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浦发银行不良率环比下降 拟出资100亿元设立资管子公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浦发银行不良率环比下降 拟出资100亿元设立资管子公司

浦银资管是截至目前拟注册资本最高的银行资管子公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月29日晚间,作为历来最受机构投资者关注和追捧的上市银行之一,浦发银行(600000.SH)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822.5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89亿元,下降2.1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4亿元,增长1.43%。

截至2018年6月末,浦发银行集团口径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为689.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7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6%,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但仍是已公布半年报的A股7家股份制银行中唯一一家突破2%的。

从财报数据看,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所属西部地区的营收和利润仍在进一步收窄。截至2018年上半年,西部地区的营收为48.06亿,同比减少了39.79%,营业利润进一步降至-31.41亿,而这一数据上年同期为-29.36亿。而同样恶化的还有东北地区,营业利润为-13.02亿,同比减少-387.42%。

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浦发银行坚持实行“早暴露、早化解、早处置、早出清”主动防控风险经营策略,风险处置决心坚决、措施到位。

浦发银行副行长谢伟此前在第179场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本着“真实反映”的原则,浦发银行严格风险贷款分类管理,对逾期贷款超过90天以上贷款实施机控下调不良,准确反映资产风险分类情况,风险暴露较为彻底。他还表示,按照进、保、压、退方式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管理,浦发银行将新增资源向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客户倾斜,不断优化全行资产结构。

在发布半年报的同日(8月29日),浦发银行还发布了一则有关资管子公司的公告。公告称,浦发银行拟出资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发起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浦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浦银资管),注册地在上海,公司持股比例100%。

自4月末资管新规落地以来,各家银行纷纷提速设立资管子公司,剥离资管业务并采取独立运作。截至目前,已有13家银行均表示将设立资管子公司,分别是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

但值得注意的是,浦银资管此次拟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是截至目前拟注册资本最高的资管子公司。排在第二的为交通银行,拟出资不超过80亿。那么,注册资本的投入是否意味着浦发银行未来对资管业务布局投入的野心和决心更大呢?

其实早在2015年,浦发银行就已考虑过设立资管子公司。浦发银行副行长谢伟此前对记者表示,2015年浦发银行已向监管层提交申请,据目前银保监会的政策,尚未正式放开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浦发银行积极关注政策变化,希望能够成为首批获批或者待批的银行。

浦发银行公告称,早在2015年5月25日董事会已经审议通过,同意设立浦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而在2018年8月28日董事会再次审议通过《关于调整资产管理子公司设立方案的议案》,将注册资本调整为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此外,浦银资管也是第一家明确详细公开其未来经营思路的商业银行资管子公司,经营范围内拟包括代客理财、自有资金投资、受托及投顾、融资业务等。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浦发银行全面推动资管新规下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变革,加快建立净值型理财产品体系,深化产品结构转型;增强市场投研和资产配置水平,完善建立体系化的经营策路,提升客户财富管理服务水平。报告期内,浦发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实现20.74亿元,同比去年下降7.36%。

2018年上半年,浦发银行深陷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700亿大案的舆论风波中。1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因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不良贷款,被四川银监局罚款4.62亿元。浦发银行财报表示,该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5月4日,浦发银行再次收到银保监会的大罚单。该大额罚单(银监罚决字〔2018〕4号)显示,浦发银行因19项违规,被罚款584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0.927万元,罚没合计5855.927万元。从违规案由来看,浦发银行的违规情况多涉及同业、理财、票据等业务,比如: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比例超监管要求、违规通过同业投资转存款方式虚增存款、为非保本理财产品出具保本承诺函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19项违法违规事实(案由)中,原银监会对其描述为“内控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且“提供不实说明材料、不配合调查取证”。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在监管层公开披露的罚单中,并不常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浦发银行不良率环比下降 拟出资100亿元设立资管子公司

浦银资管是截至目前拟注册资本最高的银行资管子公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月29日晚间,作为历来最受机构投资者关注和追捧的上市银行之一,浦发银行(600000.SH)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822.5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89亿元,下降2.1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4亿元,增长1.43%。

截至2018年6月末,浦发银行集团口径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为689.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7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6%,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但仍是已公布半年报的A股7家股份制银行中唯一一家突破2%的。

从财报数据看,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所属西部地区的营收和利润仍在进一步收窄。截至2018年上半年,西部地区的营收为48.06亿,同比减少了39.79%,营业利润进一步降至-31.41亿,而这一数据上年同期为-29.36亿。而同样恶化的还有东北地区,营业利润为-13.02亿,同比减少-387.42%。

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浦发银行坚持实行“早暴露、早化解、早处置、早出清”主动防控风险经营策略,风险处置决心坚决、措施到位。

浦发银行副行长谢伟此前在第179场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本着“真实反映”的原则,浦发银行严格风险贷款分类管理,对逾期贷款超过90天以上贷款实施机控下调不良,准确反映资产风险分类情况,风险暴露较为彻底。他还表示,按照进、保、压、退方式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管理,浦发银行将新增资源向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客户倾斜,不断优化全行资产结构。

在发布半年报的同日(8月29日),浦发银行还发布了一则有关资管子公司的公告。公告称,浦发银行拟出资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发起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浦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浦银资管),注册地在上海,公司持股比例100%。

自4月末资管新规落地以来,各家银行纷纷提速设立资管子公司,剥离资管业务并采取独立运作。截至目前,已有13家银行均表示将设立资管子公司,分别是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

但值得注意的是,浦银资管此次拟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是截至目前拟注册资本最高的资管子公司。排在第二的为交通银行,拟出资不超过80亿。那么,注册资本的投入是否意味着浦发银行未来对资管业务布局投入的野心和决心更大呢?

其实早在2015年,浦发银行就已考虑过设立资管子公司。浦发银行副行长谢伟此前对记者表示,2015年浦发银行已向监管层提交申请,据目前银保监会的政策,尚未正式放开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浦发银行积极关注政策变化,希望能够成为首批获批或者待批的银行。

浦发银行公告称,早在2015年5月25日董事会已经审议通过,同意设立浦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而在2018年8月28日董事会再次审议通过《关于调整资产管理子公司设立方案的议案》,将注册资本调整为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此外,浦银资管也是第一家明确详细公开其未来经营思路的商业银行资管子公司,经营范围内拟包括代客理财、自有资金投资、受托及投顾、融资业务等。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浦发银行全面推动资管新规下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变革,加快建立净值型理财产品体系,深化产品结构转型;增强市场投研和资产配置水平,完善建立体系化的经营策路,提升客户财富管理服务水平。报告期内,浦发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实现20.74亿元,同比去年下降7.36%。

2018年上半年,浦发银行深陷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700亿大案的舆论风波中。1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因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不良贷款,被四川银监局罚款4.62亿元。浦发银行财报表示,该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5月4日,浦发银行再次收到银保监会的大罚单。该大额罚单(银监罚决字〔2018〕4号)显示,浦发银行因19项违规,被罚款584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0.927万元,罚没合计5855.927万元。从违规案由来看,浦发银行的违规情况多涉及同业、理财、票据等业务,比如: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比例超监管要求、违规通过同业投资转存款方式虚增存款、为非保本理财产品出具保本承诺函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19项违法违规事实(案由)中,原银监会对其描述为“内控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且“提供不实说明材料、不配合调查取证”。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在监管层公开披露的罚单中,并不常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