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记者 刘嘉
一个半月前,综艺节目《创造101》带着44.4亿多的总播放量完成收官,随后节目推出的女团“火箭少女101”也备受粉丝青睐,甚至还为电影《西虹市首富》演唱了插曲《卡路里》。
近日,猫眼App开启了“火箭少女101应援大趴体”活动,粉丝们通过在猫眼App上为偶像打call投票,活动结束后,票数最多的明星将获得猫眼线下取票机推广资源位,引发了很多粉丝参与。
然而,投票活动开始不久,部分粉丝对投票公正性产生了质疑,甚至有粉丝在微博发出“抵制猫眼”“猫眼投票黑幕”等声音。
在粉丝经济盛行的当下,投票活动已经成为粉丝支持偶像常见的活动形式,如何运用技术手段防止刷票、确保投票的公正性也颇为业界关注。
异常投票占比达17%
猫眼电影原为美团电影,由美团网于2012年2月推出,2013年1月更名为“猫眼电影”,后于2016年4月成为一家完全独立运营的公司。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猫眼于7月27日开展了“火箭少女101应援大趴体”粉丝打call投票活动,投票时间为7月27日至8月5日,投票结束后票数最多的明星可以获得猫眼线下6000多部取票机推广资源位的奖励。
作为普通用户,可以通过下载猫眼App参与投票,分享还可以获得额外投票机会,每人每日最多5票。
微博用户“夏至的第一人称”是“火箭少女101”成员杨超越粉丝团的负责人之一,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投票开始后,她便组织粉丝团成员通过猫眼App投票。8月2日,她接到粉丝团数据组反馈,在做数据对比时发现,“火箭少女101”另一位成员孟美岐的投票数增长存在异常。
当时,她便立即联系了猫眼对接人,对方称“这只是一个小的波动,可能在正常可实现范围内,猫眼有设置防作弊机制”。
8月4日,“夏至的第一人称”再次接到粉丝团有关对方投票数增长异常的反馈,称孟美岐的投票一度在10分钟内增加了1.54万票,她再次与猫眼对接人进行反馈,她提出对方可能存在刷票,并建议平台重点检查一些存在投票数据异常的时间段。后猫眼对接人反馈说,已经将问题反馈给技术人员。
8月5日,“夏至的第一人称”将与猫眼负责人沟通过程发布在微博上。这引起了孟美岐粉丝们的不满。王涵(化名)是孟美岐应援团的一员,8月11日,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投票活动一开始,她们就受到了有关刷票的诽谤抹黑。
“平台一开始称有监测机制,没有发现刷票的情况,但在跟杨超越方粉丝团的负责人沟通后,就发布公告称存在刷票,改变了原来的说法,这样前后不一致的说法,让我不得不对投票的公平公正性提出质疑。”王涵说道。
记者注意到,8月7日,猫眼在微博“追星的猫爪团”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投票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票数,经过后台查实,此次累计投票数为236.4万票,其中异常票数40.15万票,占比为17%,共涉及近5.13万个异常账户。此外,猫眼将查处并封禁的这些账户信息及异常票数情况进行公开。
猫眼在公告中称,公司在清除票数前,曾同“火箭少女101”多位成员的粉丝进行了信息告知和沟通,不存在任何偏袒,而最终数据的排查,也是由后台系统独立进行的判断,并未受任何粉丝及粉丝团体意见的影响。
记者注意到,活动最终榜单上显示,此次活动共有196.25万人参与,其中,排名第一的杨超越获得99.45万人的投票,占总票数的50.7%,位列第二名的是孟美岐,共有84.23904万票,占总票数的42.9%。
为了进一步了解此次投票的情况,8月9日,法治周末记者拨打猫眼电话,对方表示已经记录下相关信息,事后会有工作人员对此进行反馈。不过,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任何回复。
应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调解中心副主任乔聪军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为自己喜欢的歌手投票、拉票,是常见的粉丝支持自己偶像的方式,通过票选活动推广App,也是一种很好的企业营销方式。但是,在一些票选活动中,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刷票,人为操纵比赛结果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因此,乔聪军认为,平台在开展活动之前,应该做好充分、扎实的技术准备工作。另外,投票活动开始前和进行中,投票规则应该“公开、透明”,不能随意更改相关规则,影响比赛的公平性。
乔聪军表示,此次参与“火箭少女101”投票活动的粉丝也是猫眼上的消费者,因此,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向消费者提供全面、真实的信息,如果认定有恶意刷票,那么应当公开认定规则,并将处理结果向选手、投票用户随时公示。
“如果对投票数以及异常原因等重要信息不作详细说明和回应,对上榜选手不公平,对投票粉丝更不公平。”乔聪军建议,在规则公平、透明的情况下,引入有公信力、经验丰富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指导、监督也许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户的疑虑,提高投票或者榜单的公信力。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高级合伙人邹晓晨认为,大部分投票系统都有反作弊功能,例如绑定微信号、手机号、同一个IP地址禁止多次投票等,但通过限制IP的方式来防止刷票,实际效果却并不好。
邹晓晨表示,目前有专业的投票或刷量服务商,会模拟大量的真实手机进行投票,有的服务商为了逃避监测,甚至会通过批量购买身份信息,来获取真实的手机号,以此进行投票,这种行为也违反了关于我国对身份证、手机号的相关管理规定;服务商的这种行为也涉嫌非法经营。
邹晓晨说道,对于刷量服务商使用真实手机号投票,平台通过自身技术监测很难规避,只能通过后期的数据分析和筛查来发现作弊行为,但是,公安机关的侦查手段能够有效分辨作弊行为,因此,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类刷票行为,平台可以将相关线索推送给公安机关,共同打击刷票行为和相关产业。
责任编辑:马蓉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