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仙勇
摄影:姜建忠等
首先在此必须得承认,低空旅游直升机不可避免会产生比较大的声音,你可以说是噪音,我也不能剥夺你的言论自由。
近日媒体上的各种报道,把沪上直升机低空游览“噪音”扰民的话题吵得沸沸扬扬,甚至腾讯网都用QQ弹出框新闻来高度重视这个事件。
不过,笔者发现一些市民接受采访时关于噪音的言论以及媒体的报道,多少存在夸张的成分,不仅与我们的常识判断不符,而且在科学上是站不住脚的。
有市民向媒体反映说直升机在他家屋顶上空飞过,引擎发出巨响,家里的窗户都在震动,这个说法确实有夸张的成分。我居住的地方离直升机起飞地点非常近,我每天站在我家窗口看着直升机从上空飞来飞去,也没有发现窗户有一丝一毫的震动,至于直升机发出的声音,我觉得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据了解,沪上直升机低空游览项目中有一条航路处于浦东民航客机下降航路,因此民航管理部门审批的直升机飞行高度大致距离地面200米。我去过现场,直升机起飞的地方离候机厅的直线距离不过130米,直升机频繁起降,大家在候机厅里仍然可以自如聊天,候机厅也是临时搭建的简易房,也没见到窗户震动。所以,200米飞行高度所产生的声音是不可能让门窗震动的,即便是危房也很难想象会震动,难道这位居民住的房子是纸糊的?本人从事通航工作七八年,无数次在停机坪感受直升机在头顶50米高处飞过,都没感觉到有什么大的风力,何况是在200米的高空掠过。所以,我觉得该居民的说法只是出于自己的个人感情表达,并没有事实依据。
另外一则新闻里,一位市民反映说“我坐在电脑旁,突然一阵轰响,杯子都震了”,不要这么夸张好不好,能够让他家里的水杯都震的,那得需要多大分贝的噪音才可以实现呢?直升机起飞的现场候机厅离直升机起降点不过130米,一次性水杯放在桌上都安然不动,他家里的水杯离天上的直升机快200米了,还能震动,显然是夸张了。
现场搭建的帐篷稳稳的屹立,桌上的一次性水杯也没见丝毫震动
厦门直升机空中游览项目刚开始阶段,也遇到了鼓浪屿的岛民反映,称直升机飞过,楼顶都快被震塌了,这也是过于夸张的说法了。我曾亲自体验过厦门空中游览项目,即使直升机低飞离地面只有150米,也没有出现岛民所说的那种情况。
在看到媒体的各种所谓噪音扰民的报道后,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想知道到底上海市民对噪音都是什么样的看法。于是,我沿着被指噪音扰民最多的那条航路下面的小区,坐公交穿梭于各小区进行随机采访,差不多经过七八个小区,询问了差不多50个人,最终得到的结果很有趣。年龄在40岁以下的市民都觉得直升机的声音可以接受,不会感觉是噪音或受到打扰;然而在40岁以上的人,就比较介意直升机所发出的声音,认为那就是噪音。
采访中一位姓唐的年轻人说:我家就住在马路边,随时随地都听得到车辆来来往往的各种噪音,直升机在上空飞来飞去的声音也就跟车来车往声音差不多,为什么居民们对于每时每刻的汽车噪音及生活噪音就不觉的是噪音,反而往来频率低得多的直升机就觉得是噪音呢?
另外一位姓曾的年轻人说:我看到电视新闻上一位大哥直接冲到直升机游览项目的现场去讨说法,我觉得也是蛮夸张的。去年我家隔壁邻居装修,那个电钻的声音尖利无比,天天不停的钻,好几个月,比那个直升机的噪音大的不知道有多少倍,而且频率也高得多,怎么楼上楼下的人都不去投诉叫人家停工?最后邻居的房子还是顺利装修完毕。
曾先生的话倒是提醒了我,我也去研究了下包括上海乃至全国的空中游览项目,基本上飞行时间集中在白天9:30-17:00,而且中午时段还不飞,基本上不在人们休息的时间里飞行。人家纽约、东京还开直升机夜间观光,现在也都运行的非常好,怎么他们那边的居民就不喊着让项目停飞呢?
其实噪音这个东西虽然也有科学评判的标准,但是在很多时候,噪音对人来讲还是主观感觉。在一些人耳朵里是噪音的声音,在另外一些人耳朵里那就是美妙的音符。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航空小镇,也叫飞行社区,他们把机场都建到小区里面,每天来来往往有无数个架次的飞机起飞与降落,甚至好多还是喷气公务机呢,那声音可比这直升机大多了,但是当地小区里的居民依然听得悠然自得。
航空小镇居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不是车而是飞机哦
全国那么多空中游览项目,每次为什么项目开业不成为焦点?为什么第一批游客上天飞行不成为焦点?反而是噪音话题总会成为一个城市乃至区域的焦点话题?个人觉得原因如下:
1.媒体为博得眼球,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自然要来点“小题大做”;
2. 往往很多新的事物出现,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噪音往往首当其冲。
空中游览属于通用航空的一部分,现在整个通航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都还比较艰难,任何一个项目的开展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从我这个通航人的角度来说,媒体报道的时候,选材也要注意,不应该小题大做,应该客观地描述和报道,应该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其实噪音这个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通过一些措施很快就可以解决的,比如更换功率小一些的机型,跟局方沟通调整飞行高度,或调整航路避开一些居民区或人口密集区等等。但是无论怎么做,只要有直升机经过你家楼顶上空,不管声音多小,你都可以说那是噪音,你的窗户震动,你的杯子震动,你的一切都震动,那我也真是没办法,只能醉了。
美国有一个小镇A,因为镇里的老人想要宁静的生活,坚决反对在镇里修建大型购物广场,最后项目只能落在离这个镇比较远的另外一个非常穷的小镇B。没想到,这个购物广场建成后,短短3年内,小镇A的年轻人都跑到了小镇B去工作,小镇B因为购物广场获得了大量的税收,使得政府有钱改善当地公共设施、教育环境、卫生环境等,小镇B迅速成为了一个人口数十倍于小镇A的城市,而小镇A因为老人的坚持,虽然获得了宁静,但是没有了购物广场,也就失去了就业机会、税收机会,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年轻人,不仅镇政府穷得连路都修不起,而且这个镇都成为了一个死气沉沉的地方了。
所以,直升机空中游览也是一样,新生的事物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与反对,但是世界很大,这个地方不要,总有另外一个地方会要,而接受新事物的地方,总是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我想任何一个地方,直升机低空旅游项不仅是一个景区的名片,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而像沪上直升机游览这样的项目,可以和纽约直升机游览相媲美,是一张世界级城市的名片,它的落成和起飞,带来的效益是难以估量的,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噪音问题而停滞不前,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阻碍而停止发展。其实,从乐观的角度来说,这次沪上直升机游览项目正是因为“噪音”话题引发媒体大报道,让这个项目一下子全城尽知乃至全国皆知,甚至腾讯都用QQ弹出框报道了。其实通过这次报道,也给了运营方向公众解释噪音产生原因以及如何改进的机会,也算是一次很好的直升机大众科普教育。如果不是这个报道,要达到这个知名度,那运营方还不得砸成百上千万的广告费?
所以,只要项目合法、合规,认真经营,做好服务,确保飞行安全,根本不必担心噪音问题。作为通航人,我要力挺所有合法合规的空中游览项目。
我们的通用航空正在逐步上升,但是跟国外相比,还是不够多呀,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和支持通航的每一个具体项目,他们发展好了,整个通航才会发展的更好,最终得到实惠的必定是老百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