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here:
好久没听到过这么甜的歌了,年轻又清爽的男声唱出“想做你的镜子,每天看见你的样子/想做你的毯子,每天伴你入梦相思”。直白的歌词,没有丝毫的油腻做作,仿佛在阳光下拆开一封来自翩翩少年的告白信。
难怪有人在评论里说,这声音是初恋的感觉。
的确,只有年轻人能唱出这样的曲调。这首刚上线就收到无数好评的《不及》,来自21岁的独立音乐人曾翊雄,这是他和大家见面的第一首歌。
1997年,曾翊雄出生于广西柳州,如今的他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大二,或许对于不少大学校园里的年轻人们来说,依旧处于新鲜的懵懂期——毕业似乎尚早,只需要尽情挥霍当下的好时光。但是在这一年,曾翊雄已经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原创专辑,朝着自己的音乐梦想迈出了一步。
曾翊雄学习的专业和音乐不沾边儿,但认识他的同学们都知道:这个闷骚的大男孩,太有才。他从高中就开始写歌,15岁时就写出了第一首歌。
高一的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讲到了戴望舒的《雨巷》,曾翊雄特别喜欢这首诗,脑子里立刻出现了一段旋律。他怕把旋律忘了,就在课堂上偷偷摸摸地小声哼唱,一直哼到回家。回到家以后,立刻拿出吉他配和声,一首《雨巷》就这么出来了。
另一首新专辑中很受欢迎的《离开》,让很多忙碌在大城市打拼的人逃离了现实,看到了远方的高山大海。这首歌同样是曾翊雄在高中时的创作:“招飞(空军航空大学招募飞行员)体检是在高三,写《离开》的时候,我还没去参加体检,所以,将来的一切都还只是未知数。一方面,我对自己的未来怀抱希望,另一方面,又不免地感到担忧:如果我最终没有通过体检的话,现在落下的成绩高三能不能补回来?以后会去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将来干什么?父母会不会对我感到失望?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了一起,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才有了创作《离开》的灵感。”
即便那时的他还坐在课堂里,就早已有了超过同龄人的洞察和感受力。
洞察和感受,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这是必要的特质,又往往是不可强求的天赋。
很显然,曾翊雄拥有这样的天赋。生活中的他话不多,但却总能把周遭的一切细腻地捕捉下来。
比如文章开头讲到的那首《不及》,是他在2016年2月14日那天写的。
“我一共为她写过七首歌,《不及》是第二首。”
“她最爱喝的饮料是茉香奶绿,半糖、少冰、加小芋圆和珍珠;她爱吃炖鸡、虾子、蛤蜊、海鲜咖喱、煮得很烂的土豆泥牛肉咖喱、汤类,讨厌肥肉和带嚼劲的食物。”
无论对音乐还是生活,他的心思都是敏感细腻的,也正是这样源于细微之处的捕捉,才让音乐多了能触动人心的特别之处。
虽然旋律朗朗上口,歌词也更接近生活化,但曾翊雄的音乐却又明显区别于当下时兴的民谣曲风和单一的流行曲式。
他的歌词落笔自然直白,却又总是充满想象力。比如那首《拴着锚在远海裸泳的人》,“金色的沙滩上,水母在晒太阳,十月的渔船收起了网,被缠绕着的鲸鱼放弃了抵抗。”疯狂地去远海裸泳,却又发现身上始终拴着一个锚,极具讽刺的冲突,不经意间就把我们时常遇到的纠结处境戏虐调侃。
而他的旋律也不仅仅是清新和惬意,总能待来些意外惊喜。或许是受到偶像Eric Clapton、John Mayer影响,曾翊雄的吉他段落尤其出彩。精致的吉他riff及和弦,结合乐队化的编曲结构,将布鲁斯、摇滚、流行的元素融合的恰到好处,自成一体,使得音乐表达十分丰满完整。
不仅能创作,曾翊雄还是年轻一辈中罕见的唱作俱佳的歌者。加上极具辨识度的磁性嗓音和细腻的唱功,他用自己的声音,将自己的作品诠释出了最完美的状态。
无论是从嗓音、旋律、吉他段落还是整体制作,曾翊雄都太有辨识度了。任何一个部分,都足够优秀。组合起来,也和谐、动听。而这些都来自于这个仅仅21岁的音乐少年。
今年1月,曾翊雄签约了果实微光,成为2018另一位备受关注的乐坛新人宿羽阳同门师弟。他的首张同名EP邀请到资深制作人卿锋亲自操刀,旅澳混音师李越用心处理,水准得到业内一致认可。卿锋曾为赵薇、马天宇、沙宝亮等主流艺人创作、制作歌曲,曾组建水晶湖乐队并发行首张专辑,精通流行、摇滚等多种音乐风格,制作经验十分丰富。混音师李越曾留学澳洲研习录音混音技术,归国后参与了毛不易、阿肆、旅行团乐队、海龟先生等知名艺人音乐录制,负责录音、混音工作,为国内优秀的年轻混音师。
EP的录制也邀请到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摇滚贝斯手楚小波、鼓手伍晓东等人共同完成。基于这个经验丰富的制作班底,使得这张EP制作水准有了很大保障。
从柔到刚,从慢到快,融合布鲁斯、爵士、摇滚等多种音乐元素,加上精良细腻的制作水准,整张专辑停下来,舒适惬意,又让人过耳难忘。
这张EP给了曾翊雄一个较高的音乐起点,面对人才辈出的音乐行业和激烈残酷的市场考验,曾翊雄却说,压力就是动力,自己只会考虑怎么把歌写得更好,唱得更好,把吉他弹得更好。自己仍然需要不断学习,保持每天练琴,聆听更多优秀作品,并持续创作,希望在之后能带来更好的音乐作品——
保持初心,未来可期。
编辑 | 故事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