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新洲
1
价格上涨40%盈利期减半
小龙虾卖一份赔一份!
小龙虾进入8月,虽然没像去年因为大雨断供,但却同样经历着“过山车”式的涨价跟降温。
近日,郑州小赖毛蒜蓉龙虾创始人吕凯乐在朋友圈感慨,越来越多人冲着小龙虾到店,结果却是卖一份赔一份——
走访多家品牌连锁龙虾馆后内参君发现,这并非个案。
来自中国水产养殖网的数据表明,7-8月上旬湖北地区虾价继续飙升,青虾6钱以上的价格为40元/斤(涨12元/斤),红虾规格在9钱以上的价格为55元/斤(涨18元/斤)。而安徽地区789钱的小龙虾,也从7月中旬的22元涨到40元/斤。
△ 数据来源:大钳门·有间虾铺
长沙黄非红酸汤龙虾创始人陈庆华、安徽蚌埠红烧大虾创始人朱雨霆等龙虾店老板告诉内参君:6月后虾稻养殖模式趋于结束,市场上的小龙虾主要来自池塘供应,随着小龙虾量的继续消耗,市场供应缺口加大,再加上世界杯期间的大批出口、大工厂囤货做冷冻虾和虾尾,虾价自然飙升。
不仅是价格暴涨,小龙虾的盈利期相比往年也缩短了。
久如香小龙虾创始人贾旭说:原来小龙虾高峰期是4月到9月,最不济也到8月底。但今年从7月底开始,营收回落很明显,而虾的进价涨幅更高。
有间虾铺董事长高千钧见证了小龙虾10年的起起落落。在他印象里,小龙虾好时光一直集中在4、5、6月,然后到中秋前后回落。但今年7月时进价同比上涨了14.7%,如今8月还在继续涨。
2
“过山车式”涨跌背后,
小龙虾散户还好吗?
小龙虾出现这种行情,对连锁品牌来说都是不小的困境,更别提90%的散兵游勇,尤其是龙虾大排档、夫妻店和跟风者,这种过山车式的暴涨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内参君一个朋友所在的城市,房子均价16500元/平米、15000+人口的社区群旁边,分布着成规模的30多家餐厅,其中两家150—230平的店,两年先后从烩面、水浒烤肉、大盘鸡、鱼火锅、快餐变成虾尾店,之前门店平均寿命不超过5个月。
两家虾尾开在斜对门,一家连锁,一家自创。前者堂食+外卖+小区道闸投放,后者正进行“非会员89折,充值会员虾尾免费吃”的开业促销,直线30米外还有一家王婆大虾、两家外卖小龙虾,争夺原本为数不多的吃虾客,上演短兵相接的街头“虾战”。
面对小龙虾进价涨半、盈利期减半的情况,标准化和供应链相对成熟的品牌连锁龙虾馆,比如久如香小龙虾,可以在湖北、江苏等主产区多渠道布局,可以增加店内菜品(小龙虾+大闸蟹+扒皮鱼),在确实没有活虾时,也可以向国内一流供应商采购品质更稳定的冻虾,迎接11月到来年3月这一“冬眠”空档期。
对大部分夫妻店和龙虾大排档而言,在高峰期时盈利不一定强,9月到来年3月往往更煎熬。
他们的痛点往往是,在产品上没有竞争力。拿不到一手的、稳定的小龙虾货源,在进货价格上没有优势,在选址和租金等方面成本相对较高,一旦行情大起大落,基本就赚不到利润。
某虾尾店老板跟内参君交流——店里虾尾卖68/份,这一段销量也一般,挣钱还是靠花甲、蛏子、烧烤这些高毛利菜。“虾尾本身并不怎么赚钱,不做活动客人就减半,万一碰上吃了闹肚子的更麻烦。”
“做小龙虾更难,最近进价一斤涨十几块,但售价涨10块顾客都受不了,很多人又都是冲着小龙虾来的,赔钱也得卖。”
另外小龙虾的季节性是硬伤。很多店家虽然选择在淡季停业,但这种往往留不住人才,很难做成真正的连锁品牌。
当不久前老乡鸡宣布收购武汉永和时,餐饮品类研究专家余奕宏提出“餐饮业正在告别散户时代”——
“强者恒强”和倒闭潮正在袭击餐饮业,全国性品牌在未来5-10年会规模化诞生,新入场的餐饮外行90%将成为炮灰,大量夫妻店、街边店将无法生存,粗放式加盟品牌出现集中关店潮,老观念、老思维、老模式的古董级品牌迅速被淘汰。
年产值将近3000亿的小龙虾产业,也不例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