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静娟
近期,全国多地传来中成药涨价的消息。据央视财经报道,昆明中药厂生产的天麻祛风补片、六味地黄丸、桑菊银翘散零售价格在昆明市场翻了一倍。记者通过走访广州本地市场发现,广州各大药房均有部分中成药出现涨价,但涨幅不大。专家分析,中药材价格上涨是此次中成药大范围提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广州本地部分中成药价格出现小幅上涨
据了解,近期云南昆明很多中成药纷纷涨价,天麻祛风补片从14元涨到28元,桑菊银翘散从20元左右,涨到了近40元,清肺化痰丸从7.2元涨到24.5元,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也上涨了一倍左右。
而据北京商报报道,北京地区中成药品种的价格也有所提升,如复方片仔癀软膏10g的售价从此前的40多元涨到如今的59.8元。
对此,记者走访了广州本地各大药房了解市场情况。在黄埔区的一家大参林药房,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期确实有部分中成药价格出现上涨,但涨幅不大,在其看来属于正常情况,因为每个季度都会有药品价格要做相应调整。
而在一家林芝参大药房,销售人员则表示,近期包括中成药在内的很多药品种类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情况,但一些日常的药品如感冒药、咳嗽药等价格相对平稳。
记者又从天河棠下一家东兴堂大药房的销售人员处了解到,类似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价格确实出现提价,但具体涨价的药品种类及涨价幅度不方便透露。
商务部:220种中药材价格上涨
对于此次中成药涨价的原因,业内普遍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主要的原因。除了纸箱等包装价格上涨导致药品包装成本增加以外,各类中药材价格上涨是关键原因。
6月26日,商务部发布《2017年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商务部连续第5年发布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我国中药材流通市场常见的741个品种中,220个品种价格上涨,334个品种价格持平,187个品种价格下跌。与2016年相比,2017年涨价品种数量减少7%,价格持平品种数量减少12%,涨价和持平品种数量合计下降10%,价格下跌品种数增加48%。
220个涨价品种价格平均涨幅为24%(2016年全年涨价品种平均涨幅为39%),价格涨幅较去年收窄,市场进一步稳定。其中,价格涨幅排名前20的品种,平均涨价幅度为101%,与2016年相比涨价幅度大幅降低,涨价品种多以小品种为主,市场、资本和气候对品种影响较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