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海油推出“进口LNG窗口服务”,民营天然气企业迎利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海油推出“进口LNG窗口服务”,民营天然气企业迎利好

一石激起千层浪!最近,中国海油引爆了国内LNG行业朋友圈。

共4000字|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

文|瀚海

在“管住中间,放开两端”的天然气体制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政府层面近几年一直在推动天然气基础设施(主要是天然气管道和LNG接收站)的公平开放。受多重因素影响,截至目前,国内LNG接收站公平开放进展及成效差强人意。

近期,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进口LNG窗口服务”,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引爆了国内LNG行业朋友圈。

频频发力,中海油推动LNG接收站公平开放工作

8月31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进口LNG窗口服务”首期试点交易公告》,对拟开放的LNG接收站、卸载窗口、卸载数量、LNG气质、提气要求、提气方式、计量方式做出了明确具体规定。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公告内容,该次“进口LNG窗口服务”既允许“单点交货,多点提货”,又允许液态、气态混合提气,给予第三方使用方的提气灵活性很大,可谓诚意满满。

《关于“进口LNG窗口服务”首期试点交易公告》发布意味着,LNG接收站公平开放从前期宣传造势阶段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在此之前,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是煞费苦心,做了不少铺垫和前期宣传工作。

早在今年5月于上海组织召开的全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沟通会上,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明确表示,旗下LNG接收站将在今年对外开放。

7月19日,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淑萍在上海《天然气市场报告2018(GAS 2018)》发布会上表示,中海油将在年内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有序推进LNG接收站对第三方开放。

8月27日,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发布《关于公开提供“进口LNG窗口服务”的预公告》,宣布将在9月开放南方某接收站10月份的LNG船期窗口。

仅仅2天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进口LNG窗口服务”交易准入资格的公告》和《关于“进口LNG窗口服务”交易资质认证的公告》,分别对参与“进口LNG窗口服务”交易的第三发公司的准入资格和资质认证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政府要求LNG接收站公平开放已久,配套政策已基本到位

LNG接收站公平开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中国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几年前就明确要求LNG接收站向第三方公平开放,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2014年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明确要求“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在油气管网设施有剩余能力的情况下,应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平等开放管网设施,提供输送、储存、气化、液化和压缩等服务”。

2014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8号令《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办法》,明确“天然气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应公平公正地为所有用户提供服务,不得在服务能力具备的情况下拒绝为符合条件的用户提供服务”。

2014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油气监管相关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报送油气管网设施总体情况、运营情况、运营价格、输送能力和剩余能力等信息。

2015年12月,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公室和江苏省发改委联合发布《江苏省LNG接收站公平开放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对江苏省内LNG接收站公平开放监管内容、监管措施、开放准入条件、申请准入程序、接船窗口期确定和开放程序等做出了较为明确和详细的规定。

2016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油气管网设施开放相关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天然气设施运营企业在指定的媒体平台上主动公开公平开放相关信息,同时明确规定,若有第三方公司申请,天然气设施运营企业需按照申请公开油气管网设施的剩余能力以及可提供开放服务的窗口、接入点、对接入油气质量指标的具体要求等关键信息。

2018年8月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油气管网设施运销分离,不得以统购统销名义拒绝开放,在有剩余能力的情况下,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应无歧视地、不得无正当理由拖延或拒绝与符合开放条件的用户签订服务合同,不得提出不合理要求。目前《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已结束,据悉,该监管办法有望于今年底正式发布。

在国家一系列强制要求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的配套政策和监管文件面前,国内拥有LNG接收站的公司,特别是一贯讲政治的三大油公司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加。可以说,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推出“进口LNG窗口服务”带有明显的化解来自政府层面监管压力的用意。

前期国内LNG接收站公平开放进展和成效差强人意

目前国内投运的LNG接收站共有21座,其中15座归属三大油公司,其余为九丰、广汇能源、新奥能源等民企所有。关于LNG接收站公平开放,政府层面虽然三令五申,但国内LNG接收站公平开放工作进展缓慢。

三大油公司虽然都已按照政府要求,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LNG接收站的基本信息、第三方开放的准入条件及要求、第三方准入申请程序、联系方式等内容,但鲜有三大油公司LNG接收站向第三方开放的公开报道。九丰、广汇能源等民营企业的LNG接收站就更“名不见经传”了。

据了解,为应对国家层面的监管压力,在2014-2015年间,中石油旗下3座LNG接收站共进行了13次第三方试点开放,但开放的对象均为华港燃气、太平洋油气、北京燃气、新奥能源等内部关联公司和战略合作客户。

无独有偶,中海油旗下LNG接收站亦曾对浙江省能源集团、中石化等公司开放,另据媒体之前报道,今冬明春期间,中海油深圳迭福LNG接收站还将向中石油开放并按国家保供要求实施天然气“南气北送”。

总体来看,国内LNG接收站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开放,LNG接收站基础上处于“谁控制,谁使用”的垄断状态,数量有限的所谓试点开放的目的无外乎表明政治姿态、战略大客户互惠合作以及天然气应急保供。

国内LNG接收站公平开放面临的现实挑战

除了现有LNG接收站所有方通过控制LNG进口渠道增强在国内市场话语权、扩张天然气市场份额的自然考量,前期国内LNG接收站公平开放进展缓慢也是事出有因。

首先,从保障国内天然气供应安全稳定角度,这一改革有投鼠忌器之嫌。近年来,国内天然气需求量快速增加,并且存在较为突出的季节性、区域性供应紧张情况,国家主要依赖富有政治和社会责任的三大油公司来保障国内天然气供应稳定,特别是北方采暖季期间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天然气应急保供工作。

三大油公司也的确不负厚望,宁可背负巨额的亏损,全力增产增供,保障国内天然气基本需求,这方面恐怕是民营企业以及那些期望通过LNG接收站公平开放“赚快钱”的第三方公司所不能比拟的。

其次,诸如三大油公司的基础使用方是LNG接收站立项建设和维持稳定营收的基础,而基础使用方在LNG接收站的使用上享有天然的优先权。LNG产业带有典型的链条特性,即便在LNG接收站开放程度较高的欧洲,为确保投资收益,LNG接收站的投资方在做出投资决定之前,必然会将接收站的大部分产能以长期协议方式出售给基础使用方,基础使用方承诺一定的保底加工量并承担“照付不议”责任,作为回报,基础使用方享有较其他使用方优先的使用权。对三大油公司的LNG接收站而言,作为这些LNG接收站的基础使用方,必然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亦之优势。

再次,三大油公司对LNG接收站公平开放有其独特理解,并且也逐渐取得了国家监管层面的认同。2015年之前,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LNG接收站立项核准,需提供对应的进口LNG资源已落实的证明。为满足该等要求,三大油公司在申请LNG接收站项目核准前,不得不与国际LNG供应商签署对应量的长期照付不议LNG采购合同。

由于国际油价和LNG供需形势变化,这些长期照付不议LNG采购合同的价格与2015年之后的新增LNG资源价格相比不占优势,因此,站在三大油公司的角度,LNG接收站公平开放要以历史上为推动LNG接收站建设而签署的高价长期照付不议LNG采购合同得到充分消纳或妥善处理为前提,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式“公平”开放。

最后,LNG接收站在短期内大规模开放对中国天然气市场的负面冲击不容忽视。国内天然气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下游天然气用户诚信度低、履约意识差,谁卖的便宜就买谁的。唯价是从本没错,可为了买便宜一点的天然气而撕毁前不久刚签订的合同就显得不厚道了。

因违约成本低,国内天然气销售合同违约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一旦LNG接收站大规模开放,大量有价格优势的新增LNG资源涌入国内市场,势必将引发国内天然气市场巨震,前期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国内天然气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强强联袂,接收站公平开放有望破局

近两年,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合作不断加强,先后推出多种创新型线上LNG交易产品,得到业界广泛参与。

两家公司本次联手推出“进口LNG窗口服务”交易可谓珠联璧合。一方面,中海油目前拥有9座已投用的LNG接收站,有丰富的LNG接收站运营管理经验,在实际操作上能够提供其他公司无法提供的LNG接收站开放使用灵活性。另一方面,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拥有强大的舆论宣传和线上交易风险控制能力,能够有效控制交易的进程和风险。

两家公司一拍即合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动LNG接收站公平开放也有着其自身的诉求。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可借此扩大在中国天然气市场线上交易的话语权,巩固线上交易中心的首领地位,还可以收获一笔不菲的交易服务费。

对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而言,第一能够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例如保证金制度)最大程度的减少第三方使用方违约风险;第二能够获取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大股东新华社的舆论宣传支持,搏得好名声,树立好口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能有效的控制LNG接收站开放的进程,解决前述列举的LNG接收站开放面临的问题,在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有序、稳步推进LNG接收站开放。

目前看来,中海油LNG接收站对外开放已是箭在弦上,相信国内LNG行业有不少跃跃欲试的小伙伴正在积极备战。

“进口LNG窗口服务”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后,仍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和挑战,但总体而言,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这两个主角是富有诚意的,笔者对这两家勇于创新、敢于“吃螃蟹”的公司也是满怀信心的,中国LNG接收站公平开放能否自此实现突破,大家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海油

4.3k
  •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海上安装就位
  • 去年净利创新高,中国石油要拿800多亿来分红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海油推出“进口LNG窗口服务”,民营天然气企业迎利好

一石激起千层浪!最近,中国海油引爆了国内LNG行业朋友圈。

共4000字|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

文|瀚海

在“管住中间,放开两端”的天然气体制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政府层面近几年一直在推动天然气基础设施(主要是天然气管道和LNG接收站)的公平开放。受多重因素影响,截至目前,国内LNG接收站公平开放进展及成效差强人意。

近期,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进口LNG窗口服务”,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引爆了国内LNG行业朋友圈。

频频发力,中海油推动LNG接收站公平开放工作

8月31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进口LNG窗口服务”首期试点交易公告》,对拟开放的LNG接收站、卸载窗口、卸载数量、LNG气质、提气要求、提气方式、计量方式做出了明确具体规定。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公告内容,该次“进口LNG窗口服务”既允许“单点交货,多点提货”,又允许液态、气态混合提气,给予第三方使用方的提气灵活性很大,可谓诚意满满。

《关于“进口LNG窗口服务”首期试点交易公告》发布意味着,LNG接收站公平开放从前期宣传造势阶段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在此之前,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是煞费苦心,做了不少铺垫和前期宣传工作。

早在今年5月于上海组织召开的全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沟通会上,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明确表示,旗下LNG接收站将在今年对外开放。

7月19日,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淑萍在上海《天然气市场报告2018(GAS 2018)》发布会上表示,中海油将在年内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有序推进LNG接收站对第三方开放。

8月27日,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发布《关于公开提供“进口LNG窗口服务”的预公告》,宣布将在9月开放南方某接收站10月份的LNG船期窗口。

仅仅2天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进口LNG窗口服务”交易准入资格的公告》和《关于“进口LNG窗口服务”交易资质认证的公告》,分别对参与“进口LNG窗口服务”交易的第三发公司的准入资格和资质认证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政府要求LNG接收站公平开放已久,配套政策已基本到位

LNG接收站公平开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中国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几年前就明确要求LNG接收站向第三方公平开放,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2014年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明确要求“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在油气管网设施有剩余能力的情况下,应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平等开放管网设施,提供输送、储存、气化、液化和压缩等服务”。

2014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8号令《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办法》,明确“天然气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应公平公正地为所有用户提供服务,不得在服务能力具备的情况下拒绝为符合条件的用户提供服务”。

2014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油气监管相关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报送油气管网设施总体情况、运营情况、运营价格、输送能力和剩余能力等信息。

2015年12月,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公室和江苏省发改委联合发布《江苏省LNG接收站公平开放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对江苏省内LNG接收站公平开放监管内容、监管措施、开放准入条件、申请准入程序、接船窗口期确定和开放程序等做出了较为明确和详细的规定。

2016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油气管网设施开放相关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天然气设施运营企业在指定的媒体平台上主动公开公平开放相关信息,同时明确规定,若有第三方公司申请,天然气设施运营企业需按照申请公开油气管网设施的剩余能力以及可提供开放服务的窗口、接入点、对接入油气质量指标的具体要求等关键信息。

2018年8月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油气管网设施运销分离,不得以统购统销名义拒绝开放,在有剩余能力的情况下,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应无歧视地、不得无正当理由拖延或拒绝与符合开放条件的用户签订服务合同,不得提出不合理要求。目前《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已结束,据悉,该监管办法有望于今年底正式发布。

在国家一系列强制要求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的配套政策和监管文件面前,国内拥有LNG接收站的公司,特别是一贯讲政治的三大油公司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加。可以说,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推出“进口LNG窗口服务”带有明显的化解来自政府层面监管压力的用意。

前期国内LNG接收站公平开放进展和成效差强人意

目前国内投运的LNG接收站共有21座,其中15座归属三大油公司,其余为九丰、广汇能源、新奥能源等民企所有。关于LNG接收站公平开放,政府层面虽然三令五申,但国内LNG接收站公平开放工作进展缓慢。

三大油公司虽然都已按照政府要求,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LNG接收站的基本信息、第三方开放的准入条件及要求、第三方准入申请程序、联系方式等内容,但鲜有三大油公司LNG接收站向第三方开放的公开报道。九丰、广汇能源等民营企业的LNG接收站就更“名不见经传”了。

据了解,为应对国家层面的监管压力,在2014-2015年间,中石油旗下3座LNG接收站共进行了13次第三方试点开放,但开放的对象均为华港燃气、太平洋油气、北京燃气、新奥能源等内部关联公司和战略合作客户。

无独有偶,中海油旗下LNG接收站亦曾对浙江省能源集团、中石化等公司开放,另据媒体之前报道,今冬明春期间,中海油深圳迭福LNG接收站还将向中石油开放并按国家保供要求实施天然气“南气北送”。

总体来看,国内LNG接收站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开放,LNG接收站基础上处于“谁控制,谁使用”的垄断状态,数量有限的所谓试点开放的目的无外乎表明政治姿态、战略大客户互惠合作以及天然气应急保供。

国内LNG接收站公平开放面临的现实挑战

除了现有LNG接收站所有方通过控制LNG进口渠道增强在国内市场话语权、扩张天然气市场份额的自然考量,前期国内LNG接收站公平开放进展缓慢也是事出有因。

首先,从保障国内天然气供应安全稳定角度,这一改革有投鼠忌器之嫌。近年来,国内天然气需求量快速增加,并且存在较为突出的季节性、区域性供应紧张情况,国家主要依赖富有政治和社会责任的三大油公司来保障国内天然气供应稳定,特别是北方采暖季期间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天然气应急保供工作。

三大油公司也的确不负厚望,宁可背负巨额的亏损,全力增产增供,保障国内天然气基本需求,这方面恐怕是民营企业以及那些期望通过LNG接收站公平开放“赚快钱”的第三方公司所不能比拟的。

其次,诸如三大油公司的基础使用方是LNG接收站立项建设和维持稳定营收的基础,而基础使用方在LNG接收站的使用上享有天然的优先权。LNG产业带有典型的链条特性,即便在LNG接收站开放程度较高的欧洲,为确保投资收益,LNG接收站的投资方在做出投资决定之前,必然会将接收站的大部分产能以长期协议方式出售给基础使用方,基础使用方承诺一定的保底加工量并承担“照付不议”责任,作为回报,基础使用方享有较其他使用方优先的使用权。对三大油公司的LNG接收站而言,作为这些LNG接收站的基础使用方,必然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亦之优势。

再次,三大油公司对LNG接收站公平开放有其独特理解,并且也逐渐取得了国家监管层面的认同。2015年之前,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LNG接收站立项核准,需提供对应的进口LNG资源已落实的证明。为满足该等要求,三大油公司在申请LNG接收站项目核准前,不得不与国际LNG供应商签署对应量的长期照付不议LNG采购合同。

由于国际油价和LNG供需形势变化,这些长期照付不议LNG采购合同的价格与2015年之后的新增LNG资源价格相比不占优势,因此,站在三大油公司的角度,LNG接收站公平开放要以历史上为推动LNG接收站建设而签署的高价长期照付不议LNG采购合同得到充分消纳或妥善处理为前提,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式“公平”开放。

最后,LNG接收站在短期内大规模开放对中国天然气市场的负面冲击不容忽视。国内天然气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下游天然气用户诚信度低、履约意识差,谁卖的便宜就买谁的。唯价是从本没错,可为了买便宜一点的天然气而撕毁前不久刚签订的合同就显得不厚道了。

因违约成本低,国内天然气销售合同违约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一旦LNG接收站大规模开放,大量有价格优势的新增LNG资源涌入国内市场,势必将引发国内天然气市场巨震,前期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国内天然气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强强联袂,接收站公平开放有望破局

近两年,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合作不断加强,先后推出多种创新型线上LNG交易产品,得到业界广泛参与。

两家公司本次联手推出“进口LNG窗口服务”交易可谓珠联璧合。一方面,中海油目前拥有9座已投用的LNG接收站,有丰富的LNG接收站运营管理经验,在实际操作上能够提供其他公司无法提供的LNG接收站开放使用灵活性。另一方面,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拥有强大的舆论宣传和线上交易风险控制能力,能够有效控制交易的进程和风险。

两家公司一拍即合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动LNG接收站公平开放也有着其自身的诉求。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可借此扩大在中国天然气市场线上交易的话语权,巩固线上交易中心的首领地位,还可以收获一笔不菲的交易服务费。

对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而言,第一能够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例如保证金制度)最大程度的减少第三方使用方违约风险;第二能够获取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大股东新华社的舆论宣传支持,搏得好名声,树立好口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能有效的控制LNG接收站开放的进程,解决前述列举的LNG接收站开放面临的问题,在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有序、稳步推进LNG接收站开放。

目前看来,中海油LNG接收站对外开放已是箭在弦上,相信国内LNG行业有不少跃跃欲试的小伙伴正在积极备战。

“进口LNG窗口服务”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后,仍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和挑战,但总体而言,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这两个主角是富有诚意的,笔者对这两家勇于创新、敢于“吃螃蟹”的公司也是满怀信心的,中国LNG接收站公平开放能否自此实现突破,大家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