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时候,易凯资本王冉发表过以下言论:“今天,中国的影视公司遇上了吸金捞金的花样年华,这是行业的幸运。但我们要记住,资本和阿尔法狗一样,同样是可以深度学习的,它会在各种错误和教训中逐步走向理性。因此,无论资本市场今天有多么癫狂,别以为它永远会这样。”
如今看来,一语成谶。
上半年影视股“绿意盎然” 欢瑞世纪“领跌”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对如今的行业现状做了很好的解读,“目前资本正在撤离影视市场,未来一两年内几千家影视公司会倒闭,影视公司创始人坐头等舱、开party的日子不复返了,在选择投资者的时候,也不是能骗就骗了。”
最直观的反应就是影视股的“一片飘绿”。根据文娱商业观察的统计发现,2018年上半年传媒股股价重创,样本中的16支影视股中有15支都出现了下跌,其中跌得最凶的是欢瑞世纪、唐德影视和华录百纳,过去的半年股价分别下跌67.94%、59.84和52.62%,股价已经处于腰斩状态。
上半年跌幅近7成的欢瑞世纪显然正在接受最严峻的考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由于控股股东质押股份遭遇了平仓风险,而年报中数据问题也遭受了舆论批评。
曾经出品了《宫锁心玉》、《古剑奇谭》、《青云志》等耳熟能详的电视剧,欢瑞世纪可能没想到,登陆A股时的14元/股竟成了至今的历史最高价,也是公司最辉煌的一刻。不仅上市前一波三折,上市后也坎坷不断。
排在第二位唐德影视,在股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大股东吴宏亮为了防止质押爆仓,不得不持续补仓。资料显示,在最近一笔补充质押后,吴宏亮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总持股比例已达97.2%,二股东李钊的持股累计质押比例则达到了99.97%。根据唐德影视的股票交易情况,自今年3月份限售股解禁至今,已出现了7笔交易额在200万股以上的大宗交易,这也让唐德影视深陷原始股东套现离场的疑云中。
在作品方面,唐德影视重金押注的《巴清传》能否顺利播出,将深刻影响其今年的业绩。据悉,《巴清传》总投资5亿元,由唐德影视主投主控,投资比例为70%。这部备受关注的作品,随着男女主角先后深陷舆论漩涡,其播出之期也不得而知。
作为北京首家影视A股上市公司,出品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媳妇的美好时代》、《汉武大帝》等作品的华录百纳,如今股价也是一言难尽。从2014年开始转型挖掘综艺板块,收购蓝色火焰,推出多款收视率均破1的综艺节目。但2017年,蓝色火焰的业绩出现下滑,综艺板块的利润缺失导致华录百纳2017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0.88%。
今年4月18日,据华录百纳发布的公告显示,盈峰集团及普罗非将分别受让华录百纳12.55%和5%的股份,总价约为18亿元。普罗非的实际控制人何享健与盈峰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何剑锋为父子关系,何享健则是美的集团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但此次入股,并没有给华录百纳的股价带来涨势。从入股至今,华录百纳市值缩水超过50%。
爆款为何难以拯救股价?
影视行业的集体冷却,很显然本质上是行业性的危机,因为即便有优质内容,也难以拯救影视股的股价。
比如在电影方面,虽然没有至今还没出现去年《战狼2》那种可以达到56亿票房的电影,但也出现了《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等口碑票房俱佳的作品。
《我不是药神》票房突破30亿,豆瓣评分9.0,这部投资不足一亿的电影,让北京文化将2.62亿收入囊中。继《战狼2》后,北京文化又押中爆款,“单片造富”再次出现。虽然7月初随着《我不是药神》上映,北京文化连续涨停,市值一度突破百亿,但如今(8月28日),其市值已经只有72.6亿。
北京文化的业绩差吗?并不尽然。根据其发布的2018年中报显示, 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82.03%;实现扣非净利润4350.92万元,同比增加28.34%。
根据娱乐硬糖的报道,北京文化押中的“爆款“,更像是超级黑马,这些影片往往是在前期并不被广泛看好的影片。北京文化在影视公司里是后起之秀,可以说根基尚未稳固,在内容和资本的积累上不如老牌影视多。我们在看到其押中《战狼2》的同时,也要看到它在《战狼2》上赚的钱都赔在5亿保底的《二代妖精》上。
成也爆款,败也爆款。爆款的生命周期一直在缩短,显然《战狼2》要比《我不是药神》来得长,除了本身内容类型外,也与宣发有关系。同样在暑期档,《我不是药神》面临的竞争可比《战狼2》来得更残酷,其他高质量品质的影片接连上映。此外,去年北京文化高管借着《战狼2》割韭菜的“资本运作”,也让资本市场有了警惕之心。这也就造成了北京文化的股价从连续涨停到“跌跌不休”。
另一部口碑不错的影片《一出好戏》,上映13天票房已超12.04亿。根据光线传媒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2.4-2.8亿元。好不容易押中爆款的光线传媒可没有北京文化的短暂好运,即便《一出好戏》票房节节高升,但是光线的股价却从8月10日的9.53元/股跌至8月23日的8.32元/股,跌幅约12%。
虽然相比30亿票房的其他爆款影片来说,《一出好戏》只是个小爆款,但在同期上映的影片中,超10亿票房和7.3分的豆瓣评分已经把其他影片远远甩在后面。这样的情况依旧无法刺激光线传媒的股价,显然有点出乎人意料。
光线上半年的表现,除去《一出好戏》,其他主控的影片没有过十亿的例子。符合预期的《超时空同居》和《熊出没之变形记》分别是8.91亿和6亿的票房,《动物世界》即便口碑不错,可惜遇到强劲对手《我不是药神》,票房只有5.05亿,难以回本。光线上半年虽然有50亿的票房,但其中超60%是由万达影视主控的《唐人街探案2》贡献的。所以,想要以一片之力力挽狂澜,对光线来说,还是有些吃力的。
暑期档的另一个大爆款,当属《西虹市首富》了,上映28天累计票房达24.81亿,而且官方宣布密钥延期一个月,将于2018年9月27日下映 ,市场预期,票房可以达到30亿。作为电影的出品方、发行方等,开心麻花、阿里影业、新丽传媒等又赚了一把。
在过去几年,开心麻花投拍+参投的票房超过50亿元。但从2017年开始启动IPO后,并没有那么顺利。据新三板在线报道,2017年6月,开心麻向证监会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但随后,因签字律师更换公司,开心麻花IPO事项于8月中止审查。9月28日,公司恢复上市审查,却又于2018年4月“因拟进行股权结构调整“而终止了创业板上市申请。
另一主要出品方、制作方新丽传媒,最近被阅文集团以155亿元的价格收入囊中。但在此前,新丽传媒也尝试过IPO。2012年新丽传媒就曾进入过IPO初审,之后于2014年1月终止了申请。2015年11月再次申请IPO,后再次终止。2017年6月30日,公司第三次向证监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然而,这一次,于2018年1月26日披露证监会反馈意见后,该公司便没有更新IPO进展。直到最后,通过阅文集团曲线上市。
由此可见,在当今的资本环境和行业背景下,影视公司要谋求IPO真的是难上加难。影视投资人曹海涛曾对腾讯《棱镜》表示,单部爆款不代表公司的业绩能够可持续增长,一部爆款不代表下一部会一样,票房很高也不代表最终分到单个公司账上的税后利润有那么多,这也是目前对影视公司IPO和并购重组审核越来越严格,以及“看片炒股”渐弱的原因。
影视投资多难?就像天使投资一样
内容行业尤其是影视行业,其不确定性是巨大的。无论是对电影、电视剧,或者是综艺,没推出市场前没人知道观众反应,市场买不买账。所以,影视作品最终能取得的成绩变数很大。
这个行业不确定性有多高?《延禧攻略》播出前,相信没人预料到,“于妈”于正的宫斗戏,可以达到破百亿播放量的成绩,成为了2018年第一个全民爆款。相比之下,拥有大卡司大IP、从播出前就一直得到广泛关注的《如懿传》,播出后却反响平平,无法阻挡已经进入播放尾声的《延禧攻略》的上升。可见,如果不对观众口味,无论投入多大的制作都没有用。
另外来看2018年的电影暑期档,据每经影视报道,6月1日-8月25日,近3个月的暑期档里有128部影片上映。截至8月25日,2018年暑期档票房为163.46亿元,提前6天超越2017暑期档。除了之前提及的几部突出重围的第一梯队影片,暑期档更多的是被淹没在市场的“炮灰”。比如,有着大卡司大制作的《阿修罗》上映三天撤档,7亿元的投资只有4000多万元的票房;打情怀路线的《爱情公寓》票房第二日断崖式下降,虽然还有5亿票房,但与其之前的预期相差甚远;而《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邪不压正》等大公司出品,观众期待度高的最终的市场表现也与片方心理预期相去甚远。
随着“大IP+流量明星”或者“大IP+顶级卡司”等于爆款定律的瓦解,再一次证明,影视圈投资并没有“稳赢定律”。
正如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炎所说的,“过去两到三年的高峰期,资本市场对于影视股票十分追捧,但现在,对电影盈利的非确定性,我想投资人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了。”资本的追捧到什么程度?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013年-2016年,影视业并购重组分别发生了29起、46起、88起以及逾70起,涉及资金218亿元、359亿元、435亿元和300多亿元。什么行业的钱都砸向影视,其中大多数,都是“不懂”影视行业风险的钱。
阎焱的想法,可能最能概况影视投资的真实状况,“在中国,电影投资甚至可比喻为天使投资”。其风险之大,不言而喻。
如今的影视行业趋冷,一方面是观众不再一味为IP、情怀买单,一方面是资本在市场规律下开始走向理性,历史遗留问题开始显现。对此,华谊兄弟王中磊认为,“只有水浅了,才会暴露出问题。现在水浅了,可以更加专注的把资本投给认真做内容,对内容有见解的企业。”在他看来,过去影视行业中的乱象让资本严重影响了本身的健康秩序和环境,一方面是理性投资希望给行业带来机会,同时也能有所回报,另一方面是身在其中的从业者不负责任地打乱归整的行业秩序,现在资本冷落了,就可以专心与优质内容端进行对接。
此外,根据娱乐资本论的观点,这次影视资本寒冬正在从另一端倒逼产生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原来明星的收入部分一旦被调节,省下来的开销就会在产业链上进行二次分配,促进其他环节的成长,比如特效,或者是衍生品。
在今年的年会上,王长田曾送给20岁的光线传媒一句话:“内容只有头部,你只有优秀”。
在影视这个行业,没有最优秀,只有更优秀,观众口味的变化之快,需要创作者不断与时俱进的创作能力,也需要影视公司有敏锐与卓越的市场判断力。因为影视行业只有好内容还不够,播出时间、市场竞争环境、社会话题等都将影响每一部作品的市场成效。就像创投行业拿PPT获融资的时代一去不返一样,影视行业仅靠一个一个拟定主创班底、剧本的PPT就能拿到投资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回归内容本质,回归投资本质,这个行业才能继续健康发展。
“虽然票房在增长,行业收入在提高,但是只有行业内的人知道,这个行业在真正地走向水深火热。”王长田的一番说法相信很快会得到验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