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社科院:中国地方竞争成为“经济新常态”发展动力之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社科院:中国地方竞争成为“经济新常态”发展动力之一

中国社科院发布最新蓝皮书称,中国省际间竞争仍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但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失衡和资源环境破环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据中国政府的官方智囊团——中国社会科学院3月2日发布最新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称,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正迈入动力升级的关键期,处在上、中、下游三区的各省市区正处于发展动力升级的“矛盾期”、“迷茫期”、“试验期”和“突围期”。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未来发展的动力之一其实就在于省际竞争。中国省际间有差异,有差异就有潜力。”

蓝皮书建立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四级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财政金融、知识经济、发展环境、政府作用、发展水平、统筹协调等经济领域,并未单纯把GDP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

完成蓝皮书的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课题组通过对2012年-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发现,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绝大部分都在上游区的东部10省份,竞争格局也是不平衡的,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和浙江省得分超过50分,而海南省的得分仅为35.2分。

中部地区6个省份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都处于中游区的前列,江西省处于中游区的靠后位置,山西省则处于下游区。东北三省间,黑龙江省的排位与辽宁省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据蓝皮书主编之一李建平介绍,对一个省级行政区来说,在应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面对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的激烈竞争,最根本的还是要具有很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经济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地区、一个产业或行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上述课题组的研究也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经济发展动力曾快速有效地推动中国省域经济发展,但也积累了明显的问题,如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和资源环境破坏问题。

该蓝皮书另一主编李闽榕教授称,从省域经济发展看,传统经济发展动力发挥的作用正逐渐减弱,比如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低成本要素驱动难以为继;高投资问题突出,投资收益率不断下降,投资驱动的作用逐渐减弱;外需不振,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等。

“省域经济发展正处于动力升级的关键时期。”李闽榕在发布会上说,总体经济发展的动力需求和期待会进一步向省域经济传导,这也意味着省域经济正处于动力转换和升级的重要关口。

蓝皮书指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多数省份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2013年相比较于2008年,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除黑龙江、山西和新疆外,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仍处于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有限;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省份有24个。

但同时,依靠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省、市(区)面临着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对于传统产业依然是地区经济中坚的省份而言,产能过剩是当前产业升级的重大阻力。

李扬分析称,为了“经济新常态”下为中国经济寻找转型的经验、动力,需要认真研究各省情况。从省际数字来看,上海首次出现经济增长率超过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014年上海GDP是7%,但是投资增长率只有6.5%,也就是说经济增长除了投资外,还有其他因素。中国经济不仅仅是投资拉动和外需拉动。

李闽榕表示,目前中国省域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包括传统的思想、旧有的体制、固化的利益、低水平的发展结构等,这些矛盾和阻力的累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有的根深蒂固,要彻底铲除需要有很大的决心和勇气。

在中央高层已部署推进的“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重大战略背景下,中国地方竞争还需要告别规模和政策“血拼”现象,真正打破地方利益藩篱,转向质量型差异化竞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之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在快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善国民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客观上也造成了市场割裂、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降低了经济增长质量,制约了市场公平竞争甚至形成较为严重的寻租腐败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社科院:中国地方竞争成为“经济新常态”发展动力之一

中国社科院发布最新蓝皮书称,中国省际间竞争仍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但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失衡和资源环境破环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据中国政府的官方智囊团——中国社会科学院3月2日发布最新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称,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正迈入动力升级的关键期,处在上、中、下游三区的各省市区正处于发展动力升级的“矛盾期”、“迷茫期”、“试验期”和“突围期”。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未来发展的动力之一其实就在于省际竞争。中国省际间有差异,有差异就有潜力。”

蓝皮书建立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四级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财政金融、知识经济、发展环境、政府作用、发展水平、统筹协调等经济领域,并未单纯把GDP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

完成蓝皮书的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课题组通过对2012年-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发现,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绝大部分都在上游区的东部10省份,竞争格局也是不平衡的,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和浙江省得分超过50分,而海南省的得分仅为35.2分。

中部地区6个省份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都处于中游区的前列,江西省处于中游区的靠后位置,山西省则处于下游区。东北三省间,黑龙江省的排位与辽宁省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据蓝皮书主编之一李建平介绍,对一个省级行政区来说,在应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面对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的激烈竞争,最根本的还是要具有很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经济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地区、一个产业或行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上述课题组的研究也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经济发展动力曾快速有效地推动中国省域经济发展,但也积累了明显的问题,如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和资源环境破坏问题。

该蓝皮书另一主编李闽榕教授称,从省域经济发展看,传统经济发展动力发挥的作用正逐渐减弱,比如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低成本要素驱动难以为继;高投资问题突出,投资收益率不断下降,投资驱动的作用逐渐减弱;外需不振,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等。

“省域经济发展正处于动力升级的关键时期。”李闽榕在发布会上说,总体经济发展的动力需求和期待会进一步向省域经济传导,这也意味着省域经济正处于动力转换和升级的重要关口。

蓝皮书指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多数省份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2013年相比较于2008年,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除黑龙江、山西和新疆外,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仍处于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有限;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省份有24个。

但同时,依靠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省、市(区)面临着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对于传统产业依然是地区经济中坚的省份而言,产能过剩是当前产业升级的重大阻力。

李扬分析称,为了“经济新常态”下为中国经济寻找转型的经验、动力,需要认真研究各省情况。从省际数字来看,上海首次出现经济增长率超过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014年上海GDP是7%,但是投资增长率只有6.5%,也就是说经济增长除了投资外,还有其他因素。中国经济不仅仅是投资拉动和外需拉动。

李闽榕表示,目前中国省域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包括传统的思想、旧有的体制、固化的利益、低水平的发展结构等,这些矛盾和阻力的累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有的根深蒂固,要彻底铲除需要有很大的决心和勇气。

在中央高层已部署推进的“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重大战略背景下,中国地方竞争还需要告别规模和政策“血拼”现象,真正打破地方利益藩篱,转向质量型差异化竞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之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在快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善国民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客观上也造成了市场割裂、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降低了经济增长质量,制约了市场公平竞争甚至形成较为严重的寻租腐败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