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说,世界上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另外95%的人就是在活着。
许知远是那5%的人,曾经的知乎用户也自以为是。
但显然,知乎更需要那95%的人
一
“知乎越来越low了。”一位5年资深知乎用户说。
知乎用户的态度已经明显分为两派。
一方认为,习惯每天去知乎看看,吸收他人的生活分享,能对世界多一些认识。另一方则认为,知乎越来越头条化,没有以前那样高端。
表面上看,知乎确实顽疾丛生。
调查问题从“如果兔子都在拼命奔跑,是什么给了作为乌龟的你前进的动力?”变成“与异性合租是一种什么体验?”
王路飞依靠分裂出244个角色回答问题成为知乎大V;高中都未没毕业的男性工人能化身知乎女神,立下复旦大学毕业,开花店、爱生病的“现代林黛玉”人设;还有灰产工作者不断在知乎上刷量、刷赞;影视剧、综艺宣发进入知乎,润物无声地打着广告。
打开知乎APP,魔兽世界游戏、私家课实现财富目标推荐、600元改造宿舍等广告赫然在目,精准覆盖知乎用户中的青少年、都市白领和大学生群体。知乎热搜里,影视剧、娱乐内容问答占了大部分。
知识付费之风刮起,快手抖音掀起短视频风口,知乎都跟风而上,做精致的利己主义平台。
如果说以前逛知乎还能接受新知识,现在逛知乎则成了消遣段子,打发时间的又一个“微博”。
不仅如此,知乎里面还有违法的“老鼠屎”。今年3月,北京网信办斥“知乎”平台因管理不严,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知乎一周时间内紧急屏蔽4万多条违法有害信息,处罚1200余个用户账号,还公布了一批永久封禁的账号。
最新数据显示,知乎注册人数超1.8亿,拥有海量用户背后,关于知乎的讨论日趋大众化。
有人说,知乎已经为流量而妥协了内容。
二
知乎引以为傲的资本只有内容,能喂饱用户的内容。
知识付费之风刮起时,知乎迅速响应。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知乎已经拥有15000个知识服务产品,整体付费人数超过600万,日活用户数量100万。
只是,这对于专注知识领域8年的知乎而言,并不值得骄傲。
同样是扎根知识付费领域的企业,“得到”仅用两年时间就收获1800万用户,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得到”看成是“一个线上的终身大学”。
短视频风口,今日头条孵化的抖音占据流量高位,知乎没能跟上。来势汹汹的头条,还指使出“悟空问答”来正面杠上知乎。
“悟空问答”的刺激深入到知乎的骨髓。彼时,知乎用户二三线城市用户日趋增加,年轻用户占比逐渐提高,知乎的内容也在变化。
专业性问答慢慢失去热度,情感类、娱乐化问答越来越多,曾经的头部用户被后来者挑衅。世界杯期间,知乎邀请小鲜肉刘昊然进行广告代言,反复口播广告词“你知道吗?”、“你真的知道吗?”、“你真的确定你知道吗?”
近期知乎还推出“海盐计划”,比起今日头条简单粗暴的“砸墙”,知乎转了一个弯,自称要为回答者提供变现的途径。
比起专注知识付费的“得到”,比起流量为王的“头条”,扎根内容又定位模糊的知乎,失去了竞争的底气。
三
有人提问:知乎的用户画像是什么?
有人回答:211、985回答高考是纸老虎,外语成绩好就说托福雅思是渣,本科学历畅谈本科毕业像条狗,不能移民群体大谈要想成功出亚洲,IT工作者调侃天下皆富,唯我没钱,喜欢健身的自认六块腹肌才算赢等等。
扑面而来的一股“精英群体”的装X范儿。
2010年,刚进入市场的知乎,喊的是“最专业的问答社区”口号。
内测期间,知乎团队每天手写邮件邀请用户答题,以“杀熟”的方式揽入200位种子选手。包括王小川、徐小平、马化腾、王兴等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以及某些领域颇为精通的专业人士。
40天内,200人进行热点解读、影评、乐评和书评,创造8000个问题,两万个回答。
不小心拉来“精英”入驻答题,知乎被添上“高端”的标签,随即再吸引来另一批“高端”回答者。
一段时间里,即使是权威媒体,进行报道时也喜欢用知乎上的高赞回答来表述观点,知乎成了国内用户解决生活“十万个为什么”的平台,也成了众多年轻群体“每天学点新知识”的线上导师。
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因为“知乎用户”的身份,自己有了现代知识分子的荣耀。
知乎用户小众的聚会成了文化、科技、经济等各领域人才交流的行业盛会。艾瑞2017年知乎用户调查报告,知乎用户本科及以上用户占比80.1%,中高收入及小康用户占比76.0%。
正因为如此,知乎也被贴上了权威、专业的标签。
许知远说自己是唱挽歌的人。而那些给知乎贴标签的老用户,也为知乎唱起了挽歌。
在知乎上搜索“知乎质量”,排名靠前的问题,都在反思知乎内容质量下降。问题旁边,是与微博相差无几的知乎热搜榜。
针对人们对知乎的质疑,知乎老用户、心理学话题回答者曹旻解释:“不是知乎所有的内容质量都在下降,而是你能看到的内容质量有所下降。”
知乎上,依然有行业人士回答职场面试干货,依然有过来人分享考研经验,依然有阅读爱好者分享值得看的书籍,依然有专业人士理性分析社会热点事件。
在引发全民怒气的江歌案中,知乎上的律师、法学学生分析日本法律,心理医生分析江歌母亲的心理状态,呼吁专业心理援助介入。霍金逝世,知乎用户通过回答向大众科普霍金在物理学上的贡献。
拥有100%用户的知乎已经变成了一面镜子,5%的人去答5%的问题,95%的人去水95%的答案。说到底,知乎从来就没想高端,那些吐槽只是来自少数派的悲悯。
就像马东告诉许知远:你就不应该知道他们,你自己是5%,你就关注你们那5%就足够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