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首席记者 刘保建
茅五洋泸之后,白酒行业的下一个百亿企业是谁?顺鑫农业(牛栏山)?古井贡酒?山西汾酒?
8月27日下午,随着山西汾酒和古井贡酒先后发布半年报,再加上24日顺鑫农业发布的半年报,白酒行业内“谁是下一个百亿”的疑云,陡然再添迷雾。
根据公布过的2017年报,茅五洋泸4家“百亿+”白酒企业之后,古井贡酒、顺鑫农业(白酒板块)、山西汾酒紧随其后,营收均处于“60亿”阵营,分别为69.68亿,64.51亿,60.37亿。总体来看,古井的规模优势最大,汾酒排在最后。
但今年半年报的发布,让这个格局有了新变化。顺鑫农业在上半年营收达到72.33亿元,同比增长10.45%;净利润为4.81亿元,同比增长96.78%。其中,白酒行业上半年营收57.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29%。
山西汾酒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42亿,同比增长47.3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37亿元,同比增长55.76%。
在去年创造出惊人速度的汾酒,今年继续加速度,而首次在半个年突破50亿营收,则加大了汾酒全年创造百亿的机会。2018年,不断加速的山西汾酒莫非要撞线下一个百亿?
当天,去年行业排名比汾酒靠前的的古井贡酒,也发布了半年报公告,上半年,古井贡实现营业收入47.83亿元,同比增长30.32%;实现净利润8.92亿元,同比增长62.59%。
三家白酒企业的营收、净利润规模和增长幅度看,上半年,山西汾酒对古井贡酒实现了一次业绩的反超,但较顺鑫农业白酒板块还有小差距。
2018年底,汾酒股份公司能否首次实现全年破百亿,进而争取到下一个宝贵的“百亿俱乐部”名额?一切要看汾酒公司下半年的表现。倘若实现了,汾酒的增长速度不但“技惊四座”,同时也会得白酒行业排名的大幅上移。
汾酒今年的再提速,是集团公司的重大战略。今年年初,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正式提出了“三步并作两步走、三年任务两年完”的新的奋斗目标,汾酒随之再度提高发展速度。
汾酒半年报称,2018年是汾酒全面落实改革举措的决胜之年。上半年,公司围绕“加强党的建设,力推改革 创新,持续强化营销,提升运营水平”的经营方针,用足非常之力,坚守恒久之功,奋力改革、锐意进取,顺利实现了党建与经营的深度融合,改革与发展的相互推动,市场建设与品牌提升的 相得益彰,跑出了新的汾酒加速度,打开了汾酒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基础管理制度通过修改完善公司章程及其附件,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决策程序,切实提升了企 业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持续推进“双增双节”,优化和拓展 ERP 项目建设,进一步规范费用 管理,降低了企业成本;持续开展内控体系运行及风险防控工作,完善法律风险预防体系。严格 执行 13710 工作制度,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进酒类资源整合将汾酒科技开发公司和汾酒创意定制公司联合运营,联合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加速科 研成果转化,推进了酒类资源整合;成立汾牌系列酒营销公司与汾牌管理中心,实现了公司个性化品牌生产统一调度、品牌系统运营;公司“汾酒”、“竹叶青”两大品牌在销售队伍、经销网络、资源配置等方面实现了一体化运营,利用汾酒目前品牌、渠道资源优势,有效带动了竹叶青酒的市场复苏。
(三)加强市场管控力度、深耕终端渠道建设明确营销系统各级责任、权力和激励政策,对市场费用审批及核报充分授权,坚持以“费用 落地”为核心,鼓励各区域做基础建设,提升了产品价格管控能力;夯实核心终端建设,逐步实现市场费用方案网络签批的全国化,不断扩大系统终端管理系统范围,基本实现了对各地终端情 况的实时掌控,切实提高了大数据运用及信息分析的能力。
(四)深化品牌传播策略,提升立体化品牌建设 陆续在山东济南、河南郑州举办“行走的汾酒”大型主题文化营销活动,通过文化传播、历 史解读引导经销商和消费者全面了解汾酒,通过文化助力市场营销;全面开启“汾酒全球品质行”,先后登陆巴菲特股东大会中美投资人会议、哈佛中国论坛、中美企业峰会、波兰国际食品展、中俄品质对话等国际性财经、文化、质量及行业交流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极大关注、新闻浏览 量屡创新高;广泛传播“汾酒新声音”,与央视《国家记忆》《朗读者》《对话》以及凤凰卫视、北京卫视等电视媒体的多个品牌栏目进行深度合作,进一步宣传汾酒品牌形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