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单身狗,这个七夕我感受到了电影市场给予的关爱。”
凡是节假档期,总是各家影片争相营销,电影市场破票房记录的好时机。今年已过的春节档、清明档、五一档乃至上周五(8月17日)刚过的七夕档也都表现不俗,均创造了影史同期新高。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七夕档票房大盘拿下4.6亿票房,同比去年的2.3亿,涨幅高达100%,刷新了同档期影史票房历史纪录。
可是有意思的是,在七夕这样一个属于专属与情侣的日子,本应该是爱情片上映的黄金时段。
而上映的《欧洲攻略》、《精灵旅社3:疯狂假期》(以下简称《精灵旅社3》)、《快把我哥带走》(以下简称《快哥》)、《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以下简称《新乌龙院》)、《美食大冒险之英雄烩》等5部电影均不是爱情题材电影。
《欧洲攻略》中仅仅涉及少量爱情元素,而唯一一部计划在七夕档上映的爱情片《如影随心》也已于上周早早的宣布了改档。
没有爱情片的“七夕档”却创造了同档期的新纪录。而另一方面麻辣娱投(malayutou001)记者发现到:在当日4.6亿的总票房中,已经上映一段时间《一出好戏》与《巨齿鲨》两部影片就贡献了38%的票房占比。
分析当天上映的5部新片中,其中有两部都属于动画影片。
其中作为好莱坞高分动画电影的《精灵旅社3》,在北美上映首周便获得周末票房冠军。内地首映并不太不如人意,当天拿到5100多万的票房。豆瓣评分是同期电影中相对较高的,达了7.1分。
另外一部国产动漫《美食大冒险之英雄烩》,其出品方有曾经出品过《心花路放》、《战狼2》等大电影的北京文化。
可是票房相对惨烈,当天仅取得109万的票房,更是低出当天票房排名前10。上映3天位置仍相对稳定,今日截稿为止总票房不超过450万。
另外一部合家欢戏剧《新乌龙院》,由于是经典老IP延续而来,所以在多部影片的夹击下,也分的了6000多万票房,新片中属于名列前茅者。
但是和之前引发观众“讨伐”的《爱情公寓》犯有相同的错误,“肆意消耗IP情怀”。所谓的原班人马,不仅当初的主演三缺一,另外两位也只是来客串。
并且剧情上也与之前的无甚关系,被观众吐槽“打着情怀的噱头毁童年”。影片票房在第二天便出现大幅度下滑,仅有1900多万,环比下降了近67%。
豆瓣评分也只有3.8,除未开通评分通道的《美食大冒险之英雄烩》,同期影片评分中倒数第二。今日18:30为止,还未突破千万。
剩下的作为《欧洲攻略》和《快哥》,上映这三天,地位可谓是来了个大反转。
1
为什么流量+演技也拯救不了《欧洲攻略》票房?
在七夕当天,由老戏骨梁朝伟,当红流量代表吴亦凡和唐嫣主演的《欧洲攻略》算是新片中的冠军,开画取得9687.51万元的综合票房,位列当日票房榜单第二位,仅次于《一出好戏》的10726.27万元。
然而,次日票房就环比下跌了74.7%!这个下跌幅度,比前面被吐槽”货不对版“的《新乌龙院》还要多。豆瓣评分仅为3.7,同期最低。
今日综合票房更是只有1千多万,被同期新片《快哥》、《精灵旅社3》、《新乌龙院》等片反超,票房跌落至第七名。
影片中,除吴亦凡和唐嫣被吐槽演技尴尬,作为演技派的梁朝伟也没能躲过差评。顶级流量+老牌演员也没能挽救《欧洲攻略》的票房,只能说明这部电影本身内容上应该存在着对影迷吸引力不足的问题。
翻看该影片的影评,除了对主演们尴尬演技的吐槽,还有对影片台词、剧情、动作设等诸多不满。“动作戏没看点到让人想快进,笑点又尬的让人替演员害臊,生硬的煽情和无逻辑的剧情滑稽的惹人发笑”。
近两年,荧屏上“老戏骨+流量小生/小花”的模式开始盛行,起先这种新颖的搭配,即使故事情节勉强,也还能让观众买账。
可是随着观众口味的提升,对内容质量要求的提高,这种模式便不能再轻易糊弄住观众。之前梁家辉、刘嘉玲与吴磊主演的《阿修罗》便是典型例子,如今的《欧洲攻略》竟又重蹈覆辙。
2
视角新颖+IP链,《快哥》“中标”内因
类比其他4部影片,上映当天综合票房只有4952,位于同期5部新片倒数第二的《快把我哥带走》可以算是打了场“翻身仗”。
虽然首日票房成绩不佳,但是上座率在同日上映影片中却位列第一;次日的预售中仍然位列第一;豆瓣评分7.2,新片之中还是第一”。上映第二日票房占比环比增加了1.2%,即日截稿为止环比增长了2.5%。
作为名优“明星噱头”,全由新人出演的小成本制作的影片,《快哥》逆袭的原因除了观众对演员演技上的肯定,还有影片本身的内在原因。
其一,中国影片市场上对血肉亲情展现定位影视作品也有,但是很少以兄妹情为主线的。且自从国家开放二胎政策以来,大孩和二孩之间的关系和相处模式也一直是大众广泛讨论的对象。
此次《快哥》将视角对准兄妹关系,题材新颖之外,本身体现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另一方面,虽然IP影响力相对较弱,但《快哥》也是由在二次元圈层拥有一定粉丝基础的同名动漫改编而来。
该动漫除被被改编成电影之外,还被改编成了网剧。在电影上映之前,网剧已经播到尾声,微博上引起的相关话题也为电影带来了讨论量。
《快哥》固然口碑不错,只是历来一个新颖题材火了之后,总会被不断拍摄,一如当年的《致青春》刮起的“青春片”风,接下来的荧屏上说不定又要“兄妹情”成灾了。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