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火箭少女“退团风波”反转,经纪公司和平台间的话语权争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火箭少女“退团风波”反转,经纪公司和平台间的话语权争夺

火箭少女退团后又现反转,美岐、宣仪、紫宁3人再次归队,11人小团体“初心不变”?这样的声明发出来,让连续吃了几天瓜的网友摸不着头脑,说好的起诉还能玩回“姐妹情深”?

8月18日火箭少女的首场新专发布会上,8人小团体登场依旧受粉丝热捧,怎么看,网友都觉得整个队伍被分裂开了。虽然艺人本身没啥主动权,但背后经纪公司这一手操作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归团后,孟美岐、吴宣仪成立宇宙少女团,与火箭少女“两团并行”,可以说,明面上看乐华向腾讯妥协了,但也达到了一个“小目标”,未来花路怎么走?还未可知。而麦锐则代表着另一部分经纪公司的群体诉求,渴望形成攻守联盟对抗平台,然而在头部平台资源垄断的情况下,这样的博弈,仍将处于下风。

“火箭少女”归队 新专发布会略显尴尬

这个夏天,因为火箭少女团而显得格外不一样,横空出世的小姐姐们在8月18日召开首场新专发布会,现场除了公布团员及之后的发展计划外,还表演了成团之后的主打歌《撞》。

作为现象级的团体,粉丝经济自然不在话下,各家粉丝纷纷抵达会场为爱豆助力,火箭少女101成员杨超越、赖美云、徐梦洁、段奥娟、李紫婷、傅菁、Sunnee、Yamy等8人悉数亮相。继《卡路里》之后,女团成员再次公开合体表演,赢得了不少好评。

从现场舞台上来看,可爱向上的风格在活力少女的演绎下显得青春范儿十足,粉丝看了大呼过瘾。现场还出了个突发状况,Sunnee表演后突然晕倒,被工作人员送往医院,目前正在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治疗。火箭少女官方盖章,表示其用专业精神坚持工作,并希望她快点好起来。

虽然发生了小插曲,但活动还算圆满结束,外界对8人女团表现予以肯定,但近期的热门并不在此,而是女团有望再次合体“归队”的消息。

8月17日,恰逢七夕节,周天娱乐、乐华娱乐和麦锐娱乐的共同声明,孟美岐、吴宣仪、张紫宁将归队,火箭少女101的经纪纠纷暂时告一段落。

纳尼?!就在前不久,双方你来我往,又是声明又是起诉的,吃瓜群众还以为《卡路里》已成绝响,甚至有粉丝自嘲,辛辛苦苦投票选出来的爱豆,没有送她们C位出道,反而送上了被告席。

没想到,反转来得这么突然,这是联手炒作,还是变相妥协?在新专发布会8人团体表演成功后,关于11位小姐姐还能否成为一个“大家庭”?网友仍抱有迟疑态度。

从艺人到公司 唇枪舌剑的交锋从未停止

原本,背负“中国第一女团”的期望,火箭少女有着极好的前景。2个月的选拔,将人气推到巅峰。

火箭少女的新EP《撞》上线10小时54分钟,销售金额达到100万,成为白金唱片。强大的流量变现的能力,被处于这场游戏中的各方势力看好。按照原计划,未来几年,都是她们的时代,开局一片大好,走上花路的小姐姐们必将在综艺、音乐等多个领域一展拳脚。

但就如同火箭少女团选拔一样,这场游戏在开始后,就没准备走寻常路。从艺人互撕、粉丝对骂到经纪公司和平台的竞争升级,火箭少女的瓜实在是太多了,吃瓜群众都有点消化不良了。

成团第一天,张紫宁“手滑”点赞杨超越实力不行,其他姐妹太过吵闹的微博,虽然事后双方均有解释,但网友还是不买账,认为“塑料花姐妹情”才是女团标配。还有网友扒出孟美岐、吴宣仪CP反目,人设崩塌的戏份,虽然真实性不可考证,但给人印象总是女团成员之间存在无休止的“明争暗斗”。

业内流传着一句话,“女团没有不撕逼的”。但从成员撕到粉丝,从经纪公司撕到平台方的,还是少见。

但凡成员更新动态,留言区域必有粉丝撕逼,一个团体恍若站在了对立面,被分割成了好几个团体。

这种情况在经纪公司放出的“一把火”后,显得更为严峻。

7月8日,乐华娱乐带走孟美岐和吴宣仪,导致7月11日的新专发布会不能如期进行。

8月9日,乐华娱乐、麦锐娱乐发表关于周天娱乐《创造101》项目的联合声明,并表示,孟美岐、吴宣仪、张紫宁作为公司艺人,在与周天娱乐合作过程中,出现超负荷的不合理工作安排,给艺人带来精神压力与身体损伤。对此,乐华娱乐及麦锐娱乐作为原生经纪公司,必须保护公司艺人,已于8月7日分别致函周天娱乐提前终止合作。

当天周天娱乐方面对该份联合声明回应称,多项指责皆不属实,要求上述两家公司继续履行合作合同。但乐华娱乐、麦锐娱乐并未接受,仍执意坚持解约。

8月15日,周天娱乐发布声明称,已分别依法提起诉讼。

之后,又出现了前文反转的一幕,多方势力握手言和。

“两团并行”破炒作之说

这会不会是几家巨头联合起来的炒作?为了抢占头条?

传媒君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首先,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好几个回合,甚至闹到了起诉阶段,这已经超出了炒作的范畴;第二点,因为“退团事件”,乐华娱乐、麦锐娱乐身上背负了“不诚信”的标签,对于公司以后的发展,影响甚大。

下一次选秀,会不会请他们,平台方还不得掂量着来;第三点,对于女团本身而言,是一种资源上的伤害。原本11人出道的团体,被分割开来,如今再次合体,怎么看都有点怪怪的。作为腾讯的头部资源,自然不可能下出这样一步棋。

那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乐华娱乐、麦锐娱乐是真的想退,或者是以退为进,抢占更多的话语权。结果没想到和腾讯态度如此强硬,正面怼起来了,导致无法收场。

“8人团挺好的,火箭少女也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曾经很喜欢孟美岐、吴宣仪,但你们背后公司的行为太令人失望了,对你们路转粉。”很多网友表态,无法接受女团离开后又回归的情况,明显了影响了团体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在女团回归后,孟美岐、吴宣仪的官方微博认证由原来的“火箭少女101成员”改为“火箭少女101成员、宇宙少女成员”。这一实锤和之前网上爆料的“两团并行”的情况不谋而合。乐华重组宇宙少女,看上去更像是无奈之举,一方面是对契约、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不想放弃自己的想法和耕耘。

可以预见的是,下半年,火箭少女和宇宙少女均会有活动举办,届时,孟美岐、吴宣仪优先哪边还未可知。

9+2的“分割之举”为女团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未来的花路,是占据两方的资源,还是“名存实亡”的姐妹花,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女团纠纷背后是话语权的争夺

毫无疑问,从吸金的角度上来讲,火箭少女是成功的,她们不仅在选秀过程中带来了巨大流量,还通过作品赚来了真金白银。对于平台方而言,不会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平台容忍经纪公司小动作的前提,仍是火箭少女的影响力。

毕竟视频网站平台的竞争也不小,腾讯并非一家独大,优爱腾各自对标王牌项目,少女团绝对是一把利器。

但对于经纪公司而言,其实并不想“卖身”给平台,毕竟2年时间不短,很可能是一个女团最灿烂的年华,不想给他人做嫁衣,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经纪公司又不得不依托于平台的资源和曝光,“只想选秀不签约”几乎是所有经济公司的小算盘,借别人的鸡生下金蛋,进而孵化成金凤凰。

可问题就在于,平台方垄断了当下的市场,经纪公司一旦完全脱离平台,可能只需要短短几个月,艺人就会被遗忘。这可能也是乐华和麦锐想“将军”而最终不得不妥协的原因。

但在这次风波中,乐华实现了“两团并行”,可以说是不亏。这也不是第一次,早在“乐华七子”与爱奇艺九人团“NINE PERCENT”实行共享经纪两团并行时,就埋下了伏笔。通过这种方式,乐华占据了比先前更大的优势,作为国内第一偶像经纪公司,其造星能力不容忽视。

而麦锐的行为就显得有些“说不明道不清了”,紫宁在火箭少女的地位处于腰部,本身麦锐既没有超强的造星能力,也亟需平台的曝光,却趟了这趟浑水,不仅耽误了艺人两个月的时间,还背负了一个曾经毁约的污点,怎么看都有点得不偿失。但正如前文所言,麦锐此举也代表着业内的一些观点,那就是尽量多占据一些话语权,期望形成攻守联盟,对抗平台。

目前来看,这样的联盟组合,似乎仍未成型。火箭少女的纠纷,也给国内公司上了一课。抛开所谓的契约精神不谈,各大经纪公司仍有诉求,或还会将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

随着三位少女的回归,纷纷扰扰了十几天的火箭少女退团事件总算是暂时画上了休止符,虽然11人的完整体终于聚齐,表面上大家还是亲密的组员,但是内里的裂痕已然产生,粉丝的好感度也败掉不少,谁也不敢担保这次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加上孟美岐和吴宣仪还要身兼两个团的活动,可以预见在以后的集体活动中,两人难免还会有缺席的时候。粉丝“受过伤”的心情如何平复?她们各自身后的经纪公司又将如何与各方平衡这样的共享关系?这一切都让“中国第一女团”的前途仍然不容乐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火箭少女“退团风波”反转,经纪公司和平台间的话语权争夺

火箭少女退团后又现反转,美岐、宣仪、紫宁3人再次归队,11人小团体“初心不变”?这样的声明发出来,让连续吃了几天瓜的网友摸不着头脑,说好的起诉还能玩回“姐妹情深”?

8月18日火箭少女的首场新专发布会上,8人小团体登场依旧受粉丝热捧,怎么看,网友都觉得整个队伍被分裂开了。虽然艺人本身没啥主动权,但背后经纪公司这一手操作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归团后,孟美岐、吴宣仪成立宇宙少女团,与火箭少女“两团并行”,可以说,明面上看乐华向腾讯妥协了,但也达到了一个“小目标”,未来花路怎么走?还未可知。而麦锐则代表着另一部分经纪公司的群体诉求,渴望形成攻守联盟对抗平台,然而在头部平台资源垄断的情况下,这样的博弈,仍将处于下风。

“火箭少女”归队 新专发布会略显尴尬

这个夏天,因为火箭少女团而显得格外不一样,横空出世的小姐姐们在8月18日召开首场新专发布会,现场除了公布团员及之后的发展计划外,还表演了成团之后的主打歌《撞》。

作为现象级的团体,粉丝经济自然不在话下,各家粉丝纷纷抵达会场为爱豆助力,火箭少女101成员杨超越、赖美云、徐梦洁、段奥娟、李紫婷、傅菁、Sunnee、Yamy等8人悉数亮相。继《卡路里》之后,女团成员再次公开合体表演,赢得了不少好评。

从现场舞台上来看,可爱向上的风格在活力少女的演绎下显得青春范儿十足,粉丝看了大呼过瘾。现场还出了个突发状况,Sunnee表演后突然晕倒,被工作人员送往医院,目前正在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治疗。火箭少女官方盖章,表示其用专业精神坚持工作,并希望她快点好起来。

虽然发生了小插曲,但活动还算圆满结束,外界对8人女团表现予以肯定,但近期的热门并不在此,而是女团有望再次合体“归队”的消息。

8月17日,恰逢七夕节,周天娱乐、乐华娱乐和麦锐娱乐的共同声明,孟美岐、吴宣仪、张紫宁将归队,火箭少女101的经纪纠纷暂时告一段落。

纳尼?!就在前不久,双方你来我往,又是声明又是起诉的,吃瓜群众还以为《卡路里》已成绝响,甚至有粉丝自嘲,辛辛苦苦投票选出来的爱豆,没有送她们C位出道,反而送上了被告席。

没想到,反转来得这么突然,这是联手炒作,还是变相妥协?在新专发布会8人团体表演成功后,关于11位小姐姐还能否成为一个“大家庭”?网友仍抱有迟疑态度。

从艺人到公司 唇枪舌剑的交锋从未停止

原本,背负“中国第一女团”的期望,火箭少女有着极好的前景。2个月的选拔,将人气推到巅峰。

火箭少女的新EP《撞》上线10小时54分钟,销售金额达到100万,成为白金唱片。强大的流量变现的能力,被处于这场游戏中的各方势力看好。按照原计划,未来几年,都是她们的时代,开局一片大好,走上花路的小姐姐们必将在综艺、音乐等多个领域一展拳脚。

但就如同火箭少女团选拔一样,这场游戏在开始后,就没准备走寻常路。从艺人互撕、粉丝对骂到经纪公司和平台的竞争升级,火箭少女的瓜实在是太多了,吃瓜群众都有点消化不良了。

成团第一天,张紫宁“手滑”点赞杨超越实力不行,其他姐妹太过吵闹的微博,虽然事后双方均有解释,但网友还是不买账,认为“塑料花姐妹情”才是女团标配。还有网友扒出孟美岐、吴宣仪CP反目,人设崩塌的戏份,虽然真实性不可考证,但给人印象总是女团成员之间存在无休止的“明争暗斗”。

业内流传着一句话,“女团没有不撕逼的”。但从成员撕到粉丝,从经纪公司撕到平台方的,还是少见。

但凡成员更新动态,留言区域必有粉丝撕逼,一个团体恍若站在了对立面,被分割成了好几个团体。

这种情况在经纪公司放出的“一把火”后,显得更为严峻。

7月8日,乐华娱乐带走孟美岐和吴宣仪,导致7月11日的新专发布会不能如期进行。

8月9日,乐华娱乐、麦锐娱乐发表关于周天娱乐《创造101》项目的联合声明,并表示,孟美岐、吴宣仪、张紫宁作为公司艺人,在与周天娱乐合作过程中,出现超负荷的不合理工作安排,给艺人带来精神压力与身体损伤。对此,乐华娱乐及麦锐娱乐作为原生经纪公司,必须保护公司艺人,已于8月7日分别致函周天娱乐提前终止合作。

当天周天娱乐方面对该份联合声明回应称,多项指责皆不属实,要求上述两家公司继续履行合作合同。但乐华娱乐、麦锐娱乐并未接受,仍执意坚持解约。

8月15日,周天娱乐发布声明称,已分别依法提起诉讼。

之后,又出现了前文反转的一幕,多方势力握手言和。

“两团并行”破炒作之说

这会不会是几家巨头联合起来的炒作?为了抢占头条?

传媒君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首先,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好几个回合,甚至闹到了起诉阶段,这已经超出了炒作的范畴;第二点,因为“退团事件”,乐华娱乐、麦锐娱乐身上背负了“不诚信”的标签,对于公司以后的发展,影响甚大。

下一次选秀,会不会请他们,平台方还不得掂量着来;第三点,对于女团本身而言,是一种资源上的伤害。原本11人出道的团体,被分割开来,如今再次合体,怎么看都有点怪怪的。作为腾讯的头部资源,自然不可能下出这样一步棋。

那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乐华娱乐、麦锐娱乐是真的想退,或者是以退为进,抢占更多的话语权。结果没想到和腾讯态度如此强硬,正面怼起来了,导致无法收场。

“8人团挺好的,火箭少女也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曾经很喜欢孟美岐、吴宣仪,但你们背后公司的行为太令人失望了,对你们路转粉。”很多网友表态,无法接受女团离开后又回归的情况,明显了影响了团体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在女团回归后,孟美岐、吴宣仪的官方微博认证由原来的“火箭少女101成员”改为“火箭少女101成员、宇宙少女成员”。这一实锤和之前网上爆料的“两团并行”的情况不谋而合。乐华重组宇宙少女,看上去更像是无奈之举,一方面是对契约、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不想放弃自己的想法和耕耘。

可以预见的是,下半年,火箭少女和宇宙少女均会有活动举办,届时,孟美岐、吴宣仪优先哪边还未可知。

9+2的“分割之举”为女团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未来的花路,是占据两方的资源,还是“名存实亡”的姐妹花,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女团纠纷背后是话语权的争夺

毫无疑问,从吸金的角度上来讲,火箭少女是成功的,她们不仅在选秀过程中带来了巨大流量,还通过作品赚来了真金白银。对于平台方而言,不会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平台容忍经纪公司小动作的前提,仍是火箭少女的影响力。

毕竟视频网站平台的竞争也不小,腾讯并非一家独大,优爱腾各自对标王牌项目,少女团绝对是一把利器。

但对于经纪公司而言,其实并不想“卖身”给平台,毕竟2年时间不短,很可能是一个女团最灿烂的年华,不想给他人做嫁衣,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经纪公司又不得不依托于平台的资源和曝光,“只想选秀不签约”几乎是所有经济公司的小算盘,借别人的鸡生下金蛋,进而孵化成金凤凰。

可问题就在于,平台方垄断了当下的市场,经纪公司一旦完全脱离平台,可能只需要短短几个月,艺人就会被遗忘。这可能也是乐华和麦锐想“将军”而最终不得不妥协的原因。

但在这次风波中,乐华实现了“两团并行”,可以说是不亏。这也不是第一次,早在“乐华七子”与爱奇艺九人团“NINE PERCENT”实行共享经纪两团并行时,就埋下了伏笔。通过这种方式,乐华占据了比先前更大的优势,作为国内第一偶像经纪公司,其造星能力不容忽视。

而麦锐的行为就显得有些“说不明道不清了”,紫宁在火箭少女的地位处于腰部,本身麦锐既没有超强的造星能力,也亟需平台的曝光,却趟了这趟浑水,不仅耽误了艺人两个月的时间,还背负了一个曾经毁约的污点,怎么看都有点得不偿失。但正如前文所言,麦锐此举也代表着业内的一些观点,那就是尽量多占据一些话语权,期望形成攻守联盟,对抗平台。

目前来看,这样的联盟组合,似乎仍未成型。火箭少女的纠纷,也给国内公司上了一课。抛开所谓的契约精神不谈,各大经纪公司仍有诉求,或还会将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

随着三位少女的回归,纷纷扰扰了十几天的火箭少女退团事件总算是暂时画上了休止符,虽然11人的完整体终于聚齐,表面上大家还是亲密的组员,但是内里的裂痕已然产生,粉丝的好感度也败掉不少,谁也不敢担保这次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加上孟美岐和吴宣仪还要身兼两个团的活动,可以预见在以后的集体活动中,两人难免还会有缺席的时候。粉丝“受过伤”的心情如何平复?她们各自身后的经纪公司又将如何与各方平衡这样的共享关系?这一切都让“中国第一女团”的前途仍然不容乐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