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财经声音】统计局长宁吉喆: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还很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财经声音】统计局长宁吉喆: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还很大

一起来看看本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财经观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宁吉喆: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还很大

8月1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登了对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的采访文章。宁吉喆指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充足,政府财政负债率在国际上是比较低的,而且这些年没有搞“大水漫灌”,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还很大。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稳中有变的情况下,中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精准施策,完全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也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徐林:要防止特色小镇变成“空心镇”和“鬼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日前表示,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看,大多数政府主导的小城镇和小镇发展模式都失败了,因得不到市场响应或追捧,难以吸纳到商业主体和人口入住,就产生过不少“空心镇”或“鬼镇”,造成投资和资源浪费。他指出,下一步必须坚持建设发展运营模式的实事求是,立足长远、遵循规律、突出特色,特别是要强化城镇内涵建设,使特色小城镇是有内容的而不是空洞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忌政府的“大包大揽”。

连平:不必过度关注人民币汇率的“数值关口”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本周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说,不必把某一个数值定义为汇率的重要关口,否则就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早已不是过去那种盯住美元的机制,已基本上成为以供求关系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因此,在复杂因素扰动下出现波动,人民币汇率阶段性升得快一些,贬得快一些,都是有可能的。在观察人民币贬值问题时,可能更需要关注的是其联动效应和不利影响。

李迅雷:中国当务之急是要达到全球人均GDP的中等水平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撰文指出,2017年中国的GDP总额占全球15%,人口占全球18.8%,相差近4个百分点,说明从人均角度看,中国当务之急不是要跨入高收入国家门槛,而是首先要达到全球人均GDP的中等水平。他表示,未来中国经济总量成为全球第一应该是没有悬念的。但人均水平要达到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即占全球19%的人口的平均收入要进入全球高收入行列,恐怕不是十年内能完成的。鉴于世界银行每隔几年就会上调高收入门槛,中国的目标或许百年都有难度,因为这是个相对指标,不是绝对指标。

章俊:改革才是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必要手段

国家统计局8月13日发布数据称,今年1-7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至5.5%,续创2000年以来新低。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撰文指出,鉴于本轮全球经济复苏拐点将至,加上中美贸易争端的长期性,通过拉基建来稳增长只可能是权宜之计。他指出,加大改革力度来推动中国经济转型,降低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才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正确路径。

丁爽:预计财政扩张将拉动中国增长约0.3个百分点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本周撰文表示,财政扩张包括减少收入和加大支出两方面措施,对应不同的财政乘数。假设平均财政乘数略高于0.5,预计财政扩张将拉动增长约0.3个百分点。这或许不会转变中国增长下行的趋势,但有助于缓和净出口恶化和信贷环境收紧滞后效应的消极影响。考虑到上半年增长比较强劲,以及预期中的下半年财政政策将进一步扩张,渣打银行将2018年中国GDP增长预测由6.5%上调至6.6%。

韩会师:需要对经常项目全年总体逆差有所准备

资深外汇分析师韩会师日前撰文指出,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总体形势不甚乐观,货物贸易顺差萎缩和服务贸易逆差扩大是主要原因,且二者均有较强的趋势性。货物贸易顺差是我国经常项目长期维持顺差的基石,也是外汇储备最为重要的来源,其趋势性的萎缩很容易诱发人民币贬值预期和资本外流。而服务贸易作为资本外流比较便捷的通道,其逆差规模必然倾向于扩张,进而加剧经常项目总体的不平衡,加快经常项目总体转为逆差的速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财经声音】统计局长宁吉喆: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还很大

一起来看看本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财经观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宁吉喆: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还很大

8月1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登了对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的采访文章。宁吉喆指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充足,政府财政负债率在国际上是比较低的,而且这些年没有搞“大水漫灌”,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还很大。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稳中有变的情况下,中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精准施策,完全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也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徐林:要防止特色小镇变成“空心镇”和“鬼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日前表示,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看,大多数政府主导的小城镇和小镇发展模式都失败了,因得不到市场响应或追捧,难以吸纳到商业主体和人口入住,就产生过不少“空心镇”或“鬼镇”,造成投资和资源浪费。他指出,下一步必须坚持建设发展运营模式的实事求是,立足长远、遵循规律、突出特色,特别是要强化城镇内涵建设,使特色小城镇是有内容的而不是空洞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忌政府的“大包大揽”。

连平:不必过度关注人民币汇率的“数值关口”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本周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说,不必把某一个数值定义为汇率的重要关口,否则就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早已不是过去那种盯住美元的机制,已基本上成为以供求关系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因此,在复杂因素扰动下出现波动,人民币汇率阶段性升得快一些,贬得快一些,都是有可能的。在观察人民币贬值问题时,可能更需要关注的是其联动效应和不利影响。

李迅雷:中国当务之急是要达到全球人均GDP的中等水平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撰文指出,2017年中国的GDP总额占全球15%,人口占全球18.8%,相差近4个百分点,说明从人均角度看,中国当务之急不是要跨入高收入国家门槛,而是首先要达到全球人均GDP的中等水平。他表示,未来中国经济总量成为全球第一应该是没有悬念的。但人均水平要达到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即占全球19%的人口的平均收入要进入全球高收入行列,恐怕不是十年内能完成的。鉴于世界银行每隔几年就会上调高收入门槛,中国的目标或许百年都有难度,因为这是个相对指标,不是绝对指标。

章俊:改革才是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必要手段

国家统计局8月13日发布数据称,今年1-7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至5.5%,续创2000年以来新低。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撰文指出,鉴于本轮全球经济复苏拐点将至,加上中美贸易争端的长期性,通过拉基建来稳增长只可能是权宜之计。他指出,加大改革力度来推动中国经济转型,降低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才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正确路径。

丁爽:预计财政扩张将拉动中国增长约0.3个百分点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本周撰文表示,财政扩张包括减少收入和加大支出两方面措施,对应不同的财政乘数。假设平均财政乘数略高于0.5,预计财政扩张将拉动增长约0.3个百分点。这或许不会转变中国增长下行的趋势,但有助于缓和净出口恶化和信贷环境收紧滞后效应的消极影响。考虑到上半年增长比较强劲,以及预期中的下半年财政政策将进一步扩张,渣打银行将2018年中国GDP增长预测由6.5%上调至6.6%。

韩会师:需要对经常项目全年总体逆差有所准备

资深外汇分析师韩会师日前撰文指出,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总体形势不甚乐观,货物贸易顺差萎缩和服务贸易逆差扩大是主要原因,且二者均有较强的趋势性。货物贸易顺差是我国经常项目长期维持顺差的基石,也是外汇储备最为重要的来源,其趋势性的萎缩很容易诱发人民币贬值预期和资本外流。而服务贸易作为资本外流比较便捷的通道,其逆差规模必然倾向于扩张,进而加剧经常项目总体的不平衡,加快经常项目总体转为逆差的速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