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谈共享充电宝的未来,来电任牧:回归技术创新与迭代,回归生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谈共享充电宝的未来,来电任牧:回归技术创新与迭代,回归生意

2017年共享充电宝的融资金融和事件数量远超其他年份,但同时也出现了倒闭潮。今年开始,该领域融资事件寥寥无几,一方面是资本的冷却,一方面是行业进入了深根细作的阶段。

创客猫注:在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主办的WMIC2018世界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来电科技CMO任牧发表了《互联网时代下,共享经济的创新与生存之道》主题演讲。

其实讲到安全,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除了互联网企业需要安全,每一个人都需要安全感。有一个说法,也可以叫做一句戏言,“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会感觉没有安全感呢?一是兜里没钱,二是手机没电。”所以我们讲讲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的创新。

在过去一年,共享单车的火爆带动了共享经济的热潮,其中共享充电宝最为火热。2017年共享充电宝的融资金融和事件数量远超其他年份,但同时也出现了倒闭潮。今年开始,该领域融资事件寥寥无几,一方面是资本的冷却,一方面是行业进入了深根细作的阶段。成立于2014年的来电科技,是共享充电宝的最早入局者之一。他们是如何看待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对其未来有何规划?

以下为任牧演讲实录:(经创客猫编辑,有删减)

2017年被称为是共享经济的元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共享经济的业态呢?首先在感恩节我们曾经发起了一场线上的共享经济大聚会,就是共享充电宝来电科技,还有联合办公空间和蚂蚁短租共同住房。除此之外,还包括共享衣柜“衣二三”、共享单车,已经在真正的单量上形成了逆袭和超越。还有共享汽车、共享按摩椅、共享KTV、共享家具,有非常多的共享经济。

飓风吹起前的风吹草动

我们的认知是2016年共享单车兴起以后共享充电宝才进入到我们视线的。如果我们把整个叙事维度放的再宏大一点,共享单车摩拜单车成立之前8个月,在2014年10月25日,来电的第一台共享充电宝的机柜,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共享充电宝诞生了。我们定义了共享充电宝的背后逻辑,总结了四个关键词:应急充电、移动充电,这两个是共享充电宝的本质。当然还有另外两个,一个叫通界,通环,还有一个叫共享。现在都已经在应用了。

从押金到信用借还,2015年4月25日我们首先意识到好像共享经济可以和信用深度结合,所以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芝麻信用,但是芝麻信用回复我们说还没有做好和第三方合作的准备。这一等就等到了2016年7月26日,芝麻信用联系我们说可以做这件事情,来电的CTO飞到了杭州和芝麻信用的团队共同开发了3个月的时间,到了2016年10月24日,通过信用抵押金代码共同完成,在2016年11月04日,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信用免押金上线,就是免押金的充电宝。芝麻信用免押金借各种各样的物品,而所有的这一切应用,都是当时我们共同开发了3个月底层的数据代码。

“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而知来。”见出知入,是我们知道看到未来的时候这背后发生了什么。观往之来,是我们看看过去应该知道未来应该怎么做。这是过去做的行业预测,总结大概有三点:

第一点,共享经济会进入全面信用免押金时代,去年我们还没有看到芝麻信用有过多的应用,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充电宝行业,甚至拓展到了方方面面生活的各个角落,信用免押金已经全面的铺开了。

第二点,创新与专利的价值会日益显现。我们看到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各种各样的共享经济里面创新和专利的价值都开始凸显出来。

第三个,全场景时代。

共享充电宝是商业模式驱动,还是专利技术驱动?

共享充电宝是商业模式驱动,还是专利技术驱动?我们认为行业的创新推动行业的发展,我们跟友商有一场专利侵权的官司,事实上,技术专利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截止到上个月末来电已经实现了专利申请300多件,实现了60多件授权。来电相继起诉了这个行业当中的多个玩家的侵权,包括大家知道和王思聪打赌的企业。我们已经收到通知,下个月会把市场上所有的侵权设备通通下架。

所以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尽管在互联网的速度加持之下获得了发展,但是不尊重产权,不尊重创新,不尊重专利的行为,最后还是由自己来买单。去年曾经有这样的说法提到叫“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其中把共享单车列到了新四大发明之一,我们看到中国很多企业纷纷出海,但是出海之前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来电在吸纳式充电装置、终端、系统三个专利进行了布局。

是产品适应场景,还是产品改变场景?

是产品适应场景,还是产品改变场景?这不仅对充电宝而言有借鉴意义,同样对所有线下投放硬件设备提供的业态,可能也具有相关的指导意义。共享充电宝行业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产品入侵场景,场景和场景之间极其不友善,大家如果对这个行业了解的话,可以发现以前在小餐厅吧台上出现过放了四个不同品牌充电宝基站的场景。

第二个阶段叫做产品适应场景,对于大场景、中小场景分配有不同的设备与之相匹配,产品和产品之间变得不协调不融合,这不是整个社会演变的终局。第三个阶段是产品融入场景,通过产品的演变变成了场景的一部分。第四个阶段,是产品和场景进入和谐共存的关系,给场景增加新的商业机会和空间的可能性。从硬件单纯叠加变成场景当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从技术升级到变成场景当中不可或缺的阶段。

到底是共享充电宝,还是共享充电?

到底是共享充电宝,还是共享充电?这个问题涉及到这个行业如何命名和行业背后的问题。铺设输油管道,高压电网以及共享充电设施,都是能源交易的伟大前提。我们来电科技做的全场景移动电能的共享网络,我们未来希望卖电,而不是进行充电宝这样的电能载体的简单租赁。

说到这个行业的创新以及未来的方向,仅仅立足于电能的维度上,在未来的3-5年通过跨界、整合以及技术迭代,我们发现大动力电池组更大的共享充电设备有可能诞生。未来5-10年,我们预测将会在整个行业内出现所谓的分布式的电能相关基础设施,会涉及到能源、生产、运输以及交易,真正要改变人们对于电能的获取方式,其实更重要的是远距离的无线通电,这将改变人与能源之间的互通关系。

归根到底说到整个共享经济的创新以及生存之道,坦白讲我们也还在路上,我想讲两点。第一点,列子说的一句话“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而知来。”我们要看到过去看到未来。第二点,我们要回归初心,回归技术创新与迭代,回归生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谈共享充电宝的未来,来电任牧:回归技术创新与迭代,回归生意

2017年共享充电宝的融资金融和事件数量远超其他年份,但同时也出现了倒闭潮。今年开始,该领域融资事件寥寥无几,一方面是资本的冷却,一方面是行业进入了深根细作的阶段。

创客猫注:在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主办的WMIC2018世界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来电科技CMO任牧发表了《互联网时代下,共享经济的创新与生存之道》主题演讲。

其实讲到安全,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除了互联网企业需要安全,每一个人都需要安全感。有一个说法,也可以叫做一句戏言,“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会感觉没有安全感呢?一是兜里没钱,二是手机没电。”所以我们讲讲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的创新。

在过去一年,共享单车的火爆带动了共享经济的热潮,其中共享充电宝最为火热。2017年共享充电宝的融资金融和事件数量远超其他年份,但同时也出现了倒闭潮。今年开始,该领域融资事件寥寥无几,一方面是资本的冷却,一方面是行业进入了深根细作的阶段。成立于2014年的来电科技,是共享充电宝的最早入局者之一。他们是如何看待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对其未来有何规划?

以下为任牧演讲实录:(经创客猫编辑,有删减)

2017年被称为是共享经济的元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共享经济的业态呢?首先在感恩节我们曾经发起了一场线上的共享经济大聚会,就是共享充电宝来电科技,还有联合办公空间和蚂蚁短租共同住房。除此之外,还包括共享衣柜“衣二三”、共享单车,已经在真正的单量上形成了逆袭和超越。还有共享汽车、共享按摩椅、共享KTV、共享家具,有非常多的共享经济。

飓风吹起前的风吹草动

我们的认知是2016年共享单车兴起以后共享充电宝才进入到我们视线的。如果我们把整个叙事维度放的再宏大一点,共享单车摩拜单车成立之前8个月,在2014年10月25日,来电的第一台共享充电宝的机柜,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共享充电宝诞生了。我们定义了共享充电宝的背后逻辑,总结了四个关键词:应急充电、移动充电,这两个是共享充电宝的本质。当然还有另外两个,一个叫通界,通环,还有一个叫共享。现在都已经在应用了。

从押金到信用借还,2015年4月25日我们首先意识到好像共享经济可以和信用深度结合,所以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芝麻信用,但是芝麻信用回复我们说还没有做好和第三方合作的准备。这一等就等到了2016年7月26日,芝麻信用联系我们说可以做这件事情,来电的CTO飞到了杭州和芝麻信用的团队共同开发了3个月的时间,到了2016年10月24日,通过信用抵押金代码共同完成,在2016年11月04日,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信用免押金上线,就是免押金的充电宝。芝麻信用免押金借各种各样的物品,而所有的这一切应用,都是当时我们共同开发了3个月底层的数据代码。

“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而知来。”见出知入,是我们知道看到未来的时候这背后发生了什么。观往之来,是我们看看过去应该知道未来应该怎么做。这是过去做的行业预测,总结大概有三点:

第一点,共享经济会进入全面信用免押金时代,去年我们还没有看到芝麻信用有过多的应用,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充电宝行业,甚至拓展到了方方面面生活的各个角落,信用免押金已经全面的铺开了。

第二点,创新与专利的价值会日益显现。我们看到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各种各样的共享经济里面创新和专利的价值都开始凸显出来。

第三个,全场景时代。

共享充电宝是商业模式驱动,还是专利技术驱动?

共享充电宝是商业模式驱动,还是专利技术驱动?我们认为行业的创新推动行业的发展,我们跟友商有一场专利侵权的官司,事实上,技术专利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截止到上个月末来电已经实现了专利申请300多件,实现了60多件授权。来电相继起诉了这个行业当中的多个玩家的侵权,包括大家知道和王思聪打赌的企业。我们已经收到通知,下个月会把市场上所有的侵权设备通通下架。

所以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尽管在互联网的速度加持之下获得了发展,但是不尊重产权,不尊重创新,不尊重专利的行为,最后还是由自己来买单。去年曾经有这样的说法提到叫“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其中把共享单车列到了新四大发明之一,我们看到中国很多企业纷纷出海,但是出海之前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来电在吸纳式充电装置、终端、系统三个专利进行了布局。

是产品适应场景,还是产品改变场景?

是产品适应场景,还是产品改变场景?这不仅对充电宝而言有借鉴意义,同样对所有线下投放硬件设备提供的业态,可能也具有相关的指导意义。共享充电宝行业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产品入侵场景,场景和场景之间极其不友善,大家如果对这个行业了解的话,可以发现以前在小餐厅吧台上出现过放了四个不同品牌充电宝基站的场景。

第二个阶段叫做产品适应场景,对于大场景、中小场景分配有不同的设备与之相匹配,产品和产品之间变得不协调不融合,这不是整个社会演变的终局。第三个阶段是产品融入场景,通过产品的演变变成了场景的一部分。第四个阶段,是产品和场景进入和谐共存的关系,给场景增加新的商业机会和空间的可能性。从硬件单纯叠加变成场景当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从技术升级到变成场景当中不可或缺的阶段。

到底是共享充电宝,还是共享充电?

到底是共享充电宝,还是共享充电?这个问题涉及到这个行业如何命名和行业背后的问题。铺设输油管道,高压电网以及共享充电设施,都是能源交易的伟大前提。我们来电科技做的全场景移动电能的共享网络,我们未来希望卖电,而不是进行充电宝这样的电能载体的简单租赁。

说到这个行业的创新以及未来的方向,仅仅立足于电能的维度上,在未来的3-5年通过跨界、整合以及技术迭代,我们发现大动力电池组更大的共享充电设备有可能诞生。未来5-10年,我们预测将会在整个行业内出现所谓的分布式的电能相关基础设施,会涉及到能源、生产、运输以及交易,真正要改变人们对于电能的获取方式,其实更重要的是远距离的无线通电,这将改变人与能源之间的互通关系。

归根到底说到整个共享经济的创新以及生存之道,坦白讲我们也还在路上,我想讲两点。第一点,列子说的一句话“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而知来。”我们要看到过去看到未来。第二点,我们要回归初心,回归技术创新与迭代,回归生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