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Hey Jude》50岁了,歌曲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Hey Jude》50岁了,歌曲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那首动摇了时代的歌,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50年前,Paul McCartney在从伦敦开车去萨里郡的路上突然萌生了Hey Jude的创作灵感,于是一首传奇式的歌曲就这样诞生了。

某一个年代,人们无论是在热闹的足球比赛现场,还是在牛津大学的校园里,都能听到这首歌曲。今天,我们来说说这首歌背后的往事。

如果问起甲壳虫乐队的那首歌是最经典的,相信人们总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有媒体评论称:“披头士乐队的歌曲范围太广了,感觉各不相同,想要从中选出一首最经典的作品,比从梅丽尔·斯特里普所有的作品中选出她演技最佳的一部都要难。”

8月30号是《Hey Jude》50岁的生日,这首歌也是披头士乐队所有作品里被众人合唱次数最多的一首,2012年曼城队赢得首个英超冠军后,球迷们唱起了这首歌。

在阿森纳,英超阿森纳队球迷们用它来为前锋呐喊助势,而前锋则回应称:“这首歌总能让人听得起鸡皮疙瘩。” 

同样,这首歌后来也变成了板球歌曲,英格兰球迷喜欢时不时地为球队里有些孩子气的队长Joe Root唱这首歌。

威斯敏斯特学校的学生们曾在Facebook上号召大家在观看演出的间隙一起合唱这首歌,而后在接受伦敦《标准晚报》采访的时候,威斯敏斯特学校的校长斯蒂芬·斯普尔说:

“学生们曾在一场风琴表演时自发地唱起了《Hey Jude》,他们唱到一半停下了,也许是忘词了,那时我都差点忍不住要跟着一起唱。”

2016年,牛津大学里的一群学生决定,要在周六早上,去谢尔顿剧院(Sheldonian Theatre)唱一曲疯狂的《Hey Jude》,他们相信这是能让本科新生欢迎会变得精彩的唯一方式。

为此,他们穿着长袍和学位服走进了由Christopher Wren爵士设计的大楼,在那里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披头士经典歌曲大串烧,所有的学生们都为之热血沸腾,事后有学生表示:“随着歌曲燃烧的,是那个时候他们对青春所抱有的所有热情。”

2015年圣诞前夜,披头士乐队的所有歌曲悄悄登录某音乐流媒体网站,就像女王参加派对一样,它们的出现瞬间让其他歌曲失了光彩,而众多经典曲目点击率瞬间暴涨,就像是自家的人气竞赛一样壮观。

最终,圣诞前夜过后人们得出了榜单,当晚所有歌曲中前三名分别是披头士的《Hey Jude》,披头士的《Come Together》和披头士的《Let It Be》。

就在这个月,《Hey Jude》仍然在苹果音乐榜单中位列首位,在Spotify上排名第四…不得不说,这首歌的魅力惊艳了时光,惊呆了众人。在现象级的火爆背后,人们不禁好奇:“它让人着迷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作为McCartney的作品,《HeyJude》明显带有他的标志性风格——优雅的同理心。而且这首歌是那样的直接,毫不遮掩地表达了最真实的爱,媒体评论称:

“当McCartney的手从容坚定地落在钢琴琴键上的时候,即便是不熟悉披头士乐队过往的人,也会被一种神秘而淡淡忧伤,即使咆哮都不失优雅的气质所吸引。”

时间倒回1968年6月,McCartney在驱车从伦敦赶往萨里去见Cynthia和Julian Lennon,那是《Hey Jude》的灵感第一次闪现的时候,最初,歌曲的名字是《Hey Jules》。

因为灵感突显的时候McCartney是在开车而不是衣衫随意地躺在家里抱着吉他或者趴在钢琴上,所以这样的环境让他和他头脑中的歌曲所幸拥有了一种平静,友好,简单又不失包容的感觉。

回到伦敦后,他在钢琴上小小地尝试了一把,录制了个Demo。他的想法是让歌曲逐渐从简单平和,发展到充满抱负,甚至野心勃勃。而这中间的内容,需要一遍一遍随着McCartney自己的试唱来填充修改。当后来被问及,他为何将灵感最初的“Hey Jules”换成“Hey Jude”时,他只是简单回答:“因为感觉更好听。”后来有媒体猜测:

“也许McCartney是想要保护主角Jules的隐私,或许他想要安慰的是一个陷入浪漫困境的男人。”

对于一首好歌来说,能否引发听众的共鸣尤为关键,而McCartney也曾表示:“之所以多次写道‘Hey Jude’,就是想让人听起来就好像在说‘嘿,是我啊’!”

那个时候,披头士乐队的成员约翰·列侬正和小野洋子一同居住,而在感情的道路上,McCartney似乎也与约翰·列侬走上了相似的道路,只不过相比之下没有婚姻束缚,没有孩子牵绊的McCartney本该轻松许多,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被发现与Francie Schwartz上床后,未婚妻Jane Asher果断离开了他,而她可能并不知道,那时McCartney还正在秘密地与Maggie McGivern约会,而另一边,竟然同时爱上了未来的妻子Linda Eastman……

未来的某一天,这大概会被用来当做离奇爱情故事的脚本吧。

图从左至右:小野洋子,约翰列侬,McCartney;Gettysburg Image摄于1968年7月

上面这张照片拍摄的时候,列侬和McCartney已经开始分开单独创作了,但他们仍然会互相鉴赏彼此的作品,在《Hey Jude》反复打磨了一段时间之后,McCartney特地邀请列侬和小野洋子一起到他家里,然后把作品展示给他们。

那时,歌词中那句“The movement you need is on your shoulder”被McCartney嫌弃,他说:“别管那句话,我以后会换掉它,只是现在临时放在那里”,而列侬听完当即表示:

“不,我该肯定你不会换掉它,因为这是整首歌里最好的一句词。”

多年以后,当McCartney在1994年回忆起那段往事时说道:“如果当时我换了那句词,我就真是个笨蛋了。现在我成倍地钟爱那句词,每当听到那句话的时候都会想起列侬,耳边还能依稀听见自己当年演唱的声音,这句歌词,就是这首歌的灵魂。

而McCartney还提道:

这首歌最弱的歌词就是开头的那句‘Hey Jude, don’t make itbad / 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因为这个根本不合理,一首忧伤的歌又不是件坏事,它有它存在的意义,没必要把忧伤的歌变成美好的歌。但是在歌曲里,字面表层的意思不只是表面的意思,它们都带着创造当下的某种情绪,可能会有所暗射,周围环境氛围也会夹杂其中。

歌词中为了能让主人公Jude显得真实亲近,我还用了‘into your heart’,‘under your skin’以及‘on your shoulder’的描述,而它们也确实在我所构想画面里真实存在过,虽然是同样的描述,但听者心里所想象的对象又各不相同,这就是魅力所在。”

其实最早的时候,《Hey Jude》还是一个钢琴民谣,很多朋友都认为这样的曲风就是最适合这首歌的,但McCartney却再次反其道而行之。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方面,当初自己怀着“知心大叔”的心态创作了这首歌,但后来在修改过程中,自己的另外一面又突然跳了出来,那就是一个不管不顾甚至有些疯癫的艺术追求者。

于是,他希望加长《Hey Jude》的长度,(最终版超过了7分钟,远远超出了披头士当时其他歌曲的长度);这还不够,McCartney还希望歌曲后半部分可以从民谣演变成即兴,不断重复着直到结束,就像是“没有结束的结束”。

当时,甲壳虫团队的制作人George Martin强烈反对这个长达7分钟的拓展建议,他认为电台DJ根本不会选择这首歌,而此事列侬再次站出来表示:

“会的,一定会,因为是我们的歌。”

这话在当时听起来有些傲慢自大,但他确实说对了。

Martin 事后回忆称:“当时我被他们几个人的气势压回来了,他们联合起来和我辩论…当然,这不是第一次了,他们对创作有着自己的信念和坚持。” 

1994年,McCartney在采访中面带歉意地自嘲:

“嗯,现在想起来当时我确实很固执,是很招人讨厌的固执,可能有点盛气凌人吧。”

1968年7月29号和30日两天,披头士在AbbeyRoad路录制了《Hey Jude》的前半段,他们通常录制的时间是晚上7点半或8点半,一直到凌晨3点或4点。他们一起演奏的时候会很忘我,McCartney负责钢琴,Harrison负责电吉他,列侬负责原声,Starr演奏鼓和小手鼓。

第二天一早,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另外一个录音间,随着其他36位古典音乐人的加入,《Hey Jude》的阵容增加到了40人,这也是Martin一手安排的。

在第一遍试唱之后,制作团队决定再次花钱增强阵容,加入了众人拍手并合唱“nahh-nahs”的部分,这一改变当时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拒绝:

“疯了吧,我才不会一边拍手一边呐呐呐地唱,这感觉很蠢,McCartney一直是傻了!”

但事实胜于雄辩,《Hey Jude》一出世便成为经典。连续9周在全美音乐榜单上位列榜首,这被人们评委是披头士乐队历史上最好的专辑。

到60年代末,“猫王”Elvis Presley、Smokey Robinson、Diana Ross以及Ella Fitzgerald等众多实力派歌者都曾录制过这首歌。在McCartney的演唱会上,这首歌通常都是安可的最后一曲。

2007年,McCartney在伦敦某次演出完毕已经离开舞台许久,但观众们还在集体嗨唱着“nahh-nahs…”,McCartney见状重返舞台,随后乐队也加入了进来……

约翰列侬曾说:“这是他(McCartney)最经典的一首歌,没有之一。”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Lydia

来源:留通社

微信:留通社(ID: LiutongNews )

美国  > 加拿大 > 英国 > 澳大利亚

 商务合作:gmd18701570877@126.com

 欢迎投稿:editor@herlandmag.ca

778.654.8488@copyright http://www.herlandmag.ca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到朋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中冶

270
  • 中国中冶(601618.SH):1-3月新签合同额较上年同期降低2.7%
  • 中国中冶:第一季度新签合同额3169.5亿元,同比降低2.7%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Hey Jude》50岁了,歌曲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那首动摇了时代的歌,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50年前,Paul McCartney在从伦敦开车去萨里郡的路上突然萌生了Hey Jude的创作灵感,于是一首传奇式的歌曲就这样诞生了。

某一个年代,人们无论是在热闹的足球比赛现场,还是在牛津大学的校园里,都能听到这首歌曲。今天,我们来说说这首歌背后的往事。

如果问起甲壳虫乐队的那首歌是最经典的,相信人们总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有媒体评论称:“披头士乐队的歌曲范围太广了,感觉各不相同,想要从中选出一首最经典的作品,比从梅丽尔·斯特里普所有的作品中选出她演技最佳的一部都要难。”

8月30号是《Hey Jude》50岁的生日,这首歌也是披头士乐队所有作品里被众人合唱次数最多的一首,2012年曼城队赢得首个英超冠军后,球迷们唱起了这首歌。

在阿森纳,英超阿森纳队球迷们用它来为前锋呐喊助势,而前锋则回应称:“这首歌总能让人听得起鸡皮疙瘩。” 

同样,这首歌后来也变成了板球歌曲,英格兰球迷喜欢时不时地为球队里有些孩子气的队长Joe Root唱这首歌。

威斯敏斯特学校的学生们曾在Facebook上号召大家在观看演出的间隙一起合唱这首歌,而后在接受伦敦《标准晚报》采访的时候,威斯敏斯特学校的校长斯蒂芬·斯普尔说:

“学生们曾在一场风琴表演时自发地唱起了《Hey Jude》,他们唱到一半停下了,也许是忘词了,那时我都差点忍不住要跟着一起唱。”

2016年,牛津大学里的一群学生决定,要在周六早上,去谢尔顿剧院(Sheldonian Theatre)唱一曲疯狂的《Hey Jude》,他们相信这是能让本科新生欢迎会变得精彩的唯一方式。

为此,他们穿着长袍和学位服走进了由Christopher Wren爵士设计的大楼,在那里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披头士经典歌曲大串烧,所有的学生们都为之热血沸腾,事后有学生表示:“随着歌曲燃烧的,是那个时候他们对青春所抱有的所有热情。”

2015年圣诞前夜,披头士乐队的所有歌曲悄悄登录某音乐流媒体网站,就像女王参加派对一样,它们的出现瞬间让其他歌曲失了光彩,而众多经典曲目点击率瞬间暴涨,就像是自家的人气竞赛一样壮观。

最终,圣诞前夜过后人们得出了榜单,当晚所有歌曲中前三名分别是披头士的《Hey Jude》,披头士的《Come Together》和披头士的《Let It Be》。

就在这个月,《Hey Jude》仍然在苹果音乐榜单中位列首位,在Spotify上排名第四…不得不说,这首歌的魅力惊艳了时光,惊呆了众人。在现象级的火爆背后,人们不禁好奇:“它让人着迷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作为McCartney的作品,《HeyJude》明显带有他的标志性风格——优雅的同理心。而且这首歌是那样的直接,毫不遮掩地表达了最真实的爱,媒体评论称:

“当McCartney的手从容坚定地落在钢琴琴键上的时候,即便是不熟悉披头士乐队过往的人,也会被一种神秘而淡淡忧伤,即使咆哮都不失优雅的气质所吸引。”

时间倒回1968年6月,McCartney在驱车从伦敦赶往萨里去见Cynthia和Julian Lennon,那是《Hey Jude》的灵感第一次闪现的时候,最初,歌曲的名字是《Hey Jules》。

因为灵感突显的时候McCartney是在开车而不是衣衫随意地躺在家里抱着吉他或者趴在钢琴上,所以这样的环境让他和他头脑中的歌曲所幸拥有了一种平静,友好,简单又不失包容的感觉。

回到伦敦后,他在钢琴上小小地尝试了一把,录制了个Demo。他的想法是让歌曲逐渐从简单平和,发展到充满抱负,甚至野心勃勃。而这中间的内容,需要一遍一遍随着McCartney自己的试唱来填充修改。当后来被问及,他为何将灵感最初的“Hey Jules”换成“Hey Jude”时,他只是简单回答:“因为感觉更好听。”后来有媒体猜测:

“也许McCartney是想要保护主角Jules的隐私,或许他想要安慰的是一个陷入浪漫困境的男人。”

对于一首好歌来说,能否引发听众的共鸣尤为关键,而McCartney也曾表示:“之所以多次写道‘Hey Jude’,就是想让人听起来就好像在说‘嘿,是我啊’!”

那个时候,披头士乐队的成员约翰·列侬正和小野洋子一同居住,而在感情的道路上,McCartney似乎也与约翰·列侬走上了相似的道路,只不过相比之下没有婚姻束缚,没有孩子牵绊的McCartney本该轻松许多,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被发现与Francie Schwartz上床后,未婚妻Jane Asher果断离开了他,而她可能并不知道,那时McCartney还正在秘密地与Maggie McGivern约会,而另一边,竟然同时爱上了未来的妻子Linda Eastman……

未来的某一天,这大概会被用来当做离奇爱情故事的脚本吧。

图从左至右:小野洋子,约翰列侬,McCartney;Gettysburg Image摄于1968年7月

上面这张照片拍摄的时候,列侬和McCartney已经开始分开单独创作了,但他们仍然会互相鉴赏彼此的作品,在《Hey Jude》反复打磨了一段时间之后,McCartney特地邀请列侬和小野洋子一起到他家里,然后把作品展示给他们。

那时,歌词中那句“The movement you need is on your shoulder”被McCartney嫌弃,他说:“别管那句话,我以后会换掉它,只是现在临时放在那里”,而列侬听完当即表示:

“不,我该肯定你不会换掉它,因为这是整首歌里最好的一句词。”

多年以后,当McCartney在1994年回忆起那段往事时说道:“如果当时我换了那句词,我就真是个笨蛋了。现在我成倍地钟爱那句词,每当听到那句话的时候都会想起列侬,耳边还能依稀听见自己当年演唱的声音,这句歌词,就是这首歌的灵魂。

而McCartney还提道:

这首歌最弱的歌词就是开头的那句‘Hey Jude, don’t make itbad / 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因为这个根本不合理,一首忧伤的歌又不是件坏事,它有它存在的意义,没必要把忧伤的歌变成美好的歌。但是在歌曲里,字面表层的意思不只是表面的意思,它们都带着创造当下的某种情绪,可能会有所暗射,周围环境氛围也会夹杂其中。

歌词中为了能让主人公Jude显得真实亲近,我还用了‘into your heart’,‘under your skin’以及‘on your shoulder’的描述,而它们也确实在我所构想画面里真实存在过,虽然是同样的描述,但听者心里所想象的对象又各不相同,这就是魅力所在。”

其实最早的时候,《Hey Jude》还是一个钢琴民谣,很多朋友都认为这样的曲风就是最适合这首歌的,但McCartney却再次反其道而行之。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方面,当初自己怀着“知心大叔”的心态创作了这首歌,但后来在修改过程中,自己的另外一面又突然跳了出来,那就是一个不管不顾甚至有些疯癫的艺术追求者。

于是,他希望加长《Hey Jude》的长度,(最终版超过了7分钟,远远超出了披头士当时其他歌曲的长度);这还不够,McCartney还希望歌曲后半部分可以从民谣演变成即兴,不断重复着直到结束,就像是“没有结束的结束”。

当时,甲壳虫团队的制作人George Martin强烈反对这个长达7分钟的拓展建议,他认为电台DJ根本不会选择这首歌,而此事列侬再次站出来表示:

“会的,一定会,因为是我们的歌。”

这话在当时听起来有些傲慢自大,但他确实说对了。

Martin 事后回忆称:“当时我被他们几个人的气势压回来了,他们联合起来和我辩论…当然,这不是第一次了,他们对创作有着自己的信念和坚持。” 

1994年,McCartney在采访中面带歉意地自嘲:

“嗯,现在想起来当时我确实很固执,是很招人讨厌的固执,可能有点盛气凌人吧。”

1968年7月29号和30日两天,披头士在AbbeyRoad路录制了《Hey Jude》的前半段,他们通常录制的时间是晚上7点半或8点半,一直到凌晨3点或4点。他们一起演奏的时候会很忘我,McCartney负责钢琴,Harrison负责电吉他,列侬负责原声,Starr演奏鼓和小手鼓。

第二天一早,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另外一个录音间,随着其他36位古典音乐人的加入,《Hey Jude》的阵容增加到了40人,这也是Martin一手安排的。

在第一遍试唱之后,制作团队决定再次花钱增强阵容,加入了众人拍手并合唱“nahh-nahs”的部分,这一改变当时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拒绝:

“疯了吧,我才不会一边拍手一边呐呐呐地唱,这感觉很蠢,McCartney一直是傻了!”

但事实胜于雄辩,《Hey Jude》一出世便成为经典。连续9周在全美音乐榜单上位列榜首,这被人们评委是披头士乐队历史上最好的专辑。

到60年代末,“猫王”Elvis Presley、Smokey Robinson、Diana Ross以及Ella Fitzgerald等众多实力派歌者都曾录制过这首歌。在McCartney的演唱会上,这首歌通常都是安可的最后一曲。

2007年,McCartney在伦敦某次演出完毕已经离开舞台许久,但观众们还在集体嗨唱着“nahh-nahs…”,McCartney见状重返舞台,随后乐队也加入了进来……

约翰列侬曾说:“这是他(McCartney)最经典的一首歌,没有之一。”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Lydia

来源:留通社

微信:留通社(ID: LiutongNews )

美国  > 加拿大 > 英国 > 澳大利亚

 商务合作:gmd18701570877@126.com

 欢迎投稿:editor@herlandmag.ca

778.654.8488@copyright http://www.herlandmag.ca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到朋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