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岩井俊二:用童话的方式演绎现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岩井俊二:用童话的方式演绎现实

他就像一个魔法师,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他会创造出怎样的童话故事,或许黑暗或许温暖。

“人根本到不了天堂,因为人死后,灵魂会飞向天空,但在碰到云彩的一刹那,就会变成雨落下来。”——岩井俊二《燕尾蝶》

提起岩井俊二,也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是提起电影《情书》,可能大部分人都会印象深刻吧。岩井俊二,小说《情书》的作者,电影《情书》的导演与编剧。今年2月,他的最新作品,动画片《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在日本上映,而小编也想写一写这位日本电影届的传奇人物。

(图为动画片海报与2004电影《花与爱丽丝》海报)

初识岩井俊二

初识岩井俊二自然是通过那部赚取了千千万万人眼泪的《情书》,那时我只认识了导演+编剧岩井俊二,唯一印象是:他能化腐朽为神奇。今天,青春伤痛电影在中国的文艺市场上大肆横行,虽然每一部青春都票房大爆可是口碑却是一部比一部差,“不打胎不青春”几乎已经成为了中国这类青春电影的标签。反观岩井俊二在20年前拍的一部讲述青春时期暗恋片子,放到现在看仍是经典,轻轻松松打败那些举着“纯爱”大旗的影片。

如果将岩井的艺术人生比作一本书,那么《情书》以及他更早期的作品就应该是这本书的开篇章节,透过《情书》,我看到了岩井骨子里的纯粹。能拍出这样唯美、清新的爱情的人,必然不会是一个过于复杂与世故的人,这也是我对岩井的初印象。

再读岩井俊二

其实,初看《情书》时,只是对电影本身很欣赏,而对于导演岩井俊二并未做深入了解,直到大二时重看《情书》,突然就对它的导演来了兴趣,于是用了几天时间,看了他的许多作品,其中印象最为深刻就是《梦旅人》、《燕尾蝶》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后两部作品都是岩井先写成小说后改编为电影的作品,于是我又上网买了纸质书来看,这时岩井在我看来已不再是一位电影导演那样简单,他是一位另类童话创造者,他的作品总会在把你拽进绝望之后再给你希望,之后又是迷茫。

岩井最善于用美好的光影来展现在惨烈的景象,比如《梦旅人》中可可的死亡以及《莉莉周》里津田的离别。

(《梦旅人》可可死在夕阳下)

我之所以说岩井俊二是一位另类童话制造者,是因为你从他的作品中能够看到他对现实中种种无奈的承认但是却不愿妥协,他将黑暗赤裸裸的呈现在你的眼前,让你感受到什么叫无能为力,可又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你一点点希望和美好的企盼,让你一点点沉溺,最后又无情的打破这份期望,比如《梦旅人》里,当三个精神病人沿着围墙不停地往前走时,你会希望他们就这么一直走下去,可以得到自由,可以避免末日,可最终,他们却依然要面临死亡;《燕尾蝶》里,当你以为这些“元盗”们终于可以过上好日子,固力果可以不用再做妓女,一切都在变好时,岩井又跟人开了个玩笑,最终死的死散的散,“元都”的一切都没……

岩井曾说过他怀疑所有的常识。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最单纯无害的人物往往是常人眼中的“异类”,比如《梦旅人》中的精神病患、《燕尾蝶》中的妓女固力果;而一些常人眼中最圣洁的地方或职业,往往成为了岩井电影里最不堪的代表,比如在《莉莉周》里面,学校成为了对学生伤害最大的地方,老师成为了造成学生心理畸形的罪魁祸首……

正是因为岩井“怀疑一切常识”的想法,所以它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同是表现青涩的校园恋爱,大部分人拍出的是为青春,而岩井却能够拍出《情书》与《四月物语》这样的真正纯爱;在所有人看来都是病态的精神病患,到了岩井的故事里,他们成为了至纯至情之人……

导演、编剧、作家这些都是岩井的身份,可这也不是他的全部,他就像一个魔法师,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他会创造出怎样的童话故事,或许黑暗或许温暖。如今的岩井俊二有奖自己的领域拓展到了动画界,不知这一次的他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

(图片源于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岩井俊二:用童话的方式演绎现实

他就像一个魔法师,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他会创造出怎样的童话故事,或许黑暗或许温暖。

“人根本到不了天堂,因为人死后,灵魂会飞向天空,但在碰到云彩的一刹那,就会变成雨落下来。”——岩井俊二《燕尾蝶》

提起岩井俊二,也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是提起电影《情书》,可能大部分人都会印象深刻吧。岩井俊二,小说《情书》的作者,电影《情书》的导演与编剧。今年2月,他的最新作品,动画片《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在日本上映,而小编也想写一写这位日本电影届的传奇人物。

(图为动画片海报与2004电影《花与爱丽丝》海报)

初识岩井俊二

初识岩井俊二自然是通过那部赚取了千千万万人眼泪的《情书》,那时我只认识了导演+编剧岩井俊二,唯一印象是:他能化腐朽为神奇。今天,青春伤痛电影在中国的文艺市场上大肆横行,虽然每一部青春都票房大爆可是口碑却是一部比一部差,“不打胎不青春”几乎已经成为了中国这类青春电影的标签。反观岩井俊二在20年前拍的一部讲述青春时期暗恋片子,放到现在看仍是经典,轻轻松松打败那些举着“纯爱”大旗的影片。

如果将岩井的艺术人生比作一本书,那么《情书》以及他更早期的作品就应该是这本书的开篇章节,透过《情书》,我看到了岩井骨子里的纯粹。能拍出这样唯美、清新的爱情的人,必然不会是一个过于复杂与世故的人,这也是我对岩井的初印象。

再读岩井俊二

其实,初看《情书》时,只是对电影本身很欣赏,而对于导演岩井俊二并未做深入了解,直到大二时重看《情书》,突然就对它的导演来了兴趣,于是用了几天时间,看了他的许多作品,其中印象最为深刻就是《梦旅人》、《燕尾蝶》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后两部作品都是岩井先写成小说后改编为电影的作品,于是我又上网买了纸质书来看,这时岩井在我看来已不再是一位电影导演那样简单,他是一位另类童话创造者,他的作品总会在把你拽进绝望之后再给你希望,之后又是迷茫。

岩井最善于用美好的光影来展现在惨烈的景象,比如《梦旅人》中可可的死亡以及《莉莉周》里津田的离别。

(《梦旅人》可可死在夕阳下)

我之所以说岩井俊二是一位另类童话制造者,是因为你从他的作品中能够看到他对现实中种种无奈的承认但是却不愿妥协,他将黑暗赤裸裸的呈现在你的眼前,让你感受到什么叫无能为力,可又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你一点点希望和美好的企盼,让你一点点沉溺,最后又无情的打破这份期望,比如《梦旅人》里,当三个精神病人沿着围墙不停地往前走时,你会希望他们就这么一直走下去,可以得到自由,可以避免末日,可最终,他们却依然要面临死亡;《燕尾蝶》里,当你以为这些“元盗”们终于可以过上好日子,固力果可以不用再做妓女,一切都在变好时,岩井又跟人开了个玩笑,最终死的死散的散,“元都”的一切都没……

岩井曾说过他怀疑所有的常识。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最单纯无害的人物往往是常人眼中的“异类”,比如《梦旅人》中的精神病患、《燕尾蝶》中的妓女固力果;而一些常人眼中最圣洁的地方或职业,往往成为了岩井电影里最不堪的代表,比如在《莉莉周》里面,学校成为了对学生伤害最大的地方,老师成为了造成学生心理畸形的罪魁祸首……

正是因为岩井“怀疑一切常识”的想法,所以它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同是表现青涩的校园恋爱,大部分人拍出的是为青春,而岩井却能够拍出《情书》与《四月物语》这样的真正纯爱;在所有人看来都是病态的精神病患,到了岩井的故事里,他们成为了至纯至情之人……

导演、编剧、作家这些都是岩井的身份,可这也不是他的全部,他就像一个魔法师,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他会创造出怎样的童话故事,或许黑暗或许温暖。如今的岩井俊二有奖自己的领域拓展到了动画界,不知这一次的他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

(图片源于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