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景区降价风暴来袭 陕西旅游如何“涨身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景区降价风暴来袭 陕西旅游如何“涨身价”?

国庆黄金周又要来临,每年的国庆长假期间,广大市民都会选择出行,但高企的票价往往令人望而却步。不过,这个国庆,你要省钱了。

文/张伟

2018年7月12日,陕西省物价局转发了国家发改委2018年6月28日印发的《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结合陕西省实际提出以下要求:票价格拟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降低国有5A级、4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其他景区门票价格原则上不得提高;旅游景区门票实行一票制,并要求对社会反映集中、“高定价大折扣”等问题突出的景区,要进一步加大降价力度,确保在今年9月底前降低一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知名景区门票连年上涨  国家发改委要求降低5A景区门票价格

对国内绝大多数旅游景区来说,门票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支柱。自2004年底北京故宫等景点酝酿门票涨价后,全国各知名景点纷纷跟进。其后几年间,全国范围内的多数旅游景区“涨”声一片,掀起了一波波门票涨价潮。在中国许多著名的世界遗产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均已成为最大、最直接的经济收益,门票收入占景区总经营收入的比例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有些知名度较高、集世界遗产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一身的景区,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0%以上,个别的甚至高达90%以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地景区门票价格的频频上涨,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早已超过百元。早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我国4A、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所有5A级景区平均票价为109元,52.94%的景区门票价格在100-200元之间,7.19%的景区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景区逐步脱离自身稳定剂良性发展轨道,陷入门票经济模式,而过分依赖门票经济则导致旅游业态劣质化,旅游产业结构扁平化,抑制游客消费意向。高额的价格使游客除了迫不得已购买门票外,不愿在旅游场所产生任何其他花费。因此,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逛完陕西5A景区要花上千元 省物价局要求9月底前降价

近日,界面新闻记者通过电话先后联系了渭南华山景区、西安临潼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大唐芙蓉园、宝鸡太白山景区、法门寺、延安黄帝陵以及商洛金丝峡8家陕西5A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由于目前属于旅游旺季,景区全部实行旺季票务价格,华山景区成人门票160元每张,兵马俑博物馆成人票每张150元、黄帝陵景区成人票每张90元、大唐芙蓉园景区成人票每张120元、商洛金丝峡景区成人票每张120元、宝鸡太白山景区成人票100元每张,但必须与景区往返交通票必须同时购买,通过旅游网站预定价格为146元、法门寺景区成人票每张120元,华清池景区成人票每张150元,如果要逛完陕西省所有5A级景区需要花费1056元,平均每家景区的票价达到了132元。

7月12日,陕西省物价局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切实降低5A、4A级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积极推动4A级以下国有景区降价,尤其是对社会反映集中、“高定价大折扣”等问题突出的景区,要进一步加大降价力度,确保在今年9月底前降低一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景区降价行动箭在弦上 切实降价有助讲好“陕西故事”

8月27日,界面新闻记者采访了一位知名驴友叶小姐,因为个人爱好和工作的缘故,叶小姐不仅游览了国内大部分的景区,而且也经常到美国及欧洲自由旅行,对于“降价令”她表示非常期待,“纵向比较,相对于国内的景区票价,国外的票价还是很便宜的,很多景区只需要花几十美元甚至几美元,他们收取的并不是门票钱,而是景区维护费用,景区基本都是免费的,通常这些景区实行的是联票制;国外的景区同样也会针对老年人和一些特殊群体实行免票政策,而且是全免,包括了门票、景区观光车票和缆车票等费用,基本是一免到底。

横向比较,北京5A景区的门票价格相对处于低位,目前北京有7家5A景区,最贵的为故宫景区,旺季票价60元,最便宜的天坛公园15元,即便是像颐和园这样的景区在旺季的票价也仅仅为30元。如果这次国家发改委的降价令能够促使陕西的知名景区切实地降低票价,对广大驴友来说无疑是件很振奋人心的消息,同时也对讲好陕西故事、促进陕西旅游的发展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摆脱 “门票经济”束缚 关键在于加强相关产业链升级

陕西旅游景区给外地游客的印象大部分的印象是“没有什么逛头”,而且票价并不便宜,其实质是缺少文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缺乏相关的下游产业链。相比于浙江、江苏、云南、四川等省份,陕西旅游业呈现出旅游业态不够丰富、受季节性影响较强的缺点。如何让游客延长停留时间、增加消费支出是陕西旅游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门票依赖综合征”是陕西旅游的一个痛点,也反映了陕西省旅游产业单一、结构失衡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通过大力宣传,陕西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已经比以前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当陕西旅游把大量的游客招揽而来以后,如何留住他们就成为最主要的问题。陕西旅游如需摆脱“门票经济”的掣肘,就必须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下大力气、从文创产品、实景演出、特色餐饮、经典民宿、优质服务等方面多花心思,优化游客的体验感,激发游客的消费欲望,从而为陕西的景区积累口碑,赢得更多的游客循环消费,从而让景区在综合收入方面获得提高。长远来看,有舍才有得,陕西旅游要想走出一条常远之路,必须舍得放弃小财,才能赢得大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景区降价风暴来袭 陕西旅游如何“涨身价”?

国庆黄金周又要来临,每年的国庆长假期间,广大市民都会选择出行,但高企的票价往往令人望而却步。不过,这个国庆,你要省钱了。

文/张伟

2018年7月12日,陕西省物价局转发了国家发改委2018年6月28日印发的《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结合陕西省实际提出以下要求:票价格拟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降低国有5A级、4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其他景区门票价格原则上不得提高;旅游景区门票实行一票制,并要求对社会反映集中、“高定价大折扣”等问题突出的景区,要进一步加大降价力度,确保在今年9月底前降低一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知名景区门票连年上涨  国家发改委要求降低5A景区门票价格

对国内绝大多数旅游景区来说,门票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支柱。自2004年底北京故宫等景点酝酿门票涨价后,全国各知名景点纷纷跟进。其后几年间,全国范围内的多数旅游景区“涨”声一片,掀起了一波波门票涨价潮。在中国许多著名的世界遗产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均已成为最大、最直接的经济收益,门票收入占景区总经营收入的比例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有些知名度较高、集世界遗产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一身的景区,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0%以上,个别的甚至高达90%以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地景区门票价格的频频上涨,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早已超过百元。早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我国4A、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所有5A级景区平均票价为109元,52.94%的景区门票价格在100-200元之间,7.19%的景区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景区逐步脱离自身稳定剂良性发展轨道,陷入门票经济模式,而过分依赖门票经济则导致旅游业态劣质化,旅游产业结构扁平化,抑制游客消费意向。高额的价格使游客除了迫不得已购买门票外,不愿在旅游场所产生任何其他花费。因此,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逛完陕西5A景区要花上千元 省物价局要求9月底前降价

近日,界面新闻记者通过电话先后联系了渭南华山景区、西安临潼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大唐芙蓉园、宝鸡太白山景区、法门寺、延安黄帝陵以及商洛金丝峡8家陕西5A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由于目前属于旅游旺季,景区全部实行旺季票务价格,华山景区成人门票160元每张,兵马俑博物馆成人票每张150元、黄帝陵景区成人票每张90元、大唐芙蓉园景区成人票每张120元、商洛金丝峡景区成人票每张120元、宝鸡太白山景区成人票100元每张,但必须与景区往返交通票必须同时购买,通过旅游网站预定价格为146元、法门寺景区成人票每张120元,华清池景区成人票每张150元,如果要逛完陕西省所有5A级景区需要花费1056元,平均每家景区的票价达到了132元。

7月12日,陕西省物价局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切实降低5A、4A级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积极推动4A级以下国有景区降价,尤其是对社会反映集中、“高定价大折扣”等问题突出的景区,要进一步加大降价力度,确保在今年9月底前降低一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景区降价行动箭在弦上 切实降价有助讲好“陕西故事”

8月27日,界面新闻记者采访了一位知名驴友叶小姐,因为个人爱好和工作的缘故,叶小姐不仅游览了国内大部分的景区,而且也经常到美国及欧洲自由旅行,对于“降价令”她表示非常期待,“纵向比较,相对于国内的景区票价,国外的票价还是很便宜的,很多景区只需要花几十美元甚至几美元,他们收取的并不是门票钱,而是景区维护费用,景区基本都是免费的,通常这些景区实行的是联票制;国外的景区同样也会针对老年人和一些特殊群体实行免票政策,而且是全免,包括了门票、景区观光车票和缆车票等费用,基本是一免到底。

横向比较,北京5A景区的门票价格相对处于低位,目前北京有7家5A景区,最贵的为故宫景区,旺季票价60元,最便宜的天坛公园15元,即便是像颐和园这样的景区在旺季的票价也仅仅为30元。如果这次国家发改委的降价令能够促使陕西的知名景区切实地降低票价,对广大驴友来说无疑是件很振奋人心的消息,同时也对讲好陕西故事、促进陕西旅游的发展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摆脱 “门票经济”束缚 关键在于加强相关产业链升级

陕西旅游景区给外地游客的印象大部分的印象是“没有什么逛头”,而且票价并不便宜,其实质是缺少文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缺乏相关的下游产业链。相比于浙江、江苏、云南、四川等省份,陕西旅游业呈现出旅游业态不够丰富、受季节性影响较强的缺点。如何让游客延长停留时间、增加消费支出是陕西旅游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门票依赖综合征”是陕西旅游的一个痛点,也反映了陕西省旅游产业单一、结构失衡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通过大力宣传,陕西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已经比以前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当陕西旅游把大量的游客招揽而来以后,如何留住他们就成为最主要的问题。陕西旅游如需摆脱“门票经济”的掣肘,就必须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下大力气、从文创产品、实景演出、特色餐饮、经典民宿、优质服务等方面多花心思,优化游客的体验感,激发游客的消费欲望,从而为陕西的景区积累口碑,赢得更多的游客循环消费,从而让景区在综合收入方面获得提高。长远来看,有舍才有得,陕西旅游要想走出一条常远之路,必须舍得放弃小财,才能赢得大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