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张一山:“还没有把演戏这事儿弄明白,没想过再做别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张一山:“还没有把演戏这事儿弄明白,没想过再做别的”

演员只要演好戏就可以了!

“我还没有把演戏这事儿弄好、弄明白。没想过再做别的!”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安排自己的生活,你会选择去做什么?想必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或有生之年恣意追梦,或随风摇摆轻度流年。张一山的答案仍然是,演员。

少年成名,是大众赋予他的头衔。只是若说年龄,他也不过刚26岁,尚是很多同龄人还在徘徊不定、踌躇不前的时刻,他却早早找准了自己的人生赛道。

张一山说,自己是幸运和幸福的。因为可以“有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也因为观众是基于作品才喜欢他,这是做演员最大的满足。即使别人眼中的“低谷”,于他而言也不过是一种别样的快乐。

很多人喜欢用“90后老戏骨”和“身体里住了一个老人”来形容他,因为他的演技,也因为他的简单和“佛系”。

流量时代,他不关注网络上的收视、播放量数据,在他看来那些是虚无的;网友的鼓励也好、批评也罢,他“照单全收”,会琢磨和反思,却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从不后悔”,不仅仅是因为表演是遗憾的艺术,更是因为在他心中凡事皆有一把标杆,用来衡量自己的工作生活,不因外界而动摇。

一如即使“说肯定的话吃了不少亏”,还是会直言“减少演戏之外的东西,比如综艺”,因为还有很多想拍的戏还没拍。一如所有人都“用力”进军大银幕的时候,他却“不是特别着急,电影和电视剧是平等的,先把手头上的事儿做好”。

关于张一山,似乎很难用一个词、一个人设来形容,太随性,也太有准则。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拿影帝要看缘分”

“没想再奢求别的东西”,现在的张一山充实却又简单。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还可以把职业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足以。岁月静美,只是张一山的演艺道路并没有看上去那样一帆风顺,娱乐圈的高光和黑暗在他身上交替体现。

《家有儿女》中刘星的超高起点,让他一战成名,却也意味着在之后茫茫岁月中始终背负着大众的期望,观众习惯用最高标准要求这个“看着长大的孩子”以及“别人家的孩子”,难免会出现不一样的声音。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张一山直言:“大学那几年对我而言不过是享受另一种快乐”,他也不忘调侃:“电影学院也不是那么容易考上的,好不容易考上了,当然要好好学”。

在他看来,上大学是自己选择的,专业课学习让他了解到一个职业演员是怎样的,应该怎么做。从童星到职业演员,张一山选择用四年时间沉淀。

随后《余罪》而来,他再度让观众惊喜连连。“对于很多观众而言这是一个淡忘之后又重新喜欢我的过程;对于我而言,观众喜欢我,各种采访和剧本找到我,这是非常直观表面的变化,很庆幸自己能够感受到”。

“观众因为作品喜欢我,是我作为演员最大的幸福”,他一连用了“幸福、满足、开心”三个词。但是最让他开心的却是,“有很多拍好作品的机会了,很多好作品主动找上了我”。

当然年少成名也让他对“二次走红”更加“淡定”。“在很小还不懂事的时候就经历过,当又一次遇到这些应该让我惊喜快乐的事情出现时,我可能就没有其他人那么开心,那么夸张”。

之后《春风十里不如你》《柒个我》佳作不断,褪去“刘星”的影子,他真正成为演员张一山,自然也点燃了网友望其“成龙成凤”的心愿:“张一山是要拿影帝的人”。

观众希望能够将最“至尊”的荣耀给到心中真正的演员;对张一山来说,“拿奖要看缘分,只要观众认可我的戏和角色,其他的都不重要”。颇有几分惺惺相惜、投桃报李之意。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张一山借用很多老艺术挂在嘴边的话激励自己,也成为他始终谨记的箴言。对于“90后老戏骨”的称号,他笑言观众厚爱,还需要继续学习和努力。

谈演戏:“我是一个顾及人情,和不挑三拣四的人”

如果从《小兵张嘎》算起,张一山出道18年,在更迭迅速的娱乐圈中,他已然是个“老人”了;而纵观他的作品版图,轻喜剧、战争剧、刑侦剧、都市情感多种题材均有所涉猎,各种人物故事也都有所尝试。

在张一山的众多作品中,“人情”是重要关键词。聚光灯下的影视圈中,流量为王和口碑至上的时代,很少有人能如此直白的坦言,“人情”是选择剧本的原因。

“我是一个非常顾及人情的人,有一些老朋友找来了不好推辞,毕竟人家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帮助过你,对我而言,我是一个希望可以报答别人的人”。

骨子里,张一山仍然是那个局气仗义的北京人。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事儿必须做或一点不能做,都是可以尝试的,尤其是所谓的“为了保持自己良好的形象和定位”,更不是他眼中的“拒绝理由”。

“这是我做人做事的态度,我有自己做人的方案和准则,可能这些会带入到作品中,可能会让观众看到好的、不好的作品,但这是我的选择,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

坚定的话语刚落,他却又再次调侃,“如果观众一直看到我很好的角色,可能就没有新鲜感啦,还是要让观众感觉到我的进步。”

话虽如此,人情味儿背后,是他对每个角色百分百的尽心和认真负责。“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就像《余罪》之前也不知道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而自己能做的就是抱着专业认真的态度演好自己的角色”。

现在的张一山,在拍戏之前仍然会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分析人物和剧情走向。“电视剧那么多集,也不是按照顺序拍的,我没有那么好的记性,所以必须落在笔头上,便于在拍摄的时候迅速进入状态”。在他看来,这是基本的工作环节。

“我不是一个特别挑三拣四的人,作为演员应该尝试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作品。”事实上,不挑剔只是他的外壳,背后是他时刻“不敢忘”的第一准则:演戏是给观众看的。

“这不是讨好观众。表演是给观众看的,观众喜欢是最直接简单的目标。”这也是他选择剧本和人物最基本的评判标准。于是我们看到了余罪、秋水,以及沈亦臻,每个人都性格分明,鲜活无比。

张一山最喜欢余罪,他曾在多个场合提及。不过他认为演员在创作一个角色,表达表演的时候都有个人的影子存在,所以每个角色也都有着现实生活中的影子。

而未来,他希望能够诠释没有太多性格特点的小人物。“那种戏会更有挑战性,能够把他演到观众心里,能够让他变得更有意思,能够让观众看进去并喜爱他,那是更难得的”。

“综艺是一种新尝试,也带给我新的思考”

2017年,张一山出人意料的入局综艺,成为90后真人秀《高能少年团》的常驻嘉宾之一。他的幽默感染了众多人,之后却在采访中透露“不想上真人秀了”,这一度将他挂在了热搜榜上。

2018年,《高能少年团》第二季来袭之外,张一山也转身成为优酷《这就是铁甲》的战队经理人,接连两档节目露出,一时间市场议论纷纷,各种说辞相继袭来。

“中国的娱乐圈里,你会发现只会演戏也不太好,因为你需要去做很多附加的东西才会有热度有流量。”风头正盛的综艺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你会发现综艺之后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找到你,有更多好的制片人、制片方找你演更好的戏。”张一山用“被动”和“无奈”来形容这种“畸形路径”。

他剖白自己对于综艺的心态:“我会有那些考虑和顾虑,做综艺是想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想尝试一下演员应该是什么样的?是只能演好戏还是演戏之余还可以做一些别的事情。”

如今,两年的参与和舆论热潮,即使争议仍存,他却已然坚定方向。他得到的答案是:演员只要演好戏就可以了!

“虽然我之前说过一些很肯定的话让我吃过很多亏,但是我还是觉得会减少一些演戏之外的东西,比如综艺。演戏是我的本行,是我最热爱的事业;综艺是一种新尝试,可以体验一下。”

不过张一山也表示,“综艺也带给我新的思考”。在综艺节目中,张一山看到了娱乐之外的更多意义。

以《这就是铁甲》为例,如果录制初衷是现场观摩机器人对战,录制中和选手的交流让他意识到,国内铁甲有着专业技能和制作能力,但是缺少资金、场地等支持,自己有义务帮助他们,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们,争取更多的机会。

“一个人可能有自己一生追求热爱的事业,但并不妨碍尝试一些新鲜事物,尤其是演员,需要尝试比普通人更多的一些事物,才能够给自己在表演的时候积累更多的经验,储藏一些能量。”

综艺如此,新浪制片人微计划亦是如此。近期,张一山牵手体育届知名运动员打造“张一山的小宇宙”主题个人成长短片,已然在微博上线。

“这个行动可以接触到各界运动员,他们大多是公益项目发起人,大家联合起来可以让运动项目更加普及、更加大众,也让更多人加入到公益行列,为乡村学校捐赠体育用品、建造体育场等”。

诚如短片名字一样,这个年轻的26岁“老人”,正在不断用新鲜事物填充自己的小宇宙,积蓄力量并迸发着属于自己的光彩,最终汇聚成一个色彩斑斓的名词:演员。无关奖项和数据,而是他始终放在心上的观众给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张一山:“还没有把演戏这事儿弄明白,没想过再做别的”

演员只要演好戏就可以了!

“我还没有把演戏这事儿弄好、弄明白。没想过再做别的!”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安排自己的生活,你会选择去做什么?想必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或有生之年恣意追梦,或随风摇摆轻度流年。张一山的答案仍然是,演员。

少年成名,是大众赋予他的头衔。只是若说年龄,他也不过刚26岁,尚是很多同龄人还在徘徊不定、踌躇不前的时刻,他却早早找准了自己的人生赛道。

张一山说,自己是幸运和幸福的。因为可以“有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也因为观众是基于作品才喜欢他,这是做演员最大的满足。即使别人眼中的“低谷”,于他而言也不过是一种别样的快乐。

很多人喜欢用“90后老戏骨”和“身体里住了一个老人”来形容他,因为他的演技,也因为他的简单和“佛系”。

流量时代,他不关注网络上的收视、播放量数据,在他看来那些是虚无的;网友的鼓励也好、批评也罢,他“照单全收”,会琢磨和反思,却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从不后悔”,不仅仅是因为表演是遗憾的艺术,更是因为在他心中凡事皆有一把标杆,用来衡量自己的工作生活,不因外界而动摇。

一如即使“说肯定的话吃了不少亏”,还是会直言“减少演戏之外的东西,比如综艺”,因为还有很多想拍的戏还没拍。一如所有人都“用力”进军大银幕的时候,他却“不是特别着急,电影和电视剧是平等的,先把手头上的事儿做好”。

关于张一山,似乎很难用一个词、一个人设来形容,太随性,也太有准则。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拿影帝要看缘分”

“没想再奢求别的东西”,现在的张一山充实却又简单。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还可以把职业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足以。岁月静美,只是张一山的演艺道路并没有看上去那样一帆风顺,娱乐圈的高光和黑暗在他身上交替体现。

《家有儿女》中刘星的超高起点,让他一战成名,却也意味着在之后茫茫岁月中始终背负着大众的期望,观众习惯用最高标准要求这个“看着长大的孩子”以及“别人家的孩子”,难免会出现不一样的声音。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张一山直言:“大学那几年对我而言不过是享受另一种快乐”,他也不忘调侃:“电影学院也不是那么容易考上的,好不容易考上了,当然要好好学”。

在他看来,上大学是自己选择的,专业课学习让他了解到一个职业演员是怎样的,应该怎么做。从童星到职业演员,张一山选择用四年时间沉淀。

随后《余罪》而来,他再度让观众惊喜连连。“对于很多观众而言这是一个淡忘之后又重新喜欢我的过程;对于我而言,观众喜欢我,各种采访和剧本找到我,这是非常直观表面的变化,很庆幸自己能够感受到”。

“观众因为作品喜欢我,是我作为演员最大的幸福”,他一连用了“幸福、满足、开心”三个词。但是最让他开心的却是,“有很多拍好作品的机会了,很多好作品主动找上了我”。

当然年少成名也让他对“二次走红”更加“淡定”。“在很小还不懂事的时候就经历过,当又一次遇到这些应该让我惊喜快乐的事情出现时,我可能就没有其他人那么开心,那么夸张”。

之后《春风十里不如你》《柒个我》佳作不断,褪去“刘星”的影子,他真正成为演员张一山,自然也点燃了网友望其“成龙成凤”的心愿:“张一山是要拿影帝的人”。

观众希望能够将最“至尊”的荣耀给到心中真正的演员;对张一山来说,“拿奖要看缘分,只要观众认可我的戏和角色,其他的都不重要”。颇有几分惺惺相惜、投桃报李之意。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张一山借用很多老艺术挂在嘴边的话激励自己,也成为他始终谨记的箴言。对于“90后老戏骨”的称号,他笑言观众厚爱,还需要继续学习和努力。

谈演戏:“我是一个顾及人情,和不挑三拣四的人”

如果从《小兵张嘎》算起,张一山出道18年,在更迭迅速的娱乐圈中,他已然是个“老人”了;而纵观他的作品版图,轻喜剧、战争剧、刑侦剧、都市情感多种题材均有所涉猎,各种人物故事也都有所尝试。

在张一山的众多作品中,“人情”是重要关键词。聚光灯下的影视圈中,流量为王和口碑至上的时代,很少有人能如此直白的坦言,“人情”是选择剧本的原因。

“我是一个非常顾及人情的人,有一些老朋友找来了不好推辞,毕竟人家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帮助过你,对我而言,我是一个希望可以报答别人的人”。

骨子里,张一山仍然是那个局气仗义的北京人。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事儿必须做或一点不能做,都是可以尝试的,尤其是所谓的“为了保持自己良好的形象和定位”,更不是他眼中的“拒绝理由”。

“这是我做人做事的态度,我有自己做人的方案和准则,可能这些会带入到作品中,可能会让观众看到好的、不好的作品,但这是我的选择,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

坚定的话语刚落,他却又再次调侃,“如果观众一直看到我很好的角色,可能就没有新鲜感啦,还是要让观众感觉到我的进步。”

话虽如此,人情味儿背后,是他对每个角色百分百的尽心和认真负责。“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就像《余罪》之前也不知道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而自己能做的就是抱着专业认真的态度演好自己的角色”。

现在的张一山,在拍戏之前仍然会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分析人物和剧情走向。“电视剧那么多集,也不是按照顺序拍的,我没有那么好的记性,所以必须落在笔头上,便于在拍摄的时候迅速进入状态”。在他看来,这是基本的工作环节。

“我不是一个特别挑三拣四的人,作为演员应该尝试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作品。”事实上,不挑剔只是他的外壳,背后是他时刻“不敢忘”的第一准则:演戏是给观众看的。

“这不是讨好观众。表演是给观众看的,观众喜欢是最直接简单的目标。”这也是他选择剧本和人物最基本的评判标准。于是我们看到了余罪、秋水,以及沈亦臻,每个人都性格分明,鲜活无比。

张一山最喜欢余罪,他曾在多个场合提及。不过他认为演员在创作一个角色,表达表演的时候都有个人的影子存在,所以每个角色也都有着现实生活中的影子。

而未来,他希望能够诠释没有太多性格特点的小人物。“那种戏会更有挑战性,能够把他演到观众心里,能够让他变得更有意思,能够让观众看进去并喜爱他,那是更难得的”。

“综艺是一种新尝试,也带给我新的思考”

2017年,张一山出人意料的入局综艺,成为90后真人秀《高能少年团》的常驻嘉宾之一。他的幽默感染了众多人,之后却在采访中透露“不想上真人秀了”,这一度将他挂在了热搜榜上。

2018年,《高能少年团》第二季来袭之外,张一山也转身成为优酷《这就是铁甲》的战队经理人,接连两档节目露出,一时间市场议论纷纷,各种说辞相继袭来。

“中国的娱乐圈里,你会发现只会演戏也不太好,因为你需要去做很多附加的东西才会有热度有流量。”风头正盛的综艺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你会发现综艺之后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找到你,有更多好的制片人、制片方找你演更好的戏。”张一山用“被动”和“无奈”来形容这种“畸形路径”。

他剖白自己对于综艺的心态:“我会有那些考虑和顾虑,做综艺是想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想尝试一下演员应该是什么样的?是只能演好戏还是演戏之余还可以做一些别的事情。”

如今,两年的参与和舆论热潮,即使争议仍存,他却已然坚定方向。他得到的答案是:演员只要演好戏就可以了!

“虽然我之前说过一些很肯定的话让我吃过很多亏,但是我还是觉得会减少一些演戏之外的东西,比如综艺。演戏是我的本行,是我最热爱的事业;综艺是一种新尝试,可以体验一下。”

不过张一山也表示,“综艺也带给我新的思考”。在综艺节目中,张一山看到了娱乐之外的更多意义。

以《这就是铁甲》为例,如果录制初衷是现场观摩机器人对战,录制中和选手的交流让他意识到,国内铁甲有着专业技能和制作能力,但是缺少资金、场地等支持,自己有义务帮助他们,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们,争取更多的机会。

“一个人可能有自己一生追求热爱的事业,但并不妨碍尝试一些新鲜事物,尤其是演员,需要尝试比普通人更多的一些事物,才能够给自己在表演的时候积累更多的经验,储藏一些能量。”

综艺如此,新浪制片人微计划亦是如此。近期,张一山牵手体育届知名运动员打造“张一山的小宇宙”主题个人成长短片,已然在微博上线。

“这个行动可以接触到各界运动员,他们大多是公益项目发起人,大家联合起来可以让运动项目更加普及、更加大众,也让更多人加入到公益行列,为乡村学校捐赠体育用品、建造体育场等”。

诚如短片名字一样,这个年轻的26岁“老人”,正在不断用新鲜事物填充自己的小宇宙,积蓄力量并迸发着属于自己的光彩,最终汇聚成一个色彩斑斓的名词:演员。无关奖项和数据,而是他始终放在心上的观众给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