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的最后一天(8月31日)《碟中谍6:全面瓦解》在国内上映,在攀爬完迪拜塔,徒手扒飞机之后,汤姆·克鲁斯完成了HALO跳伞和绳爬直升机,这位好莱坞巨星以各类极限拍摄证明着自己的票房号召力与对谍战动作电影的真心,同时向世界宣告:阿汤哥还能再帅一百年。
目前《碟中谍6》国内上映首日票房已经超过1.66亿,综合票房占比达到74.7%,排片占比49.2%,排片规模仅次于6月15日上映的《侏罗纪世界2》,将8天前上映的《蚁人2》票房占比压缩至9.2%,排片压缩至14.4%。与《碟中谍6》同期上映的印度进口片《苏丹》首日争取到了12.7%的排片,但是票房占比仅3.4%。从目前预售票房来看,此后三天《碟中谍6》排片都将超过50%,猫眼预测其最终票房达到11.59亿。显然,一切都在预告,《碟中谍6》将成为暑期档后半场票房最高的进口片。
按照预测,《碟中谍6》也将是该系列电影在内地市场票房最高的一部,全球票房能否超越前作,中国票仓至关重要。目前《碟中谍6》全球票房突破5.39亿美元,7月12日该片在巴黎首映之后获得了“系列最佳”的称赞,烂番茄指数达到97%,MetaCritic综合评分达到86分,超越了系列前作。在国内,《碟中谍6》8月30日午夜场票房达到930万,豆瓣口碑解禁评分8.2分。
特工IP之伤:特工系列
内地票房不敌两部《速7/8》
除开《碟中谍6》,《碟中谍》系列电影在全球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超过27.7亿美元,在所有的系列电影中票房排行第20位,这个成绩处在一个中间位置。
好莱坞三大谍战IP系列中,《007》系列是经典系列,007与邦女郎经久不衰,从1962年至今全球票房达到70亿美元;《谍影重重》系列则凭借高口碑打出名声,前三部作品豆瓣评分均在8.6分,将谍战动作电影的凌厉冷峻发挥到极致,系列全球票房16.41亿美元;《碟中谍》系列则处在两者之间,凭借越来越极限的动作设计,精彩的打斗,商业大片的刺激特效,该系列成为票房市场上最后欢迎的特工电影之一,在阿汤哥因数部烂片遭遇滑铁卢之时,这系列总能让在他在全球票房市场找回威严。
但这三个特工系列电影,在国内票房市场都显得有些暗淡,近几年票房市场上最吃得开的《碟中谍》系列也只能说是不温不火。猫眼数据显示,不算正在热映的《碟中谍6》,《碟中谍》系列在内地电影市场上映作品,累计票房约为16.73亿,其中最高的2015年《碟中谍5:神秘国度》,票房达到8.69亿。
在海外畅行了50年007系列在国内公映了三部,累计票房10.37亿,票房最高的是2015年上映的《幽灵党》,票房5.41亿。《谍影重重》系列在国内上映了两部,累计票房6.59亿,最高一部是2016年《谍影重重5》票房4.46亿。
国内票房最高的进口特工动作片是2017年暑期档上映《极限特工:终极回归》,票房达到了11.25亿。而好莱坞三大经典特工系列电影在内地票房市场不敌《速度与激情7/8》。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内地电影市场对海外谍战、特工动作电影的不感冒。
相对而言,本土的动作电影几乎没有谍战、特工的影子,在成龙、吴京等功夫明星的加持下维持着稳定的体量。近两年国内的动作电影大约简单粗暴的分为两类,一类是成龙式的喜剧动作片,武打动作搭配剧情笑料,一类是如《战狼2》、《湄公河行动》等含带动作元素的军事硬汉电影。
“成龙+功夫”在国内电影市场具备品牌效应,2017年春节档出现的《功夫瑜伽》,即便口碑不尽如人意,但票房仍然达到了17.49亿。《战狼2》、《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则成为近两年的现象级电影,让军事动作电影在国内打开一片新市场。
而这两类电影无疑都切合了大众市场的某一种需求。前者受益于成龙功夫巨星的光环,成龙在香港电影黄金时期“双周一成”积累下的IP效应,闯入好莱坞之后Jackie Chan的名号,国内市场对成龙有情怀,还有认可。后者则在凌厉紧凑的动作打戏中引起了大众的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所以国内动作电影收割票房,各类精彩动作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由动作、打斗、视觉特效刺激肾上腺素引起的感情共鸣。
好莱坞谍战大片能让国内观众感受到海外电影成熟的工业体系与技术,紧凑流畅的格斗,各类追击打斗,极限场景,生死存亡,但在情感上或许缺乏引起大众共鸣、催动观影消费的契机。
内地市场与《碟中谍6》:
最舒适的海外票仓
今年7月《碟中谍6》在海外上映,并确定将引进国内之时,国内电影市场早早将其视为2018年进口片的重磅弹之一,赶在暑期档的尾端上映,相比海外市场,国内电影市场是《碟中谍6》最舒适的票仓。
纵观全球电影市场,7月25日率先在英国、韩国等国家上映,随后两天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地上映,8月再次登陆一部分海外国家,到8月初《碟中谍6》一共登陆了56个电影市场,中国内地上映的时期是全球最晚。
虽然《碟中谍6》陆续在各大市场创下最佳开画成绩,但是也遭遇了同程度的影响,英国市场上有歌舞片《妈妈咪呀2》,韩国市场《碟中谍6》撞档《与神同行2》,日本市场则有《紧急救援》剧场版、《银魂2》。如果国内《碟中谍6》与海外同期上映,那么它也会与《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等电影撞档。
8月底上映,国产片保护月已经过去,《碟中谍6》还恰好避开了《蚁人2》的风头,同期几乎没有电影能够分食它的票房市场,而这种情况几乎能一直持续近半个月。国产大片过完暑期档休养生息,战场放在国庆档,期间都是国产小体量电影上映,直到9月中旬电影市场上才迎来《反贪风暴》、《念念手纪》、《镰仓物语》等作品。换句话说,内地市场或许是《碟中谍6》最舒适的海外票仓。
另一方面,《碟中谍6》内地市场还有阿里影业作为金主。2015年阿里影业就曾投资《碟中谍5》,该片是阿里影业成立以来首部参与投资的国际电影,全球票房达到了6.82亿美元,阿里影业负责《碟中谍5》的线上宣传、衍生品销售、票务三大业务。时隔三年,阿里影业作为联合出品方推出《碟中谍6》,同时也是官方的电影营销伙伴。
媒体报道,阿里影业将通过阿里生态资源为《碟中谍6》提供服务,其中包括了灯塔、淘票票、阿里鱼和娱乐宝等平台,如阿里鱼将负责为《碟中谍6》开发大陆及港澳台的衍生品,增加票房之外的衍生收入。
《碟中谍6》拥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票房收割期,数据显示,内地票房市场已经连续21天报收破亿,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就能轻易获得红利。进口片的票房收割能力仿佛变得短暂,《蚁人2》在上映3天后单日票房几乎折半,8月30日《蚁人2》单日票房为3841万,6亿依旧是独立英雄电影的瓶颈。这或许一方面是由于电影IP本身固有的体量,一方面是国内延迟上映时间差上的影响(《蚁人2》北美7月6日上映)。这样的问题《碟中谍6》同样拥有,甚至对于普通观众,系列电影之间的关联性还有一定的壁垒作用,系列序数越大,壁垒效果越大。
今年阿汤哥已经56岁了,《碟中谍》系列很大程度上依仗着他的明星光环以及他对身体的极限挑战,《碟中谍6》让人惊叹的地方正是在于阿汤哥一直不断超越自己,使得这系列电影也在不断升级。豆瓣有网友评价道,“在其他谍战动作系列越来越简单粗暴蠢时,《碟中谍》系列却越战越勇”,那么在接下来无人能敌的档期内,希望阿汤哥的诚意能置换出与之相匹配的票房回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