一派繁忙景象,十几名工人正在加固和美化6栋旧建筑群,不久后,这个占地2000㎡的地方将很快成为又一个影视产业文创园区。

在河对岸的乐怡海创文华荟,早有一番精彩。开园半年多来,多家“网红店”让其成为佛山潮人最喜欢的去处。园区临文华路一侧是一栋两层半建筑,华南首个全息剧场即将在此全新亮相。

一年前,乘佛山打造南方影视中心之势,祖庙丰收涌首次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广邀影视企业进驻,区位优势、文化底蕴及政策红利叠加,让这名新兵迅速冒尖。

祖庙街道投资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严毅朗表示,截至今年8月1日,祖庙新增影视企业62家,预计到年底,进驻祖庙的这批影视企业中将培育新增5家优质文化企业,成为祖庙新的经济亮点。

禅城发力影视文化产业,有后来者祖庙丰收涌,也有先行者中国陶谷,后者持续聚焦创意设计领域,蹄疾而步稳。

如今,从石湾沿公仔街向前,广东陶瓷博物馆、玩陶大厅分列两侧,这里一边连接南风古灶,数百家陶瓷、文创产品工作室散落其间;另一边连接佛山首个以陶文化为主题升级的石湾公园,大大小小的创意设计公司在环公园的产业园区里聚集。

南风古灶国际创意园以“陶”为主题,分为设计创客、陶艺创客、大学生陶艺创客、电商创客四大平台。园区融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设计及互联网等元素进行跨界创新,推动产业裂变。

从影视文化到创意设计,以“文化”为名,各种新生的产业力量在禅城这片古老而富有活力的土地上蓄势待发,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成为佛山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打开文经相促发展新格局的鲜明注脚。

“最近半年,禅城文化产业逐渐迎来爆发式增长。”禅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化体育局局长何永庆表示,今年1~6月,禅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注册企业数281户,同比增长116%,新注册文化产业企业增长势头迅猛。

堪称井喷的文化产业,既为禅城区域经济提质转型打开想象空间,培育出新的增长点、新引擎,也为城市能级提升注入文化和艺术的张力。

来自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禅城区新增签约、动工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40个,投资总额156.617亿元,其中,文化创意、文化体验类项目5个,涉及投资额17.35亿元。

事实上,影视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有显现。广东精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佛山首家挂牌新三板的文创企业,今年上半年就有4部网络电影票房超千万元,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预计可达5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0%。

“文化+”的融合新路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推动文化产业迅猛成长,是一场考验耐力和智慧的长跑。

今年7月,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促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高水平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平台,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一个星期后,聚焦推动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禅城区委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发挥文化在引领产业发展中的独特功能。

这一表述,既是中心城区因应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的顺势而为,也是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的战略判断。

一方面,作为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禅城是文化富矿。有影视从业人员认为,禅城一年适合开机的日子超过300天,加之粤剧、陶瓷等文化元素,极其适合打造文化IP。另一方面,立足佛山超2万亿工业产值的制造市场,禅城也有动力为佛山制造注入文化附加值。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高怡冰认为,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具有经济密度高、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等特点,禅城经济纵深腹地不足,亟待寻找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释放文化底蕴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适逢其时。

由此不难理解禅城为何在近年以“大文化产业”概念推进“文化+”引领战略,推动文化与制造、旅游、商业等统筹发展,推动产业不同门类深度融合,并在几年积淀后迅速迎来文化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战略层面的谋划,既为全区文化产业划定新航向,也为市场主体的涌入带来足够的信心。战术层面的设计,则让聚集而来的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在禅城各处茁壮成长。

何永庆表示,这两年,禅城以影视文化产业和创意设计产业为突破口,既推动各镇街打造特点突出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平台,也不断完善文化产业链条,推动产业生态形成闭环:

石湾以中国陶谷为龙头,一谷十园围绕陶瓷元素,从陶瓷工业设计、陶瓷文化旅游、陶醉文化等方面入手,聚集了近2000家企业。

张槎街道则以广东新媒体创意产业园为载体,近百家文化企业落户,涵盖空间设计、工业设计、影视拍摄、信息传媒等,产值占据园区总产值一半以上。

南庄镇已在绿岛湖布局大量文化服务产业,新启动的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又在此基础上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护。

打造园区载体,健全产业链的同时,禅城也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今年4月,《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印发实施,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发展文化产业。禅城区文体局还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泛设计人才专项扶持政策。此外,禅城区三部门联合印发《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联动机制方案》,区、镇(街)及部门打破层级和部门界限,实现文化产业大数据互利共享,在文化产业招商与服务方面发挥联动机制作用。

打破瓶颈的禅城探索

群雄逐鹿文化产业的道路上,禅城有多少同伴,就有多少对手。

深圳早在2004年就提出“文化立市”战略,14年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平均20%的增长速度,成为国内文化输出的重要基地; 在无锡,越来越多的明星、剧组扎堆出现于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电影界的“无锡现象”引起广泛关注。

知不足,然后奋起。何永庆坦承,文化市场的需求巨大,但禅城还处在起步阶段,聚集度仍待加强,整体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兴奋点和重磅项目,要真正成为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禅城的创意文化产业已聚集起2万多名设计人才,但主要围绕陶瓷企业生产而存在,既未形成规模效应,也未对家具、不锈钢、针织等传统产业形成扩散效应。

“没有‘带头大哥’,缺乏聚集地,一些设计公司也外迁了。”回顾这些年的企业发展,李维卡服装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光焰不无遗憾。陈光焰说,2000年左右,禅城和周边涌现几十家体育服装设计公司,为彪马、李宁、安踏等知名品牌做设计,但公司之间彼此分散,未成抱团之势,加之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产业下行,制造工厂外迁,这些企业转而远走泉州晋江,当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体育服装产业基地。

前不久发布的《佛山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也指出,佛山文化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骨干和龙头企业,2万家文化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只见星星,不见月亮,这使得佛山的文化企业产业化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

禅城坐拥中心城区聚才之利,在打破文化产业发展瓶颈方面,被寄予厚望。

高怡冰建议禅城抓住大型龙头项目、重点人才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有时一个项目就能促使一个特色产业的集聚和成形。”

事实上,过去两年,禅城面向全国,接连举办建陶设计周、旅游文化周等重磅活动,用意就在于以“文化+”为依托,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为文化、产业、资本、人才的对接搭建更多、更大的平台,吸引文化产业人才和项目进驻。

这一谋划已见收获。去年,禅城区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设计联盟。今年6月,该联盟就承办了2018年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佛山·禅城”杯高校尖兵团·泛家居创新创业活动,吸引来自广州、深圳、佛山、江门和珠海5市10所高校的团队设计出60件泛家居原型作品。

中国陶谷计划引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佛山市软件园设立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目前已经在办理相关注册手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柳冠中等行业领军人物也将在禅城设立工作室。

然而,要让因活动导入的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融会贯通,变为禅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生产力,还有待产业平台的支撑,创业生态的浇灌。

禅城区文体局提出,接下来将以重点园区为发力点,带动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由南风古灶、石湾古镇文创园、新石湾美术陶瓷厂、陶瓷研究所、国际艺术家村、互联网+创新创意产业园构成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和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空间。

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李凯表示,下半年要做好石湾古镇文创园、互联网+创新创意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的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批重点文化产业招商平台,为“研发及创意设计”类企业、孵化器或平台的入驻提供载体支撑。

 

来源:佛山日报

原标题:禅城文化产业是如何被引爆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