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们为新iPhone备肾,华为在国外屡遭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们为新iPhone备肾,华为在国外屡遭禁

又到了一年一度“割肾”的季节,空气中充满了苹果的香气……

文 / 华商韬略  陈光 夏乔

最近,新iPhone曝光,据说于9月12日上市,外观上沿袭去年的“齐刘海”设计,但新iPhone命名至今是谜。鉴于去年已有iPhone X,网友说取名这下难住了苹果,于是纷纷献策:iPhone XS、XM、XL。

当我们调侃着为新iPhone 取名的时候,另一个地方300万中国劳动者为新iPhone的到来24小时运转。

【1】

郑州共有三家富士康工厂,港区厂是其中最大的一家,2014年“摸奖大会”时的统计显示,三厂共有31.8万人。这一数字仍在增加,有可能已突破50万,近乎一座中等城市的规模。

生产iPhone是这座“城市”唯一的职能,《纽约时报》将之称为“苹果城”。全球一半的iPhone在这里生产。

为了服务这款风靡世界的产品,当地政府倾注了大量心血。郑州为此设立了经济区,厂区的运营中心被设在保税区,进口零部件得以不用交税。

港区厂数里之外,坐落着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政府承诺投入100多亿美元扩建机场,以更好地服务iPhone的进出口业务。此外,承诺向富士康提供了15亿美元的贷款,帮助其建设了工厂和宿舍,并且配套了公路与发电厂设施。

中国上上下下的力量,帮助苹果将利润做到了极致。据估计,iPhone 7(32G)版本的成本在400美元左右,约合2600人民币,其中国地区的售价则为5388人民币——从出厂到入手消费者,苹果手机翻了一倍多。

【2】

类似郑州港区厂这类站在苹果背后的工厂,在中国有几百家。苹果2016年的供应商名单显示,其在全球有766家供应商,中国大陆地区的供应商为346家,高居全球第一。

苹果2017年2月发布的长达20页的供应商名单上,一大半厂址设立在中国大陆。

300多万人共同铸就了iPhone,从芯片、充电线直至机身,他们亲手“抚摸”过iPhone的每个环节,又在最后转身成为苹果的用户。

富士康是苹果最大的供应商,也是苹果产业链中最难替代的一环。无法想象,离开富士康、离开“苹果城”,iPhone的成本会有怎样幅度的上涨。2016年,美国老大曾威胁苹果将工厂搬回美国,相关分析认为,这项措施仅劳动力成本端,就将给苹果产品带来20%—30%的价格涨幅。 

【3】

遗憾的是,在苹果的利润空间里,中国尤其是大陆地区供应商,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虽然数量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大部分大陆供应商参与的是次要配件,芯片、屏幕等高利润的主要配件与之无关。

库克曾称,2016年,苹果在3M、康宁等美国供应商方面的花费支出高达50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大陆地区供应商总和的数倍。

这样的局面在过去的几年间始终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唯一的改变来自京东方,这家面板企业依靠强大的产品和成本优势,才在去年成功切入了苹果的高利润板块。

中国正不断接近掌控手机全产业链,核心部件方面,面板有京东方,IC设计有展讯,存储芯片即将迎来紫光集团的长江存储……唯一欠缺的,是高溢价的品牌力。

过去的时间里,华为成为全球销量第二的智能手机品牌。但讽刺的是, 我们在为新iPhone “割肾”攒钱的时候,华为在国外屡遭禁。

——END——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苹果

6.7k
  • 提前施压?特朗普称印度提出取消所有对美商品关税
  • 特朗普:不希望苹果公司在印度建厂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们为新iPhone备肾,华为在国外屡遭禁

又到了一年一度“割肾”的季节,空气中充满了苹果的香气……

文 / 华商韬略  陈光 夏乔

最近,新iPhone曝光,据说于9月12日上市,外观上沿袭去年的“齐刘海”设计,但新iPhone命名至今是谜。鉴于去年已有iPhone X,网友说取名这下难住了苹果,于是纷纷献策:iPhone XS、XM、XL。

当我们调侃着为新iPhone 取名的时候,另一个地方300万中国劳动者为新iPhone的到来24小时运转。

【1】

郑州共有三家富士康工厂,港区厂是其中最大的一家,2014年“摸奖大会”时的统计显示,三厂共有31.8万人。这一数字仍在增加,有可能已突破50万,近乎一座中等城市的规模。

生产iPhone是这座“城市”唯一的职能,《纽约时报》将之称为“苹果城”。全球一半的iPhone在这里生产。

为了服务这款风靡世界的产品,当地政府倾注了大量心血。郑州为此设立了经济区,厂区的运营中心被设在保税区,进口零部件得以不用交税。

港区厂数里之外,坐落着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政府承诺投入100多亿美元扩建机场,以更好地服务iPhone的进出口业务。此外,承诺向富士康提供了15亿美元的贷款,帮助其建设了工厂和宿舍,并且配套了公路与发电厂设施。

中国上上下下的力量,帮助苹果将利润做到了极致。据估计,iPhone 7(32G)版本的成本在400美元左右,约合2600人民币,其中国地区的售价则为5388人民币——从出厂到入手消费者,苹果手机翻了一倍多。

【2】

类似郑州港区厂这类站在苹果背后的工厂,在中国有几百家。苹果2016年的供应商名单显示,其在全球有766家供应商,中国大陆地区的供应商为346家,高居全球第一。

苹果2017年2月发布的长达20页的供应商名单上,一大半厂址设立在中国大陆。

300多万人共同铸就了iPhone,从芯片、充电线直至机身,他们亲手“抚摸”过iPhone的每个环节,又在最后转身成为苹果的用户。

富士康是苹果最大的供应商,也是苹果产业链中最难替代的一环。无法想象,离开富士康、离开“苹果城”,iPhone的成本会有怎样幅度的上涨。2016年,美国老大曾威胁苹果将工厂搬回美国,相关分析认为,这项措施仅劳动力成本端,就将给苹果产品带来20%—30%的价格涨幅。 

【3】

遗憾的是,在苹果的利润空间里,中国尤其是大陆地区供应商,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虽然数量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大部分大陆供应商参与的是次要配件,芯片、屏幕等高利润的主要配件与之无关。

库克曾称,2016年,苹果在3M、康宁等美国供应商方面的花费支出高达50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大陆地区供应商总和的数倍。

这样的局面在过去的几年间始终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唯一的改变来自京东方,这家面板企业依靠强大的产品和成本优势,才在去年成功切入了苹果的高利润板块。

中国正不断接近掌控手机全产业链,核心部件方面,面板有京东方,IC设计有展讯,存储芯片即将迎来紫光集团的长江存储……唯一欠缺的,是高溢价的品牌力。

过去的时间里,华为成为全球销量第二的智能手机品牌。但讽刺的是, 我们在为新iPhone “割肾”攒钱的时候,华为在国外屡遭禁。

——END——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