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探路者业绩全线崩溃:“裙化”董事会首年失利,回归主业积重难返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探路者业绩全线崩溃:“裙化”董事会首年失利,回归主业积重难返

继2017年首度亏损之后,“户外用品第一股”再度迎来业绩暴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斑马消费 范建

2018年上半年,探路者业绩全线崩溃:营业收入下降31.38%,净利润下降69.47%,扣非净利润更是下降89.02%。

继2017年首度亏损之后,“户外用品第一股”再度迎来业绩暴降。

户外用品主业营业收入连年下滑、毛利率下降,旅游业务虽然占据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但毛利率低至3%几无赚钱可能,直接导致了探路者业绩的持续下滑。

2017年底管理层换届之后,探路者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之一王静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静一改其夫盛发强的激进多元化策略,回归户外用品主业。不过,经营3年的旅游业务已经达到十几亿元的规模,船大难掉头。

于是,留给探路者的,只剩下卖资产、关店、裁员、压缩研发投入这些“下策”。

多元化业务成为拖累

8月15日,探路者(300005.SZ)披露2018年半年报。

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下滑31.38%,净利润2412.08万元,同比下滑69.47%,扣非净利润更是下滑九成至635.06万元;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2.12亿元,下降71.48%。

公司旗下两大业务板块,户外用品板块营业收入4.9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8.47%;旅游板块营业收入3.8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1.81%。

实际上,2018年上半年的崩溃,只是延续了探路者2017年的业绩暴跌趋势。

2017年,探路者营业收入30.34亿元,净利润-8485.39万元,下降151.24%,扣非净利润更是下降241.15%为-1.85亿元。

这是探路者上市10年以来第一次亏损。

核心主业户外用品的业绩下滑是探路者陷入亏损的主要原因。

2015年-2017年,探路者户外用品板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79亿元、17.05亿元、14.20亿元,下降幅度较大。其户外用品板块的毛利率,也从2013年的50%以上,下降至2017年的44%(2014年-2016年探路者未披露毛利率数据)。

更令人糟心的是鞋服行业普遍存在的高库存。2018年上半年末的最新数据显示,探路者的存货金额高达3.99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公司户外用品的营业收入为4.97亿元,去库存压力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探路者在阐述2018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时表示,“新一届管理层调整了原先过于激进的销售规划,对过季货品清理力度有所放缓,导致报告期的存货跌价准备大幅增加”。

户外用品行业在经历了2008年-2012年的高速增长期后,2013年至今增速逐年收缩。

行业下行的背景之下,探路者选择通过资本运作进行多元化扩张。2015年3月,探路者2.3亿元战略投资易游天下,开始将旅游板块纳入到上市公司之中。

2015年-2017年,探路者旅游板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01亿元、11.73亿元、16.11亿元。

虽然旅游板块撑起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但因为其中大部分业务为机票预定,毛利率低至3%,几无赚钱的可能性。

目前,易游天下“经营状况持续恶化”,还因为内控失效为探路者引来了不少麻烦,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拖累。

回归主业积重难返

1999年,盛发强、王静夫妇共同创立探路者,2009年登陆创业板,成为A股“户外用品第一股”。

2012年,王静辞去“研发产品技术指导”一职,淡出企业管理层,专心登山、写书、拍纪录片。

此后几年,探路者在盛发强的带领下,借着户外运动行业的高速增长,实现了稳定的业绩增长。

但是,当行业下行趋势来临,探路者疯狂的多元化并购,不仅没能帮助公司对冲业绩下滑,更直接将探路者拖入更黑暗的深渊。

2017年,在探路者首次出现亏损的当口,公司管理层换届,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之一王静重回探路者出任董事长兼总裁——“裙化”探路者。

女性管理者的经营策略和男性还真不一样。

王静上任后,探路者在2017年报中打出“回归主业”这张牌,2018年半年报更是直接提出“逐步退出与户外用品主营业务不相关的业务”。

不过,船大难掉头,十几个亿的业务,剥离、消化、重整基本面,起码需要几年时间。

于是,曾经的“户外用品第一股”,如今不得不关店、裁员、压缩研发投入。

斑马消费发现,2017年上半年探路者关店17家;下半年通过新开集合店和童装店提升了门店数量;但2018年上半年,探路者旗下的门店数量,又较2017年底减少了86家。

关店与裁员如影随形。2015年-2017年,探路者员工总数分别为2144人、2064人、1791人;2017年裁员幅度较大,当年员工数量减少了273人。

其中,研发人员被削减了三成以上。2016年底,公司研发人员144人,到了2017年底只剩下105人。

研发投入也同样被大幅削减。2016年探路者研发投入6428.50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23%;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5327.40亿元,占比1.76%。

探路者欲回归主业,近年在TOREAD之外,推出了Discovery Expedition、TOREADKIDS等多个子品牌。这个时候大幅裁撤研发人员、削减研发投入,对于一家功能型的鞋服企业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探路者

3.3k
  • 探路者:拟1亿元-1.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不超8.61元/股
  • 探路者:董事兼总裁何华杰等董监高拟合计增持200万元-400万元公司股份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探路者业绩全线崩溃:“裙化”董事会首年失利,回归主业积重难返

继2017年首度亏损之后,“户外用品第一股”再度迎来业绩暴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斑马消费 范建

2018年上半年,探路者业绩全线崩溃:营业收入下降31.38%,净利润下降69.47%,扣非净利润更是下降89.02%。

继2017年首度亏损之后,“户外用品第一股”再度迎来业绩暴降。

户外用品主业营业收入连年下滑、毛利率下降,旅游业务虽然占据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但毛利率低至3%几无赚钱可能,直接导致了探路者业绩的持续下滑。

2017年底管理层换届之后,探路者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之一王静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静一改其夫盛发强的激进多元化策略,回归户外用品主业。不过,经营3年的旅游业务已经达到十几亿元的规模,船大难掉头。

于是,留给探路者的,只剩下卖资产、关店、裁员、压缩研发投入这些“下策”。

多元化业务成为拖累

8月15日,探路者(300005.SZ)披露2018年半年报。

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下滑31.38%,净利润2412.08万元,同比下滑69.47%,扣非净利润更是下滑九成至635.06万元;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2.12亿元,下降71.48%。

公司旗下两大业务板块,户外用品板块营业收入4.9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8.47%;旅游板块营业收入3.8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1.81%。

实际上,2018年上半年的崩溃,只是延续了探路者2017年的业绩暴跌趋势。

2017年,探路者营业收入30.34亿元,净利润-8485.39万元,下降151.24%,扣非净利润更是下降241.15%为-1.85亿元。

这是探路者上市10年以来第一次亏损。

核心主业户外用品的业绩下滑是探路者陷入亏损的主要原因。

2015年-2017年,探路者户外用品板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79亿元、17.05亿元、14.20亿元,下降幅度较大。其户外用品板块的毛利率,也从2013年的50%以上,下降至2017年的44%(2014年-2016年探路者未披露毛利率数据)。

更令人糟心的是鞋服行业普遍存在的高库存。2018年上半年末的最新数据显示,探路者的存货金额高达3.99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公司户外用品的营业收入为4.97亿元,去库存压力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探路者在阐述2018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时表示,“新一届管理层调整了原先过于激进的销售规划,对过季货品清理力度有所放缓,导致报告期的存货跌价准备大幅增加”。

户外用品行业在经历了2008年-2012年的高速增长期后,2013年至今增速逐年收缩。

行业下行的背景之下,探路者选择通过资本运作进行多元化扩张。2015年3月,探路者2.3亿元战略投资易游天下,开始将旅游板块纳入到上市公司之中。

2015年-2017年,探路者旅游板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01亿元、11.73亿元、16.11亿元。

虽然旅游板块撑起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但因为其中大部分业务为机票预定,毛利率低至3%,几无赚钱的可能性。

目前,易游天下“经营状况持续恶化”,还因为内控失效为探路者引来了不少麻烦,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拖累。

回归主业积重难返

1999年,盛发强、王静夫妇共同创立探路者,2009年登陆创业板,成为A股“户外用品第一股”。

2012年,王静辞去“研发产品技术指导”一职,淡出企业管理层,专心登山、写书、拍纪录片。

此后几年,探路者在盛发强的带领下,借着户外运动行业的高速增长,实现了稳定的业绩增长。

但是,当行业下行趋势来临,探路者疯狂的多元化并购,不仅没能帮助公司对冲业绩下滑,更直接将探路者拖入更黑暗的深渊。

2017年,在探路者首次出现亏损的当口,公司管理层换届,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之一王静重回探路者出任董事长兼总裁——“裙化”探路者。

女性管理者的经营策略和男性还真不一样。

王静上任后,探路者在2017年报中打出“回归主业”这张牌,2018年半年报更是直接提出“逐步退出与户外用品主营业务不相关的业务”。

不过,船大难掉头,十几个亿的业务,剥离、消化、重整基本面,起码需要几年时间。

于是,曾经的“户外用品第一股”,如今不得不关店、裁员、压缩研发投入。

斑马消费发现,2017年上半年探路者关店17家;下半年通过新开集合店和童装店提升了门店数量;但2018年上半年,探路者旗下的门店数量,又较2017年底减少了86家。

关店与裁员如影随形。2015年-2017年,探路者员工总数分别为2144人、2064人、1791人;2017年裁员幅度较大,当年员工数量减少了273人。

其中,研发人员被削减了三成以上。2016年底,公司研发人员144人,到了2017年底只剩下105人。

研发投入也同样被大幅削减。2016年探路者研发投入6428.50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23%;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5327.40亿元,占比1.76%。

探路者欲回归主业,近年在TOREAD之外,推出了Discovery Expedition、TOREADKIDS等多个子品牌。这个时候大幅裁撤研发人员、削减研发投入,对于一家功能型的鞋服企业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