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本应该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间,家长们也竭尽所能,想给小朋友们一个完美的暑假。
然而——在青岛海滩,一对年仅8岁的双胞胎姐妹走失,被找到时,已经双双溺水身亡。
看到以后这条消息,熊熊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想来聊聊带娃去海滩这件事。
去海边的6条安全法则
别再苛责“低头发了个朋友圈”的那位妈妈了,熊熊相信现在世界上没有人比她更痛苦,更懊悔。
夏天带孩子去海边,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常规的操作了。但是越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越有可能隐藏着危险,带娃去海边的时候,熊熊恳请大家一定牢记以下6条安全守则。
1.去正规的海水浴场
这次发生溺亡事故的海滩不属于正规的海水浴场,既没有救生员,也没有瞭望塔,更没有防鲨网。孩子一旦遇到意外,难道只能指望家长的自救或路人的拔刀相助吗?
2.当心离岸流
网上有种意见认为,溺亡的双胞胎姐妹可能是由于“离岸流”不幸遇难的。熊熊虽然去过一些海岛,但真没听说过什么“离岸流”,所以特地去查了一下,禁不住有些后怕。
根据维基百科,离岸流(Rip Current)是一种向外海方向快速移动的强劲海流。这种水流狭窄(一般不超过9米)、细长(最长有700多米)、强劲(流速可以高达2米以上,比一般人的泳速要快不少)。
被绿色标记的区域就是离岸流
更可怕的是,离岸流总是毫无征兆地突然出现,在任何天气下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海滩都可能出现。
由于流速较快,小朋友几乎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从离岸流里游出来,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被带到远离岸边的海里。
当你看到一整排白色海浪中间突然有一片海面非常平静,而且颜色比其他地方的海水要深,必须立刻提高警惕!
如果孩子已经被离岸流卷走,马上向救生员大声呼救,但不要自己贸贸然下水。
3.千万别小看海浪
即使家长感觉海浪并不大,但对孩子来说,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灭顶之灾”!
4.埋进沙子?NONONO!
在海滩,我们都很喜欢玩一个游戏,就是用沙子把某个人给埋起来。但是熊熊想提醒大家,这样做其实很危险。
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沙子是松散的,它们之间存有空气,可以相互滑动,人在沙子里容易松脱开;但一旦有了水,水会把沙子之间的空隙填满,沙子没有了空间,无法滑动,就会把埋在沙子里的人“吸”住,动弹不得,时间一长,甚至可能造成窒息。
请在小朋友挖沙坑之前,和他约法三章:
① 不要把自己或别人埋进沙里
② 沙坑不要挖得太深,最好别超过自己的膝盖,最高别超过自己的腰
③ 别去踩其他人挖的沙坑
同时,家长一定要守住孩子身边,时刻注意安全。
5,不要忽视防晒
海滩总是和阳光连在一起,所以带娃去海边,千万记得做好防晒准备——这不仅仅是皮肤晒黑的问题,还关系到宝贝们的身体健康!
去海边要使用SPF30起的儿童专用防晒霜,要能同时防护UVA和UVB,而且至少每隔2小时就重新补一次(敲黑板,牢记啊)。
小朋友要穿着防晒衣和遮阳帽,必须有防晒指数,而且SPF值应该达到50。还有太阳眼镜也要记得给娃戴上。
6.海边的小动物别乱摸
虽然说正规的海水浴场都会定期巡视和清理海滩,但保不齐会有奇奇怪怪的海洋生物随波逐流漂到近海甚至岸上。一定要教育小朋友们不要随意触碰海里或海滩上的小动物,不管样子长得多可爱或是多奇怪,都!别!碰!
万一它是——
或者——
或者——
第一张图是僧帽水母,被蜇到会产生剧痛,严重时可能致命。而且死后数小时内毒性依旧存在。
第二张图是刺鳐,常常藏着浅水的沙穴里,不小心踩到它们,会用尾巴上的倒刺扎人,有可能致命。建议把脚埋在沙子里走路,这样沙子引起的震动会吓跑它们。
第三种就是大家都认识的海胆了,被扎到的话,要先把刺拔掉,不清除干净会引发感染。海胆的毒素虽然不强,但是一旦有不良反应,也要马上去医院就诊。
关于海边的安全守则,熊熊先跟大家聊到这,归根结底,就是带孩子去正规开设的海滩,并且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安全——身为父母,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