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蕾
中国安全产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社区消防到家庭防控,从土木建设到矿藏开发、从交通运输到城市管理,对安全的需求几乎无处不在。安全产业正在从低端向中高端走进,智能制造、互联网技术与安全深度融合,应用市场和服务市场崛起趋势明显。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财政部、科技部四部联合发布《加快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到2020年,安全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销售收入超过万亿元。到2025年,安全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部分领域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可以看成是安全产业影响力提升的新纪元。
作为制造业创新的实践者,佛山市南海区的谋划格外引人注目。上周五,广东省经信委、佛山市以及南海区的相关领导来到首都北京,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同发布了“2018中国安全产业大会”即将于11月14日至16日在南海举办的信息。大会属于首次举办,国家部委相关领导、国内顶尖的安全行业专家、安全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等将汇聚南海,交流全国安全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技术。
安全产业最高学术水平会议首次离京举办
首届中国安全产业大会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广东省人民政府等共同指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佛山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属于实实在在的国家级行业盛会。
大会将由开幕论坛、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术年会、安全出行主题论坛、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四个主要板块构成。
其中,大会开幕论坛将邀请超过1000人参会,计划进行安全产业发展综述的主题演讲,针对中国安全产业发展的行业现状、市场预期及未来格局做解读,同时还将见证一批合作项目的诞生。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自201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6届,被公认为代表我国公共安全技术的最高学术水平。此次加入中国安全大会会议板块,是年会首次离京举办。国内权威的安全产业专家将参与会议,围绕“城市安全、社会安全以及风险与韧性、监测监控、预测预警、救援处置、应急管理”等15个公共安全领域的内容展开交流。
安全出行主题论坛旨在研讨最具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安全出行模式与生态,推动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论坛下设商用车安全、智能网联安全、电动车安全3大议题,希望实现政产学研用顶尖资源汇聚,打造思想盛宴。
在南海区千灯湖畔,为期3天的安全产业高端展示会同期举行。其总展出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近300家,以安全城市、安全工厂、安全出行、安全装备为脉络规划展区及展出内容。届时,佛山也将组织近万家企业赴现场进行对接洽谈。
立足优势 抢占安全产业发展先机
从全国来看,这次大会也是安全产业全面发展的一个积极信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河表示,新时代的安全产业呈现的几大特征预示风口期的到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安全的关注从生产安全向社会公共安全转变,城市安全、交通安全、应急救援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促使安全产业进入了转型升级期。“安全产业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黄子河表示。与此同时,安全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安全技术和产品正往智能化发展,主动防护和本质安全成为主流,安全评级、安全检测、安全技术咨询等服务也快速发展。
全国的安全产业集聚效应也较为明显,园区和基地建设成为一种趋势。安全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正以“智能制造”“互联网+”为引领。当前,国家层面也有一系列推动安全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和具体举措。例如,应急管理部和工信部正在制定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指南,国家也支持安全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
无论是制造技术、市场需求还是投融资要求,广东尤其是佛山都有条件成为安全产业成长发展的温室。以大会影响力吸引安全产业企业关注、聚集佛山,是佛山市对会议的期待。
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钟端章表示,佛山制造业企业门类齐全、数量众多,同时配套了优质的金融等生产服务业资源,产业结构完善。在应用市场方面,对于安全产业最重要的人、交通、工厂三个对象,在佛山都有非常可观的存量。单就南海区而言,民营中小企业约占7成,这些企业大多都站在转型升级的路口,需要优质生产安全产品装备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广东省将支持具有安全产业发展优势的地区创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在佛山,我们希望定期举办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支持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永久落户南海。”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民爆监管处处长王新宇表示。
布局产业园 打造安全产业集聚热土
在此次大会的举办地南海区,安全产业已经形成了可观的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南海区安全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50亿元,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以上,预计在2025年实现产值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92%。目前南海区与安全产业相关企业达数千家,产值500万元以上约为200家。
本地安全产业的基础和发展的意愿也是承办此次大会的根本原因。“南海区正规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安全产业园,核心区规划面积约1000亩,规划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0亿元。”佛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俊文表示。而他所说的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安全产业园,位于丹灶镇,正是南海前瞻布局,为安全产业发展打造的高端集聚区。
这一产业园位置得天独厚,旁边就是当地的生态明珠翰林湖,园区干净整洁,将重点发展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治安安全、信息安全六大类领域产业,预计引进300至500家优质安全产业企业和机构入驻。目前已有超过30个项目入驻,国家安全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也已经在此落户。
南海搭建起与研究院、行业协会的友好合作,助力产业园快速发展。产业园内正在建设的南海区安全技术研究院,定位为公益性开放式的新型研发机构,将打造“共性技术应用研发与应用集成中心、试验与检测服务中心、产业孵化与投资服务中心、人才引进与培养中心、列装咨询服务中心”等五大公共服务中心。国内最大的地方性安防产业协会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也与南海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产业园建设。
除了产业基地,南海区也加强了产业集聚,在智慧安防、安全服务、智能工业制造及管控装备、车辆专用安全装备等方面已形成一定产业基础。例如在智慧安防方面,南海聚集了一批消防安全、道路安全以及应急救援类产品生产企业;在安全服务方面,南海积极拓展安全产业科研机构,推动“全产业链+安全生产+资本融合”的新模式,拓宽金融业对安全产业初创企业的扶持政策。南海也依托华为公司及华为生态圈、中设智控、阿里云共建安全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开展智能安全、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研发、技术集成、技术成果转化、公共服务等业务。
来源:佛山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