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双一流”指导意见发布: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第一标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双一流”指导意见发布: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第一标准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调研中也发现,在起步阶段,还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深、思路不清、机制不明、措施不强等情况,个别高校在建设方向、建设重点等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把握不准,亟待加强引导和指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选聘考核晋升思想政治素质关,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据教育部网站8月27日消息,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三部委制定了《指导意见》。

此前在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家“双一流”建设正式拉开大幕。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包括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随后,多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陆续公布“双一流”建设方案。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自2016年启动“双一流”新一轮建设以来,各地各高校全面积极务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为加快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调研中也发现,在起步阶段,还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深、思路不清、机制不明、措施不强等情况,个别高校在建设方向、建设重点等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把握不准,亟待加强引导和指导。

对此,《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明确建设高校的责任主体、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地位,引导高校深化认识,转变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确保实现建设方案的目标任务。

《意见》提出,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强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超前培养和储备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人才。

在本科教育方面,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 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有关部门将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等相衔接的新路径。”上述负责人表示。

同时,对于职称评审中广为诟病的是“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问题,意见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选聘考核晋升思想政治素质关,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成师德师风高地。建立健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不唯头衔、资历、论文作为评价依据,突出学术贡献和影响力,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流学科建设方面,《意见》不仅要求要突出学科优势特色、增强学科创新能力,还强调,“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问题组建学科群,主干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发挥凝聚辐射作用,各学科紧密联系、协同创新,避免简单地‘搞平衡、铺摊子、拉郎配’”。

谈及“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建设成效评价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大导向作用,各校各地各方都很关心。建设成效评价将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学科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充分考虑不同学校和学科特点,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建设高校及其学科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对于‘双一流’建设,国家是深知评价体系的重要性的。从此前985工程、211工程学校的办学现实来看,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就由于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导致高校办学存在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以及学术研究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双一流’建设就旨在改革大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另外,为加快“双一流”建设,有关部门下一步还将积极构建协同推进机制和合力支持建设格局。一是加强横向协同,以高校为主体,聚合地方、部门、行业、产业、社会各主体力量,加强高校间合作,形成建设合力。二是加强纵向协同,进一步落实高校建设主体责任和办学自主权,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强内部统筹,解决建设难点和堵点问题。三是发挥主管部门的引导、指导和督导作用,加强机制协同,推进完善部内协同、部际协调以及部省共建机制,加强对建设过程的指导和督导。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双一流”指导意见发布: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第一标准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调研中也发现,在起步阶段,还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深、思路不清、机制不明、措施不强等情况,个别高校在建设方向、建设重点等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把握不准,亟待加强引导和指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选聘考核晋升思想政治素质关,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据教育部网站8月27日消息,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三部委制定了《指导意见》。

此前在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家“双一流”建设正式拉开大幕。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包括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随后,多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陆续公布“双一流”建设方案。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自2016年启动“双一流”新一轮建设以来,各地各高校全面积极务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为加快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调研中也发现,在起步阶段,还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深、思路不清、机制不明、措施不强等情况,个别高校在建设方向、建设重点等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把握不准,亟待加强引导和指导。

对此,《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明确建设高校的责任主体、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地位,引导高校深化认识,转变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确保实现建设方案的目标任务。

《意见》提出,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强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超前培养和储备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人才。

在本科教育方面,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 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有关部门将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等相衔接的新路径。”上述负责人表示。

同时,对于职称评审中广为诟病的是“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问题,意见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选聘考核晋升思想政治素质关,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成师德师风高地。建立健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不唯头衔、资历、论文作为评价依据,突出学术贡献和影响力,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流学科建设方面,《意见》不仅要求要突出学科优势特色、增强学科创新能力,还强调,“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问题组建学科群,主干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发挥凝聚辐射作用,各学科紧密联系、协同创新,避免简单地‘搞平衡、铺摊子、拉郎配’”。

谈及“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建设成效评价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大导向作用,各校各地各方都很关心。建设成效评价将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学科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充分考虑不同学校和学科特点,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建设高校及其学科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对于‘双一流’建设,国家是深知评价体系的重要性的。从此前985工程、211工程学校的办学现实来看,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就由于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导致高校办学存在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以及学术研究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双一流’建设就旨在改革大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另外,为加快“双一流”建设,有关部门下一步还将积极构建协同推进机制和合力支持建设格局。一是加强横向协同,以高校为主体,聚合地方、部门、行业、产业、社会各主体力量,加强高校间合作,形成建设合力。二是加强纵向协同,进一步落实高校建设主体责任和办学自主权,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强内部统筹,解决建设难点和堵点问题。三是发挥主管部门的引导、指导和督导作用,加强机制协同,推进完善部内协同、部际协调以及部省共建机制,加强对建设过程的指导和督导。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