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印度电影市场现状:《三傻》依旧最爱,版权溢价直追美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印度电影市场现状:《三傻》依旧最爱,版权溢价直追美国

印度有三宝:题材,剧情和阿米尔·汗。

《摔跤吧!爸爸》剧照

作者 :嘉栖

不到半年,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萨尔曼·汗又出现在了国内大银幕上。

只是这一次,他不是温暖人心的大叔,而成了一名荷尔蒙爆棚的摔跤运动员。今日上映的《苏丹》,讲述的就是来自印度北方的小镇青年苏丹,为爱苦练摔跤逆袭成为奥运冠军的故事。

算来这已经是今年上映的第六部印度电影。自从去年《摔跤吧!爸爸》一举拿下近13亿票房以来,印度电影一时成为国内电影市场新宠,今年热度依旧。

在如此密集的市场攻势之下,观众对于印度电影的接受度到底如何?印度电影的市场前景几何?对此,电影情报处就印度电影进行了一次观众调查,试图探讨观众喜好和电影口碑、票房之间的联系。

《三傻》人气最高,成新时代印度电影进入中国市场敲门砖

印度电影引进在国内也算是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50年代《流浪者》《暴风雨》《两亩地》等印度电影就已经进入国内公映,这是国内观众对于印度电影的最初印象。

不过,对于出生于八九十年代的年轻观众(也是当下的主流电影观众)而言,对印度电影的认识则几乎是和国产电影市场的扩张是同步进行的。

在此次接受调查的100人中,70后占比4%,80后占比13%,90后占比59%,95后占比24%。从他们的回答来看,基本也符合近十年来印度电影市场的发展态势。

其中,由阿米尔·汗主演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无疑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部影片。

在受访观众中(除却14%记不清的),有56%的观众表示第一次观看的印度电影即为《三傻》,排在第二位的则是《摔跤吧!爸爸》,占比为14%。其余的则有《流浪者》、《大篷车》、《血洗鳄鱼仇》、《勇夺芳心》等印度老片。

有趣的是,有4%的观众对印度电影的最初印象来源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而事实上,这并不算是印度电影,只是印度题材的影片。

而在观众所看过的印度电影(2011—2018年在国内上映)中,《三傻大闹宝莱坞》也以91%的超高占比位居第一位;紧随其后的则是去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占比为84%;此外还有两部占比超过50%的分别为《神秘巨星》和《我的个神啊》。

与此同时,最受欢迎的印度电影基本和观影人数成正相关。《三傻大闹宝莱坞》以33%的比例位居第一,《摔跤吧!爸爸》以18%的比例排在第二位,《我的个神啊》《起跑线》也以微弱优势上榜。

不难发现,《三傻》对于大部分国内观众来说,是一块认识印度电影的敲门砖。

究其原因,在于其拥有不俗的影片品质:豆瓣9.2,至今都是印度电影中的最高分。再加上借助网络资源的流行,其口碑得以扩散,使《三傻》成了红极一时的现象级印度影片。此外,也正是这部电影让阿米尔·汗真正意义上走红,奠定了其在国内观众心中的地位。

《摔爸》票房最高,题材、剧情、阿米尔·汗组成“印度三宝”

那么,观众对印度电影的初步印象和喜好,是否和票房有直接联系呢?

在电影情报处整理的印度电影票房top10(2011—2018)中可见一斑。

从统计数据来看,大体上票房和观众喜好还是呈现正相关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观众中认知度最高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在票房榜上只排在了第九位,1398万的票房成绩放到如今的电影市场上也并不亮眼。

但考虑到实际情况,即《三傻》正式引进国内,已经是影片正式公映两年之后,且大多数观众早已通过网络观看过这部电影。在接受调查的100名观众中,有81%的观众表示第一次观看印度电影是通过网络渠道,而非院线观影。

在2011年时,电影市场总产值为131亿,正处于刚刚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此大环境下,《三傻》在当年取得1300多万票房成绩,也算出彩了。

如果说《三傻》使观众建立起对印度电影的好感度,那么《摔跤吧!爸爸》无疑是另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其在观众认知度和好感度上仅次于《三傻》,也正是这部影片以近13亿票房刷新了印度电影在国内的票房纪录,给市场和观众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让大众更进一步认识到印度电影带来的市场价值,当下的这股印度电影热潮就是最好的佐证。

当然,真正能让印度电影立足于国产电影市场的原因还是其自身“魅力”,而这魅力来源于题材、剧情、演员等多个方面。

在此次调查中,有67%的受访观众表示,题材是印度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排在第二位的则是剧情,占比为62%。而在国内最具知名度的印度演员阿米尔·汗也以46%的占比排在第三位。换句话说,这些都是当下驱使观众去影院观看印度电影的的主要动力。

在对印度电影的印象调查中,有73%的观众认为印度电影“励志、充满正能量”;65%的观众认为“阿米尔·汗”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印度电影;此外,有55%的观众认为印度电影“关怀现实”。

从以上的观影动力以及对印度电影的印象调查数据来看,不难发现,这些因素和影片票房之间的正向关联性。

一般来说,在国内能够取得高票房的印度电影,大多是现实题材影片。无论是《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所涉及到的印度女权问题,或者是《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所探讨的种族、宗教问题,还是《三傻》《起跑线》等所反映的教育问题,对比我们当下的国情,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因而这些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往往能引起国内观众的共鸣。

此外,《摔爸》《神秘巨星》等影片无不包含着励志的内核,不是从平凡的小人物成长为冠军式的英雄人物,就是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实现了梦想,这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是最能调动观众观影情绪的。

当然,阿米尔·汗个人的票房号召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影响因素。从票房数据来看,往往由其主演,或者有他参与的影片,能够取得相对较好的市场反应。

以此相对比,也就能明白为何像《巴霍巴利王》系列这样的史诗大片,在印度能够所向披靡,但在国内市场却遭到相对冷遇。对于国内普遍观众而言,由于文化差异、电影背景知识冷门等,对这类史诗传记影片既陌生也会失去一定兴趣,接受度也影响影片进一步打破更多圈层受众。

引进成本堪比美国批片,19部印度影片待审

不过整体而言,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史诗大片,印度影片近几年来的整体市场表现依然呈现蓬勃上升趋势。

以上文提到的《巴霍巴利王》系列为例,其在2016年上映的第一部《巴霍巴利王:开端》获得了745万票房;今年上映的第二部《巴霍巴利王2:终结》获得了7683.6万票房,虽然票房成绩不比其他题材的印度影片,但对比两年之间前票房成绩翻了十倍之多,可见整个电影市场对于印度影片的热情高涨。

从上表也可以看到,今年上映的印度影片在数量上有了绝对性突破。

在此之前,印度影片几乎保持着每年一到两部的数量。而在整个2000—2010年间,总共也只上映了《烈火恩仇》(2000)《印度往事》(2003)《我的名字叫可汗》(2010)三部印度电影。

一方面,印度影片的引进数量受政治因素以及整体的市场环境影响。自从1994年好莱坞电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非好莱坞引进片就受到了不少影响。不过,随着国产电影市场的整体发展,以及中印关系的改善、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印度引进片的数量也逐年增多。

另一方面,印度电影自身具备的优秀品质,使其能够在国产电影市场突围而出。

在某位研究印度电影的业内专业人士看来,“一些印度电影的高品质、强故事性,是很多国产电影所不具备的,所以好的印度影片能够被观众认可。此外,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印度电影也是他们了解印度文化的一个渠道和窗口。”

同时,印度电影能有当下的这股市场热潮,在《摔爸》之前,还有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影片就是2015年上映的《我的个神啊》。这是第一部在国内票房过亿的印度电影。

“除了本身故事性非常强,同时包含国家、宗教、信仰等主题之外,王宝强的配音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正是他的配音让这部影片从只有小众观看的印度电影变成了大众喜剧。”

当然,《摔跤吧!爸爸》让国内片商看到了印度电影的巨大潜力。在此之下,印度影片的引进成本自然是水涨船高。

据其透露:“很多印度影片的引进成本已经超过了美国的一些二流影片,而且在同样都是买断片的情况之下,印度电影的成本回收保障比美国的批片要好很多。”

这大概也是大家对印度影片趋之若鹜的原因所在。如此,也就有了当下的这股印度电影上映热潮。

只是,面对如此频繁的攻势,观众是否会产生审美疲劳?

在接受调查的观众中,有8%的观众明确表示会产生审美疲劳,有34%的观众表示并不会。而处在中间地带的则占据了最大份额,58%。也就是说,这部分观众是没有明确观影目的的一群人,很容易受到口碑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影片具备足够的品质吸引力,这一大部分受众都会成为其市场的积极支持者。

总体而言,不管是从观众调查得知,还是业内人士看来,大家对印度电影市场的未来发展状况普遍保持乐观。

而印度电影的攻势势必越来越猛,“前段时间听说在排队审批的印度电影已经有19部了”某业内人士透露。

在电影市场的繁荣盛景中,我们也期待下一部爆款印度电影的出现。

来源:电影情报处

原标题:《三傻》依旧最爱,19部待审批,版权溢价直追美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印度电影市场现状:《三傻》依旧最爱,版权溢价直追美国

印度有三宝:题材,剧情和阿米尔·汗。

《摔跤吧!爸爸》剧照

作者 :嘉栖

不到半年,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萨尔曼·汗又出现在了国内大银幕上。

只是这一次,他不是温暖人心的大叔,而成了一名荷尔蒙爆棚的摔跤运动员。今日上映的《苏丹》,讲述的就是来自印度北方的小镇青年苏丹,为爱苦练摔跤逆袭成为奥运冠军的故事。

算来这已经是今年上映的第六部印度电影。自从去年《摔跤吧!爸爸》一举拿下近13亿票房以来,印度电影一时成为国内电影市场新宠,今年热度依旧。

在如此密集的市场攻势之下,观众对于印度电影的接受度到底如何?印度电影的市场前景几何?对此,电影情报处就印度电影进行了一次观众调查,试图探讨观众喜好和电影口碑、票房之间的联系。

《三傻》人气最高,成新时代印度电影进入中国市场敲门砖

印度电影引进在国内也算是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50年代《流浪者》《暴风雨》《两亩地》等印度电影就已经进入国内公映,这是国内观众对于印度电影的最初印象。

不过,对于出生于八九十年代的年轻观众(也是当下的主流电影观众)而言,对印度电影的认识则几乎是和国产电影市场的扩张是同步进行的。

在此次接受调查的100人中,70后占比4%,80后占比13%,90后占比59%,95后占比24%。从他们的回答来看,基本也符合近十年来印度电影市场的发展态势。

其中,由阿米尔·汗主演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无疑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部影片。

在受访观众中(除却14%记不清的),有56%的观众表示第一次观看的印度电影即为《三傻》,排在第二位的则是《摔跤吧!爸爸》,占比为14%。其余的则有《流浪者》、《大篷车》、《血洗鳄鱼仇》、《勇夺芳心》等印度老片。

有趣的是,有4%的观众对印度电影的最初印象来源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而事实上,这并不算是印度电影,只是印度题材的影片。

而在观众所看过的印度电影(2011—2018年在国内上映)中,《三傻大闹宝莱坞》也以91%的超高占比位居第一位;紧随其后的则是去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占比为84%;此外还有两部占比超过50%的分别为《神秘巨星》和《我的个神啊》。

与此同时,最受欢迎的印度电影基本和观影人数成正相关。《三傻大闹宝莱坞》以33%的比例位居第一,《摔跤吧!爸爸》以18%的比例排在第二位,《我的个神啊》《起跑线》也以微弱优势上榜。

不难发现,《三傻》对于大部分国内观众来说,是一块认识印度电影的敲门砖。

究其原因,在于其拥有不俗的影片品质:豆瓣9.2,至今都是印度电影中的最高分。再加上借助网络资源的流行,其口碑得以扩散,使《三傻》成了红极一时的现象级印度影片。此外,也正是这部电影让阿米尔·汗真正意义上走红,奠定了其在国内观众心中的地位。

《摔爸》票房最高,题材、剧情、阿米尔·汗组成“印度三宝”

那么,观众对印度电影的初步印象和喜好,是否和票房有直接联系呢?

在电影情报处整理的印度电影票房top10(2011—2018)中可见一斑。

从统计数据来看,大体上票房和观众喜好还是呈现正相关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观众中认知度最高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在票房榜上只排在了第九位,1398万的票房成绩放到如今的电影市场上也并不亮眼。

但考虑到实际情况,即《三傻》正式引进国内,已经是影片正式公映两年之后,且大多数观众早已通过网络观看过这部电影。在接受调查的100名观众中,有81%的观众表示第一次观看印度电影是通过网络渠道,而非院线观影。

在2011年时,电影市场总产值为131亿,正处于刚刚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此大环境下,《三傻》在当年取得1300多万票房成绩,也算出彩了。

如果说《三傻》使观众建立起对印度电影的好感度,那么《摔跤吧!爸爸》无疑是另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其在观众认知度和好感度上仅次于《三傻》,也正是这部影片以近13亿票房刷新了印度电影在国内的票房纪录,给市场和观众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让大众更进一步认识到印度电影带来的市场价值,当下的这股印度电影热潮就是最好的佐证。

当然,真正能让印度电影立足于国产电影市场的原因还是其自身“魅力”,而这魅力来源于题材、剧情、演员等多个方面。

在此次调查中,有67%的受访观众表示,题材是印度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排在第二位的则是剧情,占比为62%。而在国内最具知名度的印度演员阿米尔·汗也以46%的占比排在第三位。换句话说,这些都是当下驱使观众去影院观看印度电影的的主要动力。

在对印度电影的印象调查中,有73%的观众认为印度电影“励志、充满正能量”;65%的观众认为“阿米尔·汗”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印度电影;此外,有55%的观众认为印度电影“关怀现实”。

从以上的观影动力以及对印度电影的印象调查数据来看,不难发现,这些因素和影片票房之间的正向关联性。

一般来说,在国内能够取得高票房的印度电影,大多是现实题材影片。无论是《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所涉及到的印度女权问题,或者是《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所探讨的种族、宗教问题,还是《三傻》《起跑线》等所反映的教育问题,对比我们当下的国情,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因而这些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往往能引起国内观众的共鸣。

此外,《摔爸》《神秘巨星》等影片无不包含着励志的内核,不是从平凡的小人物成长为冠军式的英雄人物,就是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实现了梦想,这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是最能调动观众观影情绪的。

当然,阿米尔·汗个人的票房号召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影响因素。从票房数据来看,往往由其主演,或者有他参与的影片,能够取得相对较好的市场反应。

以此相对比,也就能明白为何像《巴霍巴利王》系列这样的史诗大片,在印度能够所向披靡,但在国内市场却遭到相对冷遇。对于国内普遍观众而言,由于文化差异、电影背景知识冷门等,对这类史诗传记影片既陌生也会失去一定兴趣,接受度也影响影片进一步打破更多圈层受众。

引进成本堪比美国批片,19部印度影片待审

不过整体而言,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史诗大片,印度影片近几年来的整体市场表现依然呈现蓬勃上升趋势。

以上文提到的《巴霍巴利王》系列为例,其在2016年上映的第一部《巴霍巴利王:开端》获得了745万票房;今年上映的第二部《巴霍巴利王2:终结》获得了7683.6万票房,虽然票房成绩不比其他题材的印度影片,但对比两年之间前票房成绩翻了十倍之多,可见整个电影市场对于印度影片的热情高涨。

从上表也可以看到,今年上映的印度影片在数量上有了绝对性突破。

在此之前,印度影片几乎保持着每年一到两部的数量。而在整个2000—2010年间,总共也只上映了《烈火恩仇》(2000)《印度往事》(2003)《我的名字叫可汗》(2010)三部印度电影。

一方面,印度影片的引进数量受政治因素以及整体的市场环境影响。自从1994年好莱坞电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非好莱坞引进片就受到了不少影响。不过,随着国产电影市场的整体发展,以及中印关系的改善、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印度引进片的数量也逐年增多。

另一方面,印度电影自身具备的优秀品质,使其能够在国产电影市场突围而出。

在某位研究印度电影的业内专业人士看来,“一些印度电影的高品质、强故事性,是很多国产电影所不具备的,所以好的印度影片能够被观众认可。此外,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印度电影也是他们了解印度文化的一个渠道和窗口。”

同时,印度电影能有当下的这股市场热潮,在《摔爸》之前,还有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影片就是2015年上映的《我的个神啊》。这是第一部在国内票房过亿的印度电影。

“除了本身故事性非常强,同时包含国家、宗教、信仰等主题之外,王宝强的配音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正是他的配音让这部影片从只有小众观看的印度电影变成了大众喜剧。”

当然,《摔跤吧!爸爸》让国内片商看到了印度电影的巨大潜力。在此之下,印度影片的引进成本自然是水涨船高。

据其透露:“很多印度影片的引进成本已经超过了美国的一些二流影片,而且在同样都是买断片的情况之下,印度电影的成本回收保障比美国的批片要好很多。”

这大概也是大家对印度影片趋之若鹜的原因所在。如此,也就有了当下的这股印度电影上映热潮。

只是,面对如此频繁的攻势,观众是否会产生审美疲劳?

在接受调查的观众中,有8%的观众明确表示会产生审美疲劳,有34%的观众表示并不会。而处在中间地带的则占据了最大份额,58%。也就是说,这部分观众是没有明确观影目的的一群人,很容易受到口碑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影片具备足够的品质吸引力,这一大部分受众都会成为其市场的积极支持者。

总体而言,不管是从观众调查得知,还是业内人士看来,大家对印度电影市场的未来发展状况普遍保持乐观。

而印度电影的攻势势必越来越猛,“前段时间听说在排队审批的印度电影已经有19部了”某业内人士透露。

在电影市场的繁荣盛景中,我们也期待下一部爆款印度电影的出现。

来源:电影情报处

原标题:《三傻》依旧最爱,19部待审批,版权溢价直追美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