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工行董事长易会满:部分支付机构诱发金融乱象 需要固本清源规范管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工行董事长易会满:部分支付机构诱发金融乱象 需要固本清源规范管理

易会满称,有些支付机构以支付之名、行金融之实,以创新之名、行违规之实,以普惠之名、行高利贷之实,对金融乱象的滋生及蔓延起到诱发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月23日,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谈及部分支付机构助长金融乱象时表示,“支付就是金融活动的一个源头。如果管控有力、创新得当,就会造福经济社会;如果源头泛滥,脱离河道,脱离金融本质和规律,就会带来危害。”

易会满表示,这几年来出现的金融乱象,一方面是由于资管与同业业务等过度创新带来的,另一方面则是伴随着支付机构的多元和互联网金融突进而带来的。在监管理念、监管环境、监管技术与创新不能同步时,风险就如影随形地产生了。特别是一些支付机构以支付之名、行金融之实,以创新之名、行违规之实,以普惠之名、行高利贷之实,对金融乱象的滋生及蔓延起到诱发和推波助澜的作用,个别甚至严重危害到金融消费者的权益。纵观近年来发生的非法集资、违规收单、客户信息安全、洗钱,以及各种各样的P2P、现金贷、套路贷、地下交易平台等乱象,基本上都借助了违规支付尤其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支付工具。

提到金融乱象的治理办法,易会满认为,首先需要固本清源,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支付管理。

目前,中国的支付产业已经进入创新变革和快速发展的兴盛期。尤其是移动支付异军突起,成为主体最多元、创新最活跃、产品最丰富的领域,不仅推动了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创造,而且在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交易便利性、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2017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609亿笔、金额3760万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7%和27%;办理移动支付业务2762亿笔、金额307万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40%和115%;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接近9亿人。今年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突破40万亿元大关。总的来看,中国支付行业已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区域支付力量,在支付便捷性、普及率及创新动能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以工商银行为例,在前几年已经提出并实施了智慧银行战略,在支付领域打造了云闪付、工银e支付、e生活、e缴费等新平台新生态。2017年全年通过网络实现的支付结算总额达到568万亿元,目前线上支付已占工行支付总量的98%。

在支付手段日益科技现代的背景下,易会满对支付乱象及其危害作出几点意见阐述:

他认为,从微观上看,一是存在放松支付资质问题。支付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其应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大量没有资本支撑、没有从业资质和专业经验的主体涌入支付市场,对法规缺乏敬畏,不受监管约束,冲击了正常支付秩序。

二是存在功能异化和监管套利行为。一些支付机构绕过监管边界,游走于灰色地带,行为功能异化,损害了支付安全和公平。如有的突破限制规定,延伸支付功能,变相地甚至公然地开展融资、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业务,加剧了金融风险跨市场、跨行业传导。有的为实现自身利益和追求所谓的极致效率,在支付限额和账户分类管理上不执行规定,以弱认证方式为客户开立全功能账户,突破小额支付范畴。有的大搞资金池,或者挪用客户备付金,进行高风险投资或者放高利贷,通过所谓的“钱生钱”进行快速“造富”。有的甚至向非法集资、商业欺诈等非法金融活动提供便利。

从宏观上看,支付主体、渠道、场景、数据等多维度的碎片化,带来支付清算体系的碎片化,以及整个金融资源的过度分散化,不仅会最终影响金融消费者的根本利益,而且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

为推动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治理金融乱象,易会满提出,要坚持以服务民生和实体经济为初心;要消除监管套利,加大整治力度,提高门槛,强化持牌经营,重拳打击“伪普惠”,严控现金贷实际利率水平;要坚守账户管理的核心要求;要严禁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搞任何形式的资金池“钱货两讫”。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工行董事长易会满:部分支付机构诱发金融乱象 需要固本清源规范管理

易会满称,有些支付机构以支付之名、行金融之实,以创新之名、行违规之实,以普惠之名、行高利贷之实,对金融乱象的滋生及蔓延起到诱发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月23日,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谈及部分支付机构助长金融乱象时表示,“支付就是金融活动的一个源头。如果管控有力、创新得当,就会造福经济社会;如果源头泛滥,脱离河道,脱离金融本质和规律,就会带来危害。”

易会满表示,这几年来出现的金融乱象,一方面是由于资管与同业业务等过度创新带来的,另一方面则是伴随着支付机构的多元和互联网金融突进而带来的。在监管理念、监管环境、监管技术与创新不能同步时,风险就如影随形地产生了。特别是一些支付机构以支付之名、行金融之实,以创新之名、行违规之实,以普惠之名、行高利贷之实,对金融乱象的滋生及蔓延起到诱发和推波助澜的作用,个别甚至严重危害到金融消费者的权益。纵观近年来发生的非法集资、违规收单、客户信息安全、洗钱,以及各种各样的P2P、现金贷、套路贷、地下交易平台等乱象,基本上都借助了违规支付尤其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支付工具。

提到金融乱象的治理办法,易会满认为,首先需要固本清源,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支付管理。

目前,中国的支付产业已经进入创新变革和快速发展的兴盛期。尤其是移动支付异军突起,成为主体最多元、创新最活跃、产品最丰富的领域,不仅推动了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创造,而且在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交易便利性、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2017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609亿笔、金额3760万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7%和27%;办理移动支付业务2762亿笔、金额307万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40%和115%;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接近9亿人。今年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突破40万亿元大关。总的来看,中国支付行业已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区域支付力量,在支付便捷性、普及率及创新动能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以工商银行为例,在前几年已经提出并实施了智慧银行战略,在支付领域打造了云闪付、工银e支付、e生活、e缴费等新平台新生态。2017年全年通过网络实现的支付结算总额达到568万亿元,目前线上支付已占工行支付总量的98%。

在支付手段日益科技现代的背景下,易会满对支付乱象及其危害作出几点意见阐述:

他认为,从微观上看,一是存在放松支付资质问题。支付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其应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大量没有资本支撑、没有从业资质和专业经验的主体涌入支付市场,对法规缺乏敬畏,不受监管约束,冲击了正常支付秩序。

二是存在功能异化和监管套利行为。一些支付机构绕过监管边界,游走于灰色地带,行为功能异化,损害了支付安全和公平。如有的突破限制规定,延伸支付功能,变相地甚至公然地开展融资、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业务,加剧了金融风险跨市场、跨行业传导。有的为实现自身利益和追求所谓的极致效率,在支付限额和账户分类管理上不执行规定,以弱认证方式为客户开立全功能账户,突破小额支付范畴。有的大搞资金池,或者挪用客户备付金,进行高风险投资或者放高利贷,通过所谓的“钱生钱”进行快速“造富”。有的甚至向非法集资、商业欺诈等非法金融活动提供便利。

从宏观上看,支付主体、渠道、场景、数据等多维度的碎片化,带来支付清算体系的碎片化,以及整个金融资源的过度分散化,不仅会最终影响金融消费者的根本利益,而且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

为推动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治理金融乱象,易会满提出,要坚持以服务民生和实体经济为初心;要消除监管套利,加大整治力度,提高门槛,强化持牌经营,重拳打击“伪普惠”,严控现金贷实际利率水平;要坚守账户管理的核心要求;要严禁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搞任何形式的资金池“钱货两讫”。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