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车思洁
你或许很难想象,一位70岁的老人如何整日与iwatch、ipad、iphone等电子产品打交道。7月上旬,在欧诗漫品牌新品发布会于宁波东钱湖畔召开的间隙,今年已整整70周岁的欧诗漫集团董事长沈志荣,却身带这三副“装备”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沈志荣不仅能娴熟地玩转这些广受年轻人追捧的电子产品,还是国内最早一批使用微信并将其运用到欧诗漫品牌宣传中去的人。除此之外,沈志荣还是某网购平台的金牌会员。面对我们诧异的神情,沈志荣颇为得意,“对于互联网的运用,我可能比你们年轻人还要在行。”
事实上,也正是这种对于新兴事物的天然好奇心,让70周岁的沈志荣不仅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也让其一手创办的欧诗漫集团,在迈过50岁的门槛后愈加焕发活力。
▍欧诗漫集团董事长沈志荣(右一)、 青眼联合创始人李惠华(左一)
“一根筋”树立竞争壁垒
1967年,沈志荣开始珍珠养殖技术研究,这也因此成为欧诗漫集团半个多世纪与“珍珠”相伴前行的源头。回过头来看这段悠长的过往,沈志荣只用了很多人用以形容他的三个字作总结,“一根筋”。然而,却正是这三个看似不太友好的字眼,树立起欧诗漫集团在珍珠化妆品领域的竞争壁垒。
对比资生堂、欧莱雅、宝洁等有着百年历史的外资化妆品企业不难发现,目前中国化妆品行业中,已存活超过50年的民营企业几乎屈指可数,更不用提百年企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不仅老牌化妆品企业时刻面临着被时代遗弃的风险,新兴化妆品企业能够稳定生存下去的几率也变得渺茫。
洞察到这一现象后的沈志荣一针见血,“我们中国的企业之所以短命,就是因为总喜欢这山望着那山高。”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感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但同时,他也无比明确地意识到,任何行业都有专业性,专一的态度才是一个企业长久生存的根基。
显然,欧诗漫的根基在于“珍珠”。从1982年亲自研制出第一瓶珍珠霜开始,沈志荣对于化妆品的执念就从未放下过。这一过程中,他不仅尝试为欧诗漫集团做过中外合资企业、不断优化品牌logo及形象设计,还力排众多股东异议,在2004年砍掉了欧诗漫集团旗下与珍珠无关的酒店、药厂、耐火材料等均处于盈利状态的业务,将关注范围聚焦在以珍珠化妆品为核心、珍珠粉及珍珠饰品为辅的珍珠领域。
时至今日,他会打趣地说,两个儿子从事化妆品行业是被他给“拉下了水”,未来,他甚至打算让正在读大学的第三代,也加入到欧诗漫集团百年大业的建设中来。“我们就一颗珍珠到底了。”说这句话时,沈志荣的声音显得无比铿锵有力。
《同一首歌》是二次革命的起点
过去十年,欧诗漫备受行业关注的一个话题,是2008年其渠道建设由分公司制彻底转为代理商制。彼时,对于逐步进入发展“快车道”,但同时意识到分公司制在财务方面带来弊端的欧诗漫集团而言,最大的难题无疑是将全国26个分公司全部撤掉后,品牌如何避免渠道调整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及如何安排分公司的1000多号工作人员。
然而,沈志荣并未在这一问题面前犹豫不决。2008年7月,去长沙分公司考察回来之后,沈志荣便一口气砍掉了此前留下来的所谓“最好”也是仅存的8家分公司。“分公司的人愿意回到欧诗漫的可以回来,不愿意回来的我们另外安排工作。”彼时的沈志荣,比以往任何时候表现的都要斩钉截铁。
因此,2008年底,欧诗漫集团收获了一批堪称“行业新手”的代理商合作伙伴。紧接着,2009年3月欧诗漫集团趁热打铁以2300万元的高价拿下《同一首歌》冠名权,通过“走进德清,相约欧诗漫”的口号,一举将德清和欧诗漫品牌的影响力在渠道及消费者当中打造出新高度。
“后来有代理商向我反馈说很震撼,没想到一个小县城比其他地级市还有名气。”虽时隔9年有余,但回忆起当时大刀阔斧改革的决绝,以及改革后所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成效,沈志荣还是忍不住内心的骄傲。
显然,沈志荣是有理由骄傲的。2009年至2016年间的8年时间里,欧诗漫品牌创造了连续8年30%以上的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去年,欧诗漫品牌的销售额也同样获得超过20%的增长。而这一持续增长的势头,放在整体增长状态并不算明朗的国产化妆品品牌当中来说,无疑算得上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当下做的一切都是为下一个50年打基础
不过,沈志荣也坦言,自2009年欧诗漫品牌迎来新的发展高度的同时,其后备力量却开始跟不上品牌发展节奏,“代理商缺货严重,我们只好增加设备和人员、提高自动化程度、晚上加夜班来扩大产能。”
也正是从这一阶段开始,沈志荣开始萌生扩建厂房的想法,并提出向德清县政府申请土地。历经种种坎坷之后,直到2012年下半年,欧诗漫集团的新厂房(包含在欧诗漫集团珍珠生物产业园中)才正式奠基。“真正动工已经是2014年了。”毋庸置疑,没人比沈志荣更能体会到欧诗漫新厂房搭建过程中的艰辛。
好在,去年下半年欧诗漫集团的新厂房顺利落成。“现在,新厂房换上了最好的生产设备,因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下次我们可能没时间再换新的。”不论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还是对生产质量的把控,沈志荣都极其舍得投入且态度严苛,他甚至将这种精神贯穿在企业员工的教育上面,“质量是生命,用户是上帝。”
去年,与欧诗漫集团新厂房一同亮相于欧诗漫集团珍珠生物产业园中的,还有欧诗漫集团倾心打造的占地6200平方米、总投资(不含藏品)6500万元的欧诗漫珍珠博物院。
事实上,这一代表中国乃至全世界珍珠文化高度的博物馆,早于1979年沈志荣代表中国珍珠产业去日本考察之时便得到酝酿。“那时候,日本已经有珍珠做成的化妆品,但它们博物馆里记载的珍珠养殖历史却源自中国。”2004年,湖州晚报的一则报道将中国珍珠文化的起源地锁定德清,让沈志荣颇为激动,他随即便正式拍板,“欧诗漫集团一定要搞一个属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最大珍珠博物院。”
去年,欧诗漫集团不仅助力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成功申请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还正式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请。“因为,我怕中国的文化被别人给拿走了。”说这句话时,沈志荣的眼神里满是一个民族企业家对中国文化的自豪与坚守。
沈志荣介绍,目前欧诗漫集团还在其珍珠生物产业园中投入了1.5亿元,用以打造一个专门服务于欧诗漫集团的物流园,“往后,有些产品可以直接从欧诗漫集团的仓库发货到终端门店,帮助代理商节省仓库面积。”而这一切投入于沈志荣而言,都是为欧诗漫集团的下一个50年打牢基础。
半个世纪,常做常新
在欧诗漫集团现阶段的规划中,“与年轻人打成一片”显然是重中之重。譬如,从今年初开始,欧诗漫品牌便通过自制微综艺《寻白记》这种时下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将珍珠文化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给广大的消费者。除此之外,欧诗漫品牌还深入全国20多个重点城市,在80多所女生居多的高校开展派样及美课课程。
在沈志荣看来,当下80、90后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且生活压力及负担相对较小,算得上最具消费潜力的一群人。另外,他们认品牌、追逐个性及潮流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品牌与其沟通的方式必须要有所革新。
因此,区别于欧诗漫品牌其他事业部,欧诗漫商超事业部(原包含百货、KA渠道,且以百货为主)自2014年便被迁至上海核心地标——港汇恒隆广场。“不为别的,就是为打出品牌影响力。”沈志荣解释,百货渠道对欧诗漫品牌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将其放在时尚大都市上海,无疑具有天然的“广告效应”。
除此之外,近两年欧诗漫也从单品牌店及KA渠道进行各个击破。
以其开设在德清沃尔玛内的一家单品牌店为例,其平均日销售额可达2000多元,而在节假日期间,这一数字可以翻一倍。对于欧诗漫单品牌店的未来,沈志荣目的明确,“在精而不在多。”另据悉,欧诗漫品牌在德清本地各个渠道一年的净销售高达2000多万元。而这一点,也让沈志荣深感骄傲,“德清人民相信我,所以我敢于做大的投入。”
今年年初,欧诗漫将KA与百货两大渠道彻底分离,且成立全新的KA事业部,从管理、业务、促销等各个层面吸纳了更多专业人才。“因为KA的人流量非常大,广告效应同样很强。如果做的好,一年增加十亿销售是没有问题的。”沈志荣底气十足。
不难体会,沈志荣和他创立的正迈向第二个50年的欧诗漫集团,并未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失去探索这个时代的热情。在化妆品这条路上,欧诗漫集团同样是“一根筋”,正如沈老爷子所强调的那样,“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最厉害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