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社区,从社交之巅回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社区,从社交之巅回归

高频的微信不是万能,我还是喜欢在那些给我内容的社区。

故事发生在前两天。

因为想去知乎找一些关于“万物互联”的帖子,偶然发现知乎网页无法访问,几次尝试,依然如此。数小时之后,我终于打开了知乎的首页,然后——就出现了IP被封禁的界面。不解,于是去微博搜索,发现有大量类似的用户出现了类似情况。

于是,情况基本明了:知乎应该是遭到了大规模流量攻击。对于一个网站尤其是大型社区来说,遭到攻击并不意外。但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用户的体验却是十分有趣。

忘不了的知乎与微博

作为一个用户,我对知乎是有强需求的,知乎于我就如一个知识库。我在知乎算不得活跃,打开频次也不高,但知乎网页长存于我的收藏夹,而知乎客户端也是必备App。对一个码字民工而言,虽然相比其他社交应用,知乎App的日活可能远不如前者,但对于渠道畅通的要求却低不了多少。

而同样,在我的习惯性操作中,微博也扮演了类似角色。实际上,几乎只要有大型的事件,我会条件反射一般去微博搜索。对我来说,微博已经演变成为了最具时效的媒体型社区——尽管它在经历过爆发式增长以后开始趋于平稳,在与微信对用户碎片化时间的争夺中处于下风,但实际上微博“最新信息社区”的标签已经形成。

而如果用“入口”这个更时髦的词语形容,那么知乎便是知识的入口,微博则是新闻的入口。实际上,社区形成入口的案例并不少见。比如TechDaily此前报道的美妆心得,同样是依靠美妆社区内容的积累,将美妆品行业的内容结构化,进而试图打造一个美妆行业的大众点评。

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些社区,你会发现:虽然身处社交称霸的时代,这区的价值依然长存,无论是我们看到的知乎、微博还是美妆心得,其基于社区激励机制产生内容依然具有相当价值,而我们之所以被吸引,也正是缘于此。

朋友圈,从微信之巅回归

社区的另一面是社交。

此前,在TechDaily联合主办的迭代青创开放日上,Biu的创始人吴永辉谈论“社交软件的几个公开秘密”时提到,并不是所有的社区都是社交,以内容与关系为准绳,社区更多时候沉淀的是内容,而社交更重要的是沉淀关系。

有意思的是,虽然关系与内容是社区与社交的两个纬度,但社交关系的高频互动却能带动内容的产生。以微信为例,以熟人关系和聊天工具为突破点微信崛起之后,朋友圈在社交关系之上产生了大量的内容,这也使得朋友圈一度成为内容分享最重要的渠道。

不过,这种基于社交高频产生的内容很难持续。在微信社交关系更加泛化之后,周遭朋友对朋友圈使用频次却变得越来越低。实际上,除开那些特定好友的朋友圈,我们几乎很难花费大量时间以Timeline的方式完成对朋友圈的浏览。

如果换个角度看,这是不是意味着在一个没有明确标签认知的内容社区(朋友圈)里,被高频带动所产生的内容只是一个副产品呢?

即便是它通过搜索的方式让自己更有存在感,我想答案也没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社区,从社交之巅回归

高频的微信不是万能,我还是喜欢在那些给我内容的社区。

故事发生在前两天。

因为想去知乎找一些关于“万物互联”的帖子,偶然发现知乎网页无法访问,几次尝试,依然如此。数小时之后,我终于打开了知乎的首页,然后——就出现了IP被封禁的界面。不解,于是去微博搜索,发现有大量类似的用户出现了类似情况。

于是,情况基本明了:知乎应该是遭到了大规模流量攻击。对于一个网站尤其是大型社区来说,遭到攻击并不意外。但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用户的体验却是十分有趣。

忘不了的知乎与微博

作为一个用户,我对知乎是有强需求的,知乎于我就如一个知识库。我在知乎算不得活跃,打开频次也不高,但知乎网页长存于我的收藏夹,而知乎客户端也是必备App。对一个码字民工而言,虽然相比其他社交应用,知乎App的日活可能远不如前者,但对于渠道畅通的要求却低不了多少。

而同样,在我的习惯性操作中,微博也扮演了类似角色。实际上,几乎只要有大型的事件,我会条件反射一般去微博搜索。对我来说,微博已经演变成为了最具时效的媒体型社区——尽管它在经历过爆发式增长以后开始趋于平稳,在与微信对用户碎片化时间的争夺中处于下风,但实际上微博“最新信息社区”的标签已经形成。

而如果用“入口”这个更时髦的词语形容,那么知乎便是知识的入口,微博则是新闻的入口。实际上,社区形成入口的案例并不少见。比如TechDaily此前报道的美妆心得,同样是依靠美妆社区内容的积累,将美妆品行业的内容结构化,进而试图打造一个美妆行业的大众点评。

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些社区,你会发现:虽然身处社交称霸的时代,这区的价值依然长存,无论是我们看到的知乎、微博还是美妆心得,其基于社区激励机制产生内容依然具有相当价值,而我们之所以被吸引,也正是缘于此。

朋友圈,从微信之巅回归

社区的另一面是社交。

此前,在TechDaily联合主办的迭代青创开放日上,Biu的创始人吴永辉谈论“社交软件的几个公开秘密”时提到,并不是所有的社区都是社交,以内容与关系为准绳,社区更多时候沉淀的是内容,而社交更重要的是沉淀关系。

有意思的是,虽然关系与内容是社区与社交的两个纬度,但社交关系的高频互动却能带动内容的产生。以微信为例,以熟人关系和聊天工具为突破点微信崛起之后,朋友圈在社交关系之上产生了大量的内容,这也使得朋友圈一度成为内容分享最重要的渠道。

不过,这种基于社交高频产生的内容很难持续。在微信社交关系更加泛化之后,周遭朋友对朋友圈使用频次却变得越来越低。实际上,除开那些特定好友的朋友圈,我们几乎很难花费大量时间以Timeline的方式完成对朋友圈的浏览。

如果换个角度看,这是不是意味着在一个没有明确标签认知的内容社区(朋友圈)里,被高频带动所产生的内容只是一个副产品呢?

即便是它通过搜索的方式让自己更有存在感,我想答案也没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